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黎光逝世,健在開國將星僅剩6名!

2021-01-09 網易

  紅船編輯部從黎光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於2020年12月27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106歲。

  

  黎光,男,1914年出生,漢族,四川儀隴人,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三十一軍特務營排長。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徵。1937年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後任冀中軍區營、團長,晉察冀區軍副旅長,華北軍區旅長,第二十兵團師長。參加了清風店戰役、平津戰役。

  195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同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師長。回國後,歷任炮兵副軍長,師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軍區司令部顧問。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榮獲朝鮮二級自由獨立勳章。1988年7月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

  仍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六名

  2020年以來,已有四位開國少將逝世:10月10日,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11月18日,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11月21日,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12月27日,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在南京逝世。

  目前仍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六名,均為開國少將。

  分別是1955年授銜的: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楊永松、原瀋陽軍區政治部副主任鄒衍。1961年授銜的: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1964年授銜的烏魯木齊軍區原副司令員王扶之、原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文擊、軍事醫學科學院原院長塗通今。

  上述六名開國少將中,年齡最大的是出生於1913年的江西省軍區原政委張力雄,年齡最小的是出生於1923年的原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王扶之。

  附六名在開國少將信息:

  1955年晉升少將(2人)

  鄒 衍,出生於1915年,江西興國人,原中央紀委委員、瀋陽軍區副政委;

  楊永松,出生於1918年,廣東大埔人,原北京軍區工程兵政委;

  1961年晉升少將(1人)

  張力雄,出生於1913年,福建上杭人, 原雲南省軍區政委、江西省軍區政委、福州軍區顧問;

  1964年晉升少將(3人)

  塗通今,出生於1914年,福建長汀人,原總後勤部衛生部副部長、軍事醫學學院長;

  文擊,出生於1918年,河北霸縣人,原炮兵副司令員、總參謀部炮兵部部長;

  王扶之,出生於1923年,陝西子洲人,原中央候補委員、山西省委書記、烏魯木齊軍區副司令員。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

  106歲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逝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黎光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工程兵主任黎光同志於12月27日上午在南京因病逝世,享年106歲。

  

  中國軍網介紹,黎光,原名黎光裕,1914年生,四川儀隴人,1933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他曾任師長,副軍長,南京軍區工程兵副主任、主任,南京軍區司令部顧問等職。黎光於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據黎光將軍家鄉儀隴縣政府官網介紹, 1933年8月23日,紅九軍解放了儀隴縣城。9月初,紅九軍七十四、七十五、八十一團解放了黎光的家鄉——新政,並建立了蘇維埃政權和地方武裝獨立連。黎光積極報名參加了獨立連。這支由青年農民組成的武裝組織很快發展到了400多人,於是組建成立了獨立營。年僅18歲的黎光被選為獨立營二連二排排長。

  獨立營成立後,首戰新政大東山。這裡盤踞著地主武裝「大刀會」,他們瘋狂反對新生紅色政權蘇維埃政府,襲擊紅軍。獨立營接受攻打大東山的任務後,戰士們情緒高漲,他們全憑大刀、梭標,把「大刀會」匪徒打得倉惶逃竄,活捉了「大刀會」頭目。黎光帶著二指寬的竹葉刀英勇追殺敵人,第一次經受戰爭的考驗,就表現出了他的英勇頑強。

  獨立營首戰告捷,受到紅四方面軍總部通報表揚,從此名聲遠揚。不久,獨立營被調往巴中紅四方面軍總部,領取了槍枝、彈藥,正式編入紅三十一軍九十一師,全營集體參加了紅軍。黎光任師部特務連班長,不久又升任排長。

  1933年10月,四川軍閥劉湘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對川陝革命根據地進行「六路圍攻」,黎光隨部隊轉戰通江、南江一帶,幾乎天天打仗。1934年9月,紅四方面軍勝利粉碎了敵人的「六路圍攻」,把敵人趕到了嘉陵江以西。

  在攻打蒼溪的戰鬥中,黎光所在的排奉命打掩護。敵人的子彈打中了他的小腿,鮮血直流,疼痛難忍,但他仍咬牙追上了部隊。不久傷口感染化膿,醫生要他截肢,他堅決不同意,說:「我革命才開始,沒有腿怎麼打敵人?」他被轉到紅軍總醫院治療,經盡力搶救,保住了他的腿。

