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為何貼「福」,又為何倒貼,以及起源是由何?
馬上就要過年了,也到了快貼對聯和門畫的時間了,在此之際,不知有沒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那就是春節為何要貼「福」,又為何要倒貼,以及貼「福」的起源是什麼?
猛然聽到這樣疑問,很多人會覺得好笑,因為年年都貼「福」和貼倒「福」,當然是為了喜迎五福和期到五福。
所謂五福,就是人生五種福氣,其中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分開細講則為: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
『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
『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
『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
『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
「五福」說法出自《書經洪範》,「五福臨門」又被作為一種美好祝福和願望流傳下來,不過了解這些,不代表就知道了春節貼「福」的所以然。即使再了解「福」這個字最早是由兩人舉酒的象形文字演化而來,也不能解釋為何春節貼「福」的所以然。
關於為何貼倒「福」,民間有三種典故流傳最廣。
一說是近代清朝時期,一個王爺家管家的朋友去幫忙貼「福」,卻不小心貼成倒的了,王爺盛怒之下,將其關押,準備「教訓」一番,管家心知求情肯定無用,於是就巧言的將貼倒「福」說成是「福已臨門」以及大吉大利的象徵等等,王爺聽話笑逐顏開,不僅放了那人,還重賞了他,這事流傳開後,民間也開始貼起了倒「福」。
二說是姜子牙的原配也想混個神職,於是就整天找姜子牙討要,並因此嗔如瘟神,導致她所經過地方十有八九都會有黴運發生,姜子牙不忍百姓無端受禍,就讓人們開始把「福」字倒貼,並告誡其原配說凡是「福」字倒著貼的地方都是她已經去過的地方,讓她以後不準再去,也因此,民間開始流傳倒貼「福」字。
三說是因為朱元璋想以「福」字作為一次秘密殺戮的暗記,馬皇后不忍臣子因為朱元璋的無端猜忌而遭禍,就私下讓每家每戶都貼上「福」字,不巧的是,剛好有一家不知何故,將「福」字貼倒了,朱元璋便將火氣撒向他家,準備將他家滅族,馬皇后就用倒貼是福到了的寓意之類的話,令朱元璋轉怒為喜,並由此阻止了一場殺戮,所以為了紀念馬皇后,民間就開始流行了貼倒「福」。
仔細品讀這三個故事,不難看出,其實貼倒福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因為有人無意間貼錯,然後將錯就錯,並成了一種民俗。
知曉了貼倒「福」的大致由來,那接下來就是探究為何要貼「福」了。
關於這個,最可能的根由是來源於圖騰文化。
其實貼「福」是來源於貼窗紙或門畫「蝙蝠」,因為蝙蝠對於古人來說,不僅僅只是吃蚊蟲的「神獸」,更是能為他們提供一個居所或者儲物室,甚至是藏寶洞的「福將」,所以古人經常會把蝙蝠化成門畫或者剪成窗紙來祈福。至於為何是「五福」,這個其實是跟「五德」有關,而為何會有「五德」之說,那就不需要「多言數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