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編碼》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數字編碼》是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77、78頁的內容,是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本節課就是要讓學生對數的廣泛應用有初步體會,讓學生了解數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本節課是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身份證號碼的組成規律,體會數字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並通過實踐活動進行簡單的數字編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數字與編碼」的實踐活動,讓學生了解有關身份證等數字編碼的知識,接觸到實際生活中更多數字編碼的應用,初步掌握數字編碼方法,體會到數學應用的廣泛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
2、讓學生通過課前調查諮詢,自主探索發現關於編碼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3、讓學生體會數字在表達、交流和傳遞信息中的作用,體會符號思想。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了解身份證號碼含義,體會數字編碼的特點。
難點是如何讓學生在辨析、實踐中逐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廣泛應用。
教具準備 :課件,身份證
二、說教學意圖
本節課目的在於讓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引導學生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經歷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三、說教學方法
(一)說教法:本節課中我力圖滲透一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如觀察,猜測、比較、分析等方法始終貫穿著整節課。
(二)說學法:在這節課上,認識身份證號碼,我主要採取了課內外相結合的形式,將課堂內的數學活動延伸到課堂外,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查閱資料,獨立思考和主動獲取知識。
四、說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引出新知
首先在導入時,通過做一個有關數字的熱身遊戲,讓孩子們感受數字還能在特殊的情境中表示特殊的含義,這樣自然引出了今天的新課《數字編碼》,
二、探究身份證號碼含義
1、小組合作探究身份證號碼的含義
讓學生經歷觀察、分析收集好的身份證號碼,在同伴之間的互相交流和學習過程中分享收穫 ,然後發現規律與特點。
2、以老師的身份證號碼為例,在師生之間的質疑辨析補充中。使學生能從身份證號碼這個具體實例中初步了解蘊含其中的一些簡單信息和編碼的含義,對數字編碼有了一定的感覺。
3、鞏固練習
三、綜合應用、拓展提升
(1)、生活中的數字編碼
1、學生分享生活中的數字編碼。
2、視頻分享老師收集的數字編碼。
共同發現生活中常見的「數字編碼」展示給學生們,讓他們更深切地感受到「數字編碼」無處不在。
(2)、我是小小編碼員
我設計了「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編一個學號」 的活動,放手讓學生親身去體會、經歷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四、全課總結
分享: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數字編碼》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身份證號碼中蘊含的一些簡單信息和編碼的含義,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
2、通過猜測、探究、交流、實踐等活動,加深對數字編碼思想的理解。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進一步體會數字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對生活中數學問題的領悟與應用意識。提高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身份證號碼的含義, 體會數字編碼的特點。
教學難點:如何讓學生在辨析、實踐中逐步體會數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廣泛應用。
教具準備:課件、身份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學數學離開和數字打交道,今天這節課先來和老師做一個報數的熱身遊戲,遊戲結束後,師提問:在剛才的遊戲中數字「12」表示什麼?平常你們看到「1」還能想到什麼?(預設:一張課桌,一位同學,考試第一名,數字可以表示數量和順序)看來數字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含義也不一樣。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新課《數字編碼》(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建構新知
(一)了解身份證號碼
1、師:出示身份證,讓學生說說這是什麼?並在哪些地方要用到身份證?強調妥善保管身份證。
2、小組討論交流,初步感知身份證號碼的含義
小組匯報,教師適時做引導和補充:
(1)地址碼
指身份證的前六位,第一、二位為省、自治區、直轄市代碼;第三、四位為地級市、盟、自治州代碼;第五、六位為縣、縣級市、區代碼。
(2)出生日期碼
指身份證號碼第七到第十四位,表示編碼對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數字表示,月兩位(不滿兩位的前面用0佔位),日兩位,看到生日,你還能知道年齡嗎?
師:大家把表示出生日期的這幾位數字圈起來讀一讀,重點記一記爸爸媽媽的生日。
(3)順序碼
指身份證第十五位到第十七位,是當地公安局派出所的分配碼,順序碼表示在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人中的順序。師引導大家關注第17位,也就是身份證號碼的倒數第二位。
師:大家注意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倒數第二位是雙數的同學舉手,(發現舉手的,齊刷刷的都是女生)倒數第二位是單數的同學舉手,(發現都是男生舉手)由此可見,第17位可以表示性別,單數表示男性,雙數表示女性。
(4)校驗碼
師:校驗碼是電腦根據前17位數字按一定公式自動生成的,大家猜想一下,校驗碼的數字可能哪些?(產生的校驗碼有0~10,11個數字)。
4、質疑辨析
師:對於身份證號碼的編排,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嗎?
5、鞏固練習
大家來幫忙:「小馬虎」在課前收集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四個人的身份證號碼,但是不記得這四個號碼分別是誰的了,你能幫幫他嗎?
330681 19450120 9698 ( )
330681 19720811 1828 ( )
330681 19471210 2968 ( )
330625 19701108 6812 ( )
三、綜合運用,拓展延伸。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數字組成的編碼呢?(生交流)
課件展示很多生活中的數字編碼。
師:我們生活中的數字編碼真是無處不在呀!運用數字或符號來描述事物可以更簡潔準確。
我們想不想嘗試一下呢?
師:其實我們班上的每位同學在學校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編號,這也是我們身邊的數字編碼,請同學們運用數字編碼的知識,給自己編個學號,可以讓老師看到這個號碼,不用知道名字就能找到你這個人,可以嗎?在設計之前先想一想,學號裡應該包含哪些信息?(出示表格)
四、總結提升 。
師:同學們,未來社會將更是一個數字資訊時代,還有許多數字編碼有待我們去發現,等著我們去設計,希望同學們能用學到的知識解決更多的實際問題。
《數字編碼》教學反思
數學雖然是嚴謹的,但數學在生活中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應運而生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條件,不僅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手段,需要教師不斷去研究、去探索、去創造,使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回顧整節課,在課堂上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在觀察中感知,在交流中領悟,在應用中升華。
1.激發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關鍵。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 察、操作、比較、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在教學中,以學生報的數引入課題,注重挖掘數學內容中的生活情境,讓數學貼近生活,使學生對數學產生一種親切感,從而認識到生活中充滿了數學,生活真有趣,數學真有趣。
2.引導為主,有張有弛是保障。新課標指出: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數學學習過程充滿著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也就是說,只有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廣闊空間,讓學生自己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學生不在教師的指令下默默接受,他們的知識和能力才能得到發展。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課前搜集身份證號碼,課中自己探究身份證號碼中的「小秘密」,課後拓展延伸,使這些廣泛存在於生活、為學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數學」一下子展現在學生眼前,使「編碼」這一看似很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有趣。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來探究身份證編碼的規律,再通過討論和教師的點撥引導歸納出身份證編碼的規律,這樣的教學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他們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3.在實踐中讓學生「學以致用」是目的。新課標指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因此,在本節課中,教師不是一個簡單的知識傳授者,而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體驗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關係。同時,根據生活中的素材,教師還設計了編學號、根據編碼找信息等活動,讓學生體驗到數學 的意義和實用價值,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增強其應用數學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