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美女與野獸》正在熱映,小妹(微信號:entifengvip)也去看了,雖然男神「大表哥」只出現了幾分鐘,但是真的好帥哦!
迪士尼1991年出品的動畫片堪稱經典,拿下了8.3分的高評分。
如今真人完全復刻的版本,上映首周末便登頂北美票房榜,但豆瓣評分卻並沒能高於原版
當然可能有人說7.5已然算是高分電影,但在小妹(微信號:entifengvip)眼裡,這遠遠不夠。
畢竟《美女與野獸》從一開始的版本,其議題就是女性主義。
1740年,法國維倫紐夫夫人根據奧維德《變形記》中的故事,創作了一部長達200頁的小說《美女與野獸》。這篇故事探討的主題非常宏大,女性在十八世紀中期應有的婚姻權利也有所提及,內容堪稱十分超前。
1946年法國先鋒派導演讓·谷克多將這篇文章改編成電影。
這使得早期《美女與野獸》的電影充滿「性暗示」。貝爾是有個性卻溫柔的女人,野獸有點霸道佔有欲強。兩人在城堡裡太寂寞,就上演了一些「不可描述」。
以當時的理解,貝爾在寂寞的情況下會愛上任何「人」……所以「野獸」不夠「野鳥」來湊。
隨後,法國博蒙夫人將這部小說改編成孩子們的童話故事,也成為現代《美女與野獸》的原始IP。
這部作品最大的改觀在於,野獸從一個每晚「要睏覺」的饑渴男轉變成了一個每晚求婚的紳士,更加體貼和尊重女性。
1991年,迪士尼動畫電影《美女與野獸》橫空出世,貝爾成為迪士尼首個完全平民出身的公主。
女權主義也成為《美女與野獸》的重要標籤,貝爾不像等待王子拯救的白雪公主,不像為王子無私奉獻的小美人魚,而是一個愛讀書愛思考,頗具現代女性獨立特點的角色。
然而,在人們期待著真人版電影將有什麼新的發展,卻發現這部電影絲毫沒閃現半點現代之光。
甚至,許多人對它的定義竟然是「孩子片」。
我們「大表哥」本想炫耀一下美好的肉體,結果——
在電影上映前不久,片方自曝《美女與野獸》中將出現迪士尼首個同志角色。這或許也是影片的唯一進步。
然而許多國家和地區莫名恐慌,開始反對引進。
但是小妹(微信號:entifengvip)並沒看出依舊在吹捧加斯頓的來福有任何「不妥」之處。也就是說,唯一一點平權進步思想也表現得微乎其微。
小妹(微信號:entifengvip)在想,因《美女與野獸》而拒演獲獎作品《愛樂之城》的艾瑪作何感想,尤其她還是一位「女權人士」。
艾瑪·沃特森(Emma Watson),以8個A+和2個A的成績就讀「常青藤名校」之一的布朗大學,一直以來以學霸形象示人。就連暫緩學業那會,她也會去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訪問學習。
另一方面,艾瑪也專注於女權事業。2014年7月,24歲的艾瑪被任命為聯合國婦女署親善大使。她在聯合國的紐約總部發表了「He For She」的演講,號召男性主動倡導社會性別平等。
2016年1月6日,艾瑪在社交網絡上發起了一個女權讀書會,後被命名為「我們的共享書架」,演藝界不少名人加入其中。
在《美女與野獸》之前,《愛樂之城》曾邀艾瑪主演,但艾瑪選擇了「更有共鳴」的貝爾。
學霸自然喜歡看書,在《美女與野獸》中,貝爾愛書這一點,和現實中的艾瑪一模一樣。
《美女與野獸》貫徹始終的女性主義也是艾瑪一直堅持的。
然而,正如真人版電影的止步不前,有媒體這樣評價艾瑪在女權運動上的影響力:
另一方面,艾瑪還被質疑「雙標」。
有媒體爆料她曾經在一本雜誌的採訪中指責碧昂斯專輯封面太過暴露,曾表示:「我看到專輯非常不解,尤其對於專輯傳達的訊息困惑,碧昂絲歸類自己是女性主義者,卻在鏡頭前擺出給男人意淫的裸露畫面。」
這使得艾瑪遭受大量網友攻擊,被噴「偽君子」。
艾瑪·沃森只得將自己2014年那篇訪談曬出來,以求公判。
「雖然專輯MV非常男性視角,但這是她(碧昂絲)自己的選擇,也是她在彰顯自己的性別力量」。
