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絮藏新冠病毒、吃香椿致癌... 4月又有新謠言上榜

2020-11-22 半島網官網

  本報記者 馬愛平

  4月,天氣轉暖,萬物生長,一些傳言也正悄悄發芽。

  最近,柳絮像雪花一般飛揚,這給部分過敏的小夥伴,造成了一定的不適症狀,更有一部分人擔心,楊柳絮中會不會存在新冠病毒?雞蛋炒香椿是人們餐桌上一道家常美食,現在正是吃香椿的時節,但近期有傳言稱吃香椿致癌,果真如此嗎?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發出警告,如不儘快採取措施維持全球食品供應鏈,那麼4月至5月份,將會出現糧食供應危機,似乎在一夜之間,全球的糧食供應就緊張起來了,於是許多人就準備囤糧了,有這個必要麼……

  4月,讓我們看看有哪些傳言正在刷屏朋友圈。

楊柳飛絮中存在新冠病毒

  吹面不寒楊柳風。4月到5月,又到了楊柳飛絮飄揚的季節,每逢此時,就少不了關於楊柳飛絮的各種傳言,今年在新冠病毒的「加持」下,這些傳言又有「變種」。近日有一則傳言引發不少關注,稱楊柳飛絮中存在新冠病毒,這是真的嗎?

  日前,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同仁醫院鼻科副主任王成碩指出,根據現有研究,沒有證據證明楊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呼吸與危重症中心主任李琦教授表示,病毒離開了特定的溫度、溼度等條件後難以存活,不會在空中停留過長時間。即便是病毒停留在柳絮上,也不足以達到構成感染的濃度。

  市民所看到的飛絮其實是楊柳雌樹的種子和衍生物,它們為了傳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這些白色絮狀的絨毛,攜帶著種子,以風為媒,漫天飛散。北京市園林綠化局也提示,面對春季的飄絮期,市民朋友也不用緊張,根據現有的研究,沒有證據表明楊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大家在上班途中或室外活動時,可根據自身需求,佩戴口罩、護目鏡、紗巾等防護措施。愛運動的朋友,可以把活動時間儘量選擇在早晨、傍晚或雨後等飛絮較輕的時段。如飄絮不慎入眼,請立即用清水衝洗。同時,還請市民朋友注意消防安全,不要亂扔菸頭,謹防引燃飛絮引發火災等事故。

國內糧食緊缺需儘早囤糧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一些國家開始限制或者禁止糧食出口,造成國際糧價上漲。在全球糧食形勢緊張的情況下,一則「中國糧食供應面臨危機」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很多人都開始瘋狂囤糧。那麼中國糧食供應真的出現危機了嗎?

  對此,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表示,我國糧食產量豐、庫存足,即使在前一階段國內疫情比較嚴重的時候,市場上的糧食以及各類副食品都是貨足價穩,老百姓家裡都是米麵無憂,現在更沒有必要去搶購囤積,糧食還是要吃新的好。

  魏百剛分享了4組數據,以此來消除人們對這個問題的顧慮。

  「第一組數據是糧食產量。這些年我們國家糧食連年豐收,已連續5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去年糧食產量是13277億斤,創歷史新高。第二組數據是人均糧食佔有量。2010年以來,我們國家人均糧食佔有量持續高於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過470公斤,遠遠高於人均400公斤的國際糧食安全的標準線。」魏百剛介紹,第三組數據是糧食庫存量。目前我們國家糧食庫存是充足的,庫存消費比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兩大口糧,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第四組數據是我國穀物進口量。我們國家穀物年度進口數量不大,去年淨進口1468萬噸,相當於不到300億斤,僅佔我國穀物消費量的2%左右,我們進口的主要是強筋弱筋小麥、泰國大米等,主要目的是為了調劑需求結構,更好滿足人們個性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吃香椿會中毒、致癌

  陽春4月,正是一年中的大好時光。在這個季節,有一種吃貨們期盼已久的食材終於成熟了,它就是香椿。

  「香椿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食用不當可引起中毒,嚴重的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每年一到吃香椿的季節,一些傳言就流傳開來,尤其是在家庭群裡「佔有一席之地」,引發不少愛香椿人士的擔憂。

  吃香椿會中毒、致癌?對此,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科研人員何宇涵表示,香椿確實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但不等於會致癌,亞硝酸鹽廣泛存在於自然界,很多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通過吸收土壤中的氮元素轉化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所以,很多蔬菜中都會存在一定量的亞硝酸鹽。

