1993年晉升上將軍銜的將軍都有誰,當時他們的年紀有多大?

2021-01-08 天楓說

1955年新中國舉行首次授銜儀式,從此解放軍有了自己的軍銜,當時上將軍銜是排在元帥和大將之後,不過第隨後因為種種原因,軍銜一度在解放軍中被取消。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使得我軍更好的發展,在1988年,解放軍再一次實行軍銜制。

1988年規定解放軍的軍銜制,規定軍官軍銜設3等11級,即一級上將、上將、中將、少將;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也就是說當時雖然沒有了元帥和大將,但是有一級上將,當時並沒有人被授予一級上將軍銜。到了1994年,又規定,軍委主席不授予軍銜,而且取消一級軍銜,從此揭上將作為解放軍中的最高軍銜。其實在1988年,一級上將沒有被授予任何將軍,上將那個時候已經是實際上的最高軍銜。

1988年恢復軍銜制的時候,一共有17位將軍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中將大概有145人,少將1359人,其中中將和少將,在後來又有不少人晉升,但是晉升是一步步的,比如少將,第一次只能晉升為中將,第二次如果有機會才能晉升為上將,而恢復軍銜制首次實行軍銜晉升是在1993年,也就是恢復軍銜制度的5年之後。

在1993年6月7日,舉行了軍銜晉升儀式,其中有幾位在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的將軍,在這一次晉升為上將軍銜,我們來看看當時是哪幾位將軍從中將晉升為上將,他們當時的年紀是多大呢?

張萬年1993年時任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的張萬年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張萬年1944年08月入伍,時任膠東北海獨立三營七連戰士,此後張萬年曆任副班長、班長、副排長、排長、副連指導員等。在南京軍事學院畢業後,他被任命為副團長。1978年又在解放軍軍事學院學習,不久就擔任了陸軍第四十三軍軍長,1988年時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張萬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張萬年由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

張萬年將軍出生於1928年8月1日,時年65歲!

于永波1993年時任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主任的于永波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于永波在1947年9月參加東北民主聯軍,從此正式走開始了軍旅生涯,解放戰爭結束後,于永波擔任四野的三七零團宣傳隊副隊長、代理副指導員的職務。建國後,于永波曾在解放軍第四政治幹部學校學習,畢業後擔任四十二軍教導大隊宣傳幹事,1988年時任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的于永波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于永波晉升為上將軍銜。

于永波將軍出生於1931年9月,時年62歲!

傅全有1993年時任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傅全有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傅全有在1946年10月參軍,在晉綏軍區獨立二旅當戰士,解放戰爭後期他先後擔任一野副連長、連長。建國後,傅全有曾經在總高級步兵學校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合成系學習,畢業後被任命為第一集團軍副參謀長!1988年時任成都軍區司令員的傅全有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傅全有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

傅全有將軍出生於1930年11月,時年63歲!

朱敦法1993年時任國防大學校長朱敦法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朱敦法1939年9月就參加了八路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抗美援朝中曾經擔任團長,回國後進入到總高級步兵學校個軍事學院合成指揮系學習,1981年就成為陸軍軍長,1988年時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的朱敦法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朱敦法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

朱敦法將軍出生於1927年農曆11月28日,時年66歲!

張連忠1993年時任海軍司令員張連忠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張連忠在1947年3月參軍,成為膠東軍區的一名戰士,參加了膠東保衛戰和濟南戰役等,新中國成立後張連忠擔任排長,並且進入到高級步兵學校學習,1988年時任海軍司令員的張連忠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張連忠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

張連忠將軍出生於1931年月23日,時年62歲!

曹雙明1993年時任空軍司令員曹雙明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曹雙明在1946年參軍入伍,在解放戰爭中曹雙明參加了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等。建國後曹雙明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成為著名的王牌飛行員,1988年時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兼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的曹雙明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曹雙明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

曹雙明將軍出生於1929年8月,時年64歲!

我們可以看到1993年,從中將晉升為上將的將軍一共有6位,而這6位將軍都過了花甲之齡,其中年紀最大的是朱敦法將軍,他當時已經66歲了,最年輕的當屬張連忠將軍和于永波將軍,但是當時他們也有62歲了!

