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辦事群眾多跑路,韓家墩派出所將「雙評議」落實到「最後一公裡」

2020-11-30 荊楚網

長江網11月27日訊(記者楊榮峰)「本以為要再跑一趟,沒想到民警主動幫我把材料補齊了。」近日,市民鄭女士在礄口區公安分局韓家墩派出所辦理改名業務時,為該所的工作作風點讚。

67歲的鄭女士想把自己的姓氏改成母親的姓氏,11月17日,她帶著一疊材料來到礄口區公安分局韓家墩派出所。但在材料初審中,鄭女士被告知其檔案材料複印件無「與原件確認一致」的蓋章籤字。

「怎麼辦?難道要再跑一趟?」

「您別擔心,我們來處理。」負責接待的民警考慮到鄭女士年歲較大腿腳不便,向相關領導報告後,決定由韓家墩派出所的工作人員替鄭女士跑一趟,民警將相關籤字籤好後交給跑腿的工作人員,在檔案調取單位補蓋了公章後,很快就送到了所裡。

韓家墩派出所民警將辦好的證件交給鄭女士。韓家墩派出所供圖

辦完了業務,鄭女士高興地說:「跑一趟就辦成了,滿意!」

今年以來,礄口區公安分局以「雙評議」工作為抓手,自我加壓,主動找不足,積極促提升。民警們始終堅持辦事、溝通講技巧提效率,遇事站在群眾角度換位思考,讓群眾進門隨時找得到人、辦事時刻心中有底。

11月20日,住在韓家轄區的袁女士接到了韓家墩派出所通知她來領取《準遷證》的電話。今年她們家商量好準備以「父母投靠子女」讓袁女士落戶武漢,首先得辦好準遷手續,順利從原籍荊門遷出。「《準遷證》很快就辦好,但通知我的時候,我正好不在武漢,在荊門啊。」袁女士很苦惱。

考慮到袁女士往返一趟原籍荊門不方便,且落戶需求又比較急,派出所民警讓袁女士提供荊門的聯繫電話及住址,將材料快遞了過去。「這樣一來,袁女士或其家人只需一次性來所辦理遷入就可以了。」

不讓群眾多跑路,該所嚴格落實「雙評議」工作要求,將「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推進至「最後一公裡」。

