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真正有利於家國百姓的學術研究︱新生代表張皓辰在2019年北京...

2021-01-17 澎湃新聞
做真正有利於家國百姓的學術研究︱新生代表張皓辰在2019年北京大學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

2019-09-07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2019年9月6日,北京大學2019年研究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 會上,國家發展研究院2019級博士生張皓辰作為研究生新生代表發言。 官微為您分享全文,一起聆聽。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我是國家發展研究院2019級博士生張皓辰,很高興作為新生代表發言。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北大的開學典禮了。四年前,我作為北大經濟學院的本科新生,也是在這裡上的開學第一課。

不過,現在和四年前還是有區別的。首先,四年前我坐在臺下,現在在臺上;當然更重要的是心境的改變:四年前我剛剛以北大學生的身份進入校門的時候,只覺得成功已經近在咫尺,經世濟民的抱負分分鐘就能實現。可是今天不一樣了,這次作為新生,我是誠惶誠恐,如履薄冰,感覺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我想從零開始,甚至是從負數開始,再好好吸收這個園子的養分,領會深邃厚重的北大精神。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三個問題:

「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

——這好像也是學校保安最常問大家的問題。事實上,整個人類歷史都始終在尋找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那麼,對於在座的我們,在即將開始的研究生生涯中,該如何回答這三個問題呢?

我想,「從哪裡來」是最好回答的。我們從五湖四海而來,帶著全國各高校最優秀學生的光環齊聚於此,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了一份共同的使命和責任。

這時,下一個問題來了:「我是誰?」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是憑空冥思苦想得來的,而是通過不斷的實踐和試錯得來的。我可能和在座的諸位一樣,在本科期間也曾兜兜轉轉,磕磕碰碰,在所謂的專注與廣度之間求得一個艱難的平衡,美其名曰「在自我完善中不斷尋找」。所幸,在北大這塊沃土上,我找到了自己熱愛的研究方向,成為了北大第一批專門從事新結構經濟學研究的博士生中的一員。

在博士期間,我大概還會繼續思考「我是誰」。同時,也會越來越清楚,什麼是「從知道到懂得」,什麼是「又博又專」「愈博愈專」。從淺嘗時的好奇,到專注,到擅長,到熱愛,到創新,這是一個蛻變的過程,我們已經做好了迎接這種蛻變的準備。

還有一個問題:「我到哪裡去?」我想這個問題對我們都很重要,不妨說是「我們到哪裡去?」作為研究生,做研究是我們的天職。「我們」可以是一個學科,一個領域,往小裡說可以是一個研究團隊,往大裡說可以是我們這一代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而每一代人當中必有其先驅和探索者,他們走的是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別人越是不理解,他們就越切實去做,「天下事只在人力作為,到山窮水盡之時,自有路走」。北大始終滋養和培育著這種先驅和探索的精神。

就我個人的學科和方向而言,我想,林毅夫老師就是他們這一代經濟學人當中傑出的先驅和探索者,新結構經濟學就是這個偉大時代的產物。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新的理論來源於新的現象。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經濟奇蹟,留下了無數重要而亟待解釋的現象,這就是我們實現理論創新的大好時機。

我們要想把本土化的優勢充分挖掘出來,就要紮根中國的現實問題,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胸懷,從現實中來,到現實中去,做真正有利於家國百姓的學術研究,以學科振興推動民族復興。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說:「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這是一個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夠產生思想的時代。」理論的目的在於認識和改造世界。只要是能夠幫助人們更好認識和改造世界的理論和思想,就是有價值的,就值得我們為之付出心血去鑽研。這種學術價值,不以學科論高低,不以中西論英雄。

作為有志於學術研究的北大青年,我們想要知道做什麼能夠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就必須了解這個國家,乃至當今世界面臨什麼樣的局面、亟待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每個學科都有這種屬於自己的「時代之問」,而這些問題的答案也絕非輕易所能求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我們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戰略機遇,趕上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時代,就更要以捨我其誰之大氣魄、大擔當,腳踏實地,銳意創新,讓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我們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

有一段話始終讓我感動和振奮,我分享給大家:

只要民族沒有復興,我們的責任就沒有完成;只要天下還有貧窮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在貧窮中;只要天下還有苦難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在苦難中;這是我們北大人的胸懷,也是我們北大人的莊嚴承諾!