相關焦點

  • 1988年上將,山東籍最多,他們都是誰?
    軍銜是軍人的身份和等級,是一種榮譽,軍銜在軍隊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一般軍銜高的,職務也就更高,方便開展軍事工作。1988年,我國恢復軍銜制度,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其中有不少人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其中安徽籍的洪學智在1955年和1988年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被譽為六星級上將。
  • 江西1988年有一開國少將晉升上將,他是誰?
    1988年,我國恢復軍銜制度,當時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中有不少是開國將軍,其中有一位是開國上將洪學智,他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也被譽為六星級上將。1988年的17位上將中,山東籍有四人,而我們江西有一人,你知道他是誰嗎?也就是說,江西老紅軍中,有四位上將。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42集團軍軍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42集團軍軍長的都有誰,什麼軍銜。固輝、上將軍銜固輝出生於1930年,遼寧蓋州人。他自1947年參軍入伍,在解放戰爭的戰場上,歷任戰士、通訊員、文書、文化教員等職,經歷了多次考驗,並逐漸走上了領導崗位。1983年,固輝被任命為第42軍軍長。
  • 1988年成都軍區司令員都有誰?都授予什麼軍銜?誰成就大
    2020-11-15 12:04:42 來源: 黃文讀歷史 舉報   歷史演繹/1988年成都軍區司令員都有誰
  • 1985年後解放軍二炮歷任司令都有誰?都什麼軍銜?誰任職時間最長
    1985年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的歷任司令員都有誰呢?他們都什麼軍銜呢?誰的成就最大呢?李旭閣李旭閣是1985年以後首任炮兵司令員。李旭閣出生於1927年,這一年恰好是南昌起義的那一年,他是河北省灤南縣人。
  • 1988年17位上將,有4位百歲將軍,他們是誰?誰最高壽
    1988年恢復軍銜制度以後,在這一年裡有17位將領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李德生、趙南起、楊白冰、李耀文、洪學智、張震、王海、尤太忠、向守志、萬海峰、遲浩田、劉振華、徐信、王誠漢、郭林祥、劉華清、秦基偉。這17位將軍都很高壽,其中有4位年齡超過百歲,他們是誰呢?誰最長壽呢?
  • 1949年-1985年,第14軍的軍長都是誰,當時他們的的年齡是多大
    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兵團更是東徵西討,立下赫赫戰功,1949年軍隊改編的時候,陳賡擔任二野第四兵團司令員,當時第四兵團一共下轄三個軍,分別是第十三、十四和第十五軍,每一個軍都是精銳之師,比如第15軍後來在朝鮮打了一個上甘嶺,第十三軍軍長是瘦子周希漢等等,今天我們來說說第十四軍。
  • 1985年七大軍區成立後,歷任廣州軍區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七大軍區成立後,歷任廣州軍區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張仲先、中將軍銜張仲先出生於1926年,山東微山人。他自1940年參加八路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張仲先先後進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完成系和軍政大學政治系學習,掌握了先進的軍隊政治部管理工作知識,曾先後出任吉林省軍區副政委、瀋陽軍區炮兵政委等職。
  • 1988年恢復軍銜制,成都軍區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
    1988年恢復軍銜制,成都軍區正、副司令員都有誰?授予什麼軍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有三大主線貫穿始終,即百萬大裁軍、改革開放、對越反擊戰。其中,百萬大裁軍從八十年代初期都開始醞釀,1985年正式開始,並將十一大軍區調整為七大軍區,成都軍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起來的。
  • 66年前,評定軍銜的主要負責人是誰,他們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評銜前的三年,中國共產黨開始了準備活動,想要在評軍銜的過程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給將士們都有一個交代,其實評軍銜就是在軍隊裡面進行分級,分級不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1952年軍隊就已經有分級了,是從上到下來進行分級的,算是秩序井然,一目了然,也從來沒有遭遇過什麼非議,不過後來真正開始授銜的評定工作時,大家卻發現,這根本不像是想像中那麼簡單,相反的是,這完全是困難重重。
  • 此縱隊的兩任司令員是開國中將,他們手下一個文書,後來晉升上將
