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為何將老十三圈禁十年?歷史上有沒有這回事?

2021-01-11 騰訊網

在《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如果說老四胤禛是「冷麵王」,那麼老十三胤祥則是「俠王」,在殘酷的九子奪嫡之中,不同於其他兄弟的明裡暗裡的自相殘殺,互相陷害,老十三這個人身上有著很濃的俠義之風,雖出身於皇家,卻如同民間的大俠一般,是義薄雲天,為了自己的四哥,更是兩度被圈禁,可以說是當時陰暗奪嫡中的一抹陽光。

那麼今天宋安之來說說康熙帝圈禁老十三十年之久,真的只是為了老四鋪路嗎?還有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回事?

首先我們來看看康熙帝駕崩之際,對於老四胤禛的解釋。

康熙帝在駕崩前是先單獨召見的老四胤禛,是這樣評價老十三的:「十三阿哥嘛,性情中人,他的心地是光明的重情義,可是他嫉惡如仇不會權變,朕圈禁了他十年,就是怕他一時衝動,闖下大禍結果把你給牽連進去,那怎麼收拾啊,有了這十年的教訓,想他也會成熟起來,可以做好你的幫手了」。

通過這段話表面上來看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康熙帝害怕性格耿直的老十三被人利用,牽連了老四胤禛;二是圈禁了老十三達十年之久,就是要磨鍊他的性格,讓他變得成熟穩重,以便可以更好的輔佐老四。

當然這段話還有一個話外之音,就是暗示老四在這個關鍵時刻,趕緊放出來老十三幫你穩住局面,對付老八他們吧。

而康熙帝的安排其實也大有深意,雖然派九門提督隆科多的人去接老四,但他也知道隆科多這個人是牆頭草,雖然特意又派張五哥和步軍衙門的人一起去接老四。

張五哥可是妥妥的老四這方的人,老十三是他的救命恩人不說,自己的妹妹阿蘭又嫁給了老十三,所以他又是老十三的大舅子,而老十三和老四同氣連枝,張五哥自然就是老四的人。

同時金牌令箭這個如同皇帝親臨的尚方寶劍,康熙帝又交由張五哥保管,可以說康熙帝的意圖很明顯,暗示老四趕緊放老十三幫他,同時又讓張五哥保管關鍵的金牌令箭,因此老四可以第一時間通過張五哥找到金牌令箭,再順利放出老十三,最終老十三奪取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可謂是扭轉了乾坤,使老四徹底坐穩皇位。

那麼康熙帝明知道老八一夥咄咄逼人,為何不提前放出老十三這個關鍵人物幫老四呢?

一是提前放出,脆弱的平衡會打破,老八一黨覺得沒有勝算,搞不好會狗急了跳牆,一個不好,就收拾不了局面了,所以關鍵時刻再放出老十三,才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是一般老皇帝駕崩前,會替新皇籠絡人心的,比如該升官的先不升,讓新皇登基再升;還有就是找點小毛病,將重臣懲治一番,由新皇登基再官復原職,像雍正王朝電視劇之中,康熙帝駕崩前以「舉止失措臨事畏搪」革了張廷玉和馬齊的大學士職銜,用意之一就是讓老四登基以後,恢復他們的大學士職銜,來籠絡人心。

像老十三康熙帝為什麼不放出來呢,還有一個用意就是讓老四放,這樣一來,老十三會感激老四,更有利於形成老十三盡心盡力輔佐老四的局面。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康熙帝駕崩之際說道一直圈禁老十三的意思,看似是全心全意為了老四鋪路,其實還有一層說不得的意思在內。

那便是康熙帝害怕老四利用老十三這個在軍方擁有深厚影響力的人,來鋌而走險進行兵變等舉動。

當然這不是說康熙帝的心理陰暗,這是很正常的帝王心術,畢竟皇帝就是這樣,不能信任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繼承人,更何況有著廢太子胤礽曾進行兵變的前車之鑑。

還有一點則是老八一黨為了奪嫡是不擇手段,這點康熙帝很清楚,所以在知道了老八利用肖國興誣陷太子以後,氣得連說「其心可誅」兩次,可以說某種程度上來說,太子胤礽後來之所以發動兵變,也有老八在背後推波助瀾的原因。

所以康熙帝也害怕如果不圈禁老十三,老八瘋狂攻擊誣陷老四的話,萬一老四也被逼得沒辦法了,鋌而走險的發動兵變呢?

