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57位上將,其中有三位是國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2021-01-18 安西讀史

歷時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我人民軍隊以驚人的速度,消滅了國軍高達800萬的大軍,解放了除臺灣島以外的大陸所有地區。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戰績,我們往往會注意到我軍高層運籌帷幄之中和廣大前線將士決勝千裡之外,解放軍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援等因素。所以獲得了勝利,迎來了如旭日東升的新中國。

但是,有一點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國軍起義和投誠的將士,正是由於他們迷途自焚、早日幡然悔悟,站到了人民這一邊,才使得我軍的人民解放事業進行得很順利。他們的正義之舉,無疑加速了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在起義或者投誠的著名國軍將領有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程潛、盧漢、龍雲、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高樹勳等等。

其中有三位國軍將領取得了我軍的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陳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嶽。程潛和傅作義級別太高,授予上將低了點,元帥和大將的名額只有十位,兩位國軍大佬授予元帥或者大將都不太合適。盧漢和龍雲級別也不低,所以這幾位索性不授軍銜為宜。

解放戰爭油畫

上將陳明仁

陳明仁(1903—1974),湖南省醴陵市人,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同徐帥、陳賡大將都是同學。參加過討伐軍閥陳炯明的第一、第二次東徵,在慶功會上受到了老蔣的嘉獎。抗戰時期,曾參加指揮抗擊日軍的九江保衛戰和桂南會戰。陳明仁是國軍的一員悍將,在解放戰爭初期,四平戰役,曾經打敗了林總的軍隊,由少將晉升中將。

1949年8月4日,陳明仁與程潛率部在長沙宣布起義。所部加入了四野林總的部隊,所謂「相逢一笑泯恩仇」。後擔任過湖南軍區副司令員、湖南政府臨時主席,為和平解放湖南作出了巨大貢獻。11月,任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二十一兵團司令、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等職。1951年,率領所部去廣西剿匪。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明仁上將

上將董其武

董其武(1899.11.27—1989.03.03),山西河津人。他的軍事職業生涯,可謂是典型軍人升遷的真實寫照。從部隊排長、連長、營長、旅部副官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最後做到了綏遠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等要職。從一名普通士兵做到了封疆大吏。

在其近三十年的戎馬生涯中,經歷了北伐戰爭。在抗日戰爭中,參與指揮了忻口戰役、太原戰役、包頭戰役、綏西戰役、五原戰役等,是真正的戰功累累,名副其實的抗日名將。1949年9月,在傅作義將軍的幫助下,董其武率綏遠省(內蒙古)國軍政人員4萬餘人起義,為內蒙古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足以被歷史銘記的貢獻。內蒙古的解放意義也不同凡響。

抗美援朝時期,任志願軍23兵團司令員。指揮軍隊,完成了朝鮮境內機場地修建,和其他軍事工程的任務。為抗美援朝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偉大成績。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將軍銜。他為人民解放事業和保家衛國,所做的貢獻,上將軍銜實則受之無愧。

董其武上將

上將陶峙嶽

陶峙嶽 (1892.09.18─1988.12.26),湖南省寧鄉市仙鳳鄉人。畢業於赫赫有名的保定陸軍軍官學校。革命資格很老,還參加過國父孫中山領導的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紅軍時期,參與了對我軍中央蘇區的歷次圍剿。抗戰戰爭時期,參與了艱苦卓絕的淞滬會戰。1946年,在國軍名將張治中的支持下,陶峙嶽任新疆省政府主席。

1949年9月,陶峙嶽帶領10萬國軍將士毅然決然投入人民的懷抱,宣布通電起義。在我軍解放新疆的關鍵時刻,選擇棄暗投明,順應歷史潮流,此乃明智之舉。後來,陶峙嶽擔任第22兵團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司令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等要職。同王震上將一道,為新疆的穩定和建設作出了利在千秋的偉業。

新疆這片佔祖國大陸六分之一的神聖疆土,西漢開始納入中原王朝版圖,後世又脫離中央政府管轄千百年,清朝乾隆年間又回到祖國懷抱。新疆經歷了太多的波折。陶峙嶽將軍為和平解放新疆作出的貢獻,其非凡的意義自然不言自明。1955年,陶峙嶽將軍被授予上將軍銜,這軍銜也是當之無愧。

陶峙嶽上將

總結:

解放戰爭時期,國軍的大批將士,及時改邪歸正,投入人民的溫暖懷抱。大大加速了解放事業的勝利進程,避免了更多的生靈塗炭,避免了我萬千將士做無畏的犧牲。總覽古今中外,恐怕沒有哪支軍隊,會為起義的軍隊將領授予軍銜。但是我人民軍隊,摒棄前嫌,給了他們應有的待遇和榮譽。除了三位上將,還授予了一批中將、少將。比如中將曾澤生、中將韓練成等人。