  1935年3月底,紅四方面軍取得了強渡嘉陵江戰役勝利後,開始了長徵。這時,黎光任二六七團二營四連排長。由於張國燾分裂紅軍,黎光同許多紅四方面軍幹部戰士一起經歷了三次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困苦。1936年10月,紅四方面軍終於在甘肅會寧與中央紅軍勝利會師。艱苦卓絕的長徵,使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也使黎光和他的戰友們鍛鍊得更加堅強。1934年他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5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在紅軍會師後的山城堡戰役中,黎光所在的紅三十一軍勝利攻佔了山城堡,並繼續勇猛追擊敵人,殲滅國民黨軍胡宗南部主力一個師,壯大了紅軍的聲威。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四方面軍改編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黎光任三八六旅七七一團一營一連排長。部隊北上抗日,經過陽泉到陽明堡時,正趕上七六九團燒了陽明堡機場日本鬼子24架飛機,鬼子實行報復。在這次反擊日寇的戰鬥中,黎光又英勇負傷。一顆子彈從他的左肩穿過,打入他的左下顎,從右耳根穿出,鮮血頓時染紅了軍裝。當天夜裡,漢奸又帶著鬼子襲擊了團部和傷病員居住的村莊。由於白天大部隊輕傷員已轉走,只剩下黎光和四、五名重傷員。當跟他在一起的勤務兵發現敵人進村後,急忙拿了一床毯子將他裹上,扶他到廁所躺下。敵人從廁所邊走過,沒有發現他倆。其他的傷病員都被敵人剌死了。敵人走後,他倆從廁所爬出,翻牆上了後山,倖免於難。

  黎光被轉到延安總醫院治傷,兩個月不能張嘴吃東西,不能說話,開刀取出碎骨後,傷口才慢慢痊癒。他出院後,進入總部隨營學校學習。後來,隨營學校改為抗大分校。1938年10月,黎光從抗大畢業後,分到冀中軍區,在第三軍分區二十六大隊一營當教導員。一營原是一支收編過來的舊式武裝,紀律鬆散,戰鬥力差。為改變這種狀況,上級任命黎光任一營營長兼教導員。他嚴格治軍,狠抓訓練,使士兵素質大大提高,成為了一支英勇善戰的部隊 。

  1939年1月,黎光被調任冀中軍區三分區二十五大隊隊長。由於他作戰勇敢果斷,決心大,並身先士卒,常常親臨前線指揮,部隊善打硬仗,在任(丘)河(間)霸(縣)一帶名氣很大。日偽軍則千方百計想剿滅他們。1940年,二十五大隊改編為三十團。組織上讓黎光改名,由原來的黎光裕去掉「裕」字,改叫「黎光」。不久,他被調去北方分局黨校學習。1941年秋,他畢業後任冀中軍區十分區二十九團團長。

  這時,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階段,黎光率領二十九團在冀中平原白洋澱一帶堅持抗戰,採取遊擊戰術,巧妙地與日寇周旋。1941年,日軍發動了「五一」大掃蕩。一天,二十九團在任丘縣北陸莊與敵人遭遇。那天,日軍教導隊和偽軍從保定出發,包圍了二十九團,他們氣焰十分囂張。黎光指揮戰士們沉著應戰,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衝鋒。戰鬥進行了近一天,突然,敵人密集的槍聲稀疏下來,黎光立即派九連指導員帶領一個小組從地道爬去偵察,發現敵人正在開會,研究對策。偵察員們乘機扔了幾顆手榴彈過去,炸得鬼子死傷一片,頓時大亂,戰士們立刻從坑道跳出,英勇追殺敵人,並活捉了日軍教導隊隊長。

  二十九團在冀中平原打出了威風,受到了軍區表彰。呂正操司令員曾稱讚黎光「個性強,作戰勇敢,決心硬」。1945年,黎光調任十三分區二十團團長,率部參加了開闢察南根據地的戰鬥,多次與敵偽軍激戰,鞏固和發展了察南根據地。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蔣介石企圖摘取抗戰的勝利果實,派遣傅作義所部東出張家口,阻撓我軍收復失地和受降。為此,朱德總司令電令我軍向一切敵佔城鎮、交通要道展開積極的進攻,迫使日偽軍投降。8月16日,冀察軍區決定攻佔張家口。

