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乾隆皇帝,著實是非常的有趣。其實,單從他的治國功績來講,只能說是一般,在我國如此悠久的歷史中實在算不上是耀眼,但是說這乾隆的業餘生活,可是非常的豐富,其風流韻事自然不必多說,那民間的傳聞是多如牛毛。咱們今天要講的,是他詩歌才情的一面。
說起這才情,就不得不提到他手下的第一號大臣,紀曉嵐。這人物大家可都是熟悉啊,這可是個聰明絕頂的人,畢竟可不是誰都能擔的起鐵齒銅牙這個稱號的。
說這紀曉嵐,也是年少成名,當年在鄉中,就是被大家公認的奇才,而他之後卻沒有一帆風順,在他第一次參加科考的時候,因為年輕人意氣風華,和當年主要的監考官鬧了矛盾,就這樣被免除了考試的資格。而轉年想要再戰,家母卻意外逝世,只得留守家中。直到這第三次,才中了舉,成績也是一般,只是二甲之流。
這成績一般,自然就只能從小官做起,雖然也是官,但是沒有盼頭啊,因為他根本沒有面見乾隆的機會,更別提被賞識了。但有才華的人,總是不會被埋沒的。
說是到了這麼一天,這天是皇帝五十歲的壽宴,那禮物收的幾乎都要堆成一座小山了,可皇帝的眼界高啊,皇帝什麼沒見過,對於這些千篇一律的奇珍異寶,也只是感覺乏味罷了。
可在這些禮物之中,乾隆卻找到了一個讓他眼前一亮的禮物,這是一副祝壽的對子,前後呼應的十分巧妙,更是引經據典,工整對仗,這喜好文學的老皇帝對這副對聯可是十分的欣賞,連帶著的對於他的作者,紀曉嵐,也是起了興趣。
又有一天,老皇帝和紀曉嵐在山間遊歷,老皇帝看著碧水青山,有感而發道:」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這還沒來得及自我陶醉,紀曉嵐已經把下半句補上了:「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這皇帝聽了是又喜又恨啊,喜的是他才思敏捷,恨的是他漫不經心就對上了自己想出來的句子,就命令他重對,誰知道此事恰有一老和尚路過,紀曉嵐見到,張口便是一句」僧遊雲隱寺,寺隱雲遊僧。」老皇帝這才不再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