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上將楊成武子女今何在?長子少將次子中將,么女也是武警少將

2020-12-01 騰訊網

引言

據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所作的《史記·田叔列傳》記載,當時的司法官趙禹曾言:「吾聞之,將門之下,必有將類。」意思是說父輩如果有超強的軍事才能,那么子孫的本領也不會差。正如我國的開國上將楊成武的子女一般,他的兩個兒子後來一個成為了少將,一個成為了中將,甚至女兒也是將軍!

01

楊成武,1914年時出生於福建省長汀縣,

他在15歲之時就參加革命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並於次年光榮入黨。後來,楊成武還參加過多次反「圍剿」作戰,

在長徵途中率部完成了「飛奪瀘定橋」的壯舉,取得了紅軍在長徵途中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勝利,

最終在無數次的圍追堵截和遭遇戰中成功突圍,與其他部隊順利會師。

▲楊成武青年時期舊照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正在抗日紅軍大學深造的楊成武提前畢業奔赴抗日前線

,先後參加了「平型關戰役」、「黃土嶺戰鬥」和「百團大戰」等多次著名的戰役、戰鬥,

甚至擊殺了日軍中將阿部規秀,而阿部規秀是當時日軍侵華期間損失的軍銜最高的將領。

▲平型關戰役遺址

在解放戰爭期間,楊成武也立下了無數次汗馬功勞,率部於清風店戰役中殲滅了國民政府軍主力部隊一萬四千多人

,在被稱為「奪取大城市的創例」的石家莊戰役中,楊成武又殲滅了兩萬四千多名敵軍。

當然這些戰役中,最出色的還是有「偉大的勝利」之稱的張家口戰役,楊成武所在的兵團全殲六萬五千餘敵軍後,僅僅傷亡了兩千九百多人。

▲抗美援朝戰場繪畫

新中國成立後,楊成武又陸續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

、炮擊金門戰爭、西藏平叛作戰、中緬邊境警衛作戰和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以及抗美援越戰爭等大大小小的戰爭,為國家立下了赫赫功勳,被潤之同志稱為「趙子龍」,

並在1955年時被授予了上將軍銜。

▲楊成武上將舊照

在此期間,楊成武曾於1938年11月28日與河北易縣婦救會主任趙志珍,在淶源縣北城子村結為夫婦,

之後雖然兩人因為革命事業不得不常年分居兩地,並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但是夫妻感情一直非常和諧,

甚至還養育了好幾個兒女。那麼,開國上將楊成武的子女今何在呢?

02

楊成武上將和夫人趙志珍的孩子出生之時大多處於戰爭年代

,而他們夫妻兩人又因為工作很多時候都無法顧及孩子們,只得將他們託付給親人或者老鄉代為撫養。

可惜的是,因為條件原因,楊成武和趙志珍還是有三個孩子被病魔奪走了生命。

▲楊成武與趙志珍合影

除此之外,

更令楊成武和趙志珍夫婦痛心的是他們的大女兒楊易生,文採斐然的她考上了中央人民大學後,

畢業做了一名空軍報的編輯,本來擁有著光明的前途。

可是卻在特殊年代之時因為楊成武被捕入獄而受到牽連,性格剛烈又不堪受辱的她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後,楊成武和趙志珍便只剩下了兩男一女三個孩子。

▲次子楊東明(左一)

所幸「虎父無犬子」,這三個孩子都十分優秀,

他們分別是長子楊東勝、次子楊東明和么女楊俊生。

其中,

長子楊東勝畢業於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

又在1965時年考入了清華大學的工程化學專業,畢業後一直參與第二炮兵科技部的新型武器研究,

於1998年時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次子楊東明則早在1966年就入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

曾在多個軍區任職,

於199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

後來又升任空軍副司令員,被授予空軍中將軍銜。

▲么女楊俊生

至於么女楊俊生,她其實是楊東勝和楊東明的二姐,

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時間比兩個弟弟都還要早,

1983年時被調入武警部隊,在1996年之時被授予武警專業技術少將警銜,成為了我國武警部隊組建以來的第一位女將軍。

結語

秦朝末年之時,孔子的八世孫孔鮒曾收集了先祖孔子,及其子孫後代的言行著為《孔叢子》,其中有言:「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這句話後來也被人們傳為:「有是父必有是子。」意思是有什麼樣子的父親就會有什麼樣子的子女,因為一個人的基因以及從小所受到的教育,都是決定其人生軌跡的關鍵,正如楊家一門四位將軍一樣,作為上將父親的楊成武功不可沒。

