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
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中華民國起為公曆1月1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一元復始知歲月,萬象更新長精神。新的一年,新的希望,新的開始,萬年曆App和你一起,迎接2021,揮別2020!
元旦 | 來源演變
中國元旦歷來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
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元旦"這一名稱,據說源自傳說中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顓頊以正月為元,初一為旦。此後,夏、商、周、秦、漢的元旦日期並不一樣。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到漢武帝時,又改為正月初一為元旦。
我國辛亥革命以後,改用世界通用公曆,以公曆一月一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並沿用至今。
元旦 | 飲食習慣
中國古代元旦飲食豐富多彩,南朝時荊楚元旦拜賀畢,接著是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五辛盤,進敷於散,服卻鬼丸,各吃一個雞蛋。其中有桃湯、飲料、食品,還有藥物,一應俱全,各有其特殊含義。
椒柏酒
"椒"是花椒,古人說椒是玉衡星之精,氣味芬香,服之令人身輕耐老;"柏"是柏樹葉,古人視為仙藥,可免百病。椒、柏可分別浸製酒,也可一起放入酒中飲用。
飲椒柏酒可去病長壽。南朝庾信《正旦蒙賚酒》:"正旦闢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銘至,椒花逐頌來。"描繪了元旦朝賀受到賞賜椒柏酒的喜悅心情。
而唐代武平一《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一詩,以"願持柏葉壽,長奉萬年歡"之句,表達以健康長壽之身服務萬年天子的願望。飲椒柏酒在民間一直流傳下來,明代山東歷城、浙江嘉興均有此俗。
桃湯
即取桃之葉、枝、莖三者煮沸而飲,古人以桃為五行之精,能厭伏邪氣、制百鬼,故飲之。
膠牙餳
隋·杜公瞻《荊楚歲時記》,膠牙的含義是"使其牢固不動"。實際上,膠牙餳此俗寄託了長壽的美好願望,因為牙齒堅固,能吃能喝,自然身體健康。在南宋以後,膠牙餳作為送灶的供物,慢慢地從元旦食品中消失。
五辛盤
作為元日食品,最早見於吳晉間周處的《風土記》,說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
五辛菜是五種有辛味的菜,《荊楚歲時記》隋注說是大蒜、小蒜、韭菜、雲臺、胡荽,可活動五臟,是祈求健康的東西。
湯餅
湯餅是指古代凡小麥麵製品用水煮的食品,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湯餅卷九"餅法"中,講了"水引餺飥法",其中"水引"製法:"挼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
《歲時廣記》卷五引)索餅就是前代的長引。長引是說拉長的東西,索餅指像繩索一樣細長的餅,兩個名稱講的都是形狀細長的食物。由上可知,宋代元旦流行吃麵條之類的食品。
元旦 | 習俗文化
由於元旦是在民國年間才誕生的,並且是由春節演化而來。所以,在中國剛剛開始慶祝元旦時,其風俗習慣大都類似於春節。到了現代,元旦的慶祝習俗就更簡單了。
慶祝方式一:放假
很多國家都把元旦定為法定節日,並在元旦這天放假。新中國成立後,也規定元旦為法定節日,放假3天。
慶祝方式二:聚會
比較普遍的就是由團體組織的活動,如元旦聯歡會、掛慶祝元旦的標語等。近年更是有旅遊、聚會等多種形式,任人發揮。
慶祝方式三:團圓
在民間,仍保留著中國傳統的慶祝方式。尤其是在農村,每到元旦,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炮竹,殺雞宰鵝。拜祭過各方神靈後,就是一家人團聚一餐。
新的一年,你將會有什麼新的機遇?更多新年運程解析,盡在51萬年曆!打開手機搜索並下載51萬年曆,第一時間獲取2021個人財運、事業運,助你趨吉避兇,好運富貴!更多精彩等著你!
萬年曆 | 新年寄語
元旦到來,人生到此翻開了新的篇章,榮耀也罷,失望也罷,過去的種種,暫時清零。
對過去說聲再見,振奮精神,迎接未來。
只要肯用心,所有的愛都能有歸屬;只要肯努力,歲月必不會被辜負。
萬年曆App在此祝大家元旦快樂!願你在新的一年,心想事成,身體安康,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