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個月,瑞幸咖啡創造了中國公司美股上市最快的紀錄,只是沒想到,它有可能同樣創造退市最快的紀錄。
5 月 19 日,瑞幸發布公告稱收到納斯達克交易所有關方面關於公司股票退市的書面通知——在相繼開除 CEO 錢治亞和 COO 劉劍後,美股監管層並沒有買瑞幸的「苦情戲」的帳。
雖然瑞幸申請舉行聽證會,但是在股票復牌後,股價不可避免的連續暴跌,目前已經跌破 2 美元,市值距離高位跌去超 90%。
但是,退市和投資者集體訴訟並不是瑞幸衝擊波的終點。
美國參院通過了 Chinese Company Oversight Bill,即中國公司監管法案,雖然法案只有寥寥數字,但卻暗藏殺機。發案要表達的一個重要的點是,如果中概股的審計底稿和相關審計工作問題沒有妥當解決,在美上市的中概公司如果不想被摘牌,就不能聘請中國的會計師(包括「四大」中國成員所和中國香港成員所,中概股美國上市的主力審計師)。
雖然法案離立法仍有時日,但真正有威力的是其暗示作用。果然,法案消息已經曝光,中概股股票集體跳水。
同時,京東等一幹公司已經開始實施在香港二次上市的計劃。百度慘一點,剛被曝出有計劃回國上市,股價就跌了 8%。
一位從業者如此評價事件的影響:我們不僅供應鏈要分布式了,就連股東現在也要「分布式」了。
如果瑞幸沒有財務造假,美國的中概股還會是相同的命運嗎?可惜現實世界不相信「如果」。
前幾年,每個創業者在給投資人拉融資的時候,都要面對一個靈魂拷問:BAT 要是做同樣的事的,你怎麼辦?沒想到,這個問題放到現在,BAT 變成了 TMD。
近日,有消息稱美團正在瘋狂招人,以人海戰術推進美團共享充電寶的線下覆蓋率。推自己的共享充電寶,美團有兩個殺手鐧:
一個是流量扶持,商家和美團籤約共享充電寶後,用戶可以掃描美團共享充電寶機身上的二維碼,這時手機界面會跳轉至美團 App,而每次跳轉都會增加對應商家在美團和點評內的真實點擊量。用戶使用美團共享充電寶的次數越多,商家的排名就越靠前。
另一個是免費,商家只要提供場所,就能分得美團共享充電寶 60% 的收入分成。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22 條軍規」——從外賣到收銀機,商家用的都是美團的系統,用《教父》裡的話就是,美團共享充電寶是「一個無法拒絕的要求」。有業內人士預測,接下來共享共電寶 80% 的市場份額可能將歸屬於美團。
遙想起當年共享單車燒錢大戰陷入僵局,當時還是國民老公的王思聰在微博怒懟共享充電寶能賺錢他就「吃一些不太適合入口的東西」。誰能想到,捱過前幾年的質疑,共享充電寶已經是一個穩賺不賠的好生意。
雖然好,但是並不大的生意,對於饑渴的巨頭來說,可以放過但沒必要。
據說阿拉法特是唯一一個能在國際會議中帶槍的領導人,而有一個說法是,將軍的配槍是裝飾,當它真正被使用的時候,恰恰證明了局勢的不可逆轉。
還好,中國網際網路一直是子彈橫飛的狀態,無法因此判斷任何一家公司的局勢。
字節跳動在海外持續加深布局,表現之一就是不斷吸納「歪果仁」高管到自己的指揮部。
5 月 19 日,字節跳動和迪士尼發布公告稱,迪士尼流媒體業務主管 Kevin Mayer 加盟字節跳動。6 月 1 日起,Mayer 將擔任 TikTok(抖音海外版)的 CEO,同時還將出任字節跳動的 COO,直接向公司 CEO 張一鳴匯報。
Mayer 此前曾被視為迪士尼前 CEO Bob Iger 的潛在接班人之一。今年 2 月,主題樂園體驗和產品部主管 Bob Chapek 被定為下一任 CEO,Mayer 遺憾「落選」。但 Mayer 表示,入職字節跳動的決定與錯失迪士尼 CEO 一職無關,而是因為 TikTok 這個快速增長的社區讓他「非常興奮」。
應用數據公司 Sensor Tower 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人們在 3 月份下載 TikTok 的次數達到了 1100 萬次,幾乎是去年 12 月份的兩倍。今年第一季度,TikTok 的下載量達到了 3.07 億次,高於全球其他任何 App。
