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口魚、滑口魚,這是兩種不同魚口類型,漂相都不一樣千萬別混淆

2021-01-15 愚者論漁

有釣友說,輕口魚和滑口魚,是黑坑才會出現的魚口,野釣是很少遇見的,這個觀點對不對呢?我覺得是不盡然的,輕口魚和滑口魚,最早提出這個說法的,是玩黑坑的釣友,這點是肯定的,但是只要了解了輕口魚和滑口魚的定義,就不會這麼理解了。

什麼是輕口魚呢?最早是因為黑坑拉魚的運輸過程,魚受到了驚嚇,加上後來的因為被抽窩動靜、起魚的動作,反覆收到驚嚇,因此魚口特別輕,不敢大口吸食,稍有動靜立馬遠竄,這一類的魚,我們稱為輕口魚,後來再衍生了一下,除了膽子小,被驚嚇之外,還有氣溫、氣壓、水溫等原因導致魚口不好,食欲不振的魚,在垂釣時,對餌料的進食慾望不強烈,食口很輕,警惕性很高的魚,統稱為輕口魚。

滑口魚是最早玩黑坑的釣友給的定義,定義滑口魚主要是因為黑坑的回鍋魚被反覆的投放到池子裡,所以魚唇上有被魚鉤拉裂的傷口,長好之後,傷口沒有癒合的很好,鉤餌很容易從傷口處滑落,所以叫滑口魚;後來又再次定義,凡是被垂釣上岸,後來或因為被放生,或者因為自己脫鉤逃跑,導致魚鉤餌特別敏感,不好抓口,很容易脫鉤的魚,統稱為滑口魚。

從滑口魚和輕口魚的定義上,就能發現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魚口,雖說是黑坑釣友們最先提出來的一種說法,但是實際上不管在野釣還是黑坑,滑口魚和輕口魚是大量存在的,尤其是競技釣中,除了輕口就滑口,那麼分清楚這兩種不同的魚口,對實戰的意義是非常大的,主要的區別有:

一、滑口魚膽子大,輕口魚膽子小;輕口魚食口輕,頻率少,不怎麼開口食餌,稍加試探,釣組過靈的話,提前提竿,沒抓死口,輕口魚會立馬逃竄,不會繼續停下來接著試口;滑口魚則不然,滑口魚很主動,會反覆的逗餌,把鉤餌吸食入嘴又快速吐出,反覆的試了很多次,確認沒有危險後才會進食,就算提前提竿,沒抓對口,也不會逃很遠,而是過一會回來繼續試口。

二、輕口魚的漂相輕、靈,但是有規律,滑口魚的漂相雜、亂全無規律而言;不管是野釣還是黑坑,在漂相出現有規律的小頓口、小抬漂,比較輕靈,有節奏感,但是隨後沒有任何動靜了,這就能判斷為是輕口魚;如果是漂相雜亂,沒有任何節奏感,在確定不是小魚鬧窩後,漂相依然如此,那就可以斷定是滑口魚了。

三、釣輕口魚,漂組的調釣思路很極端,要麼極靈,要麼極鈍;在遭遇輕口魚的時候,並不用擔心魚受驚了,就不會回窩點了,只要窩點不是持續的大動靜,過一會輕口魚會再度回窩點,周期或長或短,在這個間隔期,就要重新做好漂組合餌料的調整;餌料自不用多說,輕、軟是必須的,一定要增強適口性;但是調漂思路上,就比較極端了,要麼就極靈,魚只要敢試口就抓,口再輕,也比不上小雜魚鬧窩的口輕,這對抓口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另一個就是極鈍,不是死口,鉤餌沒有徹底進嘴,浮漂根本就不動。

