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歲大伯的告別儀式上 女兒致辭:老年人要遠離股票

2021-01-10 浙江在線

  2月2日上午,杭州殯儀館追悼中廳有場告別會,逝者是位79歲大伯,因病辭世。

  告別儀式開始,一位中年女子上前致辭,她是逝者女兒,從她的自我介紹中得知,她已在美國居住了25年,這次是趕回來告別父親的。

  可能是長期居住在國外的緣故,女兒的致辭不像其他告別儀式那樣程式化,而是簡潔、誠懇:

  我主要講兩點感受,跟大家分享。

  第一點是,老年人一定要遠離股票!你們知道美國華爾街證券交易所員工每年人均獎金是多少嗎?是67萬美元!我想大家應該知道這些獎金都來自哪裡,都來自股民。

  父母辛苦了一輩子,略有存款,但因為求財心切,也把積蓄投入股市。就在父親出事前兩個星期,還因為理財發生了點意外,老人焦慮了很長一段時間,這多少對他的身心造成了傷害。

  第二點是,老人毫無徵兆地突然摔倒,如果有高血壓的話,要立即引起重視。

  老年高血壓患者,平時要常常伸伸舌頭,看看舌頭是不是很僵硬、發抖;或者雙手高舉,看走路是不是還能保持平衡,這兩點中如有一點不好,趕緊去醫院。

  99歲的長沙炒股老人盧阜民。周和平攝

 2007年4月,杭州一老年大學的緊急告示。戴樹林 攝

  這兩天99歲的長沙老股民很紅

  要說起來,老人炒股票,現在真的很普遍。

  昨天9:30,我在慶春路大學路口一家銀行排隊辦業務,前面窗口是位70歲左右的大媽,辦的業務聽起來還蠻複雜,聽到零零碎碎的幾句,也涉及股票:這個帳戶炒股已經十幾年了,一直沒換過……

  不過這幾天最出名的一位炒股老人,來自湖南長沙,他叫盧阜民,今年99歲了。

  這兩天,國內各大網站,還有國內外不少媒體,都轉載了有關老人的一篇新聞:

  2月23日,虎年股市開市第一天,在湖南長沙市華融證券五一西路證券營業部大廳,一位99歲的老股民格外引人注目。老人叫盧阜民,有長沙「股神」之譽。

  當天9:30,盧老伯由保姆陪著,來到家附近的證券營業廳。

  盧老是山東人,曾是柳州鐵路局工作人員,退休後安居長沙城區太平街兒子身邊,10多年前開始涉足股市。老人隨身攜帶有筆、記錄本,還有塑膠袋包好的大餅和一個水杯,大餅就是他的午餐。

  都說老有所樂,炒股成了盧老晚年一大樂事。「我眼睛好,腦子好使,都有利於炒股。反過來,炒股有利於大腦,充實了生活,也算是長壽之道吧。」盧老樂呵呵地說起炒股感受。

  自從進入股市後,老人生活很有規律,上午9點多趕到證券公司,一直到下午3點休市才離開。炒股10年,小賺一筆。

  中午12點,股友們開始吃中飯,盧老起身來到過道上,手腳並用,悄悄做起了保健操。約半小時後,盧老拿著大餅到大廳的微波爐室加熱,又打了杯開水,然後一個人在座椅上吃起來。

  「他早就是湖南年齡最大的股民,在全國也應該是最高齡的股民了。」股友說,盧老雖年事已高,但身體不錯,不咳不吐,不用戴眼鏡,能操作電腦,思維稱得上敏捷。最難得的是心態好,在股市中不慍不火,表現不錯,真了不起。

  作者主要想記錄老人的生活狀態

  昨晚,我聯繫上這篇新聞的作者、《長沙晚報》都市新聞中心記者周和平。

  周和平說,這位老壽星在長沙股民圈裡名頭很響,以前媒體有關他的報導,主要是他給股民講一些操作方法,之所以在虎年股市開市第一天去找這位老人,主要是想記錄老人的生活狀態。

  「老人跟我說,他其實炒股的本金早賺回來了,現在股市裡的是炒股賺的錢,所以心態很好,就是圖個消遣時光。老人現在獨居,生活起居由保姆照料,每天老人坐著輪椅,保姆陪著,從一公裡外的家裡來證券營業廳。