相關焦點

  • 1988年17位上將,有4位百歲將軍,他們是誰?誰最高壽
    1988年恢復軍銜制度以後,在這一年裡有17位將領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李德生、趙南起、楊白冰、李耀文、洪學智、張震、王海、尤太忠、向守志、萬海峰、遲浩田、劉振華、徐信、王誠漢、郭林祥、劉華清、秦基偉。這17位將軍都很高壽,其中有4位年齡超過百歲,他們是誰呢?誰最長壽呢?
  • 江西1988年有一開國少將晉升上將,他是誰?
    1988年,我國恢復軍銜制度,當時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中有不少是開國將軍,其中有一位是開國上將洪學智,他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也被譽為六星級上將。1988年的17位上將中,山東籍有四人,而我們江西有一人,你知道他是誰嗎?也就是說,江西老紅軍中,有四位上將。
  • 88年授銜3位河南人被授上將,2位開國少將,另一人是誰?什麼資歷
    在這其中,河南籍上將1人,中將9人,少將104人。授銜儀式結束後,激烈的掌聲傳至禮堂內外。這最耀眼的時刻,他們值得擁有,這也是新中國為他們的付出做出最好的褒獎。    33年時間轉眼而過,直至1988年,我國再次舉行授銜儀式,共授予上將17名,其中兩人是河南籍開國少將升任上將的,另一人是開國大校,那麼他們分別是誰?
  • 1988年上將,山東籍最多,他們都是誰?
    1988年,我國恢復軍銜制度,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這其中有不少人參加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其中安徽籍的洪學智在1955年和1988年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被譽為六星級上將。 山東,是我國的十大將軍省之一,山東有有89位開國將軍,有孔慶德(享年100歲)、孫繼先、劉興元三位開國中將和86位開國少將,他們多數是抗日時的老八路。儒家文化發源於山東,孔子、孟子、墨子、孫子等先賢也都為現山東人。曲阜市,由濟寧市代管。曲阜,古為魯國國都,「三皇五帝」中有四人在此留下了足跡,是先賢孔子的故鄉,有「東方聖城」之稱,1982年被評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開國中將及以上軍銜有254人,他是唯一北京籍將星,部下18位上將
    倪志亮的性格帶有北方人的豪邁和無畏,在戰場上把敵人嚇得不敢還手,在軍隊裡也讓部下們膽戰心驚,作為紅四方面軍四位頭目之一,不怒自威的氣勢讓他在軍隊中頗有威懾力。一次,倪志亮給團長下達命令,而團長卻因為疏忽忘記向他做匯報工作,於是倪志亮把他叫到跟前談話。談話過程,倪志亮手中拿著皮鞭、氣勢如宏,讓這位被批評的團長出了滿身的大汗,從此不敢再做延誤任務的事。
  • 原屬湖北麻城乘馬崗的9位開國將軍,為何劃歸新縣,他們都有誰?
    眾所周知,中國十大將軍縣在湖北有2個、再加1個將軍鄉。分別是紅安縣、大悟縣、將軍鄉是麻城市乘馬崗鎮。那很多人就有疑問了:麻城不是開國大將、中將、少將都有30多人也不算少,為什麼麻城卻只是將軍鄉呢?
  • 2020年,還在世的四位開國少將,分別是誰?如今多少歲了?
    近代中國的特殊時代背景造就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民族將領,他們為了祖國和民族的獨立自由投身革命事業,在血雨腥風的變革潮流中身先士卒,一往無前。建國後,新中國為表彰這些偉大的民族功臣,為1614名開國功臣授予了相應的軍銜。如今,半個多世紀已經過去了,當年被授予軍銜的開國將領們先後辭世。
  • 運氣最好的國軍將領是誰?最後時刻「被投誠」,只差一步進功德林
    3年內戰中,有些國軍將領的經歷相當奇特。在即將戰敗的時候,可能的結局無非三種:主動放下武器,被打死,被俘虜。這種時候是最考驗人的,明明想的是某一種做法,但在危急形勢下很可能陰差陽錯地做了另一種。有一位著名將領,當時就處於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環境中。好在他運氣極佳,錯進錯出地「被投誠」,竟因此逃過了功德林的牢獄之災。
  • 十大將軍省:從元帥到少將各個級別的開國將帥,只有三個省擁有
    來自江西的將軍佔據全國開國將帥的五分之一,約為20.26%。但江西省沒有走出開國元帥和開國大將,這點頗為遺憾。江西省走出的開國上將有3位,分別是蕭華(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陳奇涵(江西興國縣)、賴傳珠(江西省贛縣)。
  • 1988年恢復軍銜制,17人成為新時代上將,這其中開國將帥有幾人?
    1955年9月,我軍實行軍銜制,到1965年軍銜製取消,全軍共授予或晉升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中將177人,少將1360人,合計1614人。他們被尊稱為「開國將帥」。1988年9月,我軍恢復實行軍銜制,中斷了23年的軍銜授予與晉升機製得到恢復。當月14日,軍委為17名上將授予軍銜。