四、釣滑口魚,只能更鈍,而不能極靈;滑口魚大多嘴上或者身上有傷,對鉤餌的警惕性是非常高的,所以膽子很大,對於鉤餌反覆試探,就算被抓口,主要沒刺中魚唇,還感繼續涮餌,加上嘴上有傷,嘴唇不能閉合,就算是吞鉤了,刺魚不中,還是有極大的可能脫鉤,所以極靈的漂組,應對滑口魚基本沒什麼用,只有加大吃鉛,漂組調的再鈍一些,隨便滑口魚怎麼涮餌,我們只抓死口,哪怕吞鉤餌進唇,只要沒有刺魚成功,我們也不要輕易提竿,只有黑漂、死口,才是提竿的最好時機。

在最後,駁斥一下有些自媒體的觀點,什麼滑口魚和輕口魚只出現在黑坑,事實上野釣越來越難,不僅僅是網工電工之流導致,好些釣友垂釣的鉤號太小,釣上來很多小雜魚,隨手就扔回水域,導致自然水域中的魚口越來越滑,又因為打窩、抽窩、撒窩等動靜,還有開車到釣點、打電話等等習慣,導致野釣水域的魚,膽子越來越小,輕口魚和滑口魚也是越來越多,所以不要抱怨魚難釣,魚很少,自己種的因,就得受得了這個果。