但 TikTok 並不是沒有煩惱。據《華爾街日報》去年報導,2018 年,抖音和 TikTok 在全球範圍內為字節跳動創造了超過 10 億美元的營收。但據知情人士,這種盈利並沒有持續。所以,字節跳動「挖角」Mayer,是希望他「從其數百萬用戶中獲得更多的收入,這些用戶中很多是消費能力有限的青少年。」張一鳴同時在聲明中稱,「Mayer 非常有能力能將公司的產品組合推向新的高度」。
TechCrunch 認為,Mayer 被字節跳動選中擔任高層,不僅僅是因為他在流媒體領域非常成功,還因為聘請一位備受關注的美國高管可以部分化解美國政客對 TikTok 在安全上的擔憂。面對爭議,TikTok 曾作出回應:「美國用戶的數據都儲存在美國,中國對儲存在中國境外的數據沒有司法管轄權。」
極客公園在《字節跳動「挖角」迪士尼高管,張一鳴在想什麼?》中分析到:
而對於字節跳動來說,Mayer 的到來恰逢其時,但在增長和監管上,它不是沒有煩惱。張一鳴期待這樣一位流媒體行業老兵為字節跳動帶來新的經驗,他表示,「Kevin 的加入,將給我們帶來他在全球業務方面的成功經驗,幫助我們繼續打造世界級的管理團隊。期待與 Kevin 一起工作,繼續推進公司全球化發展。」
中國網際網路講究「風口」和「順勢」,年初的疫情雖然對社會和經濟都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同時也對線上娛樂、辦公和服務等行業提供了一個發展契機。作為辦公協同軟體的代表之一,釘釘也在因疫情獲得大量用戶後,於近日公布了未來的發展計劃。
5 月 17 日,在 2020 釘釘春夏新品發布會上,阿里釘釘 CEO 陳航公布了釘釘軟體的新版本 5.1 版。在新版釘釘中,有三個方向最值得關注,一個是面向企業定製化的「專屬釘釘」,一個是切入視頻會議市場的硬體視頻會議一體機 F1,另一個則是面對教育市場的「家校共育 2.0」計劃,補齊了釘釘在教育領域的溝通和內容素材短板。
總的來說,「專屬釘釘」瞄準的是企業辦公市場,而從公有到定製,從公有雲到私有雲/混合雲,目標是先從中大型客戶開始嘗試商業化變現。推出視頻會議硬體同樣,當所有人都用釘釘開電話會的時候,順便買一臺電視+攝像頭的會議室解決方案,看起來順理成章。雖然被小學生「打一星」,但是教育市場的深度沒有一家公司敢放棄,這也是為什麼釘釘會專門針對教育功能進行優化。
極客公園在《3 億用戶之後,釘釘去哪兒》中分析到:
從 2015 年到 2019 年,釘釘用戶從零突破到 2 億;而從 2019 年下旬至今,不到一年時間裡,釘釘用戶數已經從 2 億增長至 3 億。作為國內辦公協同的領頭羊,釘釘在未來的發展策略,毫無疑問會是國內競爭對手十分關注的。
當扎克·伯格在 2003 年的哈佛校園創建 Facemash,讓人們根據女同學的臉進行 PK 的時候,他估計想不到 17 年後,自己創建的「臉書」Facebook 會因為「臉」而賠出 5 億美元。
最近,Facebook 正在和用戶達成一項集體訴訟的和解。這項訴訟稱「Facebook 通過照片標記工具,未經許可收集用戶照片上的人臉信息。」為此,Facebook 提出和解,表示將賠償 5.5 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40 億元),平均下來,每一個集體訴訟的成員可以獲得 150~300 美元不等的補償。
讓 Facebook 主動提出和解,這個過程花了 5 年,但也只是賠給伊利諾州的用戶。
這場官司從 2015 年就開始了。多年來,Facebook 一直鼓勵用戶在他們上傳的照片上,標記其中的人物。而 Facebook 存儲這些信息的同時,還會創建指向該人的個人資料連結。
如今,很多公司的崛起,後續的發展都依賴於數據。基於用戶數據,他們可以做出更加明智的業務決策。而且,依託積攢的用戶數據,這些科技公司能夠不斷向投資者展示他們已經取得的成就以及未來具備的發展潛力。
