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為何不拉攏鄔思道,聯手反抗雍正?

2021-01-09 歷史縱橫帝

導讀:在劇中年羹堯與智多近乎妖的鄔思道其實有很深的淵源:首先鄔思道來到四王爺身邊還是年羹堯的手筆;其次兩位是四爺黨成員的核心骨幹,一文一武力保雍正上位;第三、由於年秋月的關係,年羹堯和鄔思道差點成為一家人。聽著牧童歌謠,身穿黃馬褂的年羹堯眼含熱淚走到了末路。為什麼雄踞西北的年羹堯為何沒有拉攏鄔思道呢?如果這二人文武搭配,年羹堯豈能落得被鴆殺的結局?

劇中的年羹堯腹黑、貪婪、自私也確實有能力:奉命查封《百官行述》卻為了數百萬兩白銀屠戮江夏鎮數百口,卻讓四爺黨背黑鍋;在平定西北過程中雍正甚至抄貪官的家補貼軍費,但是年羹堯卻表現奢靡,在被貶後出手給桑成鼎的就幾百萬兩;作為四阿哥的門人並不忠心,與八爺黨始終曖昧不清;也許他認為後期對雍正是絕對忠誠的:貪婪無論是效仿王翦也好還是真正貪汙也罷,這都是在忠誠的大前提下進行的。最後的執拗無外乎想和雍正較勁分辨個是非,但是他忘記了刻薄寡恩的雍正只是把他當作了過河的橋。

年羹堯沒能拉攏鄔思道,首先是鄔思道本來就和他不是一路人;對年羹堯監督下使用一直都是鄔先生的要求

年羹堯是四爺黨的一員幹將,可以說在四爺黨武將中僅次於十三阿哥。而且年羹堯的能力不容置疑,四川提督任上一年就平定了境內騷亂,在承擔巨大壓力的情況下平定西北。諾敏案和科考舞弊案的爆發讓雍正的帝位岌岌可危,可以說年羹堯西北平叛的勝利對於雍正皇帝位置來說有著存亡繼絕的作用。但是年羹堯在九龍奪嫡妄圖左右逢源與八爺黨曖昧不清卻始終是包括鄔思道在內一眾四爺黨的一根刺,雖然由於形勢所迫彼此之間融合成了團隊;但是年羹堯與其他四爺黨成員更像是合作而不是團隊關係,所以自始至終彼此之間都存在著隔膜。對於年羹堯限制使用甚至監視使用,作為四爺黨智慧大腦的鄔先生是最積極主動的。

不說年羹堯的四川提督是八阿哥在康熙面前直接保薦的,四阿哥用大將軍王換來的陝甘總督也被年羹堯看作是八爺黨的提攜而私自入京拜見八爺。年羹堯就任四川提督已經引起了四爺黨的警惕,正是在鄔思道的建議下讓接著李衛犯錯的緣由讓李衛入川監督年羹堯。在九龍奪嫡的最關鍵時刻,四阿哥通過保舉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換來了陝甘總督的職位。但是年羹堯卻以為是八爺黨的手筆而私自進京拜見八爺,這讓惱怒的四阿哥去吏部直接拿走了任命文書。知道拍錯馬屁的年羹堯急忙跪著賠禮道歉,而四王爺也在一番霹靂發作敲打後接著啟用年羹堯。此時的四王爺確實無人可用,否則也不會接著用年羹堯。可以說此時年羹堯和四爺黨是彼此利用的關係,年羹堯缺乏徹底忠誠的態度。雖然年羹堯從此以後自我感覺是忠誠於胤禛,但是這有一個前提:胤禛登基為帝,勢力最大。所以作為四爺黨的核心成員,鄔先生根本與年羹堯根本不同路。即使有比較親密的來往也是建立在一個team的立場上,沒有任何私交可言。所以在年羹堯飛揚跋扈甚至有裂土封王野心的情況下,鄔先生不可能和其串通一氣對抗雍正。

