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李樹超
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封閉式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風險隔離不到位,違規開展資金池理財業務;理財資金投資本行不良資產或不良資產收益權;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
1月8日,銀保監會同時發布20多份行政處罰決定,包含國家開發銀行、工商銀行、郵儲銀行在內的多家金融機構被罰,處罰總金額接近2億元。在銀行機構罰單中,為非保本理財產品承諾保本,調節理財產品收益,理財資金投資違規,信息披露違規,以及違反投資者適當性原則等亂象,都「榜上有名」。
中國銀行業協會和普益標準調研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銀行理財產品餘額22.1萬億元,淨值型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約為13.2萬億元,「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產品的整改,正在面臨規範化和透明化的進程,上述違法違規行為也值得其他銀行引以為戒。
處罰金額合計1.995億元
多家金融機構被開罰單
中國銀保監會官網1月8日披露,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國家開發銀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銀租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郵儲銀行)、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公司)、長城新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長城新盛信託)、長城華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城華西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合計1.995億元。
銀行機構中,國家開發銀行由於為違規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提供融資、違規變相發放土地儲備貸款等24項違法違規行為,被開出4880萬元罰單。國家開發銀行控股的國銀租賃,因為不良資產非潔淨出表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100萬元。
同時,因對國家開發銀行浙江省分行逾期未整改、屢查屢犯、違規新增業務,以及向檢查組提供虛假整改說明材料行為負有責任,國家開發銀行2名責任人員受到警告處罰。
針對工商銀行理財資金投資他行信貸資產收益權或非標資產收益權、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到位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銀保監會依法予以罰款5470萬元。
針對郵儲銀行部分分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銀保監會依法予以罰款4550萬元;同時,對2名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警告並處罰款10萬元和5萬元的行政處罰。
長城華西銀行,也由於違規接受本行股權作為質物向股東提供融資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50萬元。
「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等
多項資管業務違規
從基金君最關心的資管業務違法違規行為看,上述部分被罰的銀行,在資管業務上出現了以下亂象,值得行業警醒:
1、風險隔離不到位,違規開展資金池理財業務;
2、部分分行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
3、理財產品通過申購、贖回淨值型理財產品調節收益;
4、封閉式理財產品相互交易調節收益;
5、滾動發行產品承接風險資產,且按原價交易調節收益;
6、理財產品相互交易,未實現風險隔離;
7、未進行資金投向風險審查和合規性審查;
8、理財資金通過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優先級的方式,變相放大劣後級受益人的槓桿比例;
9、理財資金投資本行不良資產或不良資產收益權;
10、理財資金投資他行信貸資產收益權或非標資產收益權;
11、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
12、高淨值客戶認定不審慎;
13、投資權益類資產的理財產品違規面向一般個人客戶銷售;
14、未在理財產品存續期內披露非標資產風險狀況發生實質性變化的信息;
15、部分理財產品在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中未登記或超時限登記;
……
除了上述銀行機構外,非銀金融機構中,針對長城公司違規對外提供擔保、虛增帳面利潤和考核利潤並超發績效獎勵等多項違法違規行為,中國銀保監會依法予以罰款4690萬元;針對其附屬機構長城新盛信託違規設立子公司、抵押物評估嚴重不審慎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予以罰款150萬元;同時,對9名責任人員分別予以警告並處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對1名責任人員予以警告處罰。
銀保監會表示,本次行政處罰主要基於我會前期對長城公司風險管理及內控有效性現場檢查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桑自國嚴重違紀違法案涉及的相關事實由有權機關另案處理。
中國銀保監會將繼續大力整治各種金融亂象,營造風清氣正的金融環境,強化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持,切實維護金融安全,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