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說起結婚,人們對它的定義就是一大喜事,畢竟洞房花燭夜也是很多人的願望,雖然說有這願望的人不少,但近些年提到結婚,越來越多人確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恐婚」的症狀,我國的結婚率也是越來越低。
結婚率創新低,離婚率卻在逐年攀升
據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登記結婚的一共有947.1對,與2018年相比減少了63萬對,結婚率同比下降了6%,我國結婚人數近十年來首次在千萬人以下。然而,在結婚率不斷下降的同時,離婚率卻在上升。據數據顯示,2019年登記離婚的夫妻共有415.4萬對,比2018年增加了35萬對,離婚率同比增加了9%。
結婚率的降低導致我國出生率也在降低,而新生兒的數量減少所帶來的就是老齡化問題。據數據顯示,自2017年開始,我國的人口數量就呈現一個持續減少的趨勢,新生人口數量在2017年的時候是1723萬,到2019年的時候就只有1465萬了。面對這樣的狀況,國家也通過放開二胎政策、提高資金補貼、延長產假等措施來鼓勵生育,為此,一些地方的二胎補助還高達了3萬元。
在二胎政策的鼓勵下,2019年所出生的人口中,二胎及以上的比例達到了59.5%,然而這個數字所代表的現象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在二胎及以上的比例佔到一半的情況下,新生兒的數量並沒有增加,表明新生兒原基數依然是一個減少的狀態,很多家庭連「一胎」都不生,何況「二胎」呢?
對此,有專家分析時表示,如今這種社會現象是離婚率較高所造成的,從2010年到2019年,國內離婚登記人數從268萬對增加到了415對,十年間增長了54.8%,而這十年間國內的出生人口數量則從1588萬人減少到了1465萬人,十年間減少了7%。
離婚率為何逐年上升
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如今房價居高不下,很多人結婚的條件就是要求對方有車有房,因此結婚的成本也就越來越高,好不容易滿足了物質條件結了婚本可以讓婚姻更加幸福,離婚率卻不降反升。造成低結婚率、高離婚率的一大原因是對婚姻觀念有所改變的社會大背景,近年來人們對於婚姻的討論愈加頻繁,各種電視節目也經常聚焦於嘉賓們的婚姻生活,而這些節目所引發的對伴侶的討論也十分熱烈,比如其中對伴侶之間的三觀成為討論的一大問題。
甚至專門有數據調查顯示,三觀一致成為了最被看重的一項擇偶標準,甚至超過了經濟條件、外貌等因素。在此背景下,很多人都不敢結婚,擔心遇到與自己三觀不一致的人,於是越來越多的人牴觸結婚,或者十分快速地離婚。實際上,這也只是結婚率低的一大原因,造成這樣的結果的因素還有很多,歸根結底還是經濟壓力的原因,再加上現在人們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對婚姻的看法較之以往有很大的改變,對自我滿足的觀念也更加強烈。
國家出臺政策,解決離婚率高的問題
據民政局的數據顯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中,再婚的離婚率還高於初婚,初婚離婚率為41%,二婚的離婚率為60%,三婚的離婚率更是達到了70%。為了解決離婚率逐年攀升,結婚率卻創新低的現象,為挽救婚姻,國家專門發布了新規,2021年執行。
據了解,國內的離婚案件中,34%.21%都是生活瑣事造成了離婚,因此專家們就認為這些因為家庭瑣事而離婚的情況是可以避免的,很多人在離婚前沒有考慮清楚,一時衝動就選擇了離婚。因此基於這方面的考慮,我國《民法典》專門對離婚規定了一個冷靜期。
按照規定,夫妻雙方的任何一方在提交了離婚申請之後的三十天內不願意離婚了,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提出申請,撤回離婚登記,這三十天就被稱為離婚冷靜期。也就是說,離婚之後的三十天內又反悔了,是可以撤回離婚申請的,給了那些因衝動而離婚的夫妻一個反悔的時間。
結語
不管怎麼說,婚姻是個人的事,在當今的社會中,無論是結婚還是不結婚,無論是離婚還是再婚,都是個人的選擇。無論哪種選擇只要能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狀態就是適合自己的,沒必要逼迫自己結婚或者保持一段破裂的婚姻關係,當然也沒必要對婚姻產生牴觸或者恐懼的心理,當美好發生時就接住它,當美好還沒來時就等待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