而且圈禁老十三,還可以起到麻痺老八一黨的效果,讓他們看不出來康熙帝想確立老四為繼承人,不然怎麼會將老四的死黨老十三圈禁了呢,可以說既維護了當時的脆弱平衡,還減輕了老四的壓力,後來更是立八爺黨的老十四為大將軍王,可謂是禍水東引,讓大眾以為想立老十四為繼承人,使八爺黨內部最終內亂,不是後來老四成功登基,老八和老十四有著這麼個共同大敵的話,怕是會鬥個你死我活的。

最後再延伸閱讀,歷史上康熙帝到底有沒有圈禁老十三胤祥長達十年之久?

根據《皇清通志綱要》來看,其實歷史上雖然康熙帝的確圈禁過老十三,但時間不足一年,是在康熙四十七年九月的一廢太子風波之中,不只是廢太子和大阿哥被圈禁,連同老十三也被圈禁,到了康熙四十八年,老十三就被放出了。

不過從此以後,老十三的地位可謂一落千丈,在被圈禁之前,自康熙三十七年七月,13歲的老十三第一次跟隨父親康熙帝去往盛京以後,直到被圈禁的康熙四十七年整整十年之間,康熙帝只要出巡,無論是去哪裡,都必將胤祥帶往,這種寵愛程度是其他兄弟所不及的。

而圈禁事件過後,康熙帝對老十三大為冷落,甚至在康熙四十九年時這般評價老十三「胤祥並非勤學忠孝之人」,可謂是給老十三判了政治死刑,至此雖然老十三沒有再被圈禁,可是已失去了康熙帝對他的信任,其境地比被圈禁好不了多少,即使康熙帝出巡再帶著他,也不是寵愛之意,更多是帶在自己身邊,好控制提防他。

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呢,康熙帝沒有明確說過,史料上也沒有明確記載,倒是雍正帝說過原因,是因為老十三胤祥「與二阿哥好,橫遭大阿哥之妒忌陷害」,因此得罪了康熙帝,所以失寵。

但是這個原因似乎也站不住腳,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康熙帝後來復立太子胤礽時,應該也相應的平反一下老十三,或者說後來應該不至於再冷落甚至提防老十三,但結果是並沒有,所以這個說法不成立。

