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我國曆朝歷代,成功的帝王都能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能夠隨心所欲地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資源,去滿足自己的喜好。
所以,楚王好細腰,楚宮裡就多有窈窕之女。唐明皇專寵楊貴妃,就會不厭其煩地動用軍馬、驛站從遙遠的南方運來荔枝,以博得美人一樂。帝王權力,九五之尊,就擁有這樣任性妄為權利。
而作為橫掃六國,首個一統華夏的帝王秦始皇,比旁人就多了更多的欲望和想法。秦始皇享盡人間的尊崇和富貴之後,還想要長生不死,就派徐福四處尋仙問藥。同時,為了防止事有不成,他盡全力地把人世間的繁榮帶到地底下,竭盡所能的打造了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
而黑暗的皇陵肯定是不能達到秦始皇的要求的,為了帝陵能保持燈火通明,他令匠人們製作出了一種「長明燈」,而這種燈在史記中就有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一、秦始皇陵墓
秦始皇雄才偉略,繼承了老秦人開拓進取,艱苦創業的優良風格和傳統,最終在戰國末年的諸侯爭霸中一一擊敗了當時的強敵,完成了統一的大業。這也是中原大地第一次被統一在一起,成為一個大一統的朝代,開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新紀元。
這樣一位千古一帝,雖然渴求長生不死,但是,終究還是不得不面對死亡的困擾。為了保證自己萬一真的死了,也能在死後繼續享受帝王的榮耀,秦始皇興建了自己的陵墓。
和大部分普通人死後再找墳墓不同,帝王們對於自己的死看的和生一樣重要,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很多帝王在生前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往往一修就是很多年。
秦始皇也一樣,從他繼位起,就開始了皇陵的建設。當然,由於最初他只是秦王,因此也只是初步奠定了陵園的工程和基本格局。到秦始皇統一全國之後,又開始了大規模的修建過程,這也是秦始皇陵工程的最主要階段。
秦始皇陵從興建到結束,一共修了足足47年,其時間跨度之大,工程規模之宏偉,舉世罕見。而且,自其建成後兩千多年來,也從無盜墓者敢對秦始皇陵進行盜竊。秦始皇陵仿造了當時的鹹陽城,呈「回」字形。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獨特的帝王之陵,是秦始皇死後的地下宮殿。
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蹟「兵馬俑」就是秦始皇的陪葬品之一,由此可見始皇陵規模之浩大。始皇陵到現在為止都是被國家禁止挖掘的,因為即使是科學相對發達的現在,也無法保證能夠完好的發掘和保護秦始皇地下陵墓。
根據史記的記載,始皇陵內有大量的水銀和長明燈,且長明燈以人魚膏為原料,可以燃燒千年而不滅。那麼,什麼是長明燈,長明燈又為什麼能夠燃燒如此長的時間呢?