晚年的鄔思道敬畏皇權,從來沒有與年羹堯聯手對抗雍正的想法;否則也不會到最後拼盡全力才贏得半隱的結局

鄔思道在離京時十三爺來送行,鄔先生說的明白「我是為了天下蒼生」出山扶保明主的。雖然四阿哥有些刻薄寡恩,但是對於天下蒼生來說確實是一位好皇帝。雖然年輕時的鄔思道離經叛道,但是經過多年的蹉跎和人生閱歷鄔思道為了一展所學才加入了四阿哥團隊。更有諷刺意味的是,鄔先生還是年羹堯送到四爺府的。所以鄔先生的根本目的是希望扶植相對心懷天下的四阿哥胤禛成為帝王,可以說心智高絕的鄔思道是報著利用所學打造完美作品(胤禛成為帝王)的目的來從事幕僚工作的。雖然鄔先生一度產生過和胤禛不分彼此的錯覺,但是高福(坎兒)被鴆殺的事實讓鄔思道迅速清醒。可以說高福的死是一道分水嶺,此後鄔思道敬畏皇權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甚至知道雍正登基後可能要兔死狗烹也堅持到了最後。

甚至最後雍正登基當夜,求生欲極強的鄔思道用自己也沒把握的方式勸說雍正接受了自己半隱。如果說此時鄔先生還沒有和年羹堯聯手的機會的話,那麼鄔思道半隱時替河南去西北大營送軍糧時也沒有這麼做。鄔先生為年羹堯點出叛軍隱藏地點塔爾寺,完成西北平叛時也沒想和年羹堯聯手對抗雍正。一來年羹堯的人品不值得信任,二來二人聯手也不符合鄔先生心懷天下蒼生的初衷。

年羹堯剛愎自用、腹黑貪婪,甚至有養寇自重之嫌;所以屬於爛泥扶不上牆,即便有年秋月的情分也不足以讓鄔思道出手

撫遠大將軍這個職位是一把雙刃劍,既有超強的壓力也有巨大的權柄。撫遠大將軍只是一個沒有具體品級的臨時官銜,戰時體制下掌控了西北數省的大權。在八爺黨的威脅下雍正無人可用,可以說西北是否能夠完成平叛決定了帝位能否穩定。所以雍正上諭:「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餉之處,著邊防辦餉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可以說雍正也是賭上了自己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年羹堯和雍正的利益是一致的。而面對巨大權力的誘惑,年羹堯不可能沒有養寇自重的想法。

年羹堯確實有平定羅卜藏丹津的壓力,但是巨大權力在手的誘惑也讓年羹堯飄飄然。自己任命的官吏被稱為年選,趕上當年的吳三桂的「西選」了。年羹堯的僭越不止如此:貪汙軍餉千萬兩、私收蒙古小妾、對待各省大員和下級一樣。要知道每個月銀子消耗都達到了七百多萬兩,為了籌集軍費雍正甚至被迫用了抄家(貪汙大臣)的手段彌補。年羹堯這種手段與鄔先生忠君愛國的思想格格不入,所以即便有年秋月的情分鄔先生也不可能與年羹堯聯手。

小結:

鄔先生讀書人出身忠君愛國的思想是主流,與司馬懿、賈詡等戰略家截然不同;而且為天下蒼生的心願,也與年羹堯僭越和養寇自重的事實格格不入。在這種形勢下即便有年秋月的情愫,鄔先生與年羹堯也沒有合作的可能。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中雍正為何送一個叫如月女子給鄔思道,這樣做有何深意?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幫助雍正登基皇位後,對於多智多妖的鄔思道,這身份就顯得很尷尬了。雍正登基那一晚,急於找鄔思道的閒聊,目的昭然若揭,就想鳥盡弓藏,目光暗藏著殺機,對鄔思道果然起了殺心。好在鄔思道懂得帝王心術,智慧和膽量過人,及時以「半隱」和「三不可用」的名義逃過一劫。第二天一亮,鄔先生就趕緊收拾要趕路,十三爺騎馬趕來親自為來鄔思道送行,並帶來半壇好酒。
  • 《雍正王朝》中如月真是監視鄔思道的人嗎?她和鄔思道後來如何?
    《雍正王朝》中這個如月肯定是派去監視鄔思道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因為雍正覺得愧對鄔思道才給他安排如月去服侍他。而且鄔思道不笑納如月也不行啊,不笑納的話他恐怕出不了京城。但是鄔思道是何等人物,連帝王心術都能看明白的人,還擺弄不了一個小女子了,所以鄔思道最後和如月當然是性福的在一起生活了。雍正即位,功臣鄔思道為什麼要隱退?
  • 雍正王朝:雍正請年羹堯吃飯提出三個要求,年羹堯為何敢全部否決
    言下之意就是說,國家辦其他事也需要銀子啊,需要賑災,需要修河堤……年羹堯還是載釘截鐵地說道:「西北四省太窮了,僅青海一省十年都難以恢復元氣,根本無法獨立承擔十萬大軍的開支。」言下之意就是說:你跟我開玩笑呢?西北這窮地方到哪去找那麼多錢呢?然後雍正乘機拋出了解決方案:「朕準備在西北試行火耗歸公。初步算了一下,每月可從火耗中省出近五十萬兩的銀子。
  • 雍正王朝:胤禛得意的給年秋月抬旗開始,鄔思道知道和秋月無望了
    活在別人算計之中,最後隨著哥哥年羹堯的失勢,而葬送了性命。而在《雍正王朝》的年秋月不僅拋去了囂張的脾氣,搖身一變,就成了乖巧、溫柔體貼痴情女子。劇中大多都是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宮鬥,成者王敗者寇,最後失敗者下場都很慘。但是在男人堆裡的女人的悲哀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不管是年秋月,還是蘇舜卿和鄭春華,她們為愛情以及友情都很勇敢。
  • 雍正王朝:雍正帝南巡見田文鏡,為什麼鄔思道得知後火速逃跑?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系列也多次提到過鄔思道,但是作為助老四胤禛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總感覺他的一生充滿著疑點,所以還是要再說一說他。他最終消失在劇中是在田文鏡處,他帶著四千兩銀子夥同侍女如月,在雍正帝到來的前一刻,火速逃跑,從此再無蹤跡。那麼為什麼雍正帝還要見鄔思道,見不到了後,為什麼還制止田文鏡的追趕呢?
  • 《雍正王朝》胤禩兩聲「百官跪迎」年羹堯,為什麼雍正沒有吱聲?
    《雍正王朝》是一部很優秀的電視劇,對上至康熙、雍正兩位皇帝,下至皇子龍孫百官臣僚的刻畫細緻入微。為什麼年羹堯入朝晉見雍正皇帝時,雍正皇帝會給予其特殊優待?而廉親王胤禩也極力抬舉年羹堯?唯有如此才能促使年羹堯早日走向人生的轉折點,讓他在千夫所指之下盛極而衰。其二,眾所周知年羹堯是從雍親王府出來的包衣奴才。年羹堯既是潛邸中的老人兒,更是雍正皇帝手中的一柄利劍。不過居功自傲的年羹堯卻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為雍正皇帝的執政劈山開路,用不好也可能傷了雍正皇帝自己的手。
  • 《雍正王朝》裡誰最老謀深算?比康熙皇帝還高一籌的神人是誰?