今年以來,韓家墩派出所還以「雙評議」活動為抓手,以「不滿意」案例促進整改提升,當好「店小二」,全力推動武漢公安服務復工復產15條措施落地,進一步提升為民服務和規範化執法水平,為轄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三臺:傾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兩項改革」後,針對鎮村人口、面積「雙倍增」,便民服務半徑拉長、服務覆蓋「缺位」,群眾需求增多、服務供給「吃力」等問題,三臺縣以便民服務中心為載體、以服務事項為核心、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探索構建順暢高效的便民服務運行機制,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
  • 派出所將不再開具戶口遷移等20類證明
    派出所將不再開具戶口遷移等20類證明 原標題:   一家人不在一個戶口簿上,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類似這樣群眾辦事中的「煩心事」,今後有了解決之策。
  • 彭濤:「讓群眾更方便」是他的口頭禪
    他是孤寡老人的親人 他是辦事群眾的貼心人隆冬時節,走進青山區政務服務中心公安窗口,一股暖流撲面而來。大廳裡,一名個子不高的中年民警正為前來辦事的群眾服務。他就是新溝橋派出所走出的第一位全國公安二級英模彭濤。離開社區,居民對他念念不忘新年將至,新橋社區的孤寡老人都盼著一位親人。每年此時,彭濤都會自掏腰包請老人吃團圓飯,年年不落。「離開社區幾年了,彭濤仍然悄悄地幫助著社區的困難群眾。」曾在新橋社區任治保主任、現任光明社區黨委書記徐秀青說。
  • 官方:公安派出所將不再開具戶口遷移情況等證明
    公安部等12部門出臺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意見 9月1日起施行    一家人不在一個戶口本上,如何證明「我媽是我媽」?類似這樣群眾辦事中的「煩心事」,今後有了解決之策。根據公安部等12部門近日聯合出臺的《關於改進和規範公安派出所出具證明工作的意見》,自9月1日起,派出所將不再開具戶口遷移情況等數類證明,親屬關係證明等數類事項由派出所視情予以開具,而居民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等數類證明將由相關職能部門開具。
  • 祥安大街派出所「三個堅持」讓「東萊精神」綻放光彩
    在不斷強化硬體建設的基礎上,祥安大街派出所推出「四個一」服務承諾標準,在接待辦事群眾時,「迎上一張溫暖的笑臉、送上一句親切的問候、保持一種嚴謹的態度、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並將服務成效作為先進典型選樹、工作考核、立功授獎和晉職晉升的重要標準,以導向樹正風。三是規範管理標準,不斷深化警風建設。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從內部安全、內務衛生、食堂管理等方面規範標準、細化崗位責任。
  • 寶雞渭濱區清姜派出所戶籍室:辦事秩序井然 民警服務熱情
    1月14日,記者來到渭濱區清姜派出所戶籍室,看到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都能自覺佩戴口罩,戶籍民警熱情詢問後快速辦理業務,並耐心解答群眾諮詢。當天,來清姜派出所戶籍室辦理業務的群眾絡繹不絕。記者看到,戶籍室的玻璃門上張貼著健康碼和提醒群眾佩戴口罩、自覺掃碼、信息登記的溫馨提示。
  • 安康嵐皋交警:車管落實「四化」打造人民滿意車管所
    為了實現「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嵐皋車管所多管齊下開展強素質,煉精兵,提升全體人員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積極適應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新形勢的需要。一是學習業務知識日常化。面臨公安交管「放管服」的新舉措帶來的車駕管業務更新,為了做到「無縫對接」,該所開展了「師徒幫」、「一幫一」的教、傳、幫、帶苦學業務的濃厚學習氛圍,在大家齊心攻克下,終於搬開了許多環節的「攔路虎」。二是崗位設置最優化。
  • 東臺新街派出所全力做好勞資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中國江蘇網1月18日鹽城訊 針對年底勞資糾紛多發,極易引發群體性討薪要薪事件的穩定隱患形勢,新街派出所結合自身實際多措並舉,全力做好年底勞資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切實維護轄區平安和諧穩定。一是加強普法教育,廣泛開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活動。
  • 崇禮分局驛馬圖派出所學習落實會議精神
    驛馬圖派出所所長劉澤海同志傳達了馬培欣同志在中層幹部會議上的工作要求,並召開周例會安排部署本月重點工作。一、對近期轄區內因煤改電項目產生多起糾紛問題及時和鄉鎮府及煤改電施工方溝通,對轄區內群眾的訴求進行及時了解。
  • 雲南尋甸縣「三曬三亮一評議」激發黨員幹部活力
    舉報   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針對脫貧攻堅後幹部幹事創業勁頭鬆懈的問題,在機關黨組織中建立機關黨員幹部"三曬三亮一評議
  • 煙臺公交打通服務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 社區居民送錦旗致謝
