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世界禁曲,神秘的卡農D小調!

2021-01-09 怪奇菌

說起「禁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不僅亞洲國家有禁曲,像文化開放的歐美國家也有禁曲,其禁的原因,不僅是因為傷風敗俗或者影射政治,更是因為聽了會讓人有自殺的衝動。

黑色星期日

大家耳熟能詳的三首禁曲,分別是被神詛咒的《驚魂曲(Deliver me)》、被惡魔附身的《第13隻眼睛(13 pairs of eyes)》、還有死神之曲《黑色星期日(Gloomy sunday)》。

當然這些歌曲已經被銷毀或者禁掉了,原因在於人們聽了以後往往會自殺,真的不是我危言聳聽,一項未證實的統計數字提到,光是《黑色星期日》這首歌就造成全球上百人自殺。而這些歌的創作者也都在歌曲創造出來不久後自殺或死於非命。

這幾首歌也不是秘密了,尤其是在網絡發達的今天,但是原曲網絡上確實找不到了,現在網絡上可以找得到的大都是後人自行編曲,跟原版還是有點不同的。

因為這幾首歌太有名了,網上關於這些曲子的事情一大把這裡我就不贅述了,反而有一首被魔鬼撒旦詛咒的世界名曲被大家忽略了,它就是知名的「D大調卡農」

要特別注意的是「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許多人誤以為曲子的名字就叫「卡農」,「卡農」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十四世紀便有出現了這種形式的樂曲,以下文章「D大調卡農」都簡稱為「卡農」。

卡農,是個輕快活潑的曲子,大家應該都聽過,但是為什麼說被詛咒呢?

一般來說,卡農演奏時用的是D大調或者C大調,也有人用F大調,但是幾乎沒有人用D小調,因為用了D小調太過壓抑悲傷,尤其是浸入其中的人更會產生厭世自殺的心理。

約翰·巴哈貝爾

卡農的作者是約翰·巴哈貝爾 (Johann Pachelbel),他是被譽為「 西方近代音樂之父」巴赫哥哥的教父,也是在巴赫雙親去世後,巴赫的監護人。

很多人拿卡農作為婚禮進行曲,但是都是以D大調為主,旋律輕鬆活潑,也有許多人把它變調,變成其他的大調,但是就是沒有人把這首曲子轉為「小調」。

巴赫

近期有人在網上發了一段演奏卡農D小調 的曲子,底下評論哀傷一片,有的人想起死去的親人,有的人想到葬禮,更有甚者直接有生活無望、自殺的衝動,很快由於負面消息太多,作者不得不自己把這段曲子刪掉了。

網上的演奏

其實這是首曲子之所以聽了壓抑讓人產生無望的情緒,是因為約翰·巴哈貝爾並不是為了要編舞曲才編了卡農D小調,而是為了紀念他死去的愛人。

戰爭時期,約翰·巴哈貝爾在家鄉愛上了一位美麗的鄰家女子並與她有了孩子,但是因為戰爭爆發,他逃到了法國,種種原因無法帶著妻子孩子。

當戰爭結束的時候,他回到家鄉,發現美麗的妻子和自己可愛的孩子都因為瘟疫而病逝。

他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他開始懷疑上帝,想質問上帝為何帶走他的妻子和孩子。

為了發洩自己心中的悲傷絕望之情,他編寫了一首小調的曲子,也就是卡農 D 小調,據說因為過度悲傷和絕望,在編曲的時候竟好像看到魔鬼「撒旦」在眼前徘徊。

當他完成這首曲子第一次在大眾面前演奏的時候,數百名聽眾開始悲傷流淚,有幾位意志堅定的觀眾雖然沒流淚,但是也坐立不安,當曲子全部演奏完成的時候,在場的所有的聽眾都站了起來,然後並不是鼓掌,而是爭相逃離歌劇院。

其實不僅聽了這首曲的聽眾出現問題,連演奏的演奏者都出現了問題,好幾名演奏者不是死於非命就是精神不太正常,更讓後來的人浮想翩翩。

由於這首曲子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非常多的負面影響,於是皇帝下令禁止公開演奏這首曲子,但是約翰·巴哈貝爾一個被「撒旦」迷惑的人怎麼會聽皇帝的命令呢。

於是將這首曲子改成了D 大調,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卡農 D 大調,再度公布於世,由於曲風輕快活潑,神聖羅馬皇帝不疑有他,所以才能流傳至今。

其實目前網上能聽到的卡農D小調並非完整的原曲,因為完整原曲的後半段有「吉格舞曲」,卡農D小調的完整全曲可以說完全消失在了世界上,即便是聽著不完整的小調,心情也難免會受其影響會變得沮喪。

