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婚姻數據
原標題:中國人婚姻數據 想起一句歌詞:為什麼總是相愛容易相處難
1987年到2017年,31年的民政部數據顯示:「晚婚」現象明顯,近5年25—29歲結婚登記的公民佔最多。
自2003年起,中國的離婚率逐年上升。
每年,有多少中國人登記結婚?年輕人為什麼晚結婚了?數據告訴你↓↓轉給身邊的青年參考!
結婚率逐年走低離婚率卻在攀升 社會包容度提高婚姻不再是唯一選擇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中國傳統理念正悄然發生變化。民政部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301.7萬對,同比下降5.7%,其中上海、浙江、天津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 普遍較低。如果與5年前同期結婚人數的高位428.2萬對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經下降了29.54%。
專家分析認為,適婚人口數量下降、婚齡推遲、城市化進程加快都是結婚人數不斷下降的原因。
結婚率逐年走低
結,還是不結?民政部的統計顯示,這一數據在不同地區有明顯的差異。
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其中結婚率最低的5個省市分別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東,其結婚率分別為:0.45%、0.61%、0.61%、0.62%、0.63%。
中國人婚姻數據
相比之下,結婚率最高的5個省份分別為貴州、安徽、西藏、青海、河南,結婚率均在0.91%以上,而這些地區人均GDP都相對較低。結婚率與經濟發展水平呈現相反的走向。
結婚率走低,年輕人怎麼想?
在北京從事審計工作的於賢表示,大城市節奏快,競爭激烈,「審計行業加班出差是常態,沒有時間約會,也沒有時間相親」,戀愛都顧不上談,怎麼可能結婚?這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面臨的窘境。即使是有穩定戀情的年輕人,其中不少也表示不敢輕易「談婚論嫁」。上海白領徐珊直言,「生活成本不斷上升,結婚後又必然會考慮生子和育兒的支出」,從個人到家庭的轉變並非易事。
經濟發達地區房價相對高昂,一定程度上也延緩了年輕人步入婚姻的步伐。於賢直言:「沒有房子,丈母娘肯定不願意,住在合租房裡也有諸多不便。但是像北京這樣的高房價,35歲前難以買得起。」
中國人婚姻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