  二十團對張家口的情況比較熟悉,又是這次攻打張家口的主力部隊。8月20日,黎光率領二十團,趁夜攻進張家口,乘敵人慌亂之機先後佔領了賜兒山、根本博司令部、蒙疆聯合自治政府、電臺、銀行、飛機場、火車站、電廠、偽警察局等處,並分頭布置了警戒,基本控制了全城。當晚,黎光到張家口市電臺,正式宣布我軍解放張家口。在這次戰鬥中,該團接收了約1萬人的警察武裝,繳獲子彈500萬發,炮21門,炮彈8萬發,步槍3000餘支,以及大批軍用物資。

  二十團在張家口還攻打下了柴溝堡、天鎮等地。黎光隨即被調到獨八旅任副旅長,以後他參加了攻打正定、五池、正太及著名的清風店等戰役。

  1948年,黎光任華北軍區七縱隊二十一旅旅長。1949年,他在唐河邊指揮部隊阻擊從保定出來的敵騎兵隊,打退敵人的多次衝鋒,又乘勝追擊,與友鄰部隊一起解放了保定。他又率部日夜兼程過黃河、沙河,一直逼到北平城南,在廊坊與四野部隊會合。該旅接受了封鎖永定門的任務,和主力部隊一起包圍了傅作義軍,為和平解放北平作出了貢獻。