相關焦點

  • 老釣友告訴我,這兩種魚口類型是不同的,釣魚時最好不要弄混
    這樣的魚在吃東西的時候,魚口就會比較輕了,在吃的時候,都不會大口的吃。而且只要是聽到了什麼不對的,就會立馬逃跑,這樣的一種魚在開始的時候叫做輕口魚。後來一些因為外界條件的影響,導致魚不是那麼想吃東西,這個時候的魚,也是被大家叫做輕口魚了。那麼滑口魚又是什麼呢?
  • 魚咬鉤太輕,越釣越沒勁?試試這破解招式,連老釣手都豎大拇指
    冬天雖然是一個垂釣大板鯽的好季節,沒有雜魚的吵鬧,每天也不至於為了搶釣位而早起!不過由於此時的氣溫非常低,即便有口也還是還輕,對付這種輕口魚,有人可能會釣的懷疑人生,甚至越釣越沒勁,但個人覺得,只要用好以下這些破解招式,保你釣半天都能過癮,而且連老釣手都豎大拇指。
  • 臺釣中所謂的「口」是什麼意思,大概有幾種分類
    第一種就是「頓口」,這是一種最為理想的狀態,我們的浮漂調釣得當,魚兒吃餌積極,魚兒的狀態良好,只有在這些前提下,才出現「頓口」。「頓口」就是魚兒在張嘴將餌料吸入口中時,浮漂會平穩下頓一目左右,這時揚竿就是所謂的「抓頓口」。這個「抓頓口」也用於交流魚兒狀態的時候使用,比如有時頓口不中魚,浮漂上頂才會中魚,這就是魚兒的狀態不佳的表現。
  • 七個作釣白條魚的速成技巧
    白條好釣,用串鉤可以,用路亞可以,用臺釣更可以、白條不好釣,相比較於鯽魚,白條的吃口體現在浮漂上更加大、更加亂,控制不好,釣白條空槍的比例很高。臺釣白條有什麼竅門沒有?有,但是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解決一個問題——白條的就餌方式。我們曾經說過鯽魚是吸口、草魚是吞口,土鯪是刮口,體現在白條上,則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啄吞。
  • 調一釣二,什麼樣的漂訊,才是真實的魚口
    答案是只抓黑漂即可,即浮漂沉沒水面馬上提竿,多半就已經中鉤了,所以調一釣二,有另外一個說法,野釣專屬調漂思路;在野釣中,釣組的靈敏度其實並是我們主要考慮的方向,因為野外水域中,大小體型的魚並存,各種魚種混雜,不同水層分布著不同的魚種,除非一開始的目標魚就是鰱鱅、翹嘴這一類中上層魚種,哪怕是打水皮,也要先讓鉤餌落底;說調一釣二,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調平水釣兩目,倒不是說調一釣二的表述不眼睛
  • 嘴小、刺多、尾巴是紅色的,很多地方都有這種魚
    紅尾魚怎麼釣以前我在升也釣過幾條紅尾,但基本上是蒙上來的毫無體會可言。後來在升鍾湖水庫,我前後釣了不少紅尾,也就有了一些體會,分享給各位釣友:釣紅尾魚的方法與釣其他魚種有所不同。線主:兩斤以下的紅尾魚,主線1.0配子線0.6,子線不超過30釐米,28調的魚竿(紅尾魚力道足,硬竿子跑魚斷線),釣臺4.5米、3.6米都行,水深2米內佳。
  • 不知道用七星漂還是立漂,看完這篇就知道了
    這兩種浮漂,應用的釣法不同,所以在同一種魚情,同一水情的前提下,肯定是各有優劣,但是就這兩種浮漂本身而言,其實並無優劣之分,畢竟浮漂只是工具。如果非要說七星漂明顯的缺點,有兩個,其一應該就是七星漂躺臥水面,長時間觀漂,脖頸不舒服。其二,七星漂的釣組打遠了看不見,別說十幾米的長竿,6.3米的竿長,看起來就頗為不便了,如果水面再起點風浪,那就望漂興嘆了。
  • 五月一號黑坑垂釣,跑魚、跑魚、跑魚
    餌料沒什麼要求了,紅蟲基本都禁止了,不過紅蟲的效果也不是很明顯了,現在的溫度,用麵食口一樣很暴躁。線組還不能用太粗了,太粗後面基本不會出什麼漂亮的魚口。軟黏要狀態好一點,比重輕一點,中午預計這需要打行程,所以軟粘少開一點,用完在開,入股打行程,狀態需要調整。散炮前期開幹散,需要讓魚燥起來。餌料狀態這一方面釣友們都懂,主要是這個溫度,餌料味型如何使用。餌料味型方面就需要經驗判斷了,鯉魚主甜,黑糖、大麥紅薯是少不了的,另外溫度上升很快,這個黑坑的水又比較淺,才1米多點,我就添加了一點果酸,誘魚的藥酒少不了,滴了兩滴。
  • 愛養魚的朋友注意:千萬別把這兩類魚放在一起養,不看你會後悔!
    最近為家裡填了個新物件《魚缸》剛開始買回來小編為它簡單的布置了一下景,就迫不及待的買了些魚放進浴缸裡,可過了段時間發現好多魚死了,小編趕緊去詢問賣家,以為他賣給我的是生病的魚,可從賣家那裡得知,由於我買的是熱帶魚和冷水魚,這兩種是不能在一起養的!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至於網上釣友說它有一些不可言說的功效那是扯淡的,這不科學不說,蓑笠哥吃了那麼多清道夫沒有啥特別的感覺。別看雀鱔體型很大,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它有毒!蓑笠哥不建議釣友們吃它,雖然網上也有教程如何處理,但是小命要緊!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河豚毒性這麼大還是有人冒死吃它!記得有一次出船去釣魚,船家現場宰殺河豚用酒精爐子燙一下就吃,還盛情邀請我們品嘗一下。看著他吃得挺香,但是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敢吃。
