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房子的話題,似乎永遠也說不完。房價高企,拼盡全力買房還是隨遇而安租房,這個兩難選擇是擺在無數正在打拼的人面前的一道「天問」。
在企鵝問答上,「房價這麼貴,你願意在租來的房子結婚嗎?」的問題引燃了網友們的討論熱情。當房子與愛情交織在一起,你會怎麼選擇?
企鵝號答主,情感問答達人「飄雨桐923」說:
結,必須結婚。幹嘛不結婚?租房又怎麼了?
首先:並非每個人家裡都有幾十萬的存款;即便你想啃老,還要看有沒有老可以啃啊。
其次:只要這個人愛你,你就是他工作的動力。為了你,他會更加拼命的養家餬口。
最後:你愛這個男人嗎?只要兩個人一起努力,房子總會有的。租房,不過暫時而已。
最關鍵的,並非這房子是買的還是租的。而是,你到底愛不愛這個男人、這個男人愛不愛你。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就是潛質股。兩人,總能一起創造出更好的未來。
期待,總有一天擁有自己的房子!
問題引起好多人的共鳴與回憶,網友「有心就有翼」說:
我們在不僅在租的房子裡結婚,而且是合租房,我們在小的那間房裡,1.2米的床,後來同事幫我用木板把床加寬到1.4!用婆婆家給的1萬元在06年的元旦結婚了,娘家給的嫁妝我沒要,也拒絕了住在娘家提供的一個單元房,我怕我老公有壓力。吃農村流水,也沒有婚紗,06年的天津,房價開始上漲,二手房6000到7000左右,我們不敢想房子的事情,但是租房差不多一年時,我母親實在看不下去,借給我們10萬元首付款,買了二手房。結婚快12年了,一切都變化好大,變得很好,想起過去,談不上後悔吧,但是還是覺得應該找個家境普通的也行啊!可惜,年輕的我們太昏頭。
其實,買房還是租房也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做出的決定。在企鵝問答上,網友們根據各自不同的立場分為了兩個戰隊。其中一方認為,房子是一輩子最重要的事,沒有房子就沒有安全感,必須要買房;而另一方則認為可以租一輩子房。住厭了就換一個城市,最重要的是,壓力很小,可以用多餘的錢去旅遊、去購物,做很多自己喜歡的事情。
買房戰隊
騰訊新聞房產問答達人:天狼說地產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買房基本是首要的選擇」
首先對於這個問題而言,太過於理想化了,表面上看厭倦了就換一個城市,但工作問題不是那麼好找的,當然有人要求不高也所謂啊,但問題在於房子不是一個房子這麼簡單的一個問題,他隱藏其他太多的屬性,目前而言對於大多數人密切相關兩個屬性就是,一個是結婚,一個是孩子上學。我們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結婚這個問題,目前而言租房而言是不能自己做主的,房東讓你走你就要走,對於大多數女方而言這是不可能接受的一個問題。
我們在來看第二個問題,租房和房貸比較起來,按照總價而言確實是壓力很小,但是孩子讀書的問題怎麼解決?目前而言大多數名校基本是和房子掛上鉤的,有人說可以讀私立學校或者留學,但這個高昂的費用不是一般的家庭可以承受得起的。
第三,我們還得考慮到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就是你老了之後怎麼辦,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有人說養老院啊,嗯這個問題倒是可以解決,個人到無所謂,如果是牽扯到家庭這個問題就是一個普通問題那麼簡單了。
就目前而言,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買房基本是首要的選擇,而不是租房,租房是短期的一個行為,而不是長期,說的不好的地方,請多擔待!
騰訊企鵝號:新鮮談
「買房還房貸,是一種幸福」
首先,買房還房貸。這並不是壓力。而是一種幸福。更重要的是,你如果感覺到壓力大了。把房子賣掉。說不定,還可以賺到錢。但如果,你沒買房,拿著哪錢,存著,或者花了。要麼貶值,要麼花光了。到時候,你就是個窮光蛋。其次,住厭了。換一個城市,去旅遊。你三十歲以下,獨身,或許可以。三十歲之後,你帶著老婆、小孩子換城市嗎?
