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凡帝王,無論識字的,不識字的,無論會寫字的,不會寫字的,穿上龍袍,坐上龍椅,找到九五之尊的感覺之後,都想在詩詞或者在藝文上,表現一下自己。而帝王好寫詩的毛病,也由來久矣!可能與封建王朝對帝王的預期有關,凡為天子,御臨天下,立萬世基業,必以文治武功彪炳史冊,才能稱作明主。曹操最著名的3句詩,一句成酒鬼口頭禪,一句成很多人的座右銘!
凡是一國之君,必須文韜武略,不僅要會領兵打仗,也能寫一手好詩。中國歷代有三百餘個皇帝明君與庸君各有一部分,而恰恰是那些庸君自以為很高明,偏偏鍾愛於寫詩。在中國的諸多帝王中,曹操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優秀的詩人。且不說曹操的為人怎麼樣,他的詩歌還是很優秀的。治世之能臣這句評價足以見得他的才華,可以說他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厚的一筆。
曹操不僅是我國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更是我國書法家、文學家。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他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卻不知道他一生中還留下了許多有名的詩句。其實無論是作為一個能臣,還是作為一個奸雄,曹操都從未掩飾過自己的野心,這一點在他的文學作品中多有體現。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一說曹操最為著名的幾句詩,如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第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南下時,已成為了最強大的割據勢力,;又挾天子以令諸侯,,所以他認為此次出徵是必勝的,於是開始憂心統一之後的事情,這一點從詩歌的最後可以看出。但是他雖有憂慮,卻不被憂慮困擾,吟出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這一名句,明言要放下煩惱,直面未來,可見他的豪情。已經被很多人曲解為借酒澆愁之意,成為很多酒鬼的口頭禪。
第二句老驥伏櫪,志在千裡。表述了曹操雖至晚年仍不棄雄心壯志,這時候的曹操已經五十三歲了,剛剛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餘勢力之後,準備南下滅劉備和孫權。這句話內蘊著一股自強不息的豪邁氣概,比喻有志向的人雖然年老,仍有雄心壯志,人老心不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很多人把這句詩當做自己的座右銘。
第三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這句話出自《三國演義》,原句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公元189年,曹操眼見董卓倒行逆施不可能成事,隨即準備逃回故裡,途中投宿故友呂伯奢家。夜裡聽到動靜後,以為呂伯奢要將自己捉拿領賞,生性多疑的曹操遂將其殺害,並悽愴地說了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