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喜歡在星巴克辦公?而且一呆就是一下午?

2021-01-10 36氪

文 | 萬德乾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1.星巴克如何改變了中國人對私人空間的看法?

2.咖啡這種西式飲品為何成為白領的社交神器?

3.如何從人性的基本面,發現新零售的創新點?

星巴克,排除掉一些無關本質的個案因素,基本上是公認的城市白領圖騰符號。一條街道上有無星巴克,也是老百姓衡量一個商業地產招商實力,一個地塊綜合商業價值的常用標準。

看似不夠客觀,其實很能反映事實。

一個繫著圍巾的白領女子,穿著一席風衣,身邊有一杯星巴克咖啡,一臺蘋果筆記本電腦,一個iPhone(安卓也挺好的)手機。配合著身邊星巴克的一張桌子、一把椅子,坐在沉穩不失典雅的深褐色星巴克咖啡廳裡……

這畫面,你可以說很裝,但真的不能否定很多人很喜歡。

星巴克的空間價值

人們以為他是為了咖啡,才去星巴克。卻不知,很多時候,人們是為了去一個地方,順便發現星巴克就是那個理想的去處。

那麼問題來了,人們想去的是什麼地方?這個地方為什麼是星巴克?以及為什麼還時常還喜歡帶著電腦去?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有一杯咖啡,而不是別的吃的或喝的?

答案是,現代都市生活下的人,需要去一個公共的私人地方。在一個公共的地方,搭建一個有私人感的領地,做著相對私人的事情。比如:看書,對著電腦辦公,手機自拍聊天,甚至和朋友面對面聊天…

或許令人奇怪的是,這些很私人的需要,為什麼不去純粹的私人空間,比如家裡、會議室?

原因也不奇怪。以上所列的那些發生在星巴克的私人事務,並不完全私密。而純粹的私人空間,做著並不完全私人的事情,反而有每個人天然不喜歡的孤獨感。

也就是說,除了絕對的私密行為,比如電影《無間道》裡臥底和警方的接頭碰面。人性的本質,並不喜歡孤獨感。

要知道,星巴克落地中國的這些年,也是中國人對情侶在公共場合,隨意接吻也習以為常的過程。

在陌生的公共場合,做著私人又不絕對私密的事情,是人性使然——人不喜歡孤獨感。

但人喜歡獨立感。

即人性不喜歡孤獨感,但又喜歡私人空間的獨立感,還是在公共場合的陌生感體驗下。

因為公共場合是陌生而熱鬧(不是吵鬧)的地方。人喜歡在這種環境下,做著個體而私人的事情,一舉實現祛孤獨、私人、獨立、陌生、熱鬧的多個條件的貫穿。

所以,在星巴克,適合初次見面(相親),不適合商業談判籤約。適合老朋友敘舊,不適合一起玩狼人殺。適合三、五閨蜜聊天,不適合房屋中介開業務總結會。真把星巴克當自己家,也會被旁人鄙視。

相對個體而私人的行為,在星巴克裡,那畫面才顯得不違和。

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會帶著電腦去那裡辦公,媒體人在寫新聞稿,廣告人在做PPT……人也喜歡在熱鬧而陌生的環境下,動腦更容易找到注意力。

星巴克的咖啡奧妙

說了那麼多星巴克環境的好話,該說說星巴克常賣的咖啡和茶了。畢竟,人家是一個賣飲品的地方。

外來飲品落地中國100年來,最成功的只有兩個:一個是滿足口感和低酒精的啤酒,一個是對應中國茶的咖啡。

咖啡,已成功打入到中國人的日常味蕾。

茶,在星巴克也有,但更偏向一種西式茶飲,不是中國茶的喝法和味道,星巴克也不會提供中國茶。因為中國茶的喝法,對應的服務流程,很難確保品質的標準化(這裡不展開多談)。

咖啡和茶,是非常了不起的飲品。一種能夠實現口感、提神、社交等所有飲品功能的兩種東西,成為全球各地公共環境下,助力私人空間的神器。

尤其是咖啡。

咖啡,無論在焦糖和牛奶的怎樣花式調配下,本質還是屬於重度口感飲品。人的生理性食慾,在正餐之外,還有口感(就是愛吃)和口閒(嘴巴不能閒著)的生理特徵。

也就是說,星巴克的咖啡,既不是為了解渴(那是水、可樂的功能),也不完全是提神(紅牛替代了這種飲料功能),只為口感需要。

咖啡這種重口感的飲品,完美的實現了口欲和口閒的合二為一。

美國作家戴維考特萊特知名著作《上癮五百年》,對咖啡怎麼成為一種癮品,有過詳細的分析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進一步找來閱讀。