二、長明燈
始皇陵裡面是否真如司馬遷記載的一樣有長明燈,還未曾知曉,現在也還無從證明。但是,帝王陵墓裡的確是有這樣類似的長明燈的,也得到了考古的確認。
考古界一直有一個規定,不允許主動發掘帝王陵墓,除非是搶救性的發掘。因為帝王陵墓無論從考古價值還是從國家文物保護的角度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不能隨意地挖掘。
實際上在古代,即使是朝代更替,新生王朝對前朝的帝陵也經常有著保護措施。比如康熙就曾派兵保護南京朱元璋的孝陵,這既是對文化的保護,也是他當時收買人心的一種手段,而他最重要目的的則是做給後世王朝看,讓大家都守規矩,否則,「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但是,新中國曾經草率地進行過一次帝陵的發掘過程,那次的帝陵考古發掘由於當時的科技水平較低,沒有完好的對皇陵起到保護作用,因此也引起了當時人們的議論。為此,當時國家做出批示:「如無確實的必要,對於皇帝陵墓的發掘工作應該慎之又慎,起碼50年內不要再做類似的發掘。」那麼那次的帝陵考古發掘工作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1956年,在郭沫若等人的倡導下,明朝萬曆皇帝的定陵被決定發掘。這次的發掘也證實了長明燈的存在。定陵被打開後,考古專家們發現墓室裡竟然有燈還在照亮著墓道,著實被嚇了一跳。要知道,根據專家的外圍勘測,定陵是從來沒有被盜墓賊挖掘過的,不可能是外來的盜賊留下的這些明燈。
但是,眼前的事實又真切地出現在專家們的面前,專家們在不解的同時又十分激動。要知道,明朝萬曆皇帝時期距離當時也有四百多年了,墓室裡的明燈卻仍然還在燃燒發亮。「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長明燈?」,「那麼說史記中的記載是準確的了?」專家們興奮不已,也在大膽的猜測。關於長明燈的說法由來已久,但是在中國卻一直都還沒有被證實過。
西方國家裡倒是不時有關於長明燈的傳說和消息傳出。比如在公元1400年的時候,古羅馬「派勒斯」陵墓中發現了「燃燒」2000多年的長明燈,而在羅馬的一個古道裡,也發現了一盞燃燒了1600多年的長明燈。
但是,這些在當時也都只是西方世界的傳聞,並沒有被我國的專家親眼看到。那麼,定陵中的明燈是否就是史書中記載的長明燈呢?它為什麼能燃燒幾百年之久而不滅?
三、長明燈的秘密
關於長明燈的傳說,古今中外都層出不窮,一直不絕於書。世界各國的相關專家們也在研究著長明燈的秘密。美國的專家們尤為好奇,也十分的感興趣。
為了解開長明燈的秘密,美國的一些專家特意趕到了中國,和我國的專家們一起研究探討長明燈長明不滅的奧秘。專家們提取了定陵裡長明燈的原料,發現其果然不是普通的油料可燃物,而是「蜂蠟」,也就是工蜂分泌出的一種脂肪性材質,可以製成燈油,並且燃燒起來也十分緩慢。
但是,再緩慢地燃燒,也不至於可以持續400多年而不滅,這是不可思議的,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單憑蜂蠟還達不到這種效果。
專家們猜測,可能是燈油中含有黃磷,黃磷的作用是阻止物質的燃燒,而且,還能減緩燃燒的過程。摻雜了黃磷之後,燈油的燃燒速度會大大的減慢,以一種微弱的態勢持續燃燒而長時間的不熄滅。
可這只是一種猜想,還不能完全確定就是長明燈的秘密,因為加了黃磷的燈到底能燃多久誰也無法肯定,而且墓室裡的氧氣是有限的,就算能燃幾百年,氧氣也是絕對不夠的。
為此,專家又提出了另一種猜想,油燈裡可能含有白磷。這種猜想就更加的貼合實際,因為墓道長年封閉,墓室內氧氣隔絕,明燈正常燃燒一段時間後會因為消耗完氧氣熄滅。但是如果燈芯裡含有白磷就不一樣了。
一旦有外力打開墓室,墓室外的空氣進來,順便帶進了可以燃燒的氧氣,由於白磷燃點很低,而所以白磷遇到氧氣後會再次的燃燒起來。
這樣,從室外進入墓道的人還沒有進入墓道,但裡面的明燈又再次燃燒起來,等到人們逐漸地走向墓道的深處,就會發現已經開始燃燒的明燈,會誤以為是長明燈一直在燃燒,長明不滅。長明燈的秘密就此被學者們解開,這個解釋也讓中外專家都十分的信服,並且一致認為長明燈燃燒千年不滅的真相確是如此。
結語:
帝王陵墓確實是如國家所說,不應該輕易地去發掘,應當留給後人一筆寶貴的歷史財富,等待後人技術成熟的時候,能夠完全保護帝陵出土文物的時候再去做科學考證的工作。
對待科學,人們應該保持一顆嚴謹的態度,大膽的猜測,細緻的探索,不斷的發現科學的奧秘,一步步地解開人類諸多的未解之謎,從而才能用科學發展帶來的先進技術造福全人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