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對聯是對偶句,講究對仗工整,一般都是一人說出上聯,一人根據上聯的意思字數情景和表達的想法來對出下聯,都是幾個字對幾個字,一句話對一句話,但是有誰聽說過用一個手勢就能對出下聯的。說了你們還別不信,宋代著名的文學家蘇東坡就以手勢對下聯。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手勢是如何對出下聯的,如果是你,能看懂蘇東坡的手勢嗎?
據說,蘇東坡被貶到黃州做團練副使的時候,藉助講學以派遣心頭的鬱悶,慕名而來的考生絡繹不絕,黃州簡直成了學子文士的薈萃之地,於是蘇東坡的名聲日響,不知怎麼驚動了朝廷,便派來一名考官,名為巡視講學,實為查看動靜,經過一番的密訪,並沒有發現蘇東坡有什麼越軌之處,但是考官實在是不甘心,想方設法的要把蘇東坡的名聲壓下去。
一天,他對蘇東坡說:「蘇學士名揚四海,想必高足也是滿腹文章,我想見識見識」,於是東坡就找來十名學生來見考官,學生們作成一排,周圍還為了不少的看熱鬧的人,考官心想,要想讓蘇東坡當眾出醜,只有鑽冷門,於是他說,今天不考別的,只要你們對一副對子,我出上聯,你們對下聯,考官隨即指著外面的寶塔說道:「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
果然不出考官所料,這些學生本以為會考詩詞歌賦,四書五經的,沒想到考的是對對子,完全沒有思想上的準備,十分的緊張,越緊張反而越對不出來,都感覺對不起老師,考官甚是得意,於是指著第一個學生問到:「你會對嗎?」那個學生不好意思開口,低著頭,伸出手搖了兩下,考官有指著第二個學生問到:「你呢?」那個學生,也同樣把手搖了兩下,考官一直問到最後一個,結果都一樣。
這時,考官再也不想掩飾幸災樂禍的心情了,他嘲笑著問到:「蘇學士,這......」還沒等他說完,蘇東坡就急著說道:「這麼簡單的題,如何能考住他們?」考官就不明白了,那為什學生們都用手勢說自己不會對,蘇東坡說道:「他們都對出來了,你把他們召集在一起,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的不便,前面的人會對也不能說出來,要不然後面的人就會一一因襲,所以他們就打了手勢來對,這手勢就是他們的下聯。
考官還是不明白,於是蘇東坡解釋,上聯是「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他們對的下聯是「玉手搖搖,五指三長兩短」,周圍的人無不讚嘆,這下考官是無言以對了。蘇東坡果然是名不虛傳。這就是蘇東坡的手勢下聯,有沒有人看懂了。
對聯的絕妙之處還有很多,古人的智慧讓人佩服不已,我們很幸運,古人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的經典之對,如果細細揣摩,定然會受益匪淺的。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更有趣的對聯可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