  「日常生活中我們食用的是『香椿芽』,隨著香椿的生長,亞硝酸鹽含量也會逐漸增加,而我們所吃的『香椿芽』是亞硝酸鹽含量最低的時期,同時亞硝酸鹽在體內的代謝比較快,只要攝入量不超過國際標準每日允許攝入的含量,對於身體的影響並無太大影響。」何宇涵說。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制定的亞硝酸鹽每日允許攝入量是0.13毫克/每千克體重。一個體重為60千克的成年人,如果想吃香椿吃到亞硝酸鹽中毒,至少需要吃1.6千克左右的香椿。

  何宇涵介紹了香椿的安全吃法:「首先選擇幼嫩的『香椿芽』,其次要焯水後再食用,如量比較多可以焯水後分裝冷凍,儘量半個月內食用完。對於喜歡吃醃香椿的朋友,建議醃製20天後再食用,可降低亞硝酸鹽的含量。」

  新鮮香椿芽還是可以放心吃的,但需要提醒的是,部分人群可能本身就對香椿過敏,過敏的嚴重程度是受自身對香椿敏感程度而確定的,有些人群食用香椿過敏後還會出現呼吸道水腫,常有呼吸困難、頭暈眼花等情況出現,嚴重的甚至會出現窒息的情況,因此嚴重過敏者需要及時就醫。所以,建議過敏體質者或者健康人群在身體抵抗力差、身體不適的時候,應少吃或不吃香椿,避免引起過敏症狀。

常用含矽油洗髮水導致脫髮

  脫髮一直是不少人心中的痛,洗髮水選擇成為脫髮人士慎之又慎的問題,而到了春天,像《還在為春天踏青而煩惱嗎?無矽油洗髮水帶你擺脫「謝頂之憂」》這類文章也開始在朋友圈廣泛傳播,不免讓脫髮人士心動,那麼無矽油洗髮水真的能幫你擺脫脫髮的煩惱嗎?

  「矽油在化妝品或護膚品中應用相當廣泛,且已獲監管部門批准,可以在化妝品中使用,有柔潤的作用。」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皮膚科副教授鄭躍指出,矽油本身無毒、無味,不會引起皮膚刺激和過敏。

  洗髮水中的矽油,有一小部分沉積到頭髮上,起著柔順、滋潤發質的作用。由於它屬於大分子物質,不會被頭皮毛囊吸收。鄭躍強調,添加矽油的洗髮水所含的矽油並不多,衝洗過後,基本不會殘留在頭皮上,因此沒必要「望矽油而色變」。

  「乾性頭皮油脂分泌少,發質毛躁或者長期燙染導致發質受損的人,可以使用含矽油洗髮水,可以讓頭髮順滑,易於打理。」鄭躍表示,如果是出油多的頭皮、油性發質,建議使用清潔力強和控油的無矽油洗髮水,用無矽油的洗髮水洗完發質會更蓬鬆。

  「不管是含矽油洗髮水還是無矽油洗髮水都有各自的優點,適合自己發質的才是最好的。」鄭躍說。

  鄭躍指出,引起脫髮的原因有很多,如精神壓力、營養、藥物、內分泌改變、產後脫髮等,還有遺傳相關的雄激素源性脫髮。每根頭髮也有自己的生長周期,在休止期會出現暫時性的脫髮。

