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12億美元已撤出!美國對華投資新規生效,美媒:金融市場重創

2021-01-19 海峽新資訊

從去年開始,受川普政府單邊主義和新冠疫情蔓延的影響,美國經濟陷入了下行的泥潭。全世界的投資者和實體都在減持美元資產,以減少美國經濟下行帶來的衝擊。而去年年底美國政府又制定了針對美國對華投資行為的一系列禁令,這使得美國金融市場短時間無法適應,陷入動蕩之中。

禁令使美國金融市場難以適應

川普政府去年頒布了一項行政禁令,要求美國境內任何人或者實體都不可以投資禁令限制名單中的中國企業或實體。這條禁令於今年1月11日正式生效。美國頒布這項禁令的本意是為了阻止中國相關企業在美國獲得投資,以限制這些企業的發展。

但是禁令真正開始失效以後,最先受到衝擊的不是被列入限制名單的中國企業,而是美國的金融市場。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中美金融市場的聯繫十分緊密。據相關統計顯示,截至去年10月2號,在紐約證劵交易所、美國證劵交易所、納斯達克三大美國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數量就在一年內增長了四分之一以上,達到217家,市值高達2.2萬億美元。

並且近年來這些企業給美國金融市場帶來了巨大的活力,僅以納斯達克和紐約證交所為例,在這兩家證交所上市的207家企業在2020年籌集了665億美元資金。而今,這一紙禁令將讓美國金融市場665億美元的流動資金受到影響,增加美國金融市場各類金融產品的售賣壓力,並使美國以外的投資者對美國金融市場產生觀望,如此一來美國金融市場將受到巨大衝擊。

大量資金逃離美國,美國割羊毛還能繼續嗎?

由於美國經濟下行的影響,全球都在拋售美債,美國最大的兩個債權國已經開始行動,中國和日本從去年10月份開始就持續拋售美債,其中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日本,已經連續三個月拋售手中的美債,持倉規模縮減到1.269萬億美元,而中國從去年10月開始,一連5個月拋售美債,目前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已經是2017年來最低的水平。

這還只是兩個大「債主」,據相關統計,目前已經有40512億美元的資金逃離了美國金融市場,如果這一現象持續下去的話,很有可能造成美元「信用塌陷」,導致美國金融市場徹底崩潰。