人對正餐(吃飽)之外的生理性食慾,通常有兩種:

第一,滿足口感口欲的替代品:類似鴨脖子、辣條等重口感零食。

第二,滿足口閒的替代品:比如薯片、水果、餅乾等輕口感零食。

一定意義上,男性群體喜歡的香菸,也是一種解決嘴巴閒散不適感的重口感東西(巧合的是,幾乎所有的咖啡屋,只要物業條件允許,都會在室外設立吸菸區)。

反過來看,在星巴克裡面,幾乎沒人會配著咖啡吃零食,最多就是麵包和甜點。

這就是咖啡在人的生理欲望層面,具有的魔力。

當你在一個祛孤獨、私人、獨立、陌生而熱鬧,做著很個人的事情,又有一杯滿足口欲的飲品(雖然很多人並不滿意星巴克的味道,這裡也不展開)。一切都顯得完美!

星巴克的零售啟示

一個是人性作祟,一個是咖啡作怪。

這就是為什麼星巴克能在幾十年來,成為全球都市白領階層的生活符號。除了星巴克,任何別的地方和表達式,雖然也有類似功能,但都不足以像星巴克這樣,完美的體現這種生活符號。

那麼,星巴克帶給零售連鎖業者,怎樣的啟示?

我們還是回到人性。因為,你的店鋪,不一定賣的是咖啡。

與星巴克滿足人性的類似行為,是很多人喜歡跟陌生人傾述秘密。比如深夜廣播電臺的聽眾來電。

有人的地方,就有講話。同樣,是人,就有秘密。是秘密,就渴望傾述。

人不喜歡讓秘密僅僅為自己獨自承擔,必須打破壓抑和孤獨,與社會公共達成哪怕是很牽強的共鳴感。

但是又因為秘密只對陌生人講,秘密依然還是秘密,不會回流到自己的熟人圈子。

所以微信的漂流瓶工具,曾經才會那麼流行。張小龍說微信就是滿足人性的痴、貪、嗔,意思即在於此。

這也是為什麼,本文開頭會說,無論怎麼看看,星巴克都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從星巴克當中,我們會發現。當一個品牌和它所提供的實體體驗場景,能呼應當代人的人性深處,是非常容易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

這種人性深處的意思,不是傳統零售業想當然理解的那種:餓了想吃飯,渴了想喝水,有錢買貴的,沒錢想打折。

這麼理解,膚淺了。

這裡說的人性深處,是基於現代城市化生活方式帶來的人性深處改變。如果沒有現代城市化生活方式的系統性改變,現代人也就沒那麼需要在陌生而熱鬧的環境裡,找尋私人的空間,做著私人的事情。

要不然,阿里巴巴新零售的官方定義中,為什麼要說大數據打通人、貨、場?因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人的日常行為和人性深處,已經被數據化改變了。

所以,呼應當代人的人性深處,在商業上是很容易成功的,且人人都會認可。一個品牌能滿足這三個條件,想不成功都不可能。

講完了人性,最後,我們還是順帶說說咖啡吧!

很多人會奇怪,除了星巴克和那些咖啡廳,其實有很多地方,比如便利店、麵包烘培店、餐廳、書店,現在都在賣咖啡。這又是為了什麼?

這些同樣具有實體體驗空間價值的場景,一部分也在複製星巴克的優勢,尤其是麵包烘培店喝書店。

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坪效的最大化。比如便利店、餐廳等。

在有限的營業面積裡,搭配更多可以由主營商品帶動的關聯商品,提升顧客的消費轉化率及客單價。

這些實體店鋪,經營本質是實現更多的銷售功能,而不是場景的體驗值。

新零售時代,網際網路公司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讓實體店鋪的空間場地,多一些場景體驗值。

有關星巴克作為社會第三空間、咖啡、從人性發現商機、以及與新零售的關係,大概就是這些。

記得以前有媒體擅長做現代都市白領的商業性話題。我們《零售老闆內參》APP,也期望能在大眾C端群體裡,發現不一樣的新零售角度,為零售行業賦能,為新零售加持更多知識信息。