讓我們以此共勉,珍惜在燕園的每一天,珍惜這個大有可為的時代。

我的發言就到這裡,謝謝大家!

人物簡介

張皓辰,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15級本科生,國家發展研究院2019級博士生,博士期間計劃從事新結構經濟學的研究。 本科期間曾獲得北京大學三好學生標兵、國家獎學金、唐立新獎學金等榮譽獎勵。

來源:北京大學新聞中心

排版:閆鳳玲

圖片:劉釗

責編:以棲、昭花花、譚詩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張皓辰,再次全面升級,打造2019全新重磅長篇小說!
    導讀:張皓辰,再次全面升級,打造2019全新重磅長篇小說!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果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就不跟大家廢話了。張皓辰,是果果最喜歡的作者之一,也是繼《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你是最好的自己》之後的重磅力作,也是2019年最值得期待的作品。
  • 90後人氣作家張皓辰:不要去聽別人的建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90後人氣作家張皓辰:不要去聽別人的建議,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1990年生的張皓辰不僅是中國90後作家排行榜榜首,光版稅收入就高達980萬元人民幣,此外他在微博上還擁有430萬粉絲。大學時期學的是市場營銷的他,如何成功在網路上行銷自己?成名要趁早,張皓辰給網路世代的5個建言。
  • 90後非典型作家張皓辰:沒有人規定作家應該什麼樣子
    身為90後的暢銷作家,張皓辰新書《後來時間都與你有關》一出版銷量馬上衝破百萬,就連作家韓寒也為他的才華背書。2016年張皓辰以《你是最好的自己》《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及《謝謝自己夠勇敢》三本銷量破百萬的作品,一舉拿下中國90後作家排行榜榜首。
  • 一周文化講座︱從江村到淘寶村——鄉村中國與網際網路
    北京︱從江村到淘寶村——鄉村中國與網際網路時間:6月7日(周日)19:00-21:00地點:朝陽區花家地街中環南路1號尚8文創園(社科院研究生院)D座嘉賓:邱澤奇)       第一屆理想國講堂邀請到歷史學家楊奎松,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現代史,以翔實的史料、理性而細密的分析見長,他既能對歷史進行嚴謹細緻的分析,也對現實社會有敏銳的體察。
  • 2015河北文科狀元張皓辰:好成績來自平常心
    (以下簡稱石市二中)張皓辰的高考成績姍姍來遲:675分。緊隨而來的是一個他曾經想都沒有想過的好消息——他勇奪2015年河北省高考文科最高分。    23日下午,張皓辰和父母正坐車往石家莊趕,記者就和他在電話裡聊了起來,並連線了她的班主任。
  • 北京天文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六屆研究生粒子天體物理學術...
    北京天文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第十六屆研究生粒子天體物理學術討論會召開 2020-11-03 高能物理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國科大這門「上天」的一級學科,2歲啦!
    2019年1月6日,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工作的第3天,每一秒都在刷新人類探月的歷史。這一天的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舉行第四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11次會議,評審通過了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方案,20多位院士一致支持設立行星科學一級學科,並決定啟動學科的培育工作。
  • 第十屆中國工業遺產學術研討會在鄭州二砂廠召開
    2019年10月26-28日,第十屆中國工業遺產學術研討會在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工業文化底蘊的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召開。大會由中國文物學會工業遺產委員會、中國文物學會20世紀建築遺產委員會、中國建築學會工業建築遺產學術委員會、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策劃與後評估專業委員會、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歷史文化名城委員會、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等多機構聯合主辦,鄭州大學建築學院、河南國創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墨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反映出國內工業遺產方面的保護研究工作正日益受到越來越多的領域的關注。
  • 貴州舉辦錢幣文化學術論壇 專家分享錢幣研究心得
    5月31日, 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智庫家·貴州省錢幣文化研究學術論壇在貴陽開講,來自我省社會科學、錢幣文化等方面的專家學者、以及金融、文博、高校等行業的學會代表,共同總結了近30年來貴州錢幣研究的相關成果。貴州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成員、副主席劉宗嚴同志為本次論壇致辭。
  • 2019年11月—12月智庫大事記
    ●11月15日,上海社會科學院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上海市生態經濟學會與《社會科學》雜誌社聯合舉辦上海市生態經濟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可持續發展論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研討會。  ●11月21日,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等主辦的2019創新經濟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主題是「新經濟、新未來」。來自全球45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00位政府官員、企業高管、科技創新領袖和專家學者出席論壇。  ●11月22日,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在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政府相關部門、多家高校、學會等的專家學者出席論壇。