    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是個很特殊的縱隊,雖然番號靠前,但成立比較晚,而且其他野戰軍都沒有第五縱隊這個番號。這個縱隊的前兩任司令員都是開國中將,他們手下的一個文書,後來晉升上將,您知道嗎?不過,第五縱隊還有一人更牛,後來成上將,此人名叫固輝,原是第五縱隊的一名文書。固輝,出生於1930年10月,遼寧省蓋平縣城關區民勝街人,出生在一個貧農家庭,1947年8月參加東北民主聯軍。固輝先是遼寧軍區獨立2師5團1營1連戰士、通信員、文書,後來成為了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14師41團1營1連文書、4野第42軍125師374團1營1連文書。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二炮兵部隊參謀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二炮兵部隊參謀長都是誰?什麼軍銜?楊文亭、未被授銜楊文亭出生於1924年,山東乳山人。他自1938年參加革命,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鬥,曾歷陸軍六師九團副營長、營長、師司令部副科長等職。1980年,楊文亭被任命為第二炮兵部隊參謀長,正軍級。
  • 【一周人事觀察】最近新晉4名上將都是什麼來頭?一年晉升2批上將...
    2020年底,又有4人晉升上將。上將是我國現行軍銜警銜制度中的最高等級。這次在八一大樓舉行的晉升上將軍銜儀式,獲頒上將軍銜警銜的軍官警官有4人:軍委後勤保障部政治委員郭普校、西部戰區司令員張旭東、戰略支援部隊政治委員李偉、武警部隊司令員王春寧。這也是中央軍委今年第二次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27集團軍軍長都有誰,什麼軍銜?
    27集團軍是一支擁有優良傳統的部隊,其前身是原八路軍膠東軍區地方部隊,也就是後來許世友將軍麾下的東北野戰軍第9縱隊。此部隊曾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等多次重大戰役的戰鬥,是一支實力強勁的英雄勁旅。那麼,1985年百萬大裁軍過後,歷任27集團軍軍長的都有誰,什麼軍銜?錢國梁、上將軍銜錢國梁出生於1940年,江蘇吳江人。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27集團軍軍長都有誰,什麼軍銜
    錢國梁、上將軍銜  錢國梁出生於1940年,江蘇吳江人。  黃信生、中將軍銜  黃信生出生於1939年,河北高碑店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邱金凱將軍的一生可謂是坎坷多舛,他早年因家庭困難,不得不輟學回家務農。為分擔家庭壓力,他曾挖過河、拉過纖、擔任過生產隊的會計,但這都沒有擊倒他。  1965年,邱金凱正式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他通過努力,逐漸從基層走上了領導崗位,他還曾先後進入解放軍軍政大學軍事系、解放軍軍事學院和國防大學進修系學習。  1994年,邱金凱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集團軍軍長。
  • 開國57位上將,其中有三位是國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但是,有一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國軍起義和投誠的將士,正是由於他們迷途自焚、早日幡然悔悟,站到了人民這一邊,才使得我軍的人民解放事業進行得很順利。他們的正義之舉,無疑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在起義或者投誠的著名國軍將領有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程潛、盧漢、龍雲、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高樹勳等等。其中有三位國軍將領取得了我軍的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陳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嶽。
  • 解放軍新十大上將學歷高 平均年齡61.7歲
    像彭小楓他們都是哈軍工畢業的,60年代哈軍工應該也是名牌了。  張羽:這次晉升的十位上將當中,大多數都是大專以上學歷,是不是反映出以後我們再晉升將軍的時候或者授銜的時候,學歷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考核指標呢?
  • 原屬湖北麻城乘馬崗的9位開國將軍,為何劃歸新縣,他們都有誰?
    新中國成立之後,該鎮被授銜的共有33位共和國開國將軍。其中,有大將1人,上將3名,中將7人,少將22人。  為什麼麻城乘馬崗鎮會與新縣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呢?    開國上將:許世友  開國中將:鄭維山、張池明  開國少將:張吉厚、餘述生、朱致平、高立忠、胡立聲、陳波。  下面分別介紹下他們原來與現在的家鄉在哪兒?  許世友:(1906-1985年)原是麻城乘馬區第六鄉田鋪村許家窪人。現屬新縣田鋪鄉。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 他曾沒有任何軍職,1955年卻被授上將軍銜,只因做出的這些貢獻
    在那場持續幾十年的民族獨立和解放戰爭中,多少革命先輩付出了青春和熱血,雖然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貴賤,但是最終我們還是要按照貢獻大小進行論功行賞的,元帥、大將、上將,都是有一定的評選標準的,對於十大元帥、大將這樣的大人物大家還是比較了解的,他們的名字也是耳熟能詳。
  • 1973年12月22日,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他們都是誰,是何軍銜
    1973年12月22日,主席正式籤發命令,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當時全國共有11個大軍區,新疆軍區司令員楊勇、成都軍區司令員秦基偉、昆明軍區司令員王必成,任職時間都不長,最長的也才4個月,所以他們三個原地未動。因此對調的只有8個,他們都是誰,是何軍銜呢,咱們一起來回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