騰訊企鵝號:掌上茂名
「租來的房子,再好再漂亮,那也是別人的」
這個因人而異吧,要視自己的實際經濟情況而定。就我個人而言,如果條件不允許,又不能在家裡住,當然是先選擇租房,但只要經濟有了一定的積蓄,我就一定會選擇買房,哪怕供房的日子我會過得很辛苦,不能隨心所欲地買自己喜歡的衣服,那些琳琅滿目的化妝品也要捨棄,更不能奢侈地到處去旅遊。但是有什麼能比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更重要呢?有瓦遮頭,才有家,租來的房子,再好再漂亮,那也是別人的。先把自己的衣食住行給保障了,其他的吃喝玩樂慢慢來,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騰訊網友:小冰冰
「做夢都想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看了一圈評論,你們應該都是沒真正租過房的吧,租房十年,被迫搬家4次,不是要這樣那樣了就是房東不租了,其中一個房子半年交一次房租,每次都要漲價,兩年交4次從550漲到880,又搬,各種街道還時常過來砸門(對,不是敲門,是動靜很大的砸門)查戶口填一堆個人信息,那感覺!搬家一次真的太傷了,害怕隨時要退房也不能按自己的喜好裝扮房子,其中太多大大小小的無奈和委屈了根本說不完,安全感基本是零,如果租房可以保證穩定性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做夢都想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騰訊網友:Jean Yu
「房子是自己的,再辛苦至少在為自己的資產而奮鬥」
如果達到買房條件,我不會選擇租房。租房子只能將就,畢竟你想長租房東還不願意呢,2、3年就要搬一次,怎麼可能去花錢裝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呢?家具也不敢買心頭好,因為每次搬家房型大小都不一樣,只能接受房東隨便留給自己的家具電器。年紀輕沒孩子的時候也許還經得起搬家的折騰,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和退休階段,生活的規劃還有那麼大的不確定性,無形中會增加許多的心裡負擔,絕不是想像零房貸的輕鬆。回到買房,那就不一樣,房租變房貸,前者是消費,後者去除利息就是資本,房子是自己的,再辛苦至少在為自己的資產而奮鬥,感覺不一樣。再說了,自己的房子你願意怎麼安排你的生活就怎麼安排,再也不需要將就,這種自由和安心,租房的人永遠都無法感受。你去看看售樓處,無論是什麼樣的買家,都是面帶幸福,充滿憧憬地交錢的。如果還不上貸款,將房子賣掉都不太可能吃虧。
租房戰隊
騰訊網友:YI One
「不想讓自己辛苦掙的錢都花在房子上」
我會一直租房子。這其實個和一個人的生活態度有關。比如說我吧,我就比較喜歡輕輕鬆鬆的,閒庭信步的生活。不讓自己太累才是王道。不想讓自己辛苦掙的錢都花在房子上,有買房子的錢,我還不如買吃的,買玩的,那多舒服。我是農村的,我家有比城裡面大好幾倍的房子,住著不比城裡面差,為什麼還要花那麼多錢去買房子,這不是找罪受嘛!雖說沒有城市裡面繁華,生活也沒有城市豐富,但是我們可以買個車呀,車又不是很貴,周末,節假日可以開車帶著孩子出去玩呀,就像美國那樣。省了買房子的錢,我們可以幹很多有趣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騰訊網友:*華
「房子不知還貸的憂傷,何不瀟灑走一回」
我會租房,因為根本買不起。共享社會到來,租房成本也會降低,所以現在保護好身體,以後做一個背包客,浪跡天涯,走哪有房租住即可!
騰訊網友:劉少爺
買房基本都是三十歲左右的人群佔的比例比較多,然後再還房貸就算還上個二十年吧,人這輩子有多少年,生下來就是為了這種生活嗎?
騰訊網友:程志毅
我會一直租房,沒有負擔,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想住哪裡就住哪裡,而且我特別喜歡露營,好自在!!!由於前段時間修路,從租房的地方到公司會很久,所以當機立斷野外帳篷給我上,公司樓底下安家,那些開車,坐車來的同事是羨慕的要命啊,最後有幾個同事楞是跟我擠了好幾晚上,吃飽喝足躺在窩裡看星星,那叫一個爽!!!