    所謂老謀深算,不單單是說此人智謀高超,更要能兼顧各方利益,兼顧眼下和未來。許多人都把《雍正王朝》中的康熙,作為老謀深算第一人。確實,作者筆下的康熙智謀深遠,在應對許多問題上都顯得棋高一著。比如說,明明太子扶不起,為了穩住幾個兒子,穩住動蕩的朝局,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抱住太子之位。又比如說,在百官紛紛上書用力八阿哥為太子,人人都以為八阿哥必然入選,康熙卻很不高興。這是因為他看出八阿哥在刻意籠絡人心。身為帝王,要兼顧百姓利益,兼顧百官利益,但是,卻不能為一己之私,放棄原則,一味討好。剛柔並濟,才是帝王之道。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可以說在眾多演員、老戲骨的演繹下,這部電視劇中的諸多歷史人物,成為大眾最認可的一版,這也是這部電視劇能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像杜志國版的年羹堯,讓人看了雍正王朝電視劇以後,感覺這就是真正的年羹堯,再看其他版本的年羹堯,感覺有明顯的表演痕跡,感覺是索然無味。
  • 雍正王朝:年羹堯一開始想東山再起,為什麼不久後破罐子破摔?
    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麼回事兒,年羹堯仗著過去曾經立下的汗馬功勞依然飛揚跋扈,守城門的時候也要穿著自己的黃馬褂。與此同時,朝中的大臣們紛紛上書彈劾,希望能夠殺掉年羹堯。話雖如此,雍正和年羹堯兩個人之間畢竟是數10年的交情,他也是雍正一手給提拔起來的,在雍正繼位之初,年羹堯在西北地區平叛成功也幫助他坐穩了皇帝的位置,所以雍正一直念及舊情,雖然生氣卻沒有產生殺心。
  • 雍正王朝:年羹堯使用了什麼手段,竟然能讓九阿哥胤禟給他下跪?
    雍正派年羹堯去西北,一方面是希望他平定叛亂,另一方面其實也是在利用自己人去掌握兵權,消除胤禵在軍隊中的影響。所以年羹堯在西北自然要動用一些非常手段,因為這事做得對雍正有利,所以雍正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但時間一長,雍正卻發現年羹堯在西北的威望太高了,不僅壟斷了西北幾省的政令,一再幹涉朝廷用人,甚至連皇命在他那裡都可以不用理會,真可謂是針插不進,水潑不進。西北簡直成了他年羹堯的小朝廷。百官的議論隨即到來,以八爺黨為首,都說朝廷不重用滿人,卻用了一個漢人奴才,而且這奴才尾巴還翹上了天,簡直是在肆意妄為了。雍正其實心裡也這麼想,無奈年羹堯不予理會,繼續獨斷專行。
  • 揭秘雍正王朝:年羹堯臨死前和牧童下棋,為何故意輸?有何寓意?
    這時候的年羹堯,似乎更加的自信了,但是他這種自信是把權力當成了能力,手中的權力是清王朝賜予的,他的能力和權力結合之後,建立了功業,但是他錯誤地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功勞,在陝甘總督的位置上就開始結黨營私,為日後招來了殺身之禍。
  • 雍正王朝:老八實力為何如此強大,讓雍正到生命最後一年才擺平?
    四爺胤禛初露鋒芒,則沒什麼實力,一直到後來一路開掛,像橫空出世一般,成為九五之尊,讓所謂一手遮天的「八爺黨」措手不及,一對相愛相殺的一生之敵,當胤禩最終的挫敗而離開人世時,雍正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雍正王朝》中,自從下江南賑災,胤禛和胤禩就開始明裡暗裡互相攻擊了。
  • 雍正與年羹堯之間的所謂「君臣情誼」,終究抵不過江山社稷
    雍正閱後當即表示,92款大罪中處極刑及立斬的就有30餘條。雍正與年羹堯兩人交惡早有先兆,若從處世的角度看,顯然年羹堯是後知後覺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畢竟手握重兵又自視掐住大清的命脈,三次入京面聖,全無半分恭敬之態。反觀雍正,在平定羅布藏丹增後,賜予年羹堯「禮絕百僚」的待遇。不過,歷代的皇帝中,任誰見過年羹堯的資產清單,想必都如雍正所言,夠得上極刑及立斬。
  • 雍正王朝:張廷玉沒祭奠,孫嘉誠解釋說「去的人太多」