參考資料:

《史記·田叔列傳》 《孔叢子》

相關焦點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這也是我國首次大規模的授銜,有元帥十人、大將十人、上將五十五人、中將175人以及少將798人。本來還想在元帥之上設置一個大元帥,最後被委婉地推辭了。後來,還進行過幾次補授儀式。1956年,王建安補授為上將,聶鶴亭補授為中將;1958年,李聚奎補授為上將,賀誠補授為中將。所以,上將一共有57人,中將一共有177人。
  • 開國中將秦基偉後代子女今何在?三個子女,長子次子均官拜中將
    新中國的成立,是無數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勝利,而這一切和戰功赫赫的將領們有直接關係,為了表彰他們的功績,新中國特意授予這些將領們軍銜,中將軍銜授予了175名軍人,其中就包括秦基偉。
  • 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以及少將都是誰?
    因此軍銜制度很重要,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部隊經過嚴格整合後,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這些軍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我軍被授予軍銜的開國將軍一共有1614名,在這1000多名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將帥是誰呢?
  • 江西1988年有一開國少將晉升上將,他是誰?
    1988年,我國恢復軍銜制度,當時有17人被授予上將軍銜,其中有不少是開國將軍,其中有一位是開國上將洪學智,他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也被譽為六星級上將。1988年的17位上將中,山東籍有四人,而我們江西有一人,你知道他是誰嗎?也就是說,江西老紅軍中,有四位上將。
  • 百歲開國少將離世 開國將星僅存13人
    據@中國民航大學的消息2019年2月16日102歲的開國少將方槐與世長辭爬雪山、過草地他曾走過二萬五千裡長徵開國大典他率機接受檢閱後來又為人民空軍的建立共和國航空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上,新中國空軍的飛機從天安門上空飛過。新華社發當時帶實彈接受檢閱的飛機中,有一架就是開國少將方槐將軍駕駛的。受閱任務安全順利地完成,讓方槐感到無比喜悅。
  • 《全軍老將軍書法展》4周年紀念——少將作品欣賞(第四部分60名)
    書法展展出了來自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總後勤部、總裝備部、海軍、空軍、七大軍區、三大院校和武警部隊,608位將軍書法作者共1200餘幅作品。作者包括上將60名、中將112名、少將436名。  該次書法展覽有一個顯著的亮點:開國元勳和開國將領的墨寶同時亮相。
  • 開國少將僅剩7名,開國大校還有上百人
    1961年授銜的健在少將分別是: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1913)。1964年授銜的健在少將分別是:烏魯木齊軍區原副司令員王扶之(1923)、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文擊(1918)、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塗通今(1914)。上述7名開國將軍中,年齡最小的是出生於1923年的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王扶之。年齡最大的是張力雄,整個平均年齡約103.5歲。
  • 88年授銜3位河南人被授上將,2位開國少將,另一人是誰?什麼資歷
    在這其中,河南籍上將1人,中將9人,少將104人。授銜儀式結束後,激烈的掌聲傳至禮堂內外。這最耀眼的時刻,他們值得擁有,這也是新中國為他們的付出做出最好的褒獎。    33年時間轉眼而過,直至1988年,我國再次舉行授銜儀式,共授予上將17名,其中兩人是河南籍開國少將升任上將的,另一人是開國大校,那麼他們分別是誰?
  • 1955年首次授銜,第一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分別是誰?
    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中將177名、少將807名,那麼這麼多的優秀將領之中,誰又是第一呢? 首先少將,少將的人數是比較多的,而第一少將應當是解方。他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生,早些年參加過東北軍,1936年成為了紅軍的一員。
  • 這位元帥娶6個老婆,生了1個少將,1個中將,還有1個上將,究竟何人?
    從1900年開始,張作霖就逐漸聲名鵲起,從馬隊幫帶(副營長)、奉天巡訪營前路統領、關外練兵大臣、中將師長、盛武將軍、奉天督軍兼省長一步步加官進爵。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並組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