    路公交車延伸到了小區,實現了家門口乘坐公交車直達市區的願望。  隨著沿線新區域居民入住率逐漸提高,為解決片區居民出行問題,煙臺市交通運輸局和公交集團在2020年度線網優化調整工作中將辰源雅景小區及附近的康和小學、富春山居小區納入到該方案中。經前期實地走訪調研和科學論證,於10月26日對52路公交線路走向進行優化調整,沿途增加了楚繡東路北口、楚繡東路楚繡北路口、辰源雅景西門、康和小學、富春山居等5處站點,打通了服務群眾出行的「最後一公裡」。
  • 張洪岐:嚴格落實防控措施 細緻周到服務群眾
    在縣人社局、醫保局、社保局和國網黑龍江延壽縣電業局有限公司,張洪岐詳細了解了各服務窗口單位近期辦事群眾數量、疫情防控措施落實等工作開展情況,對各單位辦事制度、疫情防控措施、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進行了現場指導。
  • 陝西省寶雞市:深化「一核雙聯四化」模式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健全「雙考雙評」機制,在對街道社區和駐區單位進行工作考核時,相互聽取意見;把城市基層黨建互聯互動工作納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內容,在召開述職評議會時,相互邀請參加會議並提出評議意見。健全「街社吹哨、黨員報到」機制,街道社區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及時吹「哨」,市直包抓單位、縣區職能部門確定黨員領導幹部、黨員骨幹第一時間深入一線解決問題,真正讓基層黨組織有責有權有資源、「說話辦事有人聽」。
  • 西安遠郊5區縣16項交管業務可就近「一窗」辦 群眾大讚省時省油
    這16項交管業務就近辦  11月24日,西安交警支隊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西安市三大類交管業務進駐派出所戶籍窗口具體情況。  11月24日下午,在西安交警支隊新聞發布會現場,交警支隊政委馬步理介紹了基本情況,為進一步提高遠郊區縣公安交管服務水平,縮短服務半徑,在前期充分調研和在閻良分局成功試點的基礎上,將在臨潼、高陵等五個遠郊區縣推行公安交管和戶籍業務「一窗辦理」服務模式,將3類16項公安交管業務辦理權限下放到目前具備條件的40個戶籍窗口,實行車駕管、戶籍業務「一窗辦理」,破解遠郊區縣服務窗口少、群眾進城路途遠
  • 找不到家的小女孩鞋子溼透,派出所做出了一雙「限量版潮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蔣慎敏 通訊員 陳曉 陶蔣祺4月11日上午,嘉興的朋友圈出現好多「找媽媽」的信息,原來是秀洲區王江涇派出所「撿」到一個小孩。那天上午10點,王江涇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有一個3歲左右的小女孩找不到家了。民警迅速出警。
  • 北京市公安局推出兩項便民舉措方便群眾辦理身份證
    為全面深化首都公安「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升北京市居民身份證管理服務能力,切實為人民群眾辦事提供便利,1月16日起,北京市公安局推出北京市戶籍群眾可就近辦理臨時居民身份證、外省市戶籍群眾在京辦理身份證可申請寄遞服務兩項便民措施。
  • 媒體看公安|中河派出所「五心」標準為民打造「五星」服務
    派出所所長韓亮了解詳情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王某某的衝動行為進行了批評教育並當場作出處罰。隨著情緒的平復,王某某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為化解矛盾,該所連續2次啟動聯合調解機制,所長韓亮、中河鄉政府及司法所、農牧局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來到田間地頭,對王某某家承包的土地進行重新丈量,並就補償問題進行調解。經多次協商,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一致意見。
  • 榜樣力量|中山派出所:傳承紅色基因,發揚「扁擔精神」
    認真落實上級有關工作要求,全面實施愛警、暖警工程,聚人心、強組織。通過黨建引領,紅色基因在一代代中山派出所民警職工中薪火相傳並不斷發揚光大,鑄就了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隊伍。 上個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中山派出所民警走訪群眾、服務群眾 新時期中山派出所不斷創新工作模式,著力增強為民服務的本領,真心為民惠民。
  • 「十指連心」貴在實 榮昌區聚焦民生關切 叩開群眾心門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句空洞口號,必須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11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在重慶市榮昌區就有兩項工作因為聚焦切實解決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現實問題,於今年5月被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彰。
  • 少跑1600多公裡!崑山首次實現營業執照「跨省通辦」
    「都不用出崑山,就能把我們在山東肥城市的營業執照辦好,並能郵寄給我,相比去現場辦理,要省去來迴路程要1600多公裡,『跨省通辦』太方便了!」蘇州若海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劉先生展示了剛辦理好的電子營業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