  「雖然脫髮有遺傳因素的影響,但大家也不用太焦慮,後天可以通過合理休息、健康飲食等方法來減少脫髮。其實正常人每天都會脫髮,休止期的脫髮,過後可以重新生長。每日脫髮量在100根以下,都是正常的,不用過度擔心。」鄭躍建議,預防脫髮一定要減少熬夜,充分休息,少吃油膩煎炸辛辣食物,更要保持愉快平靜的心情。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飛絮藏病毒、吃香椿致癌?小學生開學,頭戴「一米帽」,「哦豁」挺...
    飛絮藏新冠病毒、吃香椿致癌、常用含矽油洗髮水導致脫髮?4月,天氣轉暖,萬物生長,一些傳言也正悄悄發芽。最近,柳絮像雪花一般飛揚,這給部分過敏的小夥伴,造成了一定的不適症狀,更有一部分人擔心,楊柳絮中會不會存在新冠病毒?雞蛋炒香椿是人們餐桌上一道家常美食,現在正是吃香椿的時節,但近期有傳言稱吃香椿致癌,果真如此嗎?
  • 盤點4月十大熱點謠言 你信了幾個?
    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依託新華睿思數據云圖分析平臺,從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電子報刊、論壇貼吧等信息源中,綜合評估公眾接受度和傳播情況,梳理出4月網絡熱傳謠言,逐一詳解,各個擊破。
  • 全球抗擊新冠政策大比拼:零新冠感染病例政策 Vs. 與新冠病毒共存...
    成功地壓制了新冠疫情大流行第1波的中國為5.6%,日本是4%。這一時期,全球平均新冠病毒死亡率高達12.4%。新冠肺炎的高死亡率給整個人類社會帶來了強烈的衝擊。但是,從5月11日到10月11日的這5個月的區間來看,各國和各城市的新冠病毒死亡率都急劇下降。這一期間,中國沒有出現新冠病毒死亡病例,死亡率為零。日本將新冠病毒死亡率控制在1.4%。
  • 2020年十大謠言盤點:喝酒能預防新冠、糧食緊缺需搶購、庚子年是災...
    導語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捲全球,新冠病毒肆虐,無數人因此喪命。比病毒更可怕的,是與之相伴的謠言:吃大蒜可預防新冠肺炎、新冠病毒系人工合成……在舉國抗疫之時,它們卻在製造恐慌。
  • 謠言「5G傳播病毒」從何而起
    儘管官方和科學家紛紛出面發聲,明確表示將新冠病毒與5G聯繫起來的想法「完全是胡扯」,但似乎並沒阻止謠言繼續受追捧。 最新的消息是,繼英國後,荷蘭也出現了5G信號塔被人為縱火、蓄意破壞的事件。一些人甚至通過社交媒體,策劃在4月12日復活節當天,舉行抗議5G的更大規模活動。 有英國移動運營商表示,在陰謀論的影響下,已經有電信員工遭到了威脅。
  • 熱點|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有新冠病毒!鍾南山公布一個新數字
    熱點|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有新冠病毒!鍾南山公布一個新數字 據央視新聞,2020年11月11日,《腫瘤雜誌》發表研究結果,發現義大利去年9月份就出現了SARS-CoV2受體結合區域特異性抗體呈陽性的人群。這把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存在時間又往前推了5個月。
  • 西班牙2019年3月就有了新冠病毒 遠早於武漢
    中國武漢不是新冠病毒的發源地,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證據的證實,那麼它到底最早出現在什麼時間?出現在哪裡?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不過近來,多個國家對早期新冠疫情又有了一些新的發現。義大利2020年1月30日首次報告新冠確診病例,2月21日報告首個本土病例。去年12月,米蘭大學另一組研究人員宣布,一名居住在米蘭周邊的4歲男童的咽拭子樣本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毒株基因組序列與武漢出現的新冠病毒參考序列100%相同,而樣本採集於2019年12月5日,男童在那之前沒有外出旅行史。
  • 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鍾南山公布一個新數字…
    △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等機構論文《義大利疫情大流行前意外檢測到的新冠病毒抗體》 為什麼義大利去年沒暴發? 既然檢測出去年9、10月份就有抗體,疫情為什麼沒在當時暴發呢?新冠和流感不一樣,流感喜歡寒冷,但新冠偏愛略溫和的天氣,所以在1—3月更溫和的時候暴發,這是第二個猜測。 去年11—12月,我就看到醫院有更多肺炎患者,但很可惜我沒有數據支撐。小範圍暴發很可能在去年底就出現了。
  • 新冠病毒的武器——突變與進化
    從2020年12月開始,新冠病毒的變異程度似乎更上一層臺階,在英國東南部被鑑定出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 B.1.1.7 表現出更快的傳播速度。傳染病學教授 Jeremy Farrar 在《科學》(Science)的報導中提到:「因為病毒的不斷進化,一個難以預測的階段即將到來。」
  • 又有新發現!巴西在2019年12月採集血樣中發現新冠病毒抗體
