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祭祀朱元璋皇陵?背後有何用意?

2021-01-15 騰訊網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我讀到康熙為了崇拜朱元璋,從北京去了南京。 有人說,康熙的行動無非是炫耀他的文化和軍事技能。 康熙想要告訴朱元璋:我比你強! 事實上,這一點都不對。 如果是真的,康熙不會被稱為千古一帝,這太膚淺了。 在歷史上,很少有皇帝可以被稱為「千古一帝」。

康熙作為歷史上公認的千古一帝之一,不僅在文武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而且還收復了臺灣,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只有這一點才能使康熙在歷史上出名。 在清代,有一定的祭祀明陵的傳統。 清朝的許多皇帝都祭祀明陵。 康熙已經祭祀了很多次,康熙對朱元璋有一種欽佩的感覺。康熙寫下了「唐宋之治」,並在明孝陵建立了一座紀念碑。

現在人們可以看到碑亭了。 在康熙時期,康熙曾經向朱元璋的陵墓鞠躬,但朱元璋是前一個王朝的君主。 根據事實,康熙不應該低頭,但當時確實是這麼做了,對清朝來說意義重大,是緩解社會矛盾的問題。 據相關資料顯示,康熙在歷史上確實向朱元璋的墳墓低頭,而不僅僅是一次。

每次康熙去江南旅遊,康熙都要向朱元璋的墳墓特别致敬,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祭祀,不是一個偷偷摸摸的,而是一個公開的祭祀。 康熙這樣做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清朝統治明朝的合法性。因為李自成死於明朝時,滿朝在為明朝報仇的旗幟下打敗了李自成,並把他的首都搬到了這裡。 事實上,李自成仍然統治著明朝的領土。

由此可見,清朝的進入並沒有說要推翻明朝,所以,如果清朝不祭祀朱元璋,在合法性方面就沒有意義,這將影響滿族的統治。祭祀朱元璋不是炫耀,而是清朝的傳統。 為什麼? 因為清朝從來不承認推翻明朝! 它始於李自成,李自成被打敗了,之後自殺了。 明朝滅亡,後來清朝打敗了李自成。

清朝說:明朝,為崇禎皇帝報仇,然後根據情況繼承明朝的統治地位。從順治皇帝開始,清朝的所有皇帝都去祭祀明朝皇陵,這表明了他們對明朝的尊重。 康熙祭祀時,南京的漢學士將召集在一起參加祭祀。 實質是讓他們明白康熙帝對朱元璋的重視,試圖通過對朱元璋墓的祭祀來吸引他們,以使他們為大清工作。 最終的原因是鞏固清朝的統治。

清朝建立,作為少數民族的政權,在封建正統思想的影響下沒有得到承認,清朝初年社會極不穩定。外有沙俄侵擾,內憂反清復明分子的抵抗,這時候的清朝內憂外患,清朝這時候根本不穩定,因此康熙祭祀朱元璋,也是對漢人的一種敬仰,在當時來說,康熙的做法無疑是正確的。

《清聖祖實錄》中記載,康熙曾經三次祭祀明皇陵,主要是祭祀朱元璋的皇陵。書中記載為「明朝洪武乃創業之祖,朕兩次南巡俱舉祀典,親往奠酒,今朕臨幸,當再親祭」《康熙起居注》記載了「初二日癸亥。是日,遣內閣學士席爾達、於明太祖陵讀文致祭。巳時,上率內大臣、侍衛、部院官員往謁明太祖陵,於孝陵殿前行三跪九叩禮。次於寶城前三奠酒。」

通過這樣的記載來看,康熙祭祀朱元璋皇陵肯定不是虛構的,而是歷史上真真正正存在的。不光康熙去祭拜朱元璋,事實上清朝君主祭拜明朝陵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一代君主都需要去祭拜。清朝前期的皇帝祭祀明朝皇陵情有可原,可是後期的清朝皇帝,仍然祭祀明皇陵,這就是真真正正對明朝皇帝的敬佩了。

自順治皇帝開始,清朝的歷代皇帝都會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就是拜祭十三陵。順治帝祭祀明十三陵,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有利於清朝的統治,其後清朝皇帝祭祀明十三陵,就是對明朝皇帝真真正正的敬佩了。清朝的統治者是以明朝統治的繼任者自居,清朝並不是推翻了明朝,也不是取代了明朝。

實際上清朝打敗的是李自成,而不是明朝。清朝維護這種合法性的意義很重要,就是為了維護民心。清朝皇帝有祭拜明皇陵的習慣和傳統,這個對他們來說意味著大清的江山是傳承自大明王朝。注意這個重點是繼承,不是推翻。清朝統一之後,「反清復明」這四個字一直像噩夢一樣存在,康熙可以統治天下臣民。

可他卻管不住天下臣民的心,正因如此,清朝皇帝祭祀明十三陵就是一種籠絡民心的手段。康熙王朝電視劇中,康熙是祭祀朱元璋皇陵的,在歷史上,康熙也親自祭祀了朱元璋皇陵,不得不說,當時的清朝皇帝,對民心是非常看重的,因此清朝才存在了276年時間,成為了古代少數民族政權存在時間最長的。