艾瑪在雜誌中的原話在此:
「當我看她的MV時,我感到很矛盾。她傳遞給我的信息是,她一方面把自己放在女權主義者的類別裡,但在相機裡,她顯得很男人,好像一個男人窺陰的經歷。」
小妹(微信號:entifengvip)英語不好,不是很懂這其中的區別。
另外,艾瑪還被指是「白人女權主義者」。
白人女權主義者是指:她們往往不重視甚至忽視會對有色人種女性、殘疾女性和跨性別女性造成影響的問題。
而這件事之所以被挖墳,是因艾瑪為《名利場》拍攝的一組「胸照」。
照片中,艾瑪真空上陣,酥胸半露。被網友指出同樣是「取悅男性的照片」。這與艾瑪平常宣傳女權的形象出入很大。
艾瑪也站出來表示「不解」:「和我的胸有什麼關係?」
雖然回應非常霸氣,但是難免也有漏氣的時候。這組照片曝光不久,便有好事黑客公開了她的裸照。
現在外媒已經不再站艾瑪。
「對不起艾瑪,你這周的所作所為沒有為女權主義帶來任何好處,你只是恰如其分地露了個胸而已。」
艾瑪自稱裸照是更換衣服時不小心被拍到,但隨後黑客曬出的照片似乎並非如此。
如果黑客所言屬實,那麼艾瑪又要怎樣解釋呢?
艾瑪斥責他人用身體取悅男性,自己卻拍攝了同樣性感的照片。
為什麼碧昂斯裸露便是反女權,而自己裸露則是更「女權」?
不少網友都在說艾瑪「人設已崩」「雙重標準」。
回頭來看電影《美女與野獸》,其實暗地裡也爭議重重。真人版電影上映不到一周,已經出現許多聲音說改編無新意。
當然對於這種說法,艾瑪小公舉當然也會巧妙圓過去。
還是那句話,影片放在上世紀90年代是空前轟動,放在當下,則是思想老化。這個「仍然」,來得一點意義也沒有。
不過人家艾瑪也說啦,就沒想《美女與野獸》能宣傳女權。
迪士尼的經典公主系列一直被質疑是腐朽的「女尊男卑」遺留,因此迪士尼有意摘掉這個帽子,想在新時代趕個流行,被大眾喜歡,這次的《美女與野獸》與下一部真人電影《木蘭》都是女權意識喚醒之作。
但《美女與野獸》真的做到了嗎?
沒有。觀眾看到的是,一個標準的正牌直男癌和一個溫柔的傲嬌總裁同時追求貝爾,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下,是個人都知道怎麼選吧。
單就情節而言,這種簡單粗暴的角色樣板完全無法引發大家對於人性的探討。也看不出貝爾公主到底自覺獨立在哪。
動畫版《美女與野獸》出世時仍是90年代,那個說著自己想要出去走走的貝爾最終也止步於野獸王子的城堡,美其名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說白了就是做了快樂的家庭主婦。
而全新的真人版,野獸帶著貝爾通過魔法到了巴黎,但只去了貝爾童年生活的小木屋。隨後,貝爾還是愉快地當起了城堡的女主人。
不過是個套路的愛情故事而已,似乎也與艾瑪的「雙標」女權如出一轍。
影片中的貝爾缺乏新時代下女性更為堅韌的一面,對於生活依舊沒有自主選擇,還是「被推動著」愛上了野獸。這種命中注定的氣息在當代早已不需要了。影片中沒有一個特點的心動瞬間,觀眾依舊無法理解兩人是如何相愛的。而現代的愛情更注重過程,而非結果,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真人版《美女與野獸》都沒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至於艾瑪,或許應稱其為「名人」而非演員,更非「女權主義者」。除去「赫敏」給她帶來的無限光環,觀眾也希望她脫去「女權」的那層衣,踏踏實實從磨鍊演技開始。
如果說《美女與野獸》是從女性主義到套路愛情的衰退,那麼艾瑪便是從美女學霸到被質疑「雙標」的人設崩塌。希望屈臣氏小姐還是多點代表作,少點「牢騷」,靠作品來帶動女權事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