相關焦點

  • 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六)——約翰·帕赫貝爾《D大調卡農》
    不可不聽的世界名曲(六)——約翰·帕赫貝爾《D大調卡農》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輪唱」,原意為"規律"。指的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十四世紀便有出現這種形式的樂曲。
  • 最動聽的一版D大調卡農!
    網際網路真好,隨時給人們帶來驚喜體驗,更有世界各地的吉他大師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今天聽到一曲D調卡農,簡直無法用語形容音樂之美!今天聽的就是他演奏的我們所熟悉的D大調卡農,每一個音符都像會說話的孩子一樣,在你面前跳躍嬉戲。
  • 你聽過的「卡農」不是真正的卡農,《兩隻老虎》也屬於它
    卡農提起卡農,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說我聽過卡農。如果他們指的是d大調卡農,那就有些顯得一葉障目,不識泰山了。因為卡農其實是一種譜曲方式,而並不是某篇具體的音樂。就以眾所周知的d大調卡農來說,它先以大提琴提前到兩小節為單位的和聲不斷循環。之後又有三把小提琴間隔一個8拍一次加入奏響,而且是完全相同的旋律。雖然是相同的旋律,但是這一點兒都不顯得單調,反而有一種盤旋迴轉的愉悅感。其實,深究起來也不難想見,所謂的卡農這種譜曲方式,實際上是一種時空中的構造遊戲。幾個聲部的配合實際上是一個聲部與自己的配合,從而也就相當於邏輯上的一種自我指示了。
  • 這首《D大調卡農》分享給懷孕早期的媽媽們!
    這首《D大調卡農》中的「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因為它是最著名的卡農樂曲,有時也常以「卡農」代指這首曲子,卡農在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這首《D大調卡農》曾被一部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也因此,這首樂曲便被流傳至今,且在《我的野蠻女友》中,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而這首被運用過多次的音樂作品就是由著名德國音樂家、德國巴洛克時期後期作曲家兼教堂管風琴師-約翰·帕赫貝爾(Johann Pachelbel)所創。
  • D大調卡農」-約翰·帕赫貝爾-原版經典之作
    鋼琴小提琴合奏《卡農》 D大調卡農 D大調卡農 - 琴譜同步版 音頻 鋼琴版
  • 被送入太空的「卡農-Canon In D」碰撞「愛樂匯輕音樂團」讓我們一...
    不管是學鋼琴、手風琴、小提琴還是長笛、吉他、尤克裡裡都會接觸到一首世界級神曲《卡農》這首經久不衰的傳奇古典音樂作品光是重新演繹被出版的版本就達2000餘種它還曾作為代表人類文明的成就之一通過人造衛星被送入太空呢
  • 挑款音箱 感受D大調卡農的永恆愛情
    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字面上意思是[輪唱],原意為「規律」。指的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隨著另一聲部,數個聲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纏繞,而聲部幾乎是單調意義上的重複。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
  • 晨間正能量 | 卡農的故事
    提起卡農,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我聽過。但如果只了解D大調卡農,就有些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卡農是一種譜曲方式,而不是某篇具體的音樂,這種譜曲方式,通過不同音階的規律性重複,只是音高各不相同,相互延遲堆疊,就會產生奇妙的效果,和令人感到高雅的旋律。這就是卡農,幾段相同的旋律,在時間上逐次展開。又在具體的時刻上互相配合。產生新的聽覺效果,由於多個聲部地位均衡。
  • 2021杭州卡農Canon In D新年音樂會,遇見藏在古典旋律中鮮活靈魂
    《卡農Canon In D》永恆經典名曲新年音樂會演出時間:2021年1月3日 19:30演出地點: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武林廣場29號——杭州劇院門票價格:100、180、280、380一曲卡農,穿越了300餘年時光,2000多種版本都深受全世界人們喜愛,曲調中循環往復的不僅是時間,一個聲部在追逐著另一聲部,悠揚得像一劑良藥,將愁緒緩緩疏解
  • 聞名世界的鋼琴曲【卡農】背後的悽美愛情故事
    卡農,一直是我最愛的一首鋼琴曲,其優美的韻律讓人忘懷,創作於300年前,無論經過多少的歲月洗禮,卻依然還是無法替代和超越的經典。卡農的背後,有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帶著滿心的思念,和對女孩的愛,男孩一邊打仗,一邊創作卡農,希望有一天,回來的時候當求婚禮物,送給女孩。就在女孩離開人世的2個月後,男孩回來了,從村民口中得知女孩為他離世的消息,男孩心痛無比,痛哭流淚,面對心愛之人的離去,整個人頹廢不堪,往後的日子,他不知如何度過,或許是以琴為伴,帶著對女孩的思念過一生吧,他無所知,亦不敢想。
  • 夜曲 卡農 狂想曲 進行曲等到底都是啥?