  「那個營業廳裡,除了這位99歲的老壽星,還有幾位80多歲高齡的老人,在他們眼裡,每天到證券營業廳已成了晚年打發時間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自得其樂。」

  老人炒股有喜也有悲

  有關炒股的老人,國內很多媒體都有報導。

  成都有位82歲老太,據說是為預防老年痴呆症,每天從家到證券公司往返步行5公裡,已經堅持炒股11年,人稱「炒股奶奶」。老人是退休教師,除了炒股,還唱京劇、跳舞,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還有一位廣東的陳阿伯,今年80歲,是中國第一代股民,炒股近19年了,現在當了曾祖父的老人精神矍鑠,不但每天炒股,而且還接送曾孫上下學。

  不過老人也說,現在他只是到證券營業廳找股友聊聊天,打發時間,自己的成本早已收回,現在股市裡的錢都是利息,所以盈虧看得很淡。

  當然,老人炒股有喜也有悲。

  2008年11月24日晚,北京一位56歲的老人,因為炒股虧了四五十萬元,準備在河邊用壁紙刀割腕自殺,所幸被及時發現,挽回生命。

  2007年4月24日,快報也有一篇報導:4月23日中午12點半左右,杭州郵電路一家證券營業廳,73歲的股票大戶王大伯在樓下食堂吃好飯,坐電梯上來,正往自己的大戶室裡走時,忽然人癱了下來,最後心跳驟停,急送省中醫院。

  2007年4月27日,快報還登過一篇報導,杭州一所老年大學的孫校長,在學校大廳最醒目的位置放了一塊緊急告示牌,上面是他寫的一句話:凡本校教職員工注意,近日應及時出清手中股票,規避不必風險。

  記者採訪了孫校長,他說,學校老年學員中,50%以上的人都在炒股,上課也不太有心思。

  股票牛市,不僅影響了課堂紀律,還讓他多了一份擔憂:現在的股市行情,跌宕起伏,大漲大跌日益頻繁,太緊張、太刺激了,上了年紀的人千萬要當心身體。

  出於這些考慮,他覺得應該給老年學員們提個醒。

  看看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

  所以,對老人炒股,褒貶不一。不妨來看看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

  正方:

  網友「惠風和暢」在搜狐博客裡說——

  首先,我認為銀髮炒股是一種積極現象,無論是中青年人,還是老年人,都應從中國經濟發展中得到好處,炒股就是獲得這種好處最直接的方式。

  其次,老年人炒股的贏面更大,老年人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閱歷豐富,辦事穩重。

  其三,老人炒股有利健康,大多數老年人退休之後身體還不錯,但一下子沒事幹了,頓感失落與空虛,成天無所適從,而炒股則可使老人重新找回自己,並能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其四,炒股還可健腦,操作電腦,手腦並用,是鍛鍊大腦很好的方式。

  當然,身體不太好,又沒有生活保障,僅靠一點積蓄去炒股,那是危險的。我也不主張這些老年人去炒股。

  反方:

  天津《今晚報》曾刊登過一位古稀老人的一段話——

  我自己不炒股,同時也向其他老年人進一言:炒股,老人不宜。

  其一,股市收益與風險,相伴而行,這個特點註定了「老人不宜」。因為老人自身財力有限,再加上對股市行情及有關知識的相對貧乏,決定了老人應對風險的能力薄弱。更有的老人孤注一擲,把自己的住房賣掉作為炒股本錢,或將養老金全部投入股市,風險就更大了。

  其二,隨著股市漲落,股民情緒常常處於緊張狀態。這種情緒波動,對老人的健康尤為不利。如果我炒股,即便動用的是餘款,是「炒著玩」,也做不到對漲落無動於衷。與其隨著漲落而情緒波動,還不如遠離股市。

  國內有四分之一證券投資者年齡在50歲以上

  證監會統計過,目前,國內有四分之一的證券投資者年齡在50歲以上,且多數是散戶,投入的資金大部分是自己的養老積蓄。

  曾有媒體做過一個小型調查,向老年股民發放了50份問卷,其中男性32人,女性18人。

  他們中有工人、幹部、教師、醫生、工程師、個體戶等,年齡層次主要在60到70歲之間,年齡最大的83歲。

  這些老年股民的炒股資金哪裡來?問卷提供的五個選項中,除3人外,其餘全選了退休金和以前儲蓄這兩項,沒有一人選擇子女給的或向人借的。

  一則給老年股民的溫馨提醒

  2007年10月,股市在6000點高位震蕩時,《新聞晨報》和《深圳特區報》先後刊登過一則寫給老年股民的溫馨提醒,我們一起來看看:

  對很多老年人來說,炒炒股票能給他們帶來一些寄託和樂趣。

  但首先,老年人要降低自己的心理預期值,收益和風險是均衡的,不要相信只賺不賠的神話。其次,老年人切勿有盲目從眾的心理。就是看到別人炒股賺錢了,也跟著炒股;加入股市後,心態要擺正,最好能夠放鬆心情,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和飲食,如果把整個身心都撲到股市上,有可能賺了錢卻輸掉了健康……

  老年人入股市,應在自己所能承受的損失範圍內投入資金,這樣可以讓自己以更輕鬆的心態進行投資。

  願所有老年股民能在股市裡找到充實和快樂,並且財富增值。

  對於老年股民的兒女們而言,要牢記父母的健康快樂比他們的財富增值更重要,多給他們一些理解和開解,就是孝順。記者 嶽海智

相關焦點

  • 記一次遺體告別儀式
    她因為生病,在床上度過了二十多年漫長的歲月,以為會挺過這個夏天,終究沒有挺過去。其實,八十四歲,也算是壽終正寢了,只願天堂沒有病痛的折磨。下午,我們匆匆趕往告別現場。通往院子的小巷,都擺滿了花圈。看到黑色的「沉痛悼念」「奠」等字樣,氣氛顯得無比沉重。屍體停放在靈棚裡,用板凳把門板扇支起來。
  • 46歲的女兒腦萎縮 老父親擔心自己離世要麻煩國家
    我是蕭山的,今天從超市回來的車上遇到一對父女,老父親已經七十多歲了,帶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女兒,她女兒看起來就跟正常人不太一樣,坐在位子上一直靠著老父親,老人手裡還拿著從超市買回來的東西。我上去問了兩句,老人家說這是他女兒,已經四十六了,得了腦萎縮,他一直在照顧她,但是現在自己年紀也大了,很怕有一天帶不動了。我說,女兒總是媽媽帶方便一點,你老婆呢?
  • 殯儀師的工作:曾每天做夢 一口氣主持過9場告別儀式
    每年,約有1.2萬位逝者被送往她所在的北京市大興殯儀館火化,在此之前,其中約2000~3000個家庭會為逝者舉行告別儀式,包括告別為情自戕的女兒、橫遭意外的丈夫、死於大火的10歲男孩、得以善終的100歲老人……  告別廳像是人生最後的驛站,逝者在被整理、裝扮後推進這裡,出席完自己的葬禮再被推向一團約900°C的爐火。
  • 79歲父親給女兒寫的日曆:我對你唯一的要求是……
    來源:中國財經報「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一位79歲父親在一本給55歲女兒的日曆上寫下的這些留言讓不少網友看後淚目近日上海的王女士收到父親送來的一本2021年「健康日曆」翻開後王女士發現老父親在日曆上認認真真寫滿了對她的囑咐
  • 百歲老人戶口年齡被寫成90歲 大女兒已79歲
    施文堆是縉雲縣壺鎮西施村唯一的百歲老人,但是他的戶口本上卻被寫成了90歲。若是以戶口本上的年齡計算,他11歲就生下了大女兒施大娥。  為了讓施大爺成為名至實歸的百歲壽星,已是花甲之年的兒子施百葵不斷地為父親奔走著,他希望戶口本能早一天記上父親的真實年齡。  當地公安部門對此十分重視。
  • 上海79歲父親給55歲女兒的日曆火了,永遠是爸媽的囡…
    上海79歲父親給55歲女兒的日曆火了,永遠是爸媽的囡…「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近日,一位79歲父親在一本給55歲女兒的日曆上寫下的這些留言讓不少網友看後淚目一本日曆滿是父親的牽掛和叮囑近日,上海的王女士收到父親送來的一本2021年「健康日曆」翻開後,王女士發現老父親在日曆上認認真真寫滿了對她的囑咐「毛毛,別老動氣發脾氣」「你從小缺鈣也要多出去曬太陽
  • 79歲父親給女兒寫的日曆,第一頁就看哭了