所以關於老十三失去康熙帝信任的原因,可以說已經很難尋找真相了,隨著消逝的時間,真相不知漂往何處,或許有一天會真相大白,或許永遠是個謎團。

當然關於這點還有一種說法,大阿哥請來魘咒太子胤礽的喇嘛,是老十三胤祥介紹的,而老十三與寺廟來往並不密切,有可能是與寺廟來往密切的老四胤禛,在背後推波助瀾,引誘老十三介紹給大阿哥喇嘛,進而借大阿哥之手廢太子,或者讓他們兩敗俱傷,當然歷史上到底是不是這樣呢,並沒有明確記載,所以僅供參考哈,看大家自己理解了。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可以說在眾多演員、老戲骨的演繹下,這部電視劇中的諸多歷史人物,成為大眾最認可的一版,這也是這部電視劇能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像杜志國版的年羹堯,讓人看了雍正王朝電視劇以後,感覺這就是真正的年羹堯,再看其他版本的年羹堯,感覺有明顯的表演痕跡,感覺是索然無味。
  • 康熙的三子胤祉一直潛心學術,為何還會被雍正褫奪爵位圈禁起來?
    胤祉也是因此開始密切關注胤禔一舉一動,最終讓胤祉調查得知胤禔曾經聯合蒙古喇嘛鎮魘胤礽,因此胤祉將此事上報康熙,盛怒之下的康熙將胤禔圈禁起來,而胤礽也得以在第二次被復立為太子,可以說胤礽第二次復立太子多虧了胤祉不離不棄,幫他調查大阿哥胤禔,最終胤禔被圈禁,胤礽被復立為太子。
  • 《雍正王朝》康熙帝為什麼要委任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康熙帝把帝王心術演繹的淋漓盡致,他的心思讓朝中諸位大臣都捉摸不透,能夠猜透他想法的,唯有四爺府幕僚鄔思道一人而已。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舉薦西北大將軍一事,正是鄔思道看破了康熙的意圖,讓四阿哥舉薦了十四阿哥,迎合了康熙的心意,才讓康熙重新重視起四阿哥,最終把皇位交給了他。
  • 《雍正王朝》中如月真是監視鄔思道的人嗎?她和鄔思道後來如何?
    同時雍正也確實對鄔思道不放心,所以如月也有監視鄔思道的任務,但是這一面雍正卻不會讓老十三知道,因為老十三是俠義心腸,如果他知道這些,肯定不願意如月到鄔思道身邊。所以這件事很可能是雍正叮囑皇后安排如月所為,然後表面上又對老十三覺得愧對鄔思道,想讓老十三做這趟人情。而鄔思道除了笑納如月,也沒有別的選擇,否則他很可能活著出不了京城。
  •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比康熙皇帝還高一籌的神人是誰?
    許多人都把《雍正王朝》中的康熙,作為老謀深算第一人。確實,作者筆下的康熙智謀深遠,在應對許多問題上都顯得棋高一著。比如說,明明太子扶不起,為了穩住幾個兒子,穩住動蕩的朝局,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抱住太子之位。又比如說,在百官紛紛上書用力八阿哥為太子,人人都以為八阿哥必然入選,康熙卻很不高興。這是因為他看出八阿哥在刻意籠絡人心。
  • 《雍正王朝》中最老謀深算、粗中帶細的人,非圖裡琛莫屬!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有很多智謀超群的人物,如康熙皇帝、佟國維、張廷玉、鄔思道等等。但是我認為最老謀深算的人當屬大內侍衛圖裡琛,下面舉例說明。一、八阿哥深夜假借康熙授意誘騙肖國興說出太子的罪狀,圖裡琛告訴康熙後,康熙說「其心可誅」,這時圖裡琛說要去殺了肖國興,卻被康熙呵止。
  • 雍正王朝:四爺聽宣繼位後,為何第一件事,是拿令箭放出老十三?
    「九子奪嫡」雖說沒有出現互相殘殺的場面,更多的是揣摩心思,使陰謀詭計,鬥的是誰的計謀和段位更高一籌!《雍正王朝》中,鄔思道緩緩踱步:「眼下只有一個人能擎天保駕!」四爺走過來,急切問:「您說的是十三弟?」對咯,有軍事力量支撐,方能出其不意,先發制人,得靠十三爺胤祥這「猛虎出籠」,用武力幫四爺您翻轉局面啊!
  • 號稱「俠王」的「十三爺」,真實歷史上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為我們塑造了一個俠肝義膽的"十三爺",給觀眾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麼,歷史上的十三爺,愛新覺羅.允祥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現在,我們就來簡單談談——愛新覺羅.允祥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他的人生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鬱郁不得志,被圈禁多年的上半生,一部分是風光無限,受雍正器重的國之棟梁。那麼,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位第一代怡親王,更是世代相傳的鐵帽子王傳奇一生。
  • 《雍正王朝》胤禩兩聲「百官跪迎」年羹堯,為什麼雍正沒有吱聲?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優秀的電視劇,對上至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下至皇子龍孫百官臣僚的刻畫細緻入微。為什麼年羹堯入朝晉見雍正皇帝時,雍正皇帝會給予其特殊優待?而廉親王胤禩也極力抬舉年羹堯?本來年羹堯就居功自傲跋扈得沒邊了,現在又令百官跪迎,這豈不是把年羹堯往錯誤的道路上越推越遠嗎?這君臣二人究竟是怎麼想的!其實,別看廉親王貌似抬舉年羹堯,但心中的真實意圖卻是打算將其「捧殺」!廉親王此舉有兩層意思。其一,是要利用年羹堯的跋扈增加百官對年羹堯的怒氣。這個時候的年羹堯最風光,正值得勢受寵之時。