  • 戶外野釣,你習慣打頻率還是抓實口?策略不同漁獲也會大不相同
    作釣的策略不同,對漁獲產生的影響也有所不同。作釣的策略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打頻率和放口提高中魚率,這2種作釣策略都有自己的擁護者。不過根據路人甲的判斷,新手釣友比較喜歡追求中魚率,老釣友則比較喜歡打頻率。當然了,這不是說的守大魚,這裡講的是正常的休閒作釣,小魚鬧窩不特別誇張的時候(即使釣大魚,換餌也是有一定的頻率的)。為啥老釣友更喜歡打頻率作釣呢?
  • 釣到一條魚,上嘴唇短,下嘴唇長且有「刺」,這是什麼魚
    作為釣魚人來說呢,常釣的魚就那麼幾種!因此,每當釣到稀有的魚,釣友都會上前湊熱鬧,一探究竟!沒辦法,天天釣常見的魚,時間長了也就沒意思了!而對於自己不認識,不知道的魚,沒釣到的魚,自然就要看一看了!他說這是前段時間的事情了,自己一直沒有跟我說,直至最近看到了手機裡的照片,這才想到了我!  當時我聽著就不耐煩了,有事直接說事,真是囉嗦的不行啊!當然我也只好忍著了,不能當面說!接著老表繼續說了!前段時間呢,自己在水邊釣到了一條魚。這條魚呢,自己從來都不認識,當地的很多釣友說也沒見過!
  • 冬釣鯽魚,長短子線不同,結果不同,千萬要注意選擇合適的子線!
    一、長短子線不同對漂相的影響不同一般來說,子線長短的變化不是固定的,也沒有標準決定多少釐米是長,多少釐米是短,其定義是相對的。長子線對魚兒適口性更好些,而且隱蔽性更強,但是缺點就是漂相反應較慢,而短子線則與長子線相反,傳遞漁汛更快。不過漁汛的傳遞信號不僅僅只有子線長短來決定,和調漂的影響更大!此處不做贅述。
  • 不返鄉不外出,三天速成學釣魚,年年有魚過春節
    ,也許你的這個決定,保護了你和家人的健康,減少了感染病毒的風險,至少不需要擔驚受怕,都安心地過一個健康、祥和的新年。三合一窩料四、學技巧學釣魚跟學習其他技能一樣,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熟能生巧的過程。建議新手不要入門就去挑戰大江大河,那是老手、高手才玩得轉的。
  • 浮漂選錯了,魚口再好也會空手回家!
    有一大部分釣魚人在平時作釣的時候,對每一個釣魚的細節都想把握得極致,比如說對經常用的釣竿還有釣線等裝備,在挑選的時候就十分講究了,不過大家在釣魚的時候,就要根據具體的水情和魚情,去挑選正確的釣魚裝備,通常來說要是水情越差的話,對大家作釣細節把控就越精細。釣魚你習慣用長漂還是短漂?
  • 這些觀賞魚都是染色的,大家千萬不要上當!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最近一位魚友來問我,為什麼他買來的觀賞魚養了一段時間都掉顏色了?經過養魚老道仔細一打聽,原來是一群五顏六色的魚兒現在都變成了白色。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那是因為這個魚友不太懂買來了染過顏色的觀賞魚,所以養過一段時間之後它們當然就會掉色恢復了本來的面目。雖然養魚老道也開過魚店,不過確實不知道這些個聰明的魚商們到底是怎麼給觀賞魚染色的,但是在市面上有哪些染過顏色的觀賞魚,養魚老道還是略知一二的,特別是最容易讓大家上當的兩種小型觀賞魚魚,大家更應該注意。
  • 我為烏仔魚正名,此魚味美肉瓷實,實為好魚
    這回栽了,子魚和烏仔魚都分不清,還自稱什麼「美廚娘」?如此嫌棄烏仔魚是有原因的,泉州人認為,子魚是好魚,味清美,而烏仔魚的口感味道比子魚差遠了,肉質較澀,不如子魚清甜,而且有「da」,「毒」的意思,是為發物。就像泉州人嫌棄巴浪魚一樣,雖然巴浪魚富含胺基酸和不飽和脂肪,營養豐富,肉質鮮美,泉州人也視其為發物,嗤之以鼻!
  • 不怕紅箭魚不紅,不怕紅箭魚不肥,就怕搖頭和擺尾
    第二點就是我們選魚的問題這個我就不細說了,總而言之大部分魚店裡的紅箭魚都是通貨品種,本身來講也不會太紅,真正的好貨都在紅箭魚房和魚友手裡,我們要慢慢尋找,再者一般的通貨品種,基本上養不住。選魚的要點和其他觀賞魚沒有什麼兩樣,主要看有無白點、棉口以及是否搖頭擺尾、趴缸或者看起來無精打採、過於瘦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