相關焦點

  • 聖杯戰爭是什麼梗 星巴克貓爪杯為什麼叫聖杯
    最近不少的網友在微博和抖音上看到一個新詞「聖杯戰爭」,不明白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叫星巴克貓爪杯是聖杯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聖杯戰爭這個梗。
  • 星巴克中國正在失去「光環」?
    事件起因於一網友提問:一直沒太弄明白,在星巴克拿著筆記本電腦的那群人,到底是什麼職業?而後,有人戳穿了答案——那是星巴克「氣氛組」。對此,星巴克不僅沒有否認,反而接過梗來,正兒八經地招募起了氣氛組,引發公眾熱議。在餐飲業,僱人排隊營造火爆場面是不少網紅餐廳的玩法,一向「高冷」的星巴克如此「自黑」,也讓業內很是意外。
  • [評論]星巴克被逼做外賣:「第三空間」就快沒人捧場了
    星巴克中國選擇在這個時候切入外賣,唯一一個合理的解釋就是:有錢有閒到店消費,以享受這個「第三空間」的目標用戶,現在越來越少了。這可能是一個迫不得已的決定。1 | 星巴克外送在品質和價格上都不佔優與阿里巴巴的這一合作,是星巴克榮休CEO舒爾茨留下的最後一份遺產,同時也是在星巴克最近一份財報顯示中國區利潤率下降7.6%的背景下宣布的。經過包含星巴克在內的多家企業的共同教育,中國咖啡/茶飲市場目前已經走向成熟,咖啡堂食和外帶業務都有不少新的競爭者出現。
  • 星巴克老闆曾擁有NBA球隊 把店開進靈隱寺膽色過人
    星巴克進靈隱寺開店  人物故事故事一  舒爾茨經常講述一件他小時候發生的事有一天當他一進家門,就發現自己那位靠打雜工維持生計的父親躺在了床上,原來他的腳踝斷了。從此他也失業了,由於沒有醫療福利,家裡的經濟更加拮据。「我永遠忘不了這一幕,我父親是個快垮掉的藍領工人,他的價值沒有得到體現,沒有受到尊重,這使他覺得很辛酸和憤怒。所以我下定決心絕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在我的僱員身上。」舒爾茨說。這也就是為什麼連許多兼職的星巴克員工都享有全部醫療福利的原因。
  • 2021年,星巴克能支稜起來嗎?
    很多人會點上一杯咖啡,然後在星巴克坐上一下午,跟三兩好友或者生意夥伴暢所欲言。正因為如此,星巴克才成為了很多網紅的打卡聖地,並且讓購買者願意承受較高價格的消費。這個消費裡,花的不僅僅是咖啡的錢,更多的是花在了場地上。如果星巴克失去了「第三空間」的場地優勢,僅僅只有點單、外賣功能的話,它的品牌溢價能否讓消費者買單,恐怕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聽星巴克創始人的成長,看星巴克發展藍圖
    前星巴克董事長兼執行長霍華德·舒爾茨說「《從頭開始》這是我迄今為止寫的最重要的一本書。」 一、童年影響人的一生 更多的企業主談及成功時,往往是說曾經輝煌,但霍華德·舒爾茨足夠坦誠。
  • 有人說凌晨三點,有人說五點,有人說下午
    有很多種說法,有人說有人說凌晨三點,有人說早上五點鐘,有人說下午,而且各有各的理由。具體情況如何,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凌晨三點起床練功,聞雞起舞,是傳統內家武術的要求。因為此刻是寅時,正是「陰陽交泰產群生」的時候。中國的傳統文化認為子時一陽初開,是天一生水。丑時二陽生,是地二生火。寅時三陽化生,是寅時生人。為什麼說是寅時生人呢?古人認為,天為陽,地為陰,陰陽交合產生了萬物。
  • 不輸星巴克,速溶咖啡迎來「新領頭人」,單月最高銷量破千萬杯!
    咖啡不知道何時起就在中國內流行了,尤其是星巴克更是其中翹楚,很多白領、年輕的小哥哥小姐姐就喜歡坐在星巴克,一邊拍照一邊喝咖啡。不過喝一杯星巴克價格可不便宜,一杯咖啡大概在30元左右,這個價格已經是相當貴了,不過咖啡界除了星巴克、瑞幸咖啡還有很多好喝不貴的速溶咖啡,速溶咖啡靠著便捷方便又廉價的方式贏得了廣大咖啡界的好評。
  • 「高嶺之花」星巴克
    文章經授權轉自公眾號:新博弈(ID:newgametheory);作者:何志武;編輯:於華東5月25日,星巴克微信小程序正式上線,補齊品牌數位化版圖中的最後一塊拼圖。自1999年星巴克在中國開設第一家門店以來,精品、小資就是其深入人心的標籤。
  • 美國大叔在上海星巴克發呆,在餐具信封紙上畫畫,後來竟辦起了畫展
    「劍走偏鋒」的馬克,把所有作品都畫在了星巴克用來裝餐具的信封紙上。 見到43歲的馬克之前,關於他的「傳說」有不少。有人說他每到星巴克必喝紅茶拿鐵,還有人告訴記者,他只在早餐時段出現,每次都只點「伯爵茶+原味可頌+藍莓酸奶」這組標配。