相關焦點

  • 明朝共有五座皇陵,分布在四個省市,你都知道嗎
    如果問你明朝有幾處皇陵,你可能會說南京一處,北京一處。是的,眾所周知的卻是是南京的孝陵和北京的明十三陵。但是除了這兩處之外,明朝還有三處皇陵,這個很少有人知道。那麼明朝另外三處皇陵在哪裡?裡邊葬著都是什麼人?下面就讓我為大家來揭曉這個答案。
  • 雍正王朝:八爺為何把十四爺獻給康熙的壽禮換成死鷹?有何深意?
    八爺、九爺、十爺還有十四爺原本是一黨,但八爺和十四爺為何會鬧到互相拆臺的地步呢?這還得從舉薦大將軍王一事說起!其實,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都有爭奪這個兵權的意思。首先是八阿哥胤禩,他在朝中有一大幫支持者,一廢太子之時,就有很多人舉薦他當太子,結果招來了康熙的猜忌,康熙無奈之下復立了胤礽,駁斥了八阿哥。這之後,八阿哥胤禩還是不停的試探康熙的意思,正好趕上這次舉薦大將軍王,八阿哥有大批朝臣支持,如果再能拿到大將軍王的位置,那可真是萬事俱備了。
  • 《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將老十三圈禁十年?歷史上有沒有這回事?
    還有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康熙帝駕崩之際,對於老四胤禛的解釋。 那麼康熙帝明知道老八一夥咄咄逼人,為何不提前放出老十三這個關鍵人物幫老四呢? 一是提前放出,脆弱的平衡會打破,老八一黨覺得沒有勝算,搞不好會狗急了跳牆,一個不好,就收拾不了局面了,所以關鍵時刻再放出老十三,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 朱元璋向一女子求婚,媒人說了句實話,結果滿嘴牙齒被朱元璋砸掉
    朱元璋出身赤貧,幼年時家中連遭天災人禍,不僅衣食難繼飽受饑寒,很小的時候父親、母親、大哥、小弟相繼病餓而死,大嫂無以為生回了娘家,轉眼之間家亡人散。「御製皇陵碑文」記載,「兄雲此去,各度兇荒」,二哥為了餬口,撇下年幼的朱元璋外出逃荒,音信全無,從此朱元璋就成了天不管地不收的孤兒。
  • 朱元璋夢見武聖關羽,第二天下旨修建關帝廟,限期三天完工!
    這十座廟宇合稱為「南京十廟」,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親自選定,明朝官方認可的廟宇,並且被紀錄在禮部編纂的《洪武京城圖志》中,作為官方指定的合法廟宇,準許百姓前去燒香祭祀,祈福求安,所以香火非常旺盛,常年不絕。不過有意思的是,在朱元璋最初決定修建廟宇的時候,關帝廟其實是沒有在內的,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才讓朱元璋改變了注意,決定在雞鳴山修建關帝廟,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民間習俗:祭祀禮儀,每個子孫都該學習
    其背後蘊涵著兩層意思:一是此身得自祖父母,又依賴先人之澤,才能享受餘慶,平常朝夕奉養承歡,而一旦故去,無法盡生孝之責,心中悲思無以寄託,所以就藉助祭薦之禮以申子孫孝道之情;二是做子孫的因為貧賤而不能在生前供菽水,盡孝道,如今自己已經發達鼎食,而親人已不再能享受,心中悲思莫及,所以藉助祭薦以志子孫悔悟之情。
  • 春節為何貼「福」,又為何倒貼,以及起源是由何?
    春節為何貼「福」,又為何倒貼,以及起源是由何? 馬上就要過年了,也到了快貼對聯和門畫的時間了,在此之際,不知有沒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春節為何要貼「福」,又為何要倒貼,以及貼「福」的起源是什麼?即使再了解「福」這個字最早是由兩人舉酒的象形文字演化而來,也不能解釋為何春節貼「福」的所以然。 關於為何貼倒「福」,民間有三種典故流傳最廣。
  • 朱元璋對宋濂一直敬愛有加,現在為何一定要殺了宋濂
    朱元璋不僅如此,甚至陰晴不定,根本猜不透他在想什麼。又一年的年底,刑部主事茹太素上書萬言,其中有才能之士,數年來倖存者百無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朱元璋惱怒,問宋濂,宋濂說:他只是對陛下盡忠罷了,陛下正廣開言路,怎麼能夠重責他呢?晚上回去想想宋濂的話有道理,翌日,又令人從奏章中揀了可用的數條,又把朝臣們召來說,假如沒有景濂,我幾乎錯誤地怪罪進諫的了。
  • 朱元璋有26子,為何沒人為了太子位,不擇手段構陷太子呢?
    不過話說回來,爭奪太子之位風險是很大的,嚴格說起來,這和造反的結局差不了多少,失敗者面臨的將是不可挽回的災難,從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完全可以看出來。 那麼話說回來,朱元璋的兒子有26個兒子,為什麼沒有人敢與朱標爭太子,連朱棣都不敢嗎?
  • 道士邱玄清為何因朱元璋賞給他兩名宮女,便二話不說揮刀自宮了?