    可年羹堯就是不明白這個道理,甚至處死了雍正皇帝專門派往西北隨時給年羹堯「提醒」的孫嘉誠。於是,威名赫赫的年羹堯就在雍正皇帝的幾道命令之下,被一步步剝得乾乾清淨。  看起來啊,一個被降了職的年羹堯仍然是炎威赫赫啊!我就不信,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以至於斯啊!」  這些清流官員們為何如此重視孫嘉誠的死?  一方面是孫嘉誠是朝野皆知的剛直忠臣,值得敬重,值得清流官員們為其伸張正義;另一方面,孫嘉誠是清流領袖,是這些京官們的靈魂人物,如果年羹堯不殺就說明「清流派」輸給了「權貴派」,這是清流官員們斷斷然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 鄔思道為雍正殫精竭慮,得到榮華富貴前夕,為何最後拂袖而去?
    鄔思道是雍正最為倚重的謀士,助其從一名普通的皇子一步步登上帝位,成為雍正皇帝。但是在雍正登基前夕,鄔思道卻放棄即將到手的富貴,拂袖而去,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我們從三個角度來分析:鄔思道是什麼人?做了什麼?結局是什麼?鄔思道這個人只在小說《雍正王朝》裡出現過,所以,歷史上根本沒有這個人,因此我們就以小說為參考對象進行分析。
  • 雍正王朝:最精彩的七句經典臺詞,每句話都充滿人生的智慧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的經典之處,不僅在於劇情的撲朔迷離,更精彩的是關於權謀的鬥爭。整部劇中每個人物都很經典,康熙的帝王權術,鄔思道的善解人心,佟國維的老謀深算,都給我們無窮的智慧。尤其是這部電視劇裡面經典臺詞,對我們依然有啟發。
  • 《雍正王朝》康熙帝為什麼要委任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
    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康熙帝把帝王心術演繹的淋漓盡致,他的心思讓朝中諸位大臣都捉摸不透,能夠猜透他想法的,唯有四爺府幕僚鄔思道一人而已。最直觀的例子就是舉薦西北大將軍一事,正是鄔思道看破了康熙的意圖,讓四阿哥舉薦了十四阿哥,迎合了康熙的心意,才讓康熙重新重視起四阿哥,最終把皇位交給了他。
  • 年羹堯作為兩朝老臣,為何雍正一定要將他置於死地呢?
    《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演繹的很悲慘,不肯認錯,但真實歷史中的年羹堯不是不向雍正認錯,而是連真正認錯的機會都沒有。他執著的是傲慢與貪婪,最終為自己安排了一條不歸路。年羹堯與雍正本身「感情」基礎薄弱對於年羹堯來說,從情感角度來看,他更感激的是康熙帝,與雍正帝的結合,看上去更像「拉郎配」。一個人家世好,在個人發展的道路上佔據著一大優勢。
  • 年羹堯是如何被雍正賜死的?一個人情商的重要性,這是職場規則
    雍正二年(1724年)入京,並且得到雍正的優厚待遇,次年十二月,就被雍正削官奪爵,被羅列九十二條大小罪名,最後賜令自盡。說到年羹堯,我們都從影視劇中得到信息比較多,比如說年羹堯是雍正的包衣奴才。同時也是親戚關係,年羹堯的妹妹在雍正還是雍王時就嫁給了雍正,在雍正奪位的過程當中,年羹堯是雍正的得力助手。雍正繼位了,更是給予年羹堯大權。
  • 雍正寵愛年氏是因為年羹堯的緣故嗎?
    雍正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在位期間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政策讓國家更加安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雍正在位期間,國家得到休整,貪汙腐敗得到有效改善,人民休養生息,為乾隆盛世做好了鋪墊。而雍正的妃子皇貴妃年妃深得雍正帝的寵愛,在年妃還活著的時候就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