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萬億資金已撤離!美國對華投資新規生效,美媒:重創金融市場

2021-01-19 海峽快訊

美國為什麼強大?美國為什麼能夠在製造業空心化的情況下依舊保持全球經濟第一的位置?要解答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得不認真的思考,美國在這個世界上最不需要的東西是什麼,顯然美國最不需要的就是「外匯儲備」,因為美元顯然已經成為了世界公認的「世界貨幣」而在2020年到2021年,美國經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的情況下,在這個時候,美國對華投資新規也生效了,美國媒體也認為,這將會重創美國金融市場,有超4萬億的資金已經撤離。

美國繼續對華制裁,新規已經生效

2020年全年,為了所謂的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川普和他的白宮用了許多莫須有的罪名打壓了許多的中國企業,如果說美國持續多年的對中國華為公司的打壓是為了爭奪5G市場,那麼其在2020年至2021年的一系列行為,其目的就只是為了針對中國而已,這幾乎是沒有什麼所謂的市場目的的,據新華網1月14日最新報導,今年1月11日正式生效的美國對華投資新規,再次給美國投下了一個重磅炸彈。

該新規規定,禁止美國投資者投資由中國重要組織所有或控制的公司。而所謂的「由中國重要組織所有或控制的公司」其標準完全是由美國政府來定的,也就是說在之後的美國對華投資中,除非美國政府同意,否則該投資將會遭到政府制裁,對此有美國媒體就認為,這將重創美國金融市場。

自產自銷?資產正在撤離美國

為什麼說無法對中國自由的投資會影響到美國的金融市場呢?首先要先提到的是美國股市的現實情況,美國方面在2020年開啟了「無限量寬鬆」的貨幣政策,說白了就是無限的「印美元」注入市場,抬高美國股市,但是這樣做其就必須要把投資和債券分攤到美國和世界的金融市場上,否則這樣的惡性的放水只會最終導致通貨膨脹。

不過現實是,由於美國方面的種種政策導致惡果最終倒向了美國自己,當下世界金融市場對美國的國債的信心已經大減,包括中國和日本這兩個持有美債最多的國家都開始逐漸的在減持美債了,根據相關機構的統計,當前大概有40512億全球資金已經撤出了美國金融市場。顯然這並不是什麼好事。

美國經濟迎來巨大考驗

從2020年的經濟數據來看,作為一個龐大的金融帝國,美國的經濟依舊是世界第一,但是在歐盟、中國方面紛紛的推出數字貨幣入局市場的情況下,傳統的以美元為基礎的金融市場也一定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挑戰,因此美國經濟或將引來一次巨大的考驗。