    同時,在這裡我們不得不承認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自帶光環的皇帝,不然民間也不會有這麼關於他的故事,多得令人眼花繚亂。而朱元璋的諸多故事中,最多的當屬與道教之間的最為精彩,畢竟,從他出生起就結下了不解之緣,傳說老朱出生時,天空中布滿了紅光,充滿傳奇色彩,這為他後來成為真龍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當然,這也為老朱與道教之間解不開的情緣找到了理由。
  • 朱元璋:怕什麼,他是我借刀殺人的刀
    當年朱元璋能在濠州城站穩腳跟,受益於郭子興的賞識。郭子興死後,朱元璋並沒有暴露出野心,更沒有取而代之,可是郭子興的親信們,卻容不下朱元璋,他們太忌憚朱元璋的能力。朱元璋劇照朱元璋當然明白其中的險惡用意,他沒有直接回擊,只是暗示對方:我走開倒是可以,但你們能應付得了眼前的局勢嗎?當時和州周邊局勢異常兇險,不僅「日與元戰」,而且剛撤出城外的孫德崖也正虎視眈眈。
  •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本篇分析粽子為何成為了端午的祭品,最早的粽子是什麼形態,更早的祭品又是什麼。本文討論的並非美食,而是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和飲食的演變,其中或有讓讀者不適的內容,敬請理解。提示:請勿在吃飯時閱讀本文。1. 獻祭與犧牲在上一篇結尾,引用了《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可以看得,至少在屈原的同時代,中國北方仍然延續著用活人祭祀河神的風俗。
  • 皇陵中的長明燈為何千年不滅?千年之謎被中美學者破解,中外信服
    同時,為了防止事有不成,他盡全力地把人世間的繁榮帶到地底下,竭盡所能的打造了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 而黑暗的皇陵肯定是不能達到秦始皇的要求的,為了帝陵能保持燈火通明,他令匠人們製作出了一種「長明燈」,而這種燈在史記中就有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 滿清入關後,順治是如何處理原來明朝太廟祭祀的那些祖先牌位?
    既然是祭祀祖先就一定要有場所,經過很多代人的傳承,有了很多的祖先,不可能每次都去祖先的墳前逐個祭祀,這太麻煩,於是聰明的中國人就發明了「牌位」,把每個先人的牌位供奉就可以了,而牌位放置的地點,就是太廟。太廟這個專用的祭祀先祖的地方最先出現於西漢早期,劉邦死後才建立的太廟。
  • 明朝才子徐禎卿,為何會誣陷朱元璋害死徐達?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開國君主都曾經有過殺害開國功臣的舉動,比如漢高祖劉邦就先後殺死了韓信和英布,這些迫不得已的做法都是為了穩固新興的皇權。誠然在歷史上也有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佳話,但是開國重臣被貶或者被害依然不在少數。
  • 朱元璋為何要秘密處死兩個兒媳?原來,是跟一樁皇室醜聞有關
    朱元璋本是一介乞丐,能夠爬上帝位,淮西集團功不可沒,而他成就帝業後,又通過聯姻的方式鞏固政權,並且對功臣施恩,穩定淮西集團的心。不過,剛坐穩天下,朱元璋臉孔一變,開始屠殺功臣。
  • 海賊王:紅髮心機有多深?斷臂救路飛只是騙局,背後用意駭人
    導語:海賊王:紅髮心機有多深?斷臂救路飛只是騙局,背後用意駭人!《海賊王》現在已經更新到了和之國篇章了,凱多也給我們演示了什麼是四皇級別的戰力,一招將四檔路飛給秒了。其實這就牽扯出了一個十分嚴肅的問題,當初的紅髮為什麼會被近海之主咬斷左臂?
  • 九子奪嫡中,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皇位,當個王爺不好嗎?
    清朝時期康熙末年,就出現了「九子奪嫡」的事件。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不突然,任何人都對於至高無上的皇位都心有所想,身為皇子的他們也自然不例外。但是爭奪畢竟會傷和氣,那這九個兒子就不能去做閒散的王爺,非要去爭這個皇位嗎?公元1662年,年僅八歲的康熙登基,六年後親政。在位勤勤懇懇,有著許多功績,同時也是我國歷史上記載的在位時間最久的一個皇帝。
  • 清朝守陵人待遇有多高?孩子一出生就是七品官,大清滅亡依然堅守
    東北一直被滿清視為龍興之地,歷代清朝皇帝也都對永陵非常重視,康熙皇帝在永陵設立了總理衙門,專門負責皇陵的日常事務。守陵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中國古代非常重視禮儀規範,皇陵祭祀用的酒、肉都是特別準備的,這也是守墓人的職責!守陵人平時需要釀酒、種糧食,飼養牛羊用來祭祀,正是因為守陵如此複雜,所以皇帝才派了三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