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康熙寫的字?福建一座寺廟,竟有康熙抄寫的佛經,不可思議

2021-01-09 張祥傑說時尚

這就是康熙寫的字?福建一寺廟,有康熙抄寫的佛經,福州雖然是福建省會城市,但旅遊知名度遠不如廈門,很多外國人只知道福州有個「三坊七巷」景點。

其實福州還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比如福州西邊的西禪寺就是其中之一。很難想像在一個省會的中心有這麼大的寺廟。與其說是寺廟,不如說是園林和公園,值得我們一去。

西禪寺,原名「義山西禪長慶寺」,距福州市中心約1.5公裡。建於唐代鹹通八年(867年),已有近1100年的歷史。是福州五大禪林之一。據說西禪寺曾是王霸的住處,南北朝時王霸是個煉丹師。他煉成仙丹成仙后,當地人把他的居住地改成寺廟紀念他,並命名為「清禪寺」,後來又改名為「義山禪長慶寺」。所以,義山也是福地!

大雄寶殿後面的廣場上有很多荔枝樹。這些荔枝樹被稱為「宋麗」,是在修建西禪寺時種植的。廟裡有一副對聯:「荔枝樹的四代流傳到宋朝,鐘聲響徹千古唐音」,也說明這些荔枝樹歷史悠久。據說,每年夏天,福州的「李義山裡」習俗就從那時開始,許多學者和作家都被它所吸引。

不幸的是,在20世紀40年代,寺廟被摧毀,寺廟裡的荔枝樹幾乎被砍到7788棵,只剩下幾棵宋麗樹,其中一棵據說是冷卉大師自己種植的,叫做「空中洗碗」,它的名字很好聽,但它在前些年被摧毀了。寺廟裡還有一座冷卉大師的舍利塔,高3米多,在法堂旁邊。另一棵荔枝樹是西禪寺的寶貝。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是不會相信的。整棵樹都是空心的,外面只剩下一層皮,但它活了幾千年,每年都有很多荔枝。

荔枝林後面是玉佛樓和觀音閣。這裡不得不提觀音閣。觀音閣有一尊佛像,銅製,重近29噸。可以說,這麼重的青銅觀音像在中國是罕見的。玉佛樓旁邊有一尊白玉佛,重10噸,長4米,另一尊是釋迦牟尼佛坐像,高2米多,非常莊嚴。

