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對出下聯,她羞紅了臉

2021-01-08 騰訊網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文化,而中國也以各種風土人情被人們所熟知。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發展,人們開始越來越注重傳統文化,而我們春節用的對聯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體現。直到現在,中國人過年家家戶戶也都會貼對聯。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得出,對聯和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在我國古代,人們就會以對對聯來評價對方的文學水平,這個習慣沿用至今。才女出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對出下聯,她羞紅了臉。

大家都知道,對聯一般都寫在建築的兩側,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人們對對聯也要講究平仄等問題,字字相對,同位置的字屬性也要相對,上聯和下聯更要做到字數相等。如果是如果是一副各方面都對的非常工整的對聯,一定會被人們所稱讚,甚至流傳千古。比如說大文豪寇準和他的友人在外出遊玩的時候,非常高興寫出上聯「水底月為天上月」,在場的人一下面面相覷,不知道該如何對這下聯,這是另一位文豪楊大年對出「眼前人是面前人」,這個對聯讓在場的許多人們都拍手稱讚。

再比如大才子唐伯虎和祝枝山,在鄉村遊玩的時候看見鄉間的水車,有感而發寫出上聯「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此聯非常難對,要對仗工整,又要飽含上聯的意味,祝枝山思想片刻對出,「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祝枝山此下聯和唐伯虎的上聯完美的契合在一起。唐伯虎的上聯道出水與車的關係,而祝枝山的下聯又道出風與扇的關係,實在是千古一聯。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得出,唐伯虎和祝枝山的才子之名並非浪得,兩人是有真實才學的。

在我國歷史上,像這樣對對聯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而對出一副好對聯,對於文人們展現自己功底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

還有一件關於對對聯的趣事,在乾隆年間,一個將軍率師回朝。當時他騎著自己的大馬走在國都街道上,一個少女見到他。這個少女是一個很有才氣又憂國憂民的人,少女認為這將軍不應該在國都大道上騎馬,覺得這個將軍胸無點墨,為人囂張。便做出了這樣一個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少女藉助這個上聯來說這個將軍目無王法 ,狂妄自大。這個對聯傳到將軍耳朵裡,將軍聽到這個對聯後,沒有太多的反應,而是給這個上聯對出一個下聯。

而這個下聯就是「紙上談兵脫實際」,將軍用對下聯的方式,來委婉的告訴這個少女憑空想像不成真,而隨意評論別人更是不切實際。少女在聽到將軍對的下聯之後,自己也覺得非常的羞愧,羞紅了臉。而這副對聯也就流傳至今,這背後少女與將軍的故事也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論的趣事

對聯是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一種形式,與其說它是一種考驗文人文化功底的方式,不如說是文人們表現自己文化功底的一種消遣娛樂的方式。古代的文人常常在寫文章沒有思路,或者讀文章不思其解的時候,通過寫對聯來抒發一下心情。而現在我們中國人過春節的時候,都會在家門口貼上表示祝福的對聯,象徵著我們對新的一年的期盼以及對美好的嚮往,希望像對聯這樣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能一直流傳下去。隨著社會的發展,對於傳統文化這方面也越來越重視,希望我們可以讓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發揚光大,讓世界看到中華傳統文化之美。這樣更利於樹立中華人民的文化自信,也能延續我們文明古國的驕傲。