對於這一代年輕人來說,也有強烈的買房意願與無法匹配的經濟實力造成的困擾。於是,很多人選擇向家人求援,「啃老」買房。這是無奈現實,還是年輕人「太貪心」?你怎麼看?
新聞節目主持人,著名評論員:王志安
在我看來,簡單講年輕人購房過程中父母的資助看作是啃老,並不客觀。這更多地是,中國家庭在獨生子女政策下,財富代際轉移提前的背景下,在城市化浪潮中房價不斷走高的過程中,無數家庭的理性選擇。
首先,現在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對於獨生子女家庭而言,不存在兄弟姐妹之間的平衡問題,所以父母財產的代際轉移普遍會提前,而不必等到老人去世之際再行處理。提前到什麼時候呢?會提前到年輕子女最需要花錢的階段,對於當下的中國來講,最花錢的階段,集中於婚配和購房時期。
因此,很多老人在資助年輕子女購房時,都是主動性行為,而不是被動性被啃老。他們是自願的,不是被迫的。
其次,中國的城市化過程中,呈現出兩個趨勢,一是在農村的農民進入城市,二是城市之間的梯度移民。縣城的人不斷轉移到地市級城市,地市級的人渴望進入省會,而省會的人會千方百計進入北上廣深。伴隨著這一進程,中國的房價也呈現出按照城市的大小,繁榮程度的陡立性差別,對於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五六萬一平米的房價已經稀鬆平常,十幾萬的也比比皆是。對於一個剛剛進入這些城市的年輕人來講,靠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已經根本不可能買得起住房。在這些大城市,購買住房已經成為整個家族的共同義務。如果你想讓自己的還在在這些城市立足,就必須舉整個家族,甚至夫妻雙方兩個家族,幫助孩子們在這些城市購房。
這真的和啃老沒有太大關係。
區域問答達人:民聲供稿平臺
我和我老公都是80後,而且是80末期的,開始我跟我老公在一起。兩個人都沒有什麼錢,當時也沒有考慮很多,就很單純的開始交往,今年看到別人都買了房子結婚,我們自己也就跟到買了,是我家裡人和他家裡人拿的首付(20萬),也按揭了15萬。其它20萬加裝修要我們自己出的。現在我們都很努力在賺錢,先把銀行的錢還了。我覺得啃老並不可恥,因為現在憑自己的實力的太少了,只要自己不要忘記父母的恩情就好了,自己的生活好了才能帶給父母晚年一個更加好的生活。
現在回想起來,拼著不願啃老,之前沒買房子是我一輩子的痛。一直以來都是我告訴我爸房價太高,肯定會崩盤的,買房是最愚蠢的行為。但是今天的房價,擺明了就是要讓你懷疑自己的理智,讓你開始懷疑人生。但十幾年來的經驗證明,那些對房價是否還能上漲持懷疑態度的人,都早已被現實打臉打得鮮血淋漓。
騰訊網友:夢裡花開
我結婚時沒買房,後來婆婆還是全款給我們買了,那時房價不貴,但剛結婚能有什麼積蓄,父母不掏錢,就要錯過買房的好時機,在怎麼省吃儉用也是白搭,有了房就輕鬆多了,除了生活開支樣孩子還能結餘,後來想買部車,兩邊父母又出了不少錢,其實父母也知道我們自己也買的起,但總想我們自己少拿點,留著給孩子,兩家父母都有退休金,也存了一比不少的養老錢,平常也會貼補一些,碰到用大錢就會平攤一點,所以有老啃,的確是我們做兒女的福氣,我可以一心一意的把錢留給孩子,為了將來給他鋪路,上學結婚買房,都給他辦了,他將來也會不會有太大的壓力,說實話,啃老有很多啃法,你要是好吃懶做一心指望父母的錢,父母也不會心甘情願的給,要是兒女對生活也是盡力而為了,父母拉拔拉拔就過的更好,一大家子就覺得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