  • 從頭再來(星巴克之父)
    從頭再來(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寫的關於自己一生的自傳,星巴克之父,星巴克的歷史和發展和個人人生的一生經歷。霍華德從小家庭艱苦,家裡都沒有什麼錢-非常困難而且家裡還欠了不少債,家裡的生活狀況和父親的無能(讓他想逃離家裡也感到非常無力,從小就埋下有了一顆想要改變現狀的心)。
  • 星巴克怕了!日本打造3秒自調手衝咖啡,口味正宗,比瑞幸還便宜
    說到咖啡,大家是不是已經有畫面感了:清晨,白領手裡拿著一杯咖啡,因為咖啡具有提神功能,清晨一杯咖啡,能更加有效的投入工作。說到咖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星巴克了吧,平時我也是個星巴克迷,偶爾周末會跟幾個好友,點上幾杯咖啡,聊聊人生,也是特別愜意的生活。
  • 有人做到了
    還有一些人,如果你走到他那兒,說有一個第二杯半價的活動,他大概會告訴你「也喝一杯」。為什麼?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嚮往好的生活方式,他不見得每天喝一杯,你觸發了他會接受,尤其你還告訴他說一起聊個天、散個步的時候。假設60人每周每天問他一遍,他可能會喝五杯。還有一種是他其實不愛喝,怕你說他不喝感覺比較LOW。
  • 霍華德·舒爾茨:在星巴克逆襲人生 | 人物
    然而,第二天一早6點多,他就會去巡店,當門店裡的早班員工正在做準備工作時,會看見這位傳說中的董事會執行主席正敲打著玻璃窗向員工示意。霍華德的幾十年職場歷程都在星巴克度過,出身並不富裕的他從讀書到就業,到接觸到星巴克、一度離開再回歸、收購星巴克再到拓展中國等海外市場,霍華德總是在完成一系列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以「逆襲」之勢寫下一個個勵志故事。
  • 過去一年,星巴克迎來線上爆發
    文|咖門  妮可編輯|金語1月5日,咖門2021萬有飲力峰會的現場,星巴克中國副總裁、數位化創新業務總經理劉文娟,分享了《星巴克中國數位化體驗創新》,帶來星巴克過去幾年對於數位化的探索與體會。對星巴克來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將品牌的情感連接屬性帶入到數位化體驗中。
  • 劉洪:星巴克召回問題杯傷害了誰
    但星巴克咖啡日前的一則召回令,則讓我看得很納悶,也有點鬱悶。  星巴克要召回的是27萬隻塑料杯,自然是中國造。這是一種中間略鼓的兒童杯,杯子一側有個凸出的彩色小動物圖案。星巴克此番召回的理由是:假如杯子掉到地上,動物圖案會破裂開來,碎片易被兒童吞食,裂口則會對兒童造成割傷危險。星巴克說,人們可持杯子到店裡退錢,同時,星巴克將提供一杯免費飲料。
  • 「星巴克之父」霍華德·舒爾茨:貧困影響了我的經營哲學
    作者丨田 甜編輯丨孔露嬌「這是我迄今為止寫的最重要的一本書。」從星巴克董事長兼執行長位置上退休後,霍華德·舒爾茨終於有時間回顧自己的人生和事業經歷,於是有了《從頭開始》這本書。書中透露了霍華德很多不為人知的成長經歷,也道出了他的人生信條和商業價值觀,這正是支持星巴克走向成功背後的價值體系。
  • 北京十二時辰:申時(15時-17時) 奶茶慰藉了忙碌的下午
    而今的申時,下午茶時光正在京城的各個角落瀰漫開來。八通線九棵樹站羅斯福廣場內的星巴克咖啡廳中,星歡聚下午茶吸引著八方來客。他們在用一杯草莓星冰樂或者一杯馬達加斯加來對抗夏日炎炎的午後,在用夏日趣玩西小瓜蛋糕來抵禦那不斷襲來的倦意。店長蘇玉說,下午茶時段一直是店裡的最尖峰時段,這個時候是一天中客流最多的時候。
  • 西雅圖|全球第一間 星巴克典藏咖啡烘培高級概念店
    西雅圖除了必去的派克市場有著世界第一間星巴克咖啡館&星巴克復刻店外,還有全球第一間高級版星巴克「星巴克典藏咖啡烘培店(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是一個合併了咖啡、烘焙工場的星巴克高級概念店。
  • 為什麼會有人不喜歡獅子座?
    為什麼會有人不喜歡獅子座?如果說雙子善變,那獅子也是令人捉摸不透的,你以為你看透ta了,但下一秒ta就會讓你顛覆對ta的認識。從不認為自己會錯,在獅子的世界裡,任何情況只分兩種,ta對,和別人錯。太執著,根本聽不進去別人半點意見,非要堅持自己那一套理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