  全國解放後,黎光調六十六軍一九八師任師長。不久,調南京軍事學院學習。1952年7月,他參加抗美援朝,任六十八軍二O二師師長。參加了著名的夏季進攻戰役和金城戰役。1954年任六十八軍副軍長。1956年任連雲港要塞司令員。1958年任上海吳淞口守備十五師師長。1962年任南京軍區工程兵司令部副主任、主任。1978年,任南京軍區司令部正軍職顧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106歲開國少將黎光逝世 開國將星僅存6顆
    開國將星僅存6顆,今年已有4位名將離去【浙江新聞+】開國將星僅存6顆,今年已有4位名將離去黎光將軍逝世後,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僅存6人,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在百歲以上。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目前,「開國將帥」群體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6名老將軍均為開國少將。
  • 2021年,開國將星僅剩六顆,他們來自五個省份!
    時至今日,1614位共和國將帥,健在的僅剩六人。筆者注意到,2020年離世的開國將星和2019年一樣,均是四人,1955年少將2位,1961年少將1位,1964年少將1位。他們分別是:一:陳姓最後的開國將軍——陳紹昆陳紹昆1921年出生,江蘇省宿遷市(原宿遷縣)人,1964年晉升少將軍銜。2020年10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 百歲開國少將離世 開國將星僅存13人
    二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開國將星僅存13顆今年已有兩位開國名將逝世一個多月前,開國少將、原昆明軍區參謀長孫幹卿因病醫治無效孫幹卿、方槐兩位將軍逝世後,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尚存13人,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在百歲上下。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
  • 開國將星僅存11顆
    張中如將軍逝世後,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尚存11人,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在百歲上下。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
  • 開國少將僅剩7名,開國大校還有上百人
    楊思祿繼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楊思祿同志於2020年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之後,才三天,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 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享年105歲 1955年授銜將軍僅剩3位
    詹大南生前資料圖仍健在的開國將帥僅剩七名>2020年以來,已有三位開國少將逝世:10月10日,開國少將、原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原冶金工業部部長陳紹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11月18日,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楊思祿在北京逝世,享年103歲;11月21日,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 又一開國將軍辭世,開國將星僅存11顆
    目前,「開國將帥」群體中,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均已辭世,健在的11人均為開國少將。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政委、部長張中如於2019年9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張中如將軍逝世後,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尚存11人,他們基本都是在紅軍時期就參加革命,平均年齡已在百歲上下。自1955年至1965年間,我國共授予或晉升10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1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5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177名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和1360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這些人一般被統稱為「開國將帥」。
  • 我國開國將星僅存13顆,2020年有兩位開國名將去世
    現在這些開國將帥也慢慢老了,開國將星僅存13顆,2020年已有兩位開國名將逝世。 我國當年一共有1614名開國將帥,他們就像星星一樣散布在中國各地區,熠熠生輝,但是到了如今大多數星星都默默熄滅了,只剩下13顆將星依舊閃爍著微弱的光。
  • 開國少將楊思祿逝世,晉升當年還帶部隊擊落敵機
    記者從楊思祿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福州軍區空軍司令員、空軍原顧問楊思祿同志於2020年11月18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4歲。 資料圖:開國少將楊思祿(本文圖片均來源於中國空軍) 根據中國軍網發布的人物簡歷顯示
  • 截止2018年4月,6位開國將軍仍然健在,2位參加過抗美援朝,致敬!
    2018年4月10日,開國少將、海軍原政委李耀文將軍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看到這個消息,不免沉默,在1955年授予的1614位開國將帥中,又一位老將軍離開了。李耀文將軍離世後,截止目前為止,1955年授予將帥軍銜的將軍中,僅剩6位還健在。
  • 106歲南充籍開國少將黎光逝世
    黎光2020年12月27日上午6時41分,開國少將黎光在南京因病去世,享年106歲。昨(28)日,記者從 黎 光 親 友 處 獲悉, 將軍生前曾四次回到儀隴老家,並 題 字 勉 勵 晚 輩「一定要把家鄉建設好」。
  • 開國將軍黎光12月27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106歲
    是原南京軍區司令部顧問,於2020年12月27日凌晨在南京逝世,享年106歲,他就是開國將軍黎光,願他一路走好!黎光將軍,原名黎光裕,與朱德元帥是老鄉,都出生於四川省儀隴縣。黎光將軍6歲時,由於爺爺、奶奶、父親和妹妹先後離世,從此與母親相依為命,過著單親生活,逐漸學會了自食其力,割草、放牛等農活樣樣會幹。19歲時,黎光將軍踴躍報名參加了紅九軍,由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 2020年,還在世的四位開國少將,分別是誰?如今多少歲了?
    建國後,新中國為表彰這些偉大的民族功臣,為1614名開國功臣授予了相應的軍銜。如今,半個多世紀已經過去了,當年被授予軍銜的開國將領們先後辭世。至今,他們中還在世的有九位,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其中的四位。 01 黎光,開國少將,四川儀隴人,1914年出生。早年家中遭受變故,他早早就承擔起了養家的重任,造就了他堅韌頑強的性格。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而少將1958年補授了八位,1961年至1965年之間有554位大校晉升,所以開國少將一共是1360位。這幾次補授,並不是因為當時授予儀式工作失誤,名單上漏了人,更不是這些人那時候沒有資格授予。王建安是因為身體原因,一直在養病,甚至一度病危,所以才暫時不予授銜。而被譽為將聖的李聚奎是因為當時並不在軍隊中,調去了工業部,後來重新調回軍隊,補授上將就是鐵板釘釘的事情了。
  • 又一位開國少將逝世,任肖華警衛員,享年104歲,開國將星僅存8顆
    20 00:14:43 來源: 小司談熱點 舉報   2020年11月18日上午,104歲開國少將楊思祿在北京逝世
  • 1993年1月23日,開國少將孔飛逝世
    1993年1月23日,開國少將孔飛逝世來源:中國軍網責任編輯:丁楊2018-01-23 09:23孔飛(1911—1993)內蒙古科左中旗人,蒙古族,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
  • 江西1988年有一開國少將晉升上將,他是誰?
    2020年,小編採訪了鄱陽縣凰崗鎮健在的三位抗美援朝戰士,他們最小的幾年也有91歲。都有聽力障礙,溝通困難,不利於紅色文化的傳承。 江西有327位開國將軍,是開國將軍數量最多的省份,江西的紅色文化豐富,這是我們江西人的財富,有人說,財富你不去守護,終究一天會用光,紅色文化亦是如此。那麼江西1988年有誰被授予上將軍銜呢?他便是郭林祥少將,來自江西永豐人。永豐縣雖然不是十大將軍縣之一,但是也有不少開國將軍,比如百歲開國少將湯光恢就是吉安永豐縣人。
  • 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元帥、大將、上將、中將以及少將都是誰?
    因此軍銜制度很重要,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部隊經過嚴格整合後,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這些軍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我軍被授予軍銜的開國將軍一共有1614名,在這1000多名開國將帥中,最先去世的將帥是誰呢?
  • 88年授銜3位河南人被授上將,2位開國少將,另一人是誰?什麼資歷
    一共授予元帥、將官合計共1054名。在這其中,河南籍上將1人,中將9人,少將104人。授銜儀式結束後,激烈的掌聲傳至禮堂內外。這最耀眼的時刻,他們值得擁有,這也是新中國為他們的付出做出最好的褒獎。    33年時間轉眼而過,直至1988年,我國再次舉行授銜儀式,共授予上將17名,其中兩人是河南籍開國少將升任上將的,另一人是開國大校,那麼他們分別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