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帶你去 浪漫的土耳其
然後一起去 東京和巴黎
你擁抱熱情的島嶼
你埋葬記憶的土耳其
……
作為連接亞歐大陸、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近些年來,越來越多人,尤其是來自中東國家的遊客正在湧入土耳其,不過他們並不是聽了抖音才去的,他們有一項特殊的目的:植髮。
同中國人熟悉的植髮不同,這裡的植髮手術,不是在頭頂進行,而是在下巴上——他們植的是鬍鬚。
在這個焦慮的年代,似乎沒有哪個人對自己的毛髮數量感到滿意。中國的90後們糾結的是自己的髮際線,而中東青年正在為光滑的下巴發愁。
怎樣把頭髮種在下巴上
植髮手術並不會給人增添一根新的頭髮,它只不過是把後腦部位的毛囊移植到額頭位置,鬍鬚移植手術也是這樣。人的後腦勺同脖子相連的頸項區域生長的頭髮短而濃密,性質同鬍子非常接近,是鬍鬚移植的首選。
手術前——手術後
一套完整的植須手術大約需要5個小時。因此一般從植須者本人毛髮濃密的頸項取下細小的單個毛囊,並將毛囊收集起來,然後將其移植到臉部或毛髮密度低的區域。一旦操作完成,頭髮立即再生長。手術後僅兩周患者就可以刮鬍子。
如果頭髮數量不足作為供體,身體的其他區域也可用作供體區域,比如胸部、肩膀、手臂和腿。在移植大約15天後,毛囊上原有的毛髮脫落,之後會長出新的,這樣植須手術就成功了。
確定形狀方案——植須——鬍鬚成功自然長出
鬍子作為一項整形手術,雖然方法很簡單,價格卻並不算便宜,大約在3000-7000美元之間,其成本取決於對移植物的需求以及植入物的精確位置。即便如此,在土耳其進行植鬍子手術依舊比歐美便宜的多,這一手術在歐美地區一般需要6000-10000美元。
良好的性價比和成熟的技術使得土耳其的植須手術名聲大噪。僅僅在伊斯坦堡,就有超過250名植須醫生。由於競爭激烈,諸多整容醫院和診所紛紛開出了優惠的一條龍配套服務,從客人的航班落地開始,就有專車接送,並提供手術期間的免費住宿,且往往通過與旅行社的合作,為用戶精心選擇地理位置良好的酒店,讓用戶可以在等待或者結束手術後即可順帶包攬土耳其的美景。
聖索菲亞大教堂博物館
比如,土耳其美發醫院( Esthetic Hair Turkey)就為用戶提供了24小時的機場接送服務,並搭配了配套的「酒店之旅」,世界遺產聖索非亞大教堂以及託普卡匹皇宮、藍色清真寺等都包含在內。
嘴上沒毛,辦事不牢
植須的人和植髮的人有同樣的動機:社交壓力。
在熱愛大鬍子的中東地區,這種壓力尤其大。
在土耳其的社會中,穿衣打扮依舊是女性的專利,但愛打扮的男人並不受歡迎,那樣缺了一點男子氣概,不過有一點例外——打扮鬍子。
典型的傳統土耳其鬍子「父輩的象徵」
在土耳其有一句諺語:「像媽媽一樣留長髮,像爸爸一樣蓄鬍須」。蓄鬚,是這裡歷史悠久的傳統。
土耳其男人的兜裡常常揣著小梳子和鏡子,以便隨時打理鬍子。在理髮店裡,最後一道工序往往是保養鬍子。除了打理各種胡型外,這裡的理髮店甚至可以給你的鬍子染色。
中國有句古話,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人似乎已經拋棄了這種觀念,但它在遙遠的土耳其仍有知音。「沒有鬍子的男人,等於沒有尾巴的貓」——這是他們的總結。
鬍鬚的衰落與復興
鬍子不僅能反映審美,也忠實地記錄了歷史。
在奧斯曼帝國時期,一種彎刀形狀的鬍子流行了很長時間。「彎刀胡」又被稱作「禁衛軍胡」,這種鬍子的下緣一般修剪整齊,上緣則根據喜好留長。留著彎刀胡的人相信,這種粗獷的胡型,可以讓敵人聞風喪膽。
威廉二世
20世紀初,源自德皇威廉二世的八字牛角胡開始流行,這種胡型需要剃掉下唇部分以及絡腮部分的鬍鬚,上唇兩端的鬍子則要高高挑起。
而隨著世俗化土耳其國家的建立,鬍子的政治意味逐漸減弱,不蓄鬍子的做法開始流行起來。比如在土耳軍隊中,蓄鬍子就是一種被禁止的行為。鬍子作為「老土,守舊,落後」的象徵,逐漸被很多人放棄。
土耳其「國父」凱末爾
根據一項調查,1993年,77%的土耳其男人蓄鬚,到1997年,這一數字降到63%,2011年則為34%。
不過近些年,情況有所改變。隨著國內局勢的變化,土耳其人對鬍子的偏好又重了起來。
在2016年,土耳其內閣中還只有15個內閣部長留鬍子;2017年,這個數字就增加到了27個——而整個內閣中一共只有30名高官,其中還有一位是女性。
軍隊中也發生了類似的變化。根據一份2016年的規定,軍隊中的男性可以蓄鬍須,女性也可以戴頭巾了,在此之前,這都是軍隊中明令禁止的行為。
除此之外,體育明星和影視明星的表率作用也讓蓄鬚又流行起來。
土耳其模特Burak z ivit和他引以為傲的小鬍子
很多年輕人覺得沒有鬍子就顯得太年輕,或者沒有鬍子就顯得赤裸裸,但同時又缺乏時間甚至不想去仔細打理鬍鬚,因此,折衷的選擇就是,很多年輕人選擇留乾淨利落、精心修剪過的鬍鬚。
不只是土耳其
發達的土耳其植須業,正是由強勁的需求促成。
近年來,種植鬍子在土耳其已經成為一門流行的男性整容手術,並催生了相關產業的成熟,尋求讓鬍鬚更濃密的,不只是土耳其男人。
當下,土耳其植須遊的主要顧客來自海灣地區,比如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等。
海灣國家對鬍子格外偏愛
事實上,除了中東在近些年來興起了植須潮流以外,在整個西方世界範圍內,似乎都掀起了一股「鬍鬚復興」的潮流。
在《美國隊長》中還是青澀小夥的克裡斯·埃文斯,在《復仇者聯盟3》中已經成為擁有濃密鬍鬚的可靠領袖。在加入復聯宇宙之後,美隊的知名度與鬍子起飛,逐漸成為全民偶像。
同樣的,出生於夏威夷的傑森·莫瑪作為陽光型男出道,卻一直寂寂無名,直到變身長髮長須的「海馬王」,才終於一炮而紅。
這是年輕時的海王,你敢信
這一點通過剃鬚刀等設備的售賣情況中表現得尤為明顯,經歷一個世紀頗為穩定的增長後,剃刀等剃鬚設備的生產商,在過去幾年裡收入一直持平甚至下降,絡腮鬍又回來了。
在這種背景下,熱愛白面小生的亞洲地區,成了剃鬚設備廠商最看重的新興市場。
所以,是不是感覺剃鬚產品的廣告越來越多了?
別看了,本篇沒有。
作者 | Gopnik
編輯 | 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