    「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 「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 一位79歲父親 在一本給55歲女兒的日曆上 寫下的這些留言 讓不少網友看後淚目 近日 上海的王女士 收到父親送來的 >一本2021年 「健康日曆」 翻開後王女士發現,老父親在日曆上認認真真寫滿了對她的囑咐: 「毛毛,別老動氣發脾氣」 「你從小缺鈣 也要多出去曬太陽,多出去走走」 「你的腳一到冬天總是冰涼 睡覺記得蓋好被子」 「你腸胃不好,少吃辣」 「你手受過傷,小心提重物」 「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
  • 晨練父母爬山等大耗氧量運動很危險 63歲大伯昨因此猝死
    核實報導:嶽廟派出所值班民警說,是有一位晨練大伯在爬四百檔時,突然暈了過去。當時是早上8:15左右,大伯一個人在爬山,身邊也沒有身份證明。其他晨練老人發現後,打了110和120。人已經送到了市一醫院。  市一醫院急診室醫生說,大伯姓姚,63歲,送到醫院時,心臟已經停止跳動。  葛嶺四百檔,快報讀者肯定不陌生。
  • 連續加班4天河南這位交警因公犧牲,告別儀式女兒為他吹生日蠟燭
    圖說:2月18日《河南商報》的A06版9月20日上午,牧野大地秋風蕭瑟,警民揮淚,吳玉明遺體告別儀式在新鄉市殯儀館舉行,萬餘名市民為他送行。而這一天,原本是他48歲生日。這一天,沒有歌聲、笑聲、祝福、歡樂,卻到處是淚水、橫幅、輓聯、白花……這一天,新鄉沉浸在悲痛之中。
  • 一場別開生面的「遺囑宣讀儀式」
    &nbsp&nbsp&nbsp&nbsp「各位好,我是中華遺囑庫律師團律師孔令文,也是本次遺囑宣讀儀式的宣讀人。」隨著身著紅領帶、白襯衣、黑袍上兩道黃色袖線的首位遺囑宣讀人孔令文律師的登場,遺囑宣讀儀式正式開始。
  • 79歲父親送55歲女兒新年日曆,每一頁都是淚點,網友:想爸爸了
    過一天日子翻一頁日曆,已經成了很多老人的習慣,而他們也會將一些重要的事情提筆寫在日曆上。不久前,上海一位55歲的女兒,就收到了自己79歲的老父親精心準備的一份「新年日曆」,而當她打開日曆一頁頁翻看時,眼睛不由地溼潤了。老父親能有多寵女兒?
  • 79歲老父親送女兒的日曆,第一頁就看哭了
    79歲老父親送女兒的日曆,第一頁就看哭了 2020-12-29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永遠是爸媽的囡」上海79歲老父送女兒的日曆,第一頁就看哭了
    「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近日一位上海79歲父親在送給55歲女兒的日曆上寫下的這些留言讓不少網友看後直接淚奔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近日一位上海79歲父親在送給55歲女兒的日曆上
  • 79歲父親給女兒的健康日曆,第一頁就看哭了……
    翻開後,王女士發現,老父親在日曆上認認真真寫滿了對她的囑咐。"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王女士收到的這本2021年健康日曆上,有不少這樣的話語。這本健康日曆原本是王女士的女兒買給外公的,希望他不要聽信網上的謠言。沒想到,父親收到日曆後加上了自己的留言。日曆中,79歲的父親用小名"毛毛"稱呼王女士。已經55歲的她在父母眼中依舊被當作小孩疼愛。
  • 「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79歲老父送55歲女兒的日曆,第一頁就看哭了
    「你永遠都是爸媽的囡」 「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健康」 近日 一位上海79歲父親 在送給55歲女兒的日曆上
  • 79歲新郎「閃婚」後,又要離婚!結果卻死在另一女子家中
    享受著「與子偕老」的 美好晚年生活 但有的老人卻因此苦不堪言 近日,上海一位79歲的馮老伯 稱自己遭到了如搬出養老院,既要租房,還要找護工,開銷不小,負擔不起。
  • 於藍遺體告別儀式舉行 92歲田華現