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如果說老四胤禛是「冷麵王」,那麼老十三胤祥則是「俠王」,在殘酷的九子奪嫡之中,不同於其他兄弟的明裡暗裡的自相殘殺,互相陷害,老十三這個人身上有著很濃的俠義之風,雖出身於皇家,卻如同民間的大俠一般,是義薄雲天,為了自己的四哥,更是兩度被圈禁,可以說是當時陰暗奪嫡中的一抹陽光。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康熙帝圈禁老十三十年之久,真的只是為了老四鋪路嗎?還有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康熙帝駕崩之際,對於老四胤禛的解釋。
康熙帝在駕崩前是先單獨召見的老四胤禛,是這樣評價老十三的:「十三阿哥嘛,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義,可是他嫉惡如仇不會權變,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時衝動,闖下大禍結果把你給牽連進去,那怎麼收拾啊,有了這十年的教訓,想他也會成熟起來,可以做好你的幫手了」。
通過這段話表面上來看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康熙帝害怕性格耿直的老十三被人利用,牽連了老四胤禛;二是圈禁了老十三達十年之久,就是要磨鍊他的性格,讓他變得成熟穩重,以便可以更好的輔佐老四。
當然這段話還有一個話外之音,就是暗示老四在這個關鍵時刻,趕緊放出來老十三幫你穩住局面,對付老八他們吧。
而康熙帝的安排其實也大有深意,雖然派九門提督隆科多的人去接老四,但他也知道隆科多這個人是牆頭草,雖然特意又派張五哥和步軍衙門的人一起去接老四。
張五哥可是妥妥的老四這方的人,老十三是他的救命恩人不說,自己的妹妹阿蘭又嫁給了老十三,所以他又是老十三的大舅子,而老十三和老四同氣連枝,張五哥自然就是老四的人。
同時金牌令箭這個如同皇帝親臨的尚方寶劍,康熙帝又交由張五哥保管,可以說康熙帝的意圖很明顯,暗示老四趕緊放老十三幫他,同時又讓張五哥保管關鍵的金牌令箭,因此老四可以第一時間通過張五哥找到金牌令箭,再順利放出老十三,最終老十三奪取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可謂是扭轉了乾坤,使老四徹底坐穩皇位。
那麼康熙帝明知道老八一夥咄咄逼人,為何不提前放出老十三這個關鍵人物幫老四呢?
一是提前放出,脆弱的平衡會打破,老八一黨覺得沒有勝算,搞不好會狗急了跳牆,一個不好,就收拾不了局面了,所以關鍵時刻再放出老十三,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是一般老皇帝駕崩前,會替新皇籠絡人心的,比如該升官的先不升,讓新皇登基再升;還有就是找點小毛病,將重臣懲治一番,由新皇登基再官復原職,像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康熙帝駕崩前以「舉止失措臨事畏搪」革了張廷玉和馬齊的大學士職銜,用意之一就是讓老四登基以後,恢復他們的大學士職銜,來籠絡人心。
像老十三康熙帝為什麼不放出來呢,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讓老四放,這樣一來,老十三會感激老四,更有利於形成老十三盡心盡力輔佐老四的局面。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康熙帝駕崩之際說道一直圈禁老十三的意思,看似是全心全意為了老四鋪路,其實還有一層說不得的意思在內。
那便是康熙帝害怕老四利用老十三這個在軍方擁有深厚影響力的人,來鋌而走險進行兵變等舉動。
當然這不是說康熙帝的心理陰暗,這是很正常的帝王心術,畢竟皇帝就是這樣,不能信任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繼承人,更何況有著廢太子胤礽曾進行兵變的前車之鑑。
還有一點則是老八一黨為了奪嫡是不擇手段,這點康熙帝很清楚,所以在知道了老八利用肖國興誣陷太子以後,氣得連說「其心可誅」兩次,可以說某種程度上來說,太子胤礽後來之所以發動兵變,也有老八在背後推波助瀾的原因。
所以康熙帝也害怕如果不圈禁老十三,老八瘋狂攻擊誣陷老四的話,萬一老四也被逼得沒辦法了,鋌而走險的發動兵變呢?
而且圈禁老十三,還可以起到麻痺老八一黨的效果,讓他們看不出來康熙帝想確立老四為繼承人,不然怎麼會將老四的死黨老十三圈禁了呢,可以說既維護了當時的脆弱平衡,還減輕了老四的壓力,後來更是立八爺黨的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可謂是禍水東引,讓大眾以為想立老十四為繼承人,使八爺黨內部最終內亂,不是後來老四成功登基,老八和老十四有著這麼個共同大敵的話,怕是會鬥個你死我活的。
最後再延伸閱讀,歷史上康熙帝到底有沒有圈禁老十三胤祥長達十年之久?
根據《皇清通志綱要》來看,其實歷史上雖然康熙帝的確圈禁過老十三,但時間不足一年,是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的一廢太子風波之中,不只是廢太子和大阿哥被圈禁,連同老十三也被圈禁,到了康熙四十八年,老十三就被放出了。
不過從此以後,老十三的地位可謂一落千丈,在被圈禁之前,自康熙三十七年七月,13歲的老十三第一次跟隨父親康熙帝去往盛京以後,直到被圈禁的康熙四十七年整整十年之間,康熙帝只要出巡,無論是去哪裡,都必將胤祥帶往,這種寵愛程度是其他兄弟所不及的。
而圈禁事件過後,康熙帝對老十三大為冷落,甚至在康熙四十九年時這般評價老十三「胤祥並非勤學忠孝之人」,可謂是給老十三判了政治死刑,至此雖然老十三沒有再被圈禁,可是已失去了康熙帝對他的信任,其境地比被圈禁好不了多少,即使康熙帝出巡再帶著他,也不是寵愛之意,更多是帶在自己身邊,好控制提防他。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康熙帝沒有明確說過,史料上也沒有明確記載,倒是雍正帝說過原因,是因為老十三胤祥「與二阿哥好,橫遭大阿哥之妒忌陷害」,因此得罪了康熙帝,所以失寵。
但是這個原因似乎也站不住腳,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康熙帝後來復立太子胤礽時,應該也相應的平反一下老十三,或者說後來應該不至於再冷落甚至提防老十三,但結果是並沒有,所以這個說法不成立。
所以關於老十三失去康熙帝信任的原因,可以說已經很難尋找真相了,隨著消逝的時間,真相不知漂往何處,或許有一天會真相大白,或許永遠是個謎團。
當然關於這點還有一種說法,大阿哥請來魘咒太子胤礽的喇嘛,是老十三胤祥介紹的,而老十三與寺廟來往並不密切,有可能是與寺廟來往密切的老四胤禛,在背後推波助瀾,引誘老十三介紹給大阿哥喇嘛,進而借大阿哥之手廢太子,或者讓他們兩敗俱傷,當然歷史上到底是不是這樣呢,並沒有明確記載,所以僅供參考哈,看大家自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