相關焦點

  • 超4萬億資金已撤離!美國對華投資新規生效,美媒:重創金融市場
    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得不認真的思考,美國在這個世界上最不需要的東西是什麼,顯然美國最不需要的就是「外匯儲備」,因為美元顯然已經成為了世界公認的「世界貨幣」而在2020年到2021年,美國經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的情況下,在這個時候,美國對華投資新規也生效了,美國媒體也認為,這將會重創美國金融市場,有超4萬億的資金已經撤離。
  • 55億美元美國醫藥「獨角獸」崩塌 魯信創投海外投資受重創
    原標題:55億美元美國醫藥「獨角獸」崩塌 魯信創投海外投資受重創   即便有前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巨額投資力捧,美國醫藥「獨角獸」
  •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警告:非常危險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印度商工部下屬的工業和內貿促進局日前修改外國對印直接投資規則,要求與該國接壤的所有陸上鄰國對印度進行的投資必須事先經過政府審批。同時,變更現有外國投資的印度企業所有權也要獲得政府批准。有分析稱,新規則的實施有可能「嚇跑」外資。
  •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迫使中國改變既有立場,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迫使中國改變既有立場,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環球時報 | 2020-04-27 10:18:21 印度商工部下屬的工業和內貿促進局日前修改外國對印直接投資規則,要求與該國接壤的所有陸上鄰國對印度進行的投資必須事先經過政府審批。同時,變更現有外國投資的印度企業所有權也要獲得政府批准。
  • 老虎證券年度盤點|2017年全球金融市場十大關鍵詞
    外匯市場:歐洲貨幣領漲,人民幣大逆轉美元持續數年的大牛市在「Trump trade」後停止,與之相對的是非美貨幣大漲。2017年隨著政治風險消退、經濟強勁復甦、歐洲央行逐漸邁上緊縮之路,歐元對美元大漲近12.87%。強化資本管制和中美利差持續走闊雙管齊下,人民幣擺脫了年初「破7」的恐慌,兌美元一度漲至6.44。
  • 澳洲鐵礦石對華出口創紀錄,愈發盛氣凌人,印度趁火打劫高喊漲價
    對於澳大利亞來說,在煤炭和農漁產品貿易量銳減的前提下,對華出口貿易額是否受到歷史性重創呢?答案可能令人感到疑惑。《澳華財經在線》1月8日報導稱:澳大利亞統計局(ABS)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1月至11月的中澳雙向貿易額達到2088億澳元(約合10480億元人民幣)。
  • 伊朗突然與美元正式了斷後,外媒:人民幣或成伊朗石油新方向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稱,由於美國未來幾個月內將恢復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突然計劃取出存在德國(帳戶由德意志聯邦銀行管理)的3億歐元現金,並用飛機運回國。因為,伊朗石油供應減少或終止料必將影響到本已很脆弱的歐洲經濟,因為,歐盟從伊朗進口石油的最大好處在於伊朗石油低廉的價格。《今日俄羅斯》對此稱,在此背景下,如果歐盟遵守美國對伊經濟制裁要求,歐盟企業與伊朗籤訂的數十份合同也將極有可能「流產」。此舉也將重創伊朗的經濟,而歐盟企業也將丟掉在中東的一大塊市場。
  • 美信金融研究院年度發布《2021年全球投資展望報告》,尋找投資的...
    美信數科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將延續2020年復甦的步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在20年末以及21年初出現的反撲,不穩定因素將持續存在。2021年各國/地區經濟將出現分化,經濟運行狀況與疫情走勢密切相關。
  • 一周70億美元!房企集中發債背後暗藏玄機
    美國的低利率、龐大預算與貿易逆差,以及對新冠疫苗推出後全球貿易復甦將帶動非美元貨幣走升的預期,已將美元推至多年低點。其預計,今年美元將繼續走跌。同時,國外政府進一步實行刺激的貨幣政策後,全球金融體系注流動性進一步寬鬆,因此債券發行成本逐漸走低。這一大環境的轉變,是造成年初房企蜂擁發行美元債的重要因素。
  • 分期樂最快今年赴美IPO 融資約6億美元
    【TechWeb報導】3月9日消息,被傳赴美上市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越來越多,最新外媒報導稱,分期消費平臺分期樂計劃在美國上市,融資約6億美元。分期樂創始人肖文杰消息人士稱,這家總部位於深圳的企業計劃在美國上市,融資約6億美元,最早今年在美掛牌。
  • 美國次貸危機全球骨牌效應 已形成短期衝擊(圖)
    最近以來,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有所升級,並有向整個信貸市場蔓延之勢。本月6日,美國第十大抵押貸款機構———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繼新世紀金融公司之後美國又一家申請破產的大型抵押貸款機構。值得注意的是,美國住房抵押貸款投資公司並非次級抵押貸款商,表明美國的房貸違約現象已波及到信用等級較高的優質房貸客戶。
  • 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全文 未來2年承諾增購美農產品等2000億美元
    《協議》核心內容一是中國2020日曆年自美採購和進口規模不少於329億美元,2021日曆年自美採購和進口規模不少於448億美元。二是在農產品方面,在2017年基數之上,中國2020日曆年自美採購和進口規模不少於125億美元,2021日曆年自美採購和進口規模不少於195億美元。
  • 美媒曝「限制中共黨員、直系親屬入境美國」細則
    【編譯/觀察者網 童黎】美媒從夏天就開始炒作美政府要「禁止中共黨員入境美國」,白宮對此給出「保留所有選項」這樣模稜兩可的回應。 本周,《紐約時報》又稱川普政府發布新規,限制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旅行。但從細節上看,這一政策並不如美媒此前流傳的「全面禁止」強硬,在實際操作上也困難重重。
  • 美媒:我們浪費十年造一堆破爛!80億美元一艘,給中國反超機會
    當我們提及美國海軍的時候,總是會習慣性的認為其仍然對世界其他各國保持著絕對優勢,但其實事實並非如此,美海軍艦隊構成存在著巨大的結構性問題,某些實驗性質的或者低實用性的艦船所佔比重過高
  • 11月投融資觀察:國內資本遇冷 境外市場投資活躍
    2018年11月已結束,據可查詢市場公開信息統計,11月國內資本市場共計投資事件總數達483件,分別涵蓋18個行業賽道,相比10月投資事件率增加了28.16%,11月主要變化在於境外投資數增加,收購、併購事件增加。
  • 任澤平:日美貿易戰——日本為什麼金融戰敗?
    2、美日汽車、汽車零部件協議(1992-1995),增加對美汽車和零部件進口,開放市場 日本汽車生廠商在美投資後,購置的零部件和半成品主要來自日本而非美國,因此汽車貿易摩擦轉向零部件摩擦。1981年日美達成一項有關汽車零部件問題的協議,規定日本在1981年內購買價值3億美元的美國汽車零部件,但是日本汽車廠商認為美國汽車零部件質量較差,只購買了2億美元。
  • 通用汽車一季度淨利3億美元 調整後息稅前利潤12億美元
    攤薄後每股收益為0.17美元,調整後攤薄後每股收益為0.62美元,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調整後息稅前利潤減少14億美元,截至第一季度末,汽車業務流動性資金達334億美元。通用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瑪麗·博拉(Mary Barra)表示:「眾志成城是通用汽車的核心競爭力。我非常自豪能與一群傑出的通用人並肩奮鬥,共同應對外部挑戰,持續深化內部轉型。
  • 一周外貿大事丨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歐盟對美徵稅;日本品牌仿冒新規
    Week2) 拜登拿下關鍵搖擺州,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歐盟對4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中國九大舉措推進外貿創新發展 日本擬加強對進口假冒名牌產品的管制 巴西工業產量連續第五個月上漲
  • 「原創」戴敘賢:美國投資顧問模式對國內財富管理的啟示及建議...
    鑑於此,本文在概覽市場發展的基礎上,重點評析美國《投資顧問法》對國內投顧業務發展的經驗借鑑。 資管新規推動模式轉型 我國於2018年4月27日發布的資管新規打破了國內財富管理市場長期以來的無風險收益的「剛性兌付」魔咒,標誌著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源,奠定了未來我國資管行業和財富管理行業的良性發展方向。
  • 通用汽車第一季度淨利潤達3億美元
    攤薄後每股收益為0.17美元,調整後攤薄後每股收益為0.62美元 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調整後息稅前利潤減少14億美元,達12億美元 截至第一季度末,汽車業務流動性資金達334億美元 得益於輕型皮卡與全尺寸SUV的強勁表現,以及公司轉型期採取的成本控制措施,北美市場調整後息稅前利潤實現同比增長,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期間停產造成的影響 受疫情影響,中國市場投資收益同比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