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網11月27日訊(記者楊榮峰)「本以為要再跑一趟,沒想到民警主動幫我把材料補齊了。」近日,市民鄭女士在礄口區公安分局韓家墩派出所辦理改名業務時,為該所的工作作風點讚。
67歲的鄭女士想把自己的姓氏改成母親的姓氏,11月17日,她帶著一疊材料來到礄口區公安分局韓家墩派出所。但在材料初審中,鄭女士被告知其檔案材料複印件無「與原件確認一致」的蓋章籤字。
「怎麼辦?難道要再跑一趟?」
「您別擔心,我們來處理。」負責接待的民警考慮到鄭女士年歲較大腿腳不便,向相關領導報告後,決定由韓家墩派出所的工作人員替鄭女士跑一趟,民警將相關籤字籤好後交給跑腿的工作人員,在檔案調取單位補蓋了公章後,很快就送到了所裡。
韓家墩派出所民警將辦好的證件交給鄭女士。韓家墩派出所供圖
辦完了業務,鄭女士高興地說:「跑一趟就辦成了,滿意!」
今年以來,礄口區公安分局以「雙評議」工作為抓手,自我加壓,主動找不足,積極促提升。民警們始終堅持辦事、溝通講技巧提效率,遇事站在群眾角度換位思考,讓群眾進門隨時找得到人、辦事時刻心中有底。
11月20日,住在韓家轄區的袁女士接到了韓家墩派出所通知她來領取《準遷證》的電話。今年她們家商量好準備以「父母投靠子女」讓袁女士落戶武漢,首先得辦好準遷手續,順利從原籍荊門遷出。「《準遷證》很快就辦好,但通知我的時候,我正好不在武漢,在荊門啊。」袁女士很苦惱。
考慮到袁女士往返一趟原籍荊門不方便,且落戶需求又比較急,派出所民警讓袁女士提供荊門的聯繫電話及住址,將材料快遞了過去。「這樣一來,袁女士或其家人只需一次性來所辦理遷入就可以了。」
不讓群眾多跑路,該所嚴格落實「雙評議」工作要求,將「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推進至「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韓家墩派出所還以「雙評議」活動為抓手,以「不滿意」案例促進整改提升,當好「店小二」,全力推動武漢公安服務復工復產15條措施落地,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和規範化執法水平,為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