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結婚率6.6‰再創近十年新低 婚戀思想改變帶來新機會

2021-01-21 鈦克風暴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傳統婚戀理念正在不斷改變。9月8日,民政部公布了《2019年民政事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927 3萬對,比上年下降 8 5%,其中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一傳統婚戀理念正在不斷改變。

9月8日,民政部公布了《2019年民政事業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全年依法辦理結婚登記927.3萬對,比上年下降 8.5%,其中涉外及華僑、港澳臺居民登記結婚4.9萬對。2019年結婚率為 6.6‰,比上年降低 0.7個千分點。

離婚數據方面,2019年全國依法辦理離婚手續470.1萬對,比上年增長 5.4%,其中民政部門登記離婚404.7萬對,法院判決、調解離婚65.3萬對。2019年離婚率為3.4‰,比上年增長0.2個千分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意識潮流的變化,人們對於婚姻的定義產生了很大變化。婚姻不再是人生的必選項,它從過去強調繁衍和生存,發展至如今人們在婚姻中越來越追求自我價值實現及個人成長,這使得人們對婚戀體現的人生價值和意識內涵更加看重,進而重新開始定義婚戀。

結婚率再創新低

結婚率不斷走低,離婚率反向走高,已然成為了近些年婚戀發展的趨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3‰,為10年來新低。2019年的結婚率再創新低,降低至6.6‰,同比下降了0.7個千分點。

在婚姻生活中,即便一開始因為某些原因妥協而選擇結婚,但長時間的朝夕相處會讓對方的缺點逐漸暴露出來,這一點也是影響人們離婚的重要因素。

 

 

來源:2019年民政事業統計公報

 

這些年,與結婚率走低相呼應的是離婚率的持續上升。2003年-2017年,中國離婚率已經持續15年走高。2018年以3.2‰的離婚率與上年持平,2019年又以3.4‰的比例,同期增長了0.2個千分點。

特別是今年疫情下,情緒的焦慮以及被困在同一屋簷下的長時間相處,讓大眾的婚姻更是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大浪淘沙下,不少人們的感情出現了明顯的分岔,許多的婚姻消亡於日常的雞毛蒜皮。這時候,堅定的感情在疫情下顯得尤為珍貴。

今年初,各地民政局復工後出現了離婚預約爆滿的消息。通過整理民政部發布的2020年1、2季度民政統計數據發現,2020年上半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共計543.6萬對,同比去年的779.5萬對,下降了30.26%;離婚登記人數為220.7萬對,同比去年的308.6萬對也下降了28.48%。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離婚數量有所下降,但2020年上半年的離結率卻有所上升,以約40.60%的比例,超過了去年同期的39.59%。

時代婚戀的變化

目前的婚戀形勢,正如《圍城》所描述般,婚姻像被圍困的城堡,「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倘若上一代擔心平淡的生活會磨滅愛情的激情,而對結婚止步不前,那麼現在的年輕人更多是顧慮婚姻與個人價值的實現所存在矛盾衝突。客觀方面,工作競爭、物價上漲、房價高企的外部壓力,也是成為了人們婚戀的「絆腳石」。

以廣州為例,商品房全年成交均價在2015年為15137元/㎡,截至2019年已增長達28009元/㎡,較2018年大漲29%。然而,廣州市2019年全年城市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5052元,增長了8.5%。換言之,廣州的房價已經遠遠跑贏了廣州居民的工資收入。

 

現如今,房子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空間建築觀念,還似乎一度成為了衡量和判斷婚戀的重要尺度。百合佳緣集團發布的《七夕婚戀觀報告》的數據顯示,45%的男性只接受買房結婚,而女性對結婚必須買房的事情更加看重,比例高達74%。

 

婚戀中,房子的認知變化,反映了不少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面臨的窘境,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年輕人步入婚姻的步伐,哪怕是有穩定戀情的年輕人,不敢輕易「談婚論嫁」,因此推高了婚戀的初婚年齡。

據江蘇省民政廳統計,2017年江蘇人平均初婚年齡為34.2歲,其中女性34.3歲,男性34.1歲。上海婦聯2018年公布的數據也進一步側面印證了這一現象,截至2015年,上海男女的平均初婚年齡分別為30.3歲和28.4歲,比2005年分別提高了5.0歲和5.4歲,比2010年分別提高了1.5歲和1.9歲。

結婚率的降低,除了初婚年齡的增加,還與教育普及和婚戀意識的改變息息相關。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由2010年的26.5%快速提高到2018年的48.1%。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人們代際間的婚育觀念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使得結婚生子不再是必要的人生經歷,而是個人選擇的結果,所以晚婚、不婚等現象越來越常見,甚至關於離婚的社會包容度,也在不斷提高。