    器樂體裁:前奏曲、序曲、套曲、小步舞曲、諧謔曲、賦格、卡農、練習曲、浪漫曲、狂想曲、幻想曲、創意曲、託卡塔、薩拉班德、坦蘭塔拉、即興曲、夜曲、小夜曲、無言歌、搖籃曲、隨想曲、圓舞曲、瑪祖卡、波羅乃茲、波爾卡、協奏曲、組曲、交響詩、奏鳴曲、康塔塔、清唱劇、交響曲。
  • 被載上美國航天飛船的D大調卡農,背後那段生死之戀,你知道嗎?
    壹卡農是一種曲式的名稱,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 "規律"。這種曲式的特徵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複同一段樂曲, 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為另一聲部所摹仿,即嚴格的摹仿對位。後人常採用古代曲調作為卡農主題,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奏鳴曲也常用卡農手法,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 11個版本的卡農精選
    是筆者最愛之一的卡農。  說起卡農,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起來《卡門》。其實,兩者是不同的。卡農只是一種音樂上是指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它自創立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也許這樣你還不是很有感覺,但想必很多人都看過經典電影《我的野蠻女友》,裡面的音樂就是卡農的技法。  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的卡農鋼琴曲MV!
  • 走進經典音樂,聆賞充滿魔力的卡農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從德國作曲家約翰·帕赫貝爾的不朽之作《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開啟我們的古典音樂之旅吧。 當前奏響起,你一定頓覺似曾相識,不論在電影、廣告、手機鈴聲,還是在婚禮現場,都會經常聽到這首《卡農》,以至於有些人雖然不知道曲名,卻往往熟悉那美妙的旋律。如果你真的以為它單單只是一首歌曲,就大錯特錯了。「卡農」意為「規則、規律」,原來是指教規、宗教法規,也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
  • 卡農和月光有什麼不一樣?|鋼琴音樂風格大揭秘
    音樂史上有這麼多 經典好聽 的鋼琴曲 比如 如宗教般神聖的《卡農》
  • 卡農作曲家帕赫貝爾
    D大調卡農主條目:D大調卡農D大調卡農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作品,Canon in D(D大調卡農),三百年後魅力依舊,不僅是現代人最喜愛的器樂小品之一,也是電影電視廣告配樂的常客。要特別註解的是「卡農」,並非曲名,而是一種曲式,許多人誤以為這個曲子便為「卡農」,「卡農」字面上是「輪唱」的意思,數個聲部的旋律依次出現,交叉進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隨,十四世紀便有出現這種形式的樂曲。Gigue是吉格舞曲。
  • 《最好的帕海貝爾-卡農》全球最受歡迎之古典曲
    我們經常聽到的輪唱曲就是卡農曲的一種。《卡農》是現今為止最受全世界人們喜愛的古典音樂作品,被改編成現代樂曲後,曾稱霸美國公告牌流行音樂排行榜長達百周以上。據金氏世界紀錄統計,到目前為止世界上重新演繹並出版的《卡農》版本達2000餘種!而實際上,《卡農》僅僅是一首全長僅5分鐘左右的音樂小品,但它卻帶來了327年的奇蹟,而且還會經久彌新。
  • 一夜聽盡兩版「卡農」
    MFC樂團將演奏《D大調卡農》《土耳其進行曲》等作品。主辦方供圖提起卡農,大家最熟知的就屬德國作曲家約翰·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了。6月2日晚7:30,愛樂匯輕音樂團(Music Fans Classical——MFC樂團)將在世紀劇院上演「『卡農Canon In D』永恆經典名曲精選音樂會」。MFC樂團集古典與時尚於一身,既保留了古典的風格,又增添了當下的流行元素,是當前國內演出市場著名的跨界表演樂團。
  • 百聽不厭經典之作——卡農
    他從村民的口中得知芭芭拉為他做的一切後,放聲大哭,他坐在鋼琴前,彈出了為她而寫的卡農「Canon(D Major)」。 音樂作品《D大調卡農》 曾作為代表人類文明的成就之一,通過人造衛星送入太空。是現今為止最受全世界人們喜愛的古典音樂作品,被改編成現代樂曲後,曾稱霸美國公告牌流行音樂排行榜長達百周以上。
  • 打卡暑假「萬花筒」⑥ | 走進經典音樂,聆賞充滿魔力的卡農
    親愛的同學們,今天就讓我們從德國作曲家約翰·帕赫貝爾的不朽之作《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開啟我們的古典音樂之旅吧。當前奏響起,你一定頓覺似曾相識,不論在電影、廣告、手機鈴聲,還是在婚禮現場,都會經常聽到這首《卡農》,以至於有些人雖然不知道曲名,卻往往熟悉那美妙的旋律。如果你真的以為它單單只是一首歌曲,就大錯特錯了。「卡農」意為「規則、規律」,原來是指教規、宗教法規,也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它的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