這樣的話,就要重點關注這個500羅漢殿了,非常雄偉,宮式結構,重樓飛簷。它有六層,每層都有一個羅漢的形象,都栩栩如生。這裡的遊客可以從一樓沿著樓梯參觀。

據說寺內還有康熙親書的《藥師經》和《法華經》,還有一些古建築遺蹟、古壁畫,都是很值得一看的,旁邊就是福州大學的學院,逛完西禪寺,也可以去大學裡面看看。

大家對於這座寺廟怎麼看?歡迎留言

相關焦點

  • 西安這座皇家寺廟,康熙和慈禧曾御賜過六件寶物,更有鎮寺八寶
    它是陝西唯一僅存的一座藏傳格魯派寺院,它是文成公主在長安的,也是中國唯一一座綠度母主道場,它就是西安明城牆內西北角上的廣仁寺。據說,這座寺廟有康熙皇帝賜給的「三大御賜品」,那就是山門上的匾額和廣仁寺這個寺名,以及康熙帝撰寫《御製廣仁寺碑》。山門匾額上廣仁寺三個大字是康熙皇帝的御匾,印章刻有康熙皇帝御筆之寶八個大字,只不過遺憾的是原匾已經遺失,如今看到的只是複製品而已。進入到寺廟內,入眼的是一大塊影壁,這是皇家寺院的特徵,影壁刻著一副蒙人馭虎圖。
  • 為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抄寫《佛經》
    要知道抄寫佛經有抄著殊勝功德,且練好字培養良好的品格,最重要的是讓產生深刻印象,尤其加深對佛經理解記憶,有著多方面的功德和利益。細說抄經的利益:1.可以修身養性佛法修行為了成就道業利益大眾,需先從修自身做起。我們抄經,端身正坐,即是修身養性的第一步。
  • 康熙寫的天下第一福,為什麼不能倒著貼,主要還是因為這個字
    只有一個多月就要過年了,在我們國家過年都有貼對聯貼福字的傳統,不過這個貼「福」字可是有講究的,一般都會倒著貼,預示著新的一年福氣到家,不過啊事事總有例外,我們的康熙老爺子曾經就寫過一個「福」字,而且被稱為天下第一福,但就是這天下第一副卻偏偏不能倒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乾隆寫詩4萬首,不及康熙一個字!
    「福」字後,孝莊皇太后的身體竟奇蹟般康復了! 有感於皇帝的一番苦心和孝心,也為了永久保存這世上獨一無二的「福」字,孝莊皇太后命人將其刻在石碑上,日夜撫摸,祈求多福。十五年後,她以75歲的高齡離世,民間俱稱這是康熙「請福續壽」帶來的福緣。
  • 康熙寫的「福」字,被稱為天下第一「福」你知道它包含幾重含義嗎
    康熙確實寫了一個「福」字,我們先說這個福字的含有幾個字,以及幾重含義,然後再說康熙寫這個「福」字背後的故事。康熙寫的這個福字含有這麼幾個字:「子,才,田,壽,福」。所以這個福字,也就有了「多子」,「多福」,「多田」,「多才」和「多壽」這麼幾重的意思。
  • 白雲禪寺中康熙寫兩個字,知道讀音,知道意思,但在字典裡找不到
    順治皇帝的兒子康熙很想念父親,在白雲禪寺中寫了兩個字,這兩個字的讀音許多人都知道,但是在字典裡卻找不到。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這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白雲禪寺又叫白雲寺,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寺村,始建於唐貞觀年間。
  • 與少林寺齊名的河南古寺 康熙手植「鐵鍋槐」揭順治出家之謎!
    1300多年來,寺廟因康熙尋父、知府私訪、魯班打工、韋馱化緣等諸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而極富傳奇色彩,成為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大相國寺齊名的中原四大名寺之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被世人尊稱為「三大神僧」之一的佛定和尚來到白雲禪寺擔任住持。他曾寫了一首詩:「十八年來不自由,徵南戰北幾時休;我本西方一衲子,為何生在帝王家,哪管千秋與萬秋,脫去龍袍換袈裟。」
  • 康熙與《康熙字典》的編纂
    康熙是位非常重視文化教育的皇帝。康熙四十九年,也就是1710年,他下旨編纂了一部全面反映中國語言文化的大型字典,開清朝一代整理中華文化典籍之風。這部字典的名字就叫做《康熙字典》,旁徵博引,包羅萬象,集中國文化之大成,創造了中國字典史上諸多第一。
  • 康熙為孝莊寫了一個字,五重含義令人驚嘆,周總理看後:中華第一
    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每當除夕貼對聯時,都會順帶在窗戶上貼上倒「福」字,寓意「福到」,這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它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福」字在《說文解字》書中列為「示」部,「示,天眾象。見吉兇,所以示人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
  • 康熙拜孔墓不肯下跪,孔子後人將碑文改掉3字,康熙立馬下跪
    中華文化是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根,沒有它屈服於哪個民族的,只有所有的民族都屈服於它!能接受中華文化的,我們自然就把他當作自己人,不能接受的,我們早已經把他趕出去了。所以,我們不要過於去糾結民族,今天能成為一家人的,我們都叫中華民族。清朝雖然閹割了一部分漢族文化,但它最終也無法自拔地融入了漢族文化,這就是中華文化的強大威力。
  • 縷縷佛香訴虔誠 細數長安城裡的那些佛教寺廟