相關焦點

  • 40512億美元已撤出!美國對華投資新規生效,美媒:金融市場重創
    從去年開始,受川普政府單邊主義和新冠疫情蔓延的影響,美國經濟陷入了下行的泥潭。全世界的投資者和實體都在減持美元資產,以減少美國經濟下行帶來的衝擊。而去年年底美國政府又制定了針對美國對華投資行為的一系列禁令,這使得美國金融市場短時間無法適應,陷入動蕩之中。
  • 海通策略:市場資金面的困境和改善路徑
    微觀數據之外,國內已公布的宏觀數據也未出現明顯惡化,1-5月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6.9%,2017年全年6.6%,1-6月CPI累計同比2.0%,2017年全年1.6%。可見A股較港股大幅下跌的原因並不在基本面,否則應該是A股與港股跌幅相當。我們認為這一輪市場調整,主要源於去槓桿背景下資管新規的推出影響了股市微觀資金供求,疊加外部中美貿易戰影響了市場情緒。
  • 美國人的「活命錢」,竟成中國資本市場的最大威脅?|文化縱橫
    而「發貨幣救市」造成的美債進一步膨脹,使得美國養老基金在美國國內已經難以找到長期安全的資產。中國作為具有廣闊前景的經濟體,很可能成為美國長期金融資本最具吸引力的新港灣。大規模的投機資金洶湧而來,可能會給中國的資本市場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原載《文化縱橫》2020年第4期(8月刊),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位參考。美國長期金融資本向何處去?
  • 行業迎來重磅調整,私募新規生效
    8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強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一步重申和強化了私募基金行業執業的底線行為規範,形成了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從業人員等主體的「十不得」禁止性要求。據悉,新規自發布之日起生效。截至2020年底,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2.46萬家,備案私募基金9.68萬隻,管理基金規模15.97萬億元。
  • 「原創」戴敘賢:美國投資顧問模式對國內財富管理的啟示及建議...
    鑑於此,本文在概覽市場發展的基礎上,重點評析美國《投資顧問法》對國內投顧業務發展的經驗借鑑。 資管新規推動模式轉型 我國於2018年4月27日發布的資管新規打破了國內財富管理市場長期以來的無風險收益的「剛性兌付」魔咒,標誌著我國資產管理行業回歸「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本源,奠定了未來我國資管行業和財富管理行業的良性發展方向。
  • A股資金面日報:72億資金撤離非銀金融北向資金大幅淨買入恒生電子
    東方財富網匯總A股市場主力資金動向,揭秘北向資金流向,盤點龍虎榜單、遊資情報等重要數據,讓您提前洞察A股先機。A股三大指數今日集體收跌,其中滬指走勢較弱,收盤下跌0.81%;深成指下跌0.38%;創業板指下跌0.16%。兩市合計成交7690億元,行業板塊多數收跌,銀行、保險、券商等金融股領跌,農業股逆市走強。
  • 老虎證券年度盤點|2017年全球金融市場十大關鍵詞
    美聯儲今年內已完成第3次加息,也是美國央行當前加息周期的第5次加息。美聯儲預計2018年將加息3次,2019年加息2次。美聯儲最新中值預期顯示2020年底聯邦基金利率3.1%,意味著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有信心。美聯儲縮表美聯儲通過量化寬鬆政策給市場注入流動性,讓資產負債表接近4.5萬億美元的歷史高位。今年除了加息之外,美聯儲的縮減資產負債表也在持續進行中。
  • 美國次貸危機全球骨牌效應 已形成短期衝擊(圖)
    在前幾年美國住房市場高度繁榮時,次級抵押貸款市場迅速發展。但隨著美國住房市場大幅降溫,很多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借款人無法按期償還借款,導致一些放貸機構遭受嚴重損失。  紅極一時的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爆出空前的危機。4月2日,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申請破產保護。此後,次債危機不斷蔓延至全球金融市場。
  • 美信金融研究院年度發布《2021年全球投資展望報告》,尋找投資的...
    美信數科認為,2021年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將延續2020年復甦的步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在20年末以及21年初出現的反撲,不穩定因素將持續存在。2021年各國/地區經濟將出現分化,經濟運行狀況與疫情走勢密切相關。
  • 銀行理財新規落地:區分公私募產品 引入投資冷靜期
    延續徵求意見稿,理財新規明確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從5萬元降至1萬元;放開公募理財產品投資股市;投資非債權類資產的餘額,不得超過產品淨資產的35%或本行總資產的4%;投資單個債權人及關聯企業的非標資產餘額,不得超過本行資本淨額的10%等。過渡期依然截至2020年12月31日。
  • A股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入!券商:大概率已處階段性調整尾聲
    原標題:日韓股市大漲6%,A股北向資金淨流入逾30億!券商:大概率已處階段性調整尾聲 摘要 【A股北向資金大幅淨流入!
  • 非銀金融投資策略:邁步從頭越,新年勝舊年
    保險板塊的「日曆效應」有三方面原因:1)四季度「開門紅」對保險板塊有一 定正向作用;2)年底流動性偏緊,資金偏好業績和現金流穩定的行業;3)公募基金 本年業績大致已分梯度,獲利盤有「落袋為安」衝動;保險資管投資收益結算:機構 資金流向相對穩健的銀行、保險板塊。4)4 月份的保險行情大多來自年報和一季報 的高景氣度。
  • 金融市場周報(2020年9月7日-9月13日)
    金融市場周報(2020年9月7日-9月13日)報告期內,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共計實現淨回籠2300億元;創業板垃圾股遭爆炒驚動監管層,A股市場震蕩下行,創業板指跌幅最大;科技股持續遭遇拋售潮,美股三大股指繼續震蕩下行;美元指數震蕩上行,非美貨幣漲跌互現;以美元為單位的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漲跌互現。
  •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迫使中國改變既有立場,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迫使中國改變既有立場,那將是非常危險的 環球時報 | 2020-04-27 10:18:21 印度商工部下屬的工業和內貿促進局日前修改外國對印直接投資規則,要求與該國接壤的所有陸上鄰國對印度進行的投資必須事先經過政府審批。同時,變更現有外國投資的印度企業所有權也要獲得政府批准。
  • 印度搞外資審批新規 印媒警告:非常危險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印度商工部下屬的工業和內貿促進局日前修改外國對印直接投資規則,要求與該國接壤的所有陸上鄰國對印度進行的投資必須事先經過政府審批。同時,變更現有外國投資的印度企業所有權也要獲得政府批准。有分析稱,新規則的實施有可能「嚇跑」外資。
  • 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 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
    記者調研了解到,房地產「三道紅線」融資新規出臺疊加償債高峰期,高負債房企面臨較大壓力。福晟集團、泰禾集團等規模房地產企業已出現爆雷風險,陽光城等品牌房企也面臨合規的陣痛。專家建議,切實落實融資新規,建立相應監測和預警機制,防止房地產金融風險進一步蔓延。
  • 「房地產」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1-01-13
    ---基準日:2020-01-13* 【房企進入償債高峰期 年內發債量已超6500億元】房企加力發債應對償債高峰期。Wind統計顯示,未來6個月,國內地產債每月到期規模都在450億元以上,2021年房企債務到期量將超1.5萬億。
  • 這四路資金輾轉騰挪爭奪市場風口!
    此外,上述24隻個股也表現了明顯的行業聚集性,主要集中在汽車、非銀金融、電子和電氣設備行業,每個行業均為3家。從最新總市值來看,北向資金依舊青睞大市值股,上述24隻個股總市值均超1000億元。逾55億元大單資金湧入銀行業在萬億元成交背後無疑是市場各路資金的暗流湧動,可以看到,市場資金也隨之輾轉騰挪,調倉換股。《證券日報》研究部根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在市場放量上漲中,A股市場整體大單資金呈現出淨流出態勢。
  • 短期市場驚嚇過度 黃金或迎中期牛市
    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商務部條法司司長陳福利23日表示,美國301調查無視世貿規則,無視中國實際,無視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我們已做好充分、全面準備,將密切關注進展,認真評估,一旦中方利益受損,中國將堅決出手。  貿易戰首日,全球市場動蕩。
  • 任澤平:日美貿易戰——日本為什麼金融戰敗?
    3.1.4 1995《日美金融服務協議》:金融服務領域進一步放鬆市場準入 3.2 經濟戰:強行改變日本經濟結構,日本宏觀政策獨立性喪失 4 影響與後果:1991年資產泡沫破裂,日本陷落 4.1 貿易戰對美國貿易逆差有短期階段性的改善,但長期美國貿易逆差擴大趨勢更為嚴重 4.2 日元大幅升值,房市、股市泡沫破裂,經濟增速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