相關焦點

  • 才女出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網友對出下聯,眾人拍手叫好
    在中國漢字文化中,對聯這一形式十分常見,但也不是普通的文學,對聯講究的是對仗工整,平仄押韻,同時上下聯之間的意境也要相互契合,如果出了一個優秀的上聯,若下聯語境不和諧,或是韻調不符合,就會給人「狗尾續貂」之感,總覺得差了些「味道」,讀起來也頗為尷尬。曾有一才女出了一個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此聯運用了重音和諧音的手法,語境也別有一番味道,十分的耐人尋味。
  • 才女出對聯招親,連出兩個上聯,都被「乞丐」對出,才女心服口服
    通常上聯一般有幾個數字構成,下聯業要有相同的數字組合。比如清代的和珅就出了一副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這副對聯中有數字三四五,那麼下聯也要以數字應對,而且要在相同的位置,才是一副好對子。紀曉嵐聽到了和珅的上聯,立馬對出下來:五兩六錢七把蔥,對仗十分工整,而且還間接諷刺了和珅作為內務府總管貪汙腐敗的事實。
  • 才女招親上聯:風吹裘裘毛亂動,書生巧對下聯,才女刮目相看!
    才女招親上聯:風吹裘裘毛亂動,書生巧對下聯,才女刮目相看!關於對聯,相信大家都是了解的非常多的,因為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對聯一直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而且對聯也是延續了幾千年的傳統,每逢佳節之時,都需要在自家門前貼上對聯以祈求來年的祝福。
  • 大臣出上聯: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蘇軾對出的下聯讓大臣跪服
    在黃州一呆就是四五年,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軾逐漸看開了,也就不想那麼多,閒暇之餘遊山玩水,創作出不少千古佳作。不久後,蘇軾覺得不能把滿身的才華給荒廢了,就在當地開館講學,希望能培養出一些才華橫溢的學生。聽說名滿天下的蘇東坡在講學,許多學子都慕名而來,畢竟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甚至有些人揣著乾糧,從幾百裡外的地方趕來,只為了能見上偶像蘇東坡一面。
  • 寡婦上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年輕樵夫巧對下聯
    後來過了今年,鄰裡街坊經常給這名女子開導,於是她就寫了一副對聯「長巾帳中女子好,少女更妙」,並承諾說誰要是對出這幅上聯,就可以以身相許。    這副上聯其實是個拆字聯,上聯中的「長巾」組合在一起,剛好是一個「帳」字,後面的「女子」組合成一個「好」字,下聯必須也要合字,才是合乎語法的,其實並不好對。
  • 上聯「黃昏過河,腳踏滿天星鬥」,8歲孩童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歷代有關對聯的小故事可以說數不勝數,今天就為大家講一個大才子對對聯的故事。清朝時期有一位大才子,名叫宋湘,又稱煥襄。其人從小就天資聰慧,自幼就在對聯和詩詞方面嶄露頭角。走入仕途當中,為人也是十分的清正廉明,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宋湘一生歷經了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到了嘉慶年間,被嘉慶皇帝封為「嶺南第一才子」,而《清史稿》中也記載說「粵詩惟湘為巨」。
  • 和珅使壞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乾隆怒了
    對聯和詩詞類似,但是比詩詞更加的短小精悍,通常一副對聯由上聯和下聯組成,上聯叫出句,下聯叫對句。在對聯的語法上,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押韻,上聯有多少字,下聯也要有多少字,而且動詞要對動詞,名詞要對名詞。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被網友對出,太有才了!
    對聯講究對仗工整,上聯和下聯的字數不但要相同,而且詞性也要相當。比如動詞和動詞相對,名詞和名詞相對,都是有一定的規律。很多人知道中國詩詞文化在乎平仄押韻,而對聯其實也很強調平仄律,一般來說上聯以仄音結尾,而下聯以平音去收,讀起來才朗朗上口。
  • 才子出一_上聯:騎青牛,過函關,老子姓李,下聯真是太經典了
    才子出一_上聯:騎青牛, 過函關,老子姓李,下聯真是太經典了對聯在中國社會裡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東西,古代時期兒童們更是從識字開始便學如何對對子。現在雖然我們不會學習的這麼早,但也是從念書開始就多有接觸。就別說每年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在門口貼春聯,而這春聯也是對聯的一種。
  • 寡婦出一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乞丐對出絕妙下聯,寡婦開心嫁人
    在古代對聯可以用來比試文採,蘇軾的妹妹叫蘇小妹,和蘇軾一樣她非常的有才華。蘇軾平時也慣著蘇小妹。