    講一城故事,樹一城品牌,小城故事今日就帶您走進一個佛教寺廟中的西安,領略其中那不一樣的佛緣、人緣和文化緣。西安的佛教寺廟大致可分為兩個區域,有的落於鬧市之中整日可享受遊客如織的待遇,有的則偏於秦嶺深處偶有人往也多是慕名而至。這也正應了人的不同性格,有的人喜歡順便,有的人喜歡凡事帶有目的性,可是不管如何,這其實都離不開一個「緣」字!
  • 康熙第一次吃巧克力,看了近千字的說明書,只說了三個字
    提起清朝的皇帝,大家可能會想到乾隆皇帝或者著名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開創了康乾盛世,也留下很多佳話,他為清朝的發展作出很多貢獻。康熙皇帝除了在政治方面的貢獻之外,也有自己非常獨特的性格。他在生活也非常的有趣,比如說他第一次吃巧克力的時候,還看了近千字的說明書,後來他只說了三個字。
  • 《康熙字典》到底收了多少漢字?
    30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710年4月8日,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諭令,命張玉書、陳廷敬等30人編纂《字典》。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被稱為「字典」的字典,也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官修字典,不僅在我國辭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是世界辭書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巨型著作。成書300年後的今天,《康熙字典》依然流行。
  • 抄寫佛經是否也是一種修行?
    人們都知道有用之物的用處,卻不知道無用之物的用處。修行是什麼?修行其實就是無用之用,在不經意間,不留痕跡地影響自己與周圍的環境,是為大用。那抄經有什麼用呢?一、可以修身養性;修行成就道業,需從修身做起。我們抄經,端身正坐,即是修身養性的第一步。心的寧靜,能涵養出到的芬芳的人格;同時從抄經中了解佛經的要義,不僅讓我們可以修養性情,也能提升心靈。
  • 康熙與教皇使者的一次交鋒
    鐸羅1705年4月到達廣州,同年12月14日抵達北京,12月31日首次覲見康熙皇帝。雖說是禮節性的,但雙方為一些人事問題有不同意見。鐸羅提出在北京設立總主管,管理全體教士。康熙當時沒有答覆,後來答覆說,這位宗教事務主管,必須從在宮廷中服務了10年以上的傳教士中選擇,這不符合羅馬教皇的意圖,教皇之意要奪回在華傳教的主導權。康熙提出在鐸羅使團中選一人出使羅馬,以報聘教宗。
  • 在五臺山只要來這一座寺廟,文殊菩薩的五種法相您就都拜到了
    造訪的第二座寺廟是「靈峰寺」。靈峰寺始建於唐代,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重修,現在的靈峰寺重建於1998年,也是一座藏傳佛教寺廟。靈峰寺前是一座頗有氣勢的六柱五門五樓石雕牌坊,民間坊額「五臺聖境仰天大佛」由佛教領袖、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居士書寫。
  • 康熙為何祭祀朱元璋皇陵?背後有何用意?
    如果是真的,康熙不會被稱為千古一帝,這太膚淺了。 在歷史上,很少有皇帝可以被稱為「千古一帝」。 康熙作為歷史上公認的千古一帝之一,不僅在文武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且還收復了臺灣,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只有這一點才能使康熙在歷史上出名。 在清代,有一定的祭祀明陵的傳統。 清朝的許多皇帝都祭祀明陵。 康熙已經祭祀了很多次,康熙對朱元璋有一種欽佩的感覺。
  • 中國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漢字辭書《康熙字典》
    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給他加上「廷」字,改為廷敬。歷任經演講官、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職。陳廷敬生平好學,詩、文、樂極備。他的詩風格「清雅醇厚」,很得康熙皇帝的讚賞。陳廷敬的故裡皇城相府是著名的AAAAA景區,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總面積3.6萬平方米,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
  • 為啥其他福字都能倒著貼,唯獨康熙版的福字不行?因為會成這個字
    不過卻有一種福字是不適合倒貼的,這個福字為康熙所寫,十分的珍貴。而它的背後還有一段令人感動的故事,不能倒貼是因為它倒過來就成了這個字。這個福字被稱為天下第一福,現位於北京恭王府花園秘雲洞內,它的誕生還得從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說起。這一年是孝莊太后的六十大壽,孝莊也就是康熙的奶奶。不巧,老太太在大壽前夕染上重病,太醫看了束手無策。
  • 抄寫和念誦《心經》的好處
    寫經的目的在於個人自我修行、亦能回向親友眾生,得到身心安吉之祈福心願。 最受大眾喜愛的寫經經文即《心經》。據佛經上記載,念誦《心經》的功德,不亞於念誦六百卷的《大般若經》,且寫經之功德在諸多佛經經典中,一再被提及,言其殊勝功德遠優於造塔供佛,寫經的好處極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