  • 雍正王朝:沒有弘曆求情,李紱真會死?雍正帝布局,不得不服
    唯一的解釋就是雍正皇帝早就交代了監斬官,在未得到雍正皇帝進一步指示之前,不能對李紱動手,就等著弘曆前往營救。那麼, 這裡面就會有兩點疑問:1、雍正皇帝對於李紱「過山車」版的處理過程,目的何在?2、誠親王胤祉連「御前免跪」的恩典放棄都沒法勸動雍正皇帝,為何弘曆叩了幾個頭,雍正皇帝就拿出赦免恩旨,赦免了李紱呢?
  • 鰲拜擅權只是被圈禁,康熙堂叔班布爾善只是依附鰲拜為何被絞殺?
    清聖祖康熙帝在位61年,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這一生可謂是相當傳奇,諸如平三藩收臺灣三徵噶爾丹等等。說起康熙帝這一生,不得不提的是他為了奪回大權智擒鰲拜之舉。而擒獲鰲拜以後,康熙的做法卻很是耐人尋味。關於鰲拜的罪行,當時是列陳大罪三十,大臣對於鰲拜的審判是:「請族誅」。
  • 歷史上的今天丨為什么九子奪嫡勝出的會是雍正,而不是實力更強的...
    這「八阿哥」名叫胤禩,其母乃一包衣出身,原本身份卑微再加之一生也沒得到康熙皇帝的寵幸,在「母以子貴,子憑母貴」的封建帝制中,顯然胤禩並沒有任何優勢。  但是,有句話說得好「事在人為」,八阿哥胤禩自強不息而勤奮好學,在眾兄弟中早早便脫穎而出。史書記載,胤禩這個人很有風度,向來禮賢下士,毫無皇子紈絝跋扈之風。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把喬引娣從胤禵身邊奪過來?喬引娣結局如何
    話說四阿哥胤禛被康熙外派辦差,適遇黃河發大水,胤禛在考察汛情期間被困於洪水之中,慌亂中找了一口缸,在洪水中漂流了三天,後來昏在一處岸邊 ,被附近一女子所救。這女子家裡是樂戶籍,屬於賤籍,被改姓黑,這戶人家有兩個女兒,大的叫小祿,小的叫小福,兩個長的幾乎一模一樣,胤禛真是被小福所救,後來胤禛在黑氏家中休養期間,和小福好上了,並且私定終身。
  • 大臣請道士給雍正算命,道士說了一個字,雍正激動不已
    古人講究立長不立幼,太子被廢,最有可能上位的自然是大阿哥,當然,這也是這位大阿哥一廂情願的想法,本來就不受康熙待見,沒想到太子剛剛被廢,他就向康熙進言殺了太子,結果被罵了個半死,並且表示:「你這頭蠢豬沒有一點機會!」
  • 歷史上比較有爭議的帝王雍正,你認為他是「暴君」還是「仁君」?
    雍正帝,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滿族,母為康熙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生於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是康熙皇帝35個兒子當中的第11個兒子。康熙皇帝35個兒子有24個排序的,胤禛排皇四子。胤禛45歲當了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第三位皇帝。雍正之所以飽受爭議,是因為這位帝王發生了太多與其他帝王所不同的事情。其一,他的上臺和去世都是迷霧重重。
  • 康熙說:我死後有兩個兒子斷不能留!雍正卻沒遵從父命,這是為何
    在清朝前期是一個很有作為的皇帝,而且還是一個很成功的父親,他的兒子幾乎都是好學生,各方面的成績都很優秀,但面對這樣的問題卻讓康熙帝很苦惱。因為兒子們都很優秀,在爭奪繼承人這個位置時,更是明爭暗鬥。當時康熙帝因為兄弟間的相互殘殺,還要將自己的親生兒子殺死,下面就我們一起看看怎麼回事吧!
  •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為何不拉攏鄔思道,聯手反抗雍正?
    為什麼雄踞西北的年羹堯為何沒有拉攏鄔思道呢?如果這二人文武搭配,年羹堯豈能落得被鴆殺的結局?劇中的年羹堯腹黑、貪婪、自私也確實有能力:奉命查封《百官行述》卻為了數百萬兩白銀屠戮江夏鎮數百口,卻讓四爺黨背黑鍋;在平定西北過程中雍正甚至抄貪官的家補貼軍費,但是年羹堯卻表現奢靡,在被貶後出手給桑成鼎的就幾百萬兩;作為四阿哥的門人並不忠心,與八爺黨始終曖昧不清;也許他認為後期對雍正是絕對忠誠的:貪婪無論是效仿王翦也好還是真正貪汙也罷,這都是在忠誠的大前提下進行的。
  • 雍正皇帝四大性格特徵:前兩個助其登帝為君,後兩個讓他聲名受損
    雍正皇帝是我國歷史上非常有手段的一位帝王,乾隆在位的六十年間受到了雍正皇帝時留下的政策恩澤。但是雍正皇帝同時也背負了很多罵名,究其一生也沒有能擺脫這些罵名。雍正能夠當上皇帝得益於他的性格,同時讓他臭名昭著的也是他的。性格是一把雙刃劍,給雍正皇帝萬世之名又讓他背負罵名。
  • 雍正王朝:雍正帝南巡見田文鏡,為什麼鄔思道得知後火速逃跑?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他最終消失在劇中是在田文鏡處,他帶著四千兩銀子夥同侍女如月,在雍正帝到來的前一刻,火速逃跑,從此再無蹤跡。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
  • 雍正王朝:胤祥和雍正配合會是什麼效果?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康熙朝末期,「八爺黨」為爭奪西北帶兵之權,利用胤禵監管的兵部對西北前線戰事橫加幹涉,致使傳爾丹輕敵冒進,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只是,雖然傳爾丹的兵敗讓康熙皇帝不得不「從諸皇子中擇一賢者封大將軍王」,但皇八子胤禩到底沒能敵過帶兵出身、深通兵略的皇十四子胤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