過去由於特定的環境,離婚需要承受社會與周邊的壓力,人們對於離婚的決定慎之又慎,所以離婚基數少,這也是離婚率低的重要原因。然而,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離婚提供了變量因素和社會環境,教育的普及、離婚成本的降低、城鎮化推進、個人經濟獨立等因素,都對婚姻賴以維持的穩定條件產生了衝擊。據人民日報統計,自1987年至2017年,中國的離婚數據從58.1萬對,增長至2017年的437.4萬對,增長了6.53倍。

 

隨著女性意識的覺醒,人們開始倡導男女平等,女性在教育、婚戀、經濟上開始追求與男性同等的權利,在婚戀上也不再依附於男性,並開始更加注重婚姻的質量。當婚姻走到3、4年的時間,新婚的甜蜜也會逐漸褪去,步入到未來幾十年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所以更需要兩人在家庭、婚姻觀念上的「志同道合」。

據最高人民法院數據,在2016年至2017,離婚糾紛案件更是高達每年140萬件。其中73.4%女性提出離婚,年齡相差0至3歲的夫妻最多,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期,將近八成的比例是由於感情不和。

為了人們更加深刻理解婚姻的意義,民政部、全國婦聯近日還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新時代婚姻家庭輔導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在婚前要探索開展婚前輔導,開發婚前輔導課程,幫助當事人做好進入婚姻狀態的準備,努力從源頭上減少婚姻家庭糾紛的產生。

創造婚戀新機會

在結婚率持續走低,離婚率不斷上漲,以及適婚人群的上升等等,國內的單身人口達到了新時代的高峰。截至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已經達到2.4億,獨居成年人口超過7700萬。

按目前的婚戀發展趨勢,單身的數字將越來越大,數以億計的單身人群,也因此創造了龐大的婚戀市場潛力。艾瑞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網絡婚戀交友行業市場營收為49.9億元,網絡婚戀行業在整體婚戀市場中滲透率為54.4%,預計到2021年網絡婚戀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總營收超70億。

有趣的是,當下的疫情正改變著單身人士的戀愛交友觀。看到了疫情下婚姻生活的糾葛,單身們更加強調在思想層面上的一致性,追求在性格、三觀、興趣上志同道合的伴侶。他們思想上的變化,都會引起婚姻市場的波動,這也為婚戀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在單身群體擇偶首選的重要性不斷提高,這就要求企業尋找新的方式,去滿足婚戀思想的新變化,進而提到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今年「雲相親」的爆紅,代表著單身們由以往的傳統婚戀方式,追求更加契合他們使用習慣和自我展示的婚戀模式。因此,如何進行婚戀產業數位化轉型,對婚戀企業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作為婚戀行業的重要發展力量,百合佳緣集團始終緊抓著發展的趨勢,徹底擁抱新技術,與婚戀行業相結合,推動服務、產品數位化轉型。自2019年始,百合佳緣集團開始引入以紅娘牽線的視頻直播,並不斷推陳出新,引入更多的社交屬性,以適應時代婚戀變化而帶來的使用習慣。

在大數據的算法技術下,百合佳緣集團將用戶資源信息化進行篩選、分配,將三觀、性格、思想以及擇偶條件等相契合的單身群體提供匹配服務,除了減少用戶自我篩選的時間、人力和金錢成本,更是幫助有婚戀需求的雙方更加深入了解對方,從而締結戀愛關係,持續走向婚姻的階段。

創新功能玩法實現趣味性更強的互動,是婚戀應用用戶粘性顯著增長的核心要素之一。以世紀佳緣、百合網等婚戀平臺在視頻業務上的布局和運營的各項舉措,有效提升了用戶使用時長,也為後續推動商業化變現提供了更大空間。

易觀數據顯示,一季度婚戀行業整體活躍用戶2735.1萬人,由於疫情宅家對相親關注度的降低,令活躍用戶呈現小幅下降的趨勢,但仍同比增長10.5%。同比增長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主流婚戀平臺融入直播、短視頻、多人連麥等泛娛樂元素後,活躍用戶數據良好的上行趨勢,以及在探索視頻相親,提升實時互動體驗方面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在結婚率持續下降,離婚率不斷走高的當下,婚姻逐漸成為人生其中一條選擇的道路。他們的自我意識在生活中愈發凸顯,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提出更高要求,所以更加追求高質量的婚姻生活。因此,在婚戀上,社會應該尊重多元化、個性化的個人選擇,給年輕人更大的選擇空間,包容看待單身人群的婚戀觀;婚戀行業、企業也需要持續觀察和分析婚戀觀念的時代變化,為有婚戀需求的人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履行其社會公眾責任。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

