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想要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人,大都是一些在面臨關鍵抉擇階段之時可以果斷下定決心的人,因為在機會面前,大家的機率是平等的。
如果自己因為猶豫不決,那麼便是將成功的機會拱手讓人,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但凡是那些成功的人士,基本上都是一些殺伐果斷的人,而那些失敗者卻是以狐疑柔懦之人居多。
沒有人不希望自己能具有殺伐果斷的決斷能力,但是,有些人卻是天生的狐疑不決之人,也還有一些人是因為時、地、位、情等外力的牽絆而導致自己無法及時的下定決心,到最後便只能弄得如楚霸王項羽一樣的自刎烏江而成為千古憾事了。
天生柔懦狐疑之人,天性如此,膽小如鼠卻又如狐狸般多疑,想來也是難以改變,但是絕大部分之人的柔懦狐疑之毛病,還是可以通過一定的方式方法去加以克服而有所改變的,只要他自己有心的想要去改變的話,對治這種狐疑柔懦的毛病應該還是可以的。
想要對治狐疑柔懦的毛病,方法有許多,每個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比如象《易經》巽卦中的初六爻一樣,向武人學習殺伐果斷的決斷能力,有針對性地對症下藥,來提高自己的決斷力。
巽卦初六爻:進退,利武人之貞。
象曰:進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貞,志治也。
初六爻以陰爻而居於陽位,不當位而失正,非中,處在全卦之始,以陰柔居下而為巽之主,上與九四無應,以卑下之陰而上臨九二剛爻又無應與,難免會有過度謙卑順從之像,以至於在面臨選擇之時因為猶豫狐疑而難以作出決斷。
巽者,順也,為進退,為不果,因為有猶疑不決之心,則在面臨是非可否之時,會生出無所適從之心,從東亦可,向西亦可,無法生出決斷之力擇善而行,是缺乏剛果之力的表現。
就像風之為物一樣,或東或西,進退不定,來去無常,與狐疑柔懦之人的臨事表現是一模一樣的,搖擺不定,沒有自己的明確主張,導致行事之人缺乏既定目標而做無用之功,最後終究只能成為「將帥無能、累死三軍」的犧牲品,蓄疑敗謀,終生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就像《三國演義》中的劉表一樣。
卑順太過而導致狐疑柔懦,是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現,進退不果而難以決斷,難以獲得成就,該怎麼做才能真正的對治自己的這種毛病呢?
首先應該明白的一點就是:謙遜柔和並非優柔寡斷,心中雖有疑惑,但是要明白自己的德行智慧和目標的明確,在心中不生成見,要擇善而從,意志堅定而臨危不亂。
第二,便是要學習武將們的殺伐決斷之能力,因為在戰場上,任何一個猶疑的瞬間,都有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所以,武將們的決斷能力是非常強的,乾脆利落,一刀斬斷猶疑不決之心。
狐疑不決,每見於一念生起之初,本爻變則成乾,乾為純剛,故曰武人,本爻是以陰居陽而位不正之像,變乾則陽剛貞正,所以在一念生起之初即改變自己的意念,學習武將們的殺伐決斷之力,使可以矯正自己的狐疑柔懦之毛病,而不至於生出卑順過甚之毛病,從此決斷之力日強而無憂。
巽綜兌,兌為武人,亦是如此,以剛強奮發之氣,矯正自己的逡巡畏縮之病,是所有缺乏決斷之力的人們所應該要效法的,事業做到一定的時候,總是要面臨一個抉擇的局面,如果不能果決而斷疑,則下面之人無所適從而心神猶疑,自然一事無成,即成之事反敗,亦不足為奇。
世間之事,以疑而敗,因斷而成,在所多有,所有想要在事業上有所成就之人,便必須要有臨事而斷的決斷之力,否則的話,如隨風飄蕩一樣,毫無主見,猶疑不定,最終難免一事無成,狐疑柔懦者,不可不畏,不知大家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