  • 2019年4月大事記
    【中國智庫月度大事記】  ●4月2日,由南京大學和光明日報聯合主辦、南京大學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和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心承辦、江蘇省委宣傳部支持的《長三角地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水平研究報告(2018年)》發布會在京舉行。
  • 中國建築學會2019年工作總結
    現將2019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以「學術追求」為核心,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一)舉辦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中國建築學會聯合蘇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於5月21-25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2019中國建築學會學術年會,大會主題為「新時代本土建築文化和技藝的融合與創新」,近3000名代表參會。
  •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在遵循「四個堅持」上有擔當有作為
    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在遵循這「四個堅持」上有擔當有作為。 堅持與時代同步伐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只有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認真研究解決重大而緊迫的時代問題,才能真正把握住歷史脈絡、找到發展規律,從而推動理論創新。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當然就應該與中國改革開放實踐、與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緊密聯繫起來。
  • 生肖郵票裡的「家國」情懷
    1月5日,《辛丑年》特種郵票在北京首發。  2021年是農曆辛丑年,根據十二生肖,中國農曆中地支逢「醜」的年份被稱為牛年。 2016年開始發行的第四輪生肖郵票以「家國」為核心理念,讓生肖形象與家國情懷相得益彰。
  • 武大「學術明星」李紅良兩職被免 曾數次陷入「學術舉報」風波
    而在武漢大學信息公開網上可見,該校於今年5月10日發布通知稱,經學校研究,決定:免去李紅良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主任和武漢大學ABSL-Ⅲ實驗室主任職務,時間從2020年5月6日起計算。「學術明星」 曾獲「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在武漢大學網站上可見,該校基礎醫學院網頁上李紅良職務信息並未發生變動。
  • 家國情懷、服務基層…從2019熱詞看價值新趨勢
    家國情懷、服務基層、減壓前行  從2019熱詞看價值新趨勢  日前,一年一度的漢語盤點、年度熱詞出爐。「穩」「我和我的祖國」「難」「貿易摩擦」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這些熱詞新語記錄了社會焦點的變遷,呈現出文化生態的脈絡。
  • 2020中國人文學術及文化事件日曆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發布第53號訓令——《通令採用新式標點符號文》。 7日 中國現代考古學奠基人之一夏鼐誕辰110年。他曾主持了河南輝縣商代遺址、北京明定陵、長沙馬王堆漢墓的發掘工作。 18日 現代新儒家熊十力誕辰135年。他使中國現代哲學真正在世界哲學中佔有一席之地。
  • 聊城大學校長在2019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胸懷祖國 立己達人
    胸懷祖國 立己達人——在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致辭尊敬的部隊首長、各位教官,老師們、同學們: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聊城大學2019級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首先,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向來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8000餘名新聊大人表示誠摯的歡迎和熱烈的祝賀!
  • 北京大學召開2019年教師節慶祝大會
    9月10日上午,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北京大學2019年教師節慶祝大會在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廳舉行。校黨委書記邱水平、校長郝平等校領導班子成員出席了大會。獲獎教師代表,各院系和職能部門負責人,民主黨派負責人,工會、教代會代表和學生代表參會。會議由黨委常務副書記於鴻君主持。
  • 訪北京幸福益生高新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方
    為了真正將科技成果落實到惠國惠民的生活之中,胡方帶領公司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且世界唯一的再生醫學材料——再生矽(Regesi),其材料能夠起到細胞有序生長、軟組織與骨組織修復和鍵合作用,打破了英國葛蘭素史克公司(GSK)近30年的再生醫學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再生醫學應用空白,讓我國首次實現在世界再生醫學前沿技術領域從追趕到跨越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