相關焦點

  • 結婚率創10年新低 單身汪撐得起房價麼?
    與之相對的,則是我國獨居人口達到了7700萬,大城市購房單身女青年的買房比例逐年上漲。到底是房價影響了結婚,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變化?01結婚率歷史最低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結婚是一定要買房的。然而真的是高房價導致大家不願意結婚的麼?國家統計局和民政局的數據顯示,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的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十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全國的結婚率都很低,最低的上海2018年結婚率僅為4.4‰。但是有低就有高,只看一個地區並不全面。2018年,我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13.9萬對。
  • 2018年我國結婚率創近十年新低 年輕人的婚姻被啥絆住了腳?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從不同省份的差異來看,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這屆年輕人怎麼了?
  • 2018結婚率創十年新低!這屆年輕人怎麼了?
    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而且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廣東、北京、天津等地的結婚率也偏低。這屆年輕人怎麼了?
  • 韓國2019年結婚率跌破5‰ 創近50年新低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首爾3月19日電(記者 曾鼐)韓國統計廳19日發布報告稱,2019年韓國粗結婚率為4.7‰,創下1970年有記錄以來新低。粗結婚率指一年中每1000人的婚姻申報數量。韓國結婚人數曾在1996年達到峰值43.49萬對,此後19年中每年結婚人數超過30萬對,但自2016年起,每年結婚數低於30萬對。粗結婚率從2012年起持續下降,在2015年跌破6‰,2018年僅為5.0‰。2019年,結婚人數和粗結婚率再創新低。統計廳報告顯示,去年結婚登記數為23.92萬對,同比減少7.2%;粗結婚率為4.7‰,創下1970年有記錄以來最低值。
  • 2018年全國結婚率創新低 陝西人結婚對數排名……
    然而,是如何得出2018年的結婚率創十年新低的呢?(中國青年報)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而且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專家分析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結婚人數的結構性減少。
  • 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為啥年輕人不愛結婚了?
    【新民晚報·新民網】 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為7.2%,為近10年來新低。從數據上看,很多年輕人已經放棄了步入婚姻的殿堂。12日上午,「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的話題強勢登錄熱搜榜。正在刷微博的木白君心中不免暗喜,原來單身生活的滋味不止小編我一人品嘗。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為7.2%,為近10年來新低。
  • 2018年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背後原因很現實又戳心!
    2018年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背後原因很現實又戳心!時間:2019-07-12 11:40   來源:東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年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背後原因很現實又戳心!
  • 離婚率逐年攀升,結婚率卻創新低?為挽救婚姻,國家專門發布新規
    結婚率創新低,離婚率卻在逐年攀升據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我國登記結婚的一共有947.1對,與2018年相比減少了63萬對,結婚率同比下降了6%,我國結婚人數近十年來首次在千萬人以下。然而,在結婚率不斷下降的同時,離婚率卻在上升。據數據顯示,2019年登記離婚的夫妻共有415.4萬對,比2018年增加了35萬對,離婚率同比增加了9%。
  • 2018年中國結婚率7.2%創新低,網友:買不起、結不起、養不起
    在父母的思想裡,到了適婚年齡就得結婚生子,如果30歲還沒有對象,那肯定是自己有問題。他們不知道的是,想單身、不願早結婚成為了部分年輕人的追求。據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數據顯示,全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其中經濟越發達地區的結婚率越低,2018年全國結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浙江5.9‰為倒數第二。專家分析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結婚人數的結構性減少。