  • 106歲開國少將黎光逝世 開國將星僅存6顆
    記者從黎光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同志於12月27日上午在南京因病逝世,享年106歲。中國軍網介紹,黎光,原名黎光裕,1914年生,四川儀隴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他曾任師長,副軍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司令部顧問等職。黎光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1947年,44歲少將邱蔚意外身亡,高層下令必須徹查此事
    至抗日戰爭開始後,邱蔚正式出任軍分區團長,奉命奔赴山西和河北前線,配合楊成武上將坐鎮指揮戰鬥。百團大戰後,日軍遭受重創,為了報復,在1941年出動五個師團和六個旅團的重兵部隊,突然對我晉察冀革命根據地發動大規模的殘酷掃蕩戰鬥。
  • 十大將軍省:從元帥到少將各個級別的開國將帥,只有三個省擁有
    湖南省湧現出3位開國元帥,6位開國大將,19位開國上將,是走出最高級開國將領最多的省份。就走出的開國上將排名,位列全國第一。共走出98位開國將軍,其中4位開國元帥,1位開國大將,3位開國上將。該省走出的開國將帥大多來自川東地區的宣漢、達縣、平昌、通江、巴中、蒼溪、閬中等地。其中3位開國上將分別是張愛萍(四川達縣)、陳伯鈞(四川達縣)、傅鍾(四川省敘永縣)。
  • 扁將擢升58名中將及少將 人數較去年有增
    華夏經緯網6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雖然不久前才傳出臺灣的軍人升官有價格表,調任少將120萬元新臺幣、調任中將200萬,升上將要500萬元。不過,陳水扁顯然不理會傳言,決定擢升58名中將及少將,人數比去年同期還多3人。  據報導,臺軍方發言人今天表示,經陳水扁核定後,臺軍將擢升邱國正等13人為中將,王天宇等45人為少將。陳水扁將於下周一,出席晉升典禮。
  • 開國少將黎光逝世,健在開國將星僅剩6名!
    仍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六名  2020年以來,已有四位開國少將逝世:10月10日,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11月18日,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11月21日,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12月27日
  • 1988年恢復軍銜制,17人成為新時代上將,這其中開國將帥有幾人?
    1955年9月,我軍實行軍銜制,到1965年軍銜製取消,全軍共授予或晉升元帥10人,大將10人,上將57人,中將177人,少將1360人,合計1614人。他們被尊稱為「開國將帥」。1988年9月,我軍恢復實行軍銜制,中斷了23年的軍銜授予與晉升機製得到恢復。當月14日,軍委為17名上將授予軍銜。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享年105歲 1955年授銜將軍僅剩3位
    【編輯/周曉宇 統籌/王海榮】紅船編輯部從詹大南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詹大南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 1955年,政委被授中將,參謀長被授少將,為何軍長被授予大校軍銜
    1955年授銜時,在淮海、渡江和大西南戰役中屢建奇功,功勳赫赫,為中國革命做出突出貢獻,曾隸屬中原二野第五兵團的第16軍,卻出現了全軍只此一例的奇怪現象:軍政委王輝球被授開國中將,參謀長楊俊生被授開國少將,就連政治主任,和軍直屬麾下的2個主力師長,也被授予了開國少將,但讓人意外的是,身為軍長的尹先炳
  • 原屬湖北麻城乘馬崗的9位開國將軍,為何劃歸新縣,他們都有誰?
    我們先大致了解下麻城籍的開國將軍(共36位,算上今已屬新縣籍原麻城籍的)  1、 大將1人:  王樹聲(1955年授銜);  2、上將3人:(算上劃歸新縣的許世友)  陳再道(1955年授銜)、許世友(1955年授銜,現屬河南新縣)、王宏坤(1955年授銜);  3、中將7人:(算上劃歸新縣的鄭維山、鮑先志2位)
  • 他是戰場上的英雄豪傑,一生為國奉獻,女兒為唯一武警女將軍
    他叫楊成武。在參軍之前受過良好的教育,因此在參軍不久後,他便被調入了的宣傳隊,此後不久就當上了中隊長。戰爭年代,想要升職必然也是離不開戰鬥的,楊成武后來也是憑藉軍功成為了紅四團的團長。紅四團的前身是葉挺的獨立團,這支隊伍有著優良的作風,每次作戰都衝在前面。尤其是在長徵時,一直都是先鋒隊,為整個紅軍的前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伴隨著的傷亡,這支隊伍也獲得了許多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