  • 官員出上聯:響水池中池水響,路過農夫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比如宋代的大文豪蘇軾,就是一位對聯高手;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號稱對聯大師的解縉,也都在對聯上有著很深的造詣。 古代有很多經典的迴文聯,比如上聯是「鬥雞山上山雞鬥」,這副上聯正讀和反讀都是相同的含義,下聯配「龍隱巖中巖隱龍」也是同理。
  • 上聯:韓愈杜甫劉禹錫,「諧音梗」難倒網友,對出下聯者堪稱優秀
    世間盛傳你是「長聯聖手」,今天我出一個上聯,你要是能對出下聯我就冒雨送你回家。說罷,只聽鍾耘舫嶽父出的上聯是:夏大禹,孔仲尼,姬旦杜甫劉禹錫,子莫顏回。鍾耘舫初看這個對聯後,覺得很奇怪,他想:將七個看似不相關的人名連在一起,是想表達什麼意思呢?夏大禹即夏朝的帝禹,孔仲尼即萬世師表的孔子,姬旦即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旦,子莫和顏回都是孔子的弟子。
  • 乾隆出了個上聯:金木水火土,和珅與紀曉嵐各出一下聯,水平一目了然
    、另一個則是大貪官和珅,據相關的史料記載,一次在微服遊玩江南的時候,因為感到肚子飢餓,於是乾隆與兩個臣子走進了一家街旁的酒樓,在等著上菜的時候,此時的乾隆卻是靈感湧來,於是提議用對聯來打法時間。 為此乾隆隨口做出上聯
  • 蘇小妹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妙對下聯,蘇小妹又羞又氣
    對聯的語法可以說想要對出一副對聯並沒有那麼容易,如果肚子裡沒有點「墨水」,只能看著上聯干著急。但是能對出一副下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聯和詩詞的韻律很相似,都講究平仄押韻,而且對仗要工整,上聯一般多少個字,下聯也要以同樣的字數應對,不能存在缺字或者多字的情況。
  • 書生出經典上聯:「魯為日上魚」,老先生對出精彩下聯,堪稱絕對
    文章書生出經典上聯:「魯為日上魚」,老先生對出精彩下聯,堪稱絕對系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而今天我們說的故事,就是當時一位書生出經典上聯:「魯為日上魚」,卻被老先生對出精彩下聯,堪稱絕對。當時一位秀才進京趕考,途徑一個叫魯大殿的地方,書生向來喜歡觀賞風景,吟詩作對,在如此良辰美景之下,也是詩意盎然,就在自己感慨之際,突然聽聞到周圍有讀書聲傳出,於是秀才便尋聲前往,想要一探究竟。
  • 考官出上聯「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蘇東坡以手勢巧對下聯
    我們都知道對聯是對偶句,講究對仗工整,一般都是一人說出上聯,一人根據上聯的意思字數情景和表達的想法來對出下聯,都是幾個字對幾個字,一句話對一句話,但是有誰聽說過用一個手勢就能對出下聯的。說了你們還別不信,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蘇東坡就以手勢對下聯。
  • 李姓家族又出上聯:「李唐,李靖,李連杰」,各大皇姓紛紛表示不服
    李姓家族上聯:「李唐、李靖、李連杰」,趙宋、朱明兩大家族回應最近,看很多人在網上炒作姓氏對聯,各大姓氏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大都圍繞古今名人,妙對連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姓氏非常之多。作為我國五大姓氏「李、王、張、劉、陳」都人才輩出,其中李姓家族的人數最多,李姓家族作為帝王姓氏,在我國歷史上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李姓家族又給出上聯:「李唐,李靖,李連杰」,於是姓趙、姓朱的皇家姓氏紛紛霸氣回應。我國的對聯文化源遠流長,不僅要求上下聯對仗工整,而且意境相呼應,這樣才能算是好對子,至於李姓家族所出的上聯看似簡單,可是其中還是有著不小的難度的。
  • 朱元璋出一上聯:我是天下第一,才子對出下聯卻當場被斬首
    朱元璋出一上聯:我是天下第一,才子對出下聯卻當場被斬首。在以前的時候皇帝面前的官員那可是十分不好混的 ,有句俗話叫「伴君如伴虎」,極有可能你之前的言論作為討得皇上的歡心了,後面皇上琢磨別的意思就直接殺了你。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對的太經典了!
    經常由一個人出上聯,對方再根據上聯對出下聯,過程十分的有意思。就連比武招親有時也用對聯絕勝負,可見對聯在古人心目中多麼的重要!從古至今就有很多和對聯有關的故事,十分的精彩!在周星馳經典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就有經典的對聯對決,雖說是電影橋段,但是對對子也能這麼精彩讓人回味無窮。號稱七省文狀元的對王之王對穿腸,隨寧王入華府,以對子為藉口準備對華太師下手。
  • 絕妙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全是寶蓋頭的字,下聯讓人拍手稱絕
    只是她的命不太好,丈夫沒幾年就死了,只留下她繼承了家產卻獨自守著空房。時間長了,不免有形單影孤的感慨。想要再嫁,卻怕將來的丈夫配不上自己的才氣,苦思冥想之下,就打算以對聯招親。這位富翁遺孀出了一個上聯,並放話說如有絕佳的下聯,自己將帶著萬貫家財做陪嫁。上聯是: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