  • 2018年結婚率新低年輕人為何不想結婚?
    一個新的話題#結婚率新低#悄悄地在微博熱搜列表上這個話題很熱,有3.9億人閱讀,8.6萬人參與討論。所謂結婚率,是指已婚夫婦佔總人口的比例。換句話說,每千人中有7.2對已婚夫婦。數據來源:中國工商業研究院大資料庫數據顯示,全國結婚率為7.2‰,為以來最低。
  • 結婚率再創新低 背後原因引深思
    圖為2019年5月20日,在重慶市沙坪垻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新人在「說出愛的誓言」環節合影留念。孫凱芳攝(人民視覺)  「我跟男朋友分手了,因為他要求我畢業一年之內就要跟他結婚,但我不想結婚」。北京某高校學生劉夢今年23歲,明年就要研究生畢業,跟男朋友在一起5年,她很愛她的男朋友。但對於畢業一年之內就結婚,她表示無法接受。  和劉夢有相似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 中國結婚率連續4年下滑 2017年結婚登記數創近年新低
    近日,民政部發布《2017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2017年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063.1萬對,比上年下降7.0%。結婚率為7.7‰,比上年降低0.6個千分點。事實上,自2014年以來,中國結婚率已經連續4年出現下降。由於通常生育的前提是男女雙方建立夫妻關係,因此婚姻相關指標會對生育相關指標產生明顯影響。
  • 2019年真正的拐點,是年輕人懶得結婚
    文/閆肖鋒 發於2019.9.2總第914期《中國新聞周刊》「懶得結婚,結婚好麻煩,要處理家庭事務過年要走親戚,還要生孩子帶孩子,生完孩子體型身體機能下降,想想就覺得日子好灰暗。」2019年真正的拐點,不是貿易戰,不是各種鬧,而是年輕人懶得結婚。
  • 日本2019年新出生人口僅86萬人 創歷史新低
    原標題:日本2019年新出生人口僅86萬人 創歷史新低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日本厚生勞動省5日公布的人口動態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在日本國內新出生的嬰兒僅86萬5234人,較上年減少5萬3166人,創1899年有統計以來新低,也是日本新出生嬰兒數首次跌破90萬。
  • 2018年我國結婚率再創新低僅為7.2‰!為啥這屆年輕人不愛結婚?原因...
    首先我們來看一看民政部公布的2018年結婚大數據從全國範圍來看2018年結婚率僅為7.2‰這個數字創下了近十年來新低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專家分析認為:根本原因在於結婚人數的結構性減少。@APINK 璇兒:要是有個寵你寵上天的老公,誰還不願意結婚@自耕農鋪蓋面:不結婚,是因為物價越來越高,社會越來越坑,錢越賺越少,男人越變越沒骨氣@公無渡河苦難:「經濟越發達的地區結婚率越低」那當然了,房價、物價那麼貴,要不是地方土著加富二代,誰有那個錢去一線城市買房子,就算花半條命買套房子養得起嗎?總歸來說,得到的答案就是:一個人挺好!
  • 2018年中國結婚率創新低 上海浙江最不積極
    2018年結婚率創新低,滬浙最不積極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本報記者 肖明 實 習 生 黃佳樂 羅的妮 北京報導導讀2013年至今,結婚率一再下降,與人口總量多年下降等因素有關,出生人口下降與結婚率下降趨勢吻合。數據還顯示,經濟發達地區的結婚率都不高,2018年末上海結婚率為4.4‰,全國最低。越來越多的人為什麼不結婚?
  • 珍愛網:法定婚齡降低能提升結婚率嗎?
    晚婚不晚戀 在線婚戀平臺年輕用戶增速明顯經濟越發達,結婚率越低,晚婚率越高,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根據民政部(2017)的數據統計,結婚登記高峰年齡段(25-29歲),已經比2012年之前的數據,整體推遲了5年。年輕人拒絕或延遲婚姻,卻對戀愛保持開放態度。這一現象從在線婚戀平臺用戶年齡構成即可看出。
  • 我省各市縣最低氣溫均創數十年來1月上中旬歷史新低
    白沙-1.4℃是由國家氣象觀測站監測到的,2005年下半年我省氣象部門開始了鄉鎮自動氣象觀測站建設工作,此次瓊中黎母山鎮最低氣溫-0.3℃,是通過鄉鎮自動氣象觀測站監測到的。換句話說,2005年之前,瓊中黎母山站點的觀測氣溫是空白的,拿兩個站點的溫度來比較,是不嚴謹的。問:同一個站點相比,最低氣溫是否有破紀錄的情況?
  • 吉林市2019年12月氣溫降水創歷史新低
    2019年12月年終歲末,吉林市天氣呈氣溫偏低、降水偏多的態勢。我市12月平均溫度-19.8℃,比常年-12.6℃低7.2℃;降水量30.2毫米,比常年8.5毫米多21.7毫米(降水距平多255%)。氣溫偏低,降水特多,位於史同期第一位,創歷史新低。
  • 2020年銀價飆升近50% 機構稱有望再創新高
    來源:匯通網2020年銀價飆升近50%,2021年漲勢能否延續?機構稱行情仍將勢如破竹再創新高在望匯通網訊——由於銀價2020年未能跟黃金一樣創下歷史記錄新高,而且市場普遍預計全球貨幣寬鬆和財政放水,有利於全球大宗商品上漲,而且全球經濟復甦的前景也利好白銀的工業需求,銀價有望在2021年表現的比黃金更加強勢,有望漲向50關口創下歷史記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