    新華社供圖聖埃斯皮裡圖州衛生部門說,該州對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採集的7370份血清樣本進行了新冠病毒特異性抗體檢測,這些樣本來自疑似感染登革病毒或基孔肯雅病毒的人,結果210份血樣呈新冠IgG抗體陽性,其中有16份採集於去年2月26日巴西報告首例新冠病例之前,最早的一份採集於2019年12月18日。
  • ...單日新增新冠病例超4萬 英軍已出動!美國確診首例新冠變異病毒...
    根據英國政府昨日發布的數據,英國當天新增新冠病例41385例。這是英國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最高單日新增病例數,有官員稱這一感染水平「史無前例」。  根據BBC的報導,英國國防部表示,他們已經派出了1500名軍人,協助明年1月4日聖誕節假期後開學的英國眾多中學和高校開展學生的入校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 新冠病毒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命名原理是什麼?
    原標題:WHO給新冠病毒起了正式官方名字COVID-19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已經擴散至25個國家,確診4萬多人後,它終於有了一個正式的官方名字——COVID-19。我們先來回憶一下這次疫情的病毒有多少外號:_武漢肺炎:2019年12月末開始,人們知道了一種起自武漢的「不明原因肺炎」開始傳播,於是叫它「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2020年1月7日,經實驗室分離、鑑定,明確它是一種新的冠狀病毒。
  • 熱點|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鍾南山公布一個新數字…
    △米蘭國家腫瘤研究所等機構論文《義大利疫情大流行前意外檢測到的新冠病毒抗體》為什麼義大利去年沒暴發?既然檢測出去年9、10月份就有抗體,疫情為什麼沒在當時暴發呢?蒙託莫裡表示:科學角度看,暴發需要一定的潛伏期,從去年十月開始潛伏,到2、3月份達到小高峰。另一個因素是季節性。
  • 熱點| 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鍾南山公布一個新數字…
    熱點 | 義大利去年9月或已存在新冠病毒!這把新冠病... 據央視新聞,2020年11月11日,《腫瘤雜誌》發表研究結果,發現義大利去年9月份就出現了SARS-CoV2受體結合區域特異性抗體呈陽性的人群。這把新冠病毒在義大利的存在時間又往前推了5個月。
  • 關於新冠病毒,為什麼說它是狡猾的病毒?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2月10日,在湖北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介紹,新冠肺炎實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是指人感染該疾病後依靠自身免疫力可以自愈。
  • 【巴西一婦女兩次感染不同種新冠病毒 巴西現新冠病毒新變種零號...
    文 / 夏洛特2021-01-14 23:44:21來源:FX168 【巴西一婦女兩次感染不同種新冠病毒 巴西現新冠病毒新變種零號病人】巴西亞馬孫州衛生監督機構13日證實,該州一名生活在首府馬瑙斯的30歲婦女為巴西出現的新冠病毒新變種感染零號病人
  • 全球新冠病毒4月26日報導
    01俄羅斯新冠病毒患者超過8萬莫斯科市長謝爾蓋·索比亞寧(Sergey Sobyanin)在國家電視臺俄羅斯24頻道(Russia 24)播出的採訪中表示,莫斯科還沒有達到頂峰,未來幾周將面臨「挑戰」。
  • 新冠病毒在印度掀起「農村浪潮」
    10月3日,人們陸續從家鄉回到印度孟買,等待醫護人員為他們做新冠病毒檢測。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綜合編譯 袁 野一隊戴口罩的衛生工作者從人力車上下來,雙手揉搓著免洗消毒液,走向一間房屋。這裡是印度東北部的偏遠村莊馬斯利,綿延數公裡的茂密森林包圍著村子。「你是阿米特·德布嗎?」他們問站在院子裡的那個瘦弱、赤膊的男人。德布謹慎地點了點頭。
  • 6000萬人感染新冠!疫情改變了全世界,病毒卻在加速……_新聞中心...
    多國出現「裡程悲」】和時間一同不曾停下腳步的,還有新冠疫情蔓延的速度。目前,多國接連出現「裡程悲」,疫情形勢並不樂觀。平均28名美國人中,就有一人感染新冠。美國連續多日新增確診病例逾10萬,累計已超1200萬。僅11月以來的新增確診病例數,就佔到該國確診總數的約25%。每17秒,歐洲就有一人因新冠病亡。
  • 寵物狗檢出新冠病毒,狗狗還能養嗎?
    「3月4日,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發布消息稱,一名香港新冠肺炎患者的寵物狗儘管沒有表現出任何與新冠病毒有關的症狀,但其鼻腔樣本在新冠病毒的反覆測試中均呈弱陽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