這些用戶數據可能包括人們的瀏覽器瀏覽記錄、App 操作習慣、個人身份信息、手機裡的圖片、地理定位、甚至語音信息等等。
不過,隨著用戶隱私保護意識的「覺醒」,大家除了關注科技公司如何運用、管理數據,另一個問題也開始引起討論:從這些數據中獲益的公司,是否應該和用戶一起分享因數據而生的巨大財富?消費者數據到底值多少錢?
極客公園在《你照片上的那張臉值多少錢?Facebook 用 40 億賠償告訴你》中分析到:
人工智慧、數據隱私、生物信息,我們和這些新興事物打交道的時間並不長。如何讓參與其中的公司和人走在正確的路上,不能僅僅依賴於他們自身的道德約束。一旦失去了約束,遭殃的必然是每一個與之相關的普通人。
然而,儘管我們一直批評這些平臺利用我們的數據牟利,但我們還是需要依賴這些公司。如何通過博弈達成多贏的均衡?這背後,是用戶、企業、政府,個人信息保護的三角拉鋸。
只有當企業樹立起保護用戶數據隱私的意識,政府通過出臺相關的法律進行引導、約束和規範,企業、政府和用戶三方在博弈中建立平衡,才能最大程度發揮科技向上的力量,才能對個人生活、社會進步產生推動性的作用。
據媒體報導,每日優鮮已完成新一輪融資,投前估值超過 30 億美元。知情人士透露,每日優鮮本輪融資有多個資方,其中包括中金資本。
公開資料顯示,每日優鮮此前已有 8 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近 9 億美元,歷史投資方包括高盛中國、騰訊、老虎基金等一線基金。
從去年 7 月開始,陸續有市場消息傳出,每日優鮮正以 20-30 億美元估值進行融資。從實際結果上來看,投前估值要高於 30 億美元。去年 12 月,每日優鮮還曾獲得常熟市政府 50 億人民幣銀團授信以及專項基金支持。
疫情無意中為這一激烈競爭的賽道再添一把火。今天 2 月起,社區生鮮電商或多或少都經歷了這一時刻:前端流量大量湧入,訂單出現爆發式增長,正是生鮮電商留住用戶、培養用戶習慣的時間窗口。每日優鮮 CFO 王珺在接受採訪時曾提到,「疫情讓生鮮線上滲透率加速推進了兩年。」(來源:36Kr)
據國外媒體報導,知情人士獲得的一份內部郵件顯示,美國 AR 初創公司 Magic Leap 已從現有投資者和新投資者那籌集了 3.5 億美元新資金。
儘管此次融資令人驚訝,但這對該公司的員工來說是個好消息,因為該公司撤回了今年 4 月發給其餘員工的裁員通知,這意味著這些員工將能保住自己的工作。
包括這筆新資金在內,Magic Leap 迄今為止已融資 29.5 億美元。該公司此前的投資者包括 NTT DoCoMo、AT&T、Axel Springer Digital Ventures、沙烏地阿拉伯的公共投資基金、阿里巴巴、谷歌和摩根大通。
今年 3 月,外媒報導稱,由於 AR 頭盔銷量平平,該公司選擇將重心轉移到業務上,並開始為出售尋找買家,出售金額可能高達 100 億美元。
今年 4 月,知情人士透露,作為重大重組計劃的一部分,Magic Leap 將裁員一半,而此次裁員將使得大約 1000 名員工受到影響。此外,該公司正計劃放棄其消費者業務,轉而專注於其企業產品。
Magic Leap 表示,新冠疫情爆發是促使該公司在 4 月份宣布裁員和放棄消費者業務的關鍵原因。(來源:金融界)
地時間 21 日,川普發推宣布降半旗誌哀美國新冠疫情逝者。當天早些時候,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民主黨大佬當天表示,當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達到 10 萬例時,總統川普應下令全國公共建築降半旗誌哀。「在接下來的 3 天裡,所有聯邦(機構)的建築和國家紀念碑將降半旗,紀念我們在新冠疫情中失去的美國人。」川普在推特上寫道。
此外,他還宣布,「下周一,將降半旗向為我們國家做出無盡犧牲的軍人們致敬。」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提到,下周一是美國的將士陣亡紀念日。