  • 1955年授銜,候選人一共有15位,評上的有10位,另外5個人是誰?
    後來對當時貢獻卓越的英雄們論功行賞,我國一共評選出了10位大將。但是在人們看來,當時大將軍銜的名額實在是太少了,很多英雄只獲得了上將的軍銜是相當惋惜的,因此有人表示,如果將大將的名額定為20個,應該會差不多。那麼如果當時我國可以評選20位大將,又有哪些人可以入選呢?
  • 1965年,軍銜制改為行政級別,十位大將分別享受什麼待遇?
    1965年初,為了改變軍內的等級觀念,促進同志之間、上下級之間和軍民之間的團結,實行了九年之久的軍銜制度取消,只保留元帥軍銜,其他將領則改為行政幹部級別。十位開國大將也不例外,當時有七人被定為行政四級,享受副總理待遇,他們分別是粟裕、徐海東、黃克誠、譚政、蕭勁光、羅瑞卿、王樹聲。除了已經去世的陳賡,還有一位大將享受元帥待遇,一位享受上將待遇,那麼他們分別是誰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在十位大將當中,張雲逸年紀最大,級別最高,被定為行政三級。
  • 1983年期間,有多位「子弟」被量刑,他們分別是誰?
    在這其中,有很多案件造成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甚至有很多作案手法很殘忍,令人髮指。後來,中央下發了關於嚴厲打擊刑事犯罪活動的決定。從這之後,各地「嚴打」開始了。用了三年左右的時間,處理了一系列的惡性事件。不得不說的是,在整個嚴打的過程中,有很多高幹子弟因為做了一些惡劣的事情,最終被判處了死刑。那麼問題來了,都是有誰?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的授銜,有元帥十人、大將十人、上將五十五人、中將175人以及少將798人。本來還想在元帥之上設置一個大元帥,最後被委婉地推辭了。後來,還進行過幾次補授儀式。1956年,王建安補授為上將,聶鶴亭補授為中將;1958年,李聚奎補授為上將,賀誠補授為中將。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
  • 2019年晉升17位上將,什麼軍種?擔任什麼職務?誰最年輕?
    2019年晉升17位上將,什麼軍種?擔任什麼職務?誰最年輕?2019年晉升了17位將軍,分別是八一建軍節前夕與年底。17位上將來自不同的軍種,也有著自己的傳奇經歷。筆者為大家整理了一下,簡單介紹各位上將履歷,了解一下各位上將分別是什麼軍種,擔任什麼職務,看一下哪一位上將最年輕,感受一下我國最帥的「男子天團」。
  • 中國歷史上有三位最完美的皇帝,那他們都是誰呢?
    在我國歷史上,從秦始皇開始到末代皇帝溥儀,總共有過400多位皇帝,在這些皇帝中有一些政績卓著的,也有一些昏君,但是,就算再政績卓著,都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汙點。不過,歷史上真的有這樣3位最完美的皇帝,一生挑不出汙點。那這三個皇帝是誰呢?
  • 開國上將楊成武子女今何在?長子少將次子中將,么女也是武警少將
    引言 據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作的《史記·田叔列傳》記載,當時的司法官趙禹曾言:「吾聞之,將門之下,必有將類。」意思是說父輩如果有超強的軍事才能,那么子孫的本領也不會差。正如我國的開國上將楊成武的子女一般,他的兩個兒子後來一個成為了少將,一個成為了中將,甚至女兒也是將軍!
  • 1955年授銜,大將候選人一共有15位,評上了10位,另外5位是誰?
    1955年的時候,新中國開展了授勳儀式,給曾經為中國付出血與淚的將士們授銜,期間一共有15位大將人選,不過最終只評選了10位大將,那麼剩下的這5位都是誰呢?實際上除了戰死的那些傑出將領以外,很多將軍都有資格本評選為大將,但是大將的名額卻只有十個,因此最終還是有將軍遺憾落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來認識一下這些落選的將軍吧。
  • 1975年,第7批戰犯被特赦,這最後被特赦的3個國軍特級戰犯都有誰
    從上面可以看出,從1959年開始特赦起,每次特赦與上一次特赦相隔時間是一年或者兩年,比如第二次特赦和第三次特赦分別與上一次特赦的時間相隔只有一年,也就是說前三次特赦相當於每年特赦一次,這讓獄中的戰犯看到了曙光與希望。而第四次特赦與第三次特赦相隔時間是兩年,第五次特赦與第四次特赦相隔時間是一年,第六次特赦與第五次特赦相隔時間是兩年。
  • 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闡教弟子卻只有11位,他們分別是誰
    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了365位正神,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截教弟子,少部分是凡人和闡教弟子。其實仔細去數一下的話,闡教弟子只有11位上榜。至於為什麼這麼少?除了跟元始天尊主持封神工作有關外(有私心),關鍵是闡教弟子本來就少,如果上榜過多的話,那元始天尊跟光杆司令有啥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