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上午,張繼先在人民大會堂。
11月19日下午,赴京領獎頭一天,張繼先專家門診共看了19個病人,到傍晚才送走最後一個病人。
24日上午10時,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隆重舉行。
作為第三批領獎代表,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主任醫師張繼先走上領獎臺。
這是她第二次見到習近平總書記。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武漢指揮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在火神山醫院廣場上慰問日夜奮戰在抗擊疫情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張繼先是現場10名醫護人員代表之一。
再次見到習近平總書記,中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控制,生產生活已恢復,張繼先很激動:「是總書記帶領我們走出艱難時刻、戰勝了疫情。」
她發現和上報疫情的日子,
成為中國抗疫時間軸的起點
2019年12月27日,張繼先注意到病房裡新收進的4個病人,1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另外3人是一家三口。他們有相同的症狀:咳嗽、發燒、肺部CT呈病毒肺炎表現,常規肺炎病原學檢查全部是陰性,常規治療病毒性肺炎的手段全部無效。
「這個病好怪!」張繼先腦海中起了疑團,「一個家裡來兩個人看病,一般是一個看病一個陪同,看一樣的病不常見。」得知看病的老兩口還有一個兒子,她說:「把您兒子也叫來查一下吧!」
兒子來了,沒有症狀,但肺部CT發現肺也呈磨玻璃狀——病毒性肺炎的表現。
張繼先當即通過醫院醫務科向江漢區疾控中心報告。江漢區疾控中心來了人。2019年12月28日、29日兩天,病房裡又收進了3位同樣症狀的病人,而且全部來自華南海鮮市場。
張繼先的心揪了起來。
29日中午,張繼先請求醫院組織院內大會診並再次上報「這些奇怪病例」。她上交了擬定的參加院內會診的專家名單,連她一起共10位,來自10個科室。專家會診,一致支持張繼先再次上報的請求。
這一天是星期日。醫院副院長夏文廣分別給湖北省衛健委疾控中心和武漢市衛健委疾控中心負責人撥打了電話。
2019年12月27日,張繼先發現疫情並第一次上報的日子,成為中國抗疫時間軸的起點,被寫進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目前正在武漢客廳舉辦的「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專題展覽上,中國抗疫時間圖示從這個日子開始。
7個病人被分別隔離,
傳染病專家為她採取的措施點讚
「我在心裡給她點了個贊!」2019年12月29日下午,傳染病專家吳文娟戴著N95口罩到張繼先的病房看病人。
7個病人,分別被張繼先安置在兩間病房,兩間病房正好在L型病區的底部,與其他病區相對獨立。一家三口一間病房,4個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一間病房,病人根據來源也被分開來。
「這就是對懷疑傳染病病人的標準處理辦法。」吳文娟特別讚賞張繼先最初發現疫情後採取的措施。「這太重要了,可以避免病區裡其他病人感染。」
從2019年12月27日發現並上報疫情,到2020年3月11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新冠肺炎病人清零,張繼先所在的呼吸與重症醫學科沒有發生其他病人和醫護人員感染新冠肺炎病毒。
就在2019年12月29日那一天,張繼先讓護士長在網上給全科30餘名醫護人員訂購細帆布立領工作服,「這個工作服可以把脖子也擋起來,多穿一層,多遮擋一點,防護就多一層。」
那一天,張繼先還向醫院申請了N95口罩。
2009年,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將呼吸內科獨立出來,科室的日常防護成了張繼先天天抓的大事。「她對我們日常戴帽子、戴口罩和洗手的要求近乎嚴苛。」張繼先科室的一位護士介紹,最開始,大家還不習慣進病房必須戴口罩、帽子,接觸了病人後也不習慣洗手,張繼先先批評再罰款,一點情面也不講。
從她的病人肺泡灌洗液中,
專家找到了新型冠狀病毒
2019年12月29日下午4時許,7個可疑病人全部會診完畢,專家提出了3點意見:病因不明,有聚集性,不排除傳染性。他們向在場的市、區疾控相關負責人建議,將這些病人轉到金銀潭醫院隔離治療。
當晚11時40分,張繼先的7個病人,6個由負壓救護車陸續轉到金銀潭醫院,其中一位輕症病人堅決要求留在張繼先這裡繼續治療,這位病人在今年1月7日痊癒出院。
這是武漢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開始。
第二天,為了儘快查清病原,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決定對這批病人進行肺泡灌洗。張繼先的這6個病人和從武漢市中心醫院轉來的1個「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接受了肺泡灌洗。
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疾控中心和武漢病毒研究所從灌洗取得的樣本中檢出了陽性。武漢病毒研究所明確,這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
從張繼先成功上報疫情到找到「不明原因肺炎」的病原,不到4天時間,為武漢制訂疫情防控策略爭取了時間。
11月24日,剛剛走出人民大會堂的張繼先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說:「黨和政府給我的榮譽太多了,我只是盡了一個醫生的本分。」
隨著武漢復工復產,張繼先所在的醫院也開始恢復正常,「張繼先名醫工作室」成立了。張繼先也恢復到疫情發生前的日子:上班看病人,下班在家裡看書,書看累了就做點家務調劑一下。
現在來找張繼先看病的,新病人多於老病人,省內外的都有。這些新病人看到了張繼先上報疫情的新聞,他們說:「這麼認真負責的醫生肯定是一個好醫生」。
張繼先說自己以後還會一如既往地履行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職責。她說:「我們認認真真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對國家、對社會、對自己有正面的回報。」
記者田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