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等民主黨大佬當天表示,當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達到 10 萬例時,總統川普應下令全國公共建築降半旗誌哀。民主黨人提出這一要求時,美國的死亡病例已經超過 9.3 萬例。川普必須籤署公告來下達命令。
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實時監測系統顯示,截至美東時間 5 月 21 日下午 5 時 32 分,美國已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1573742 例,其中包括死亡病例 94566 例。與該系統大約 24 小時前的數據相比,美國新增新冠病毒感染 25096 例,新增死亡病例 1403 例。(來源:環球網)
近期,「兩會」正式開啟,新基建成為科技企業大佬們提議的關注焦點。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執行長楊元慶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交六份建議,分別是建設新一代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平臺、推動信息產品消費、大力發展「5G+工業網際網路」、推動新基建和智慧經濟建設、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等領域。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提交了四份提案,涉及新基建、智能交通、支持繼續教育以及個人信息保護。在新基建方面,李彥宏提出構建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勾畫智能經濟發展藍圖的提案。隨著國家新基建政策的提出,以及多年來人工智慧與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智能經濟已經成為大勢所趨。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今年向兩會提交七份書面建議,涉及產業網際網路、鄉村振興、金融科技、醫療服務與醫生獲得感、中小微企業發展、區域發展、生態環保等熱點問題。
其中,他在產業網際網路相關建議中提到,要制定系統推進產業網際網路發展的國家戰略,重點研究推動新基建、各行各業數位化轉型、智慧城市、科研創新、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工作;而在振興鄉村提案中,他建議藉助發展「新基建」機遇,幫助數字教育、數字醫療等資源更深入地擴大到農村。
小米集團董事長兼 CEO 雷軍向大會提交了四份建議。其中一份建議涉及推動衛星網際網路行業發展,他建議鼓勵商業航天企業參與航天智能製造產線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扶持力度。當然,這與雷軍在商業航天領域的布局也有一定的關係,小米系的順為資本投資了商業航天初創企業銀河航天。
此外,雷軍還建議加快運用智慧型手機、電視等智能終端 建設我國災害預警等公共服務體系。他認為,破除行政障礙和體制機制藩籬,出臺綜合性災害預警管理辦法,推動各級應急管理部門儘快授權開通全國電視、手機地震預警服務。而小米也是較早的將地震預警功能置入智慧型手機的終端廠商之一。(來源:新浪科技)
責任編輯:Benico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絡
本文首發於極客公園,轉載請聯繫極客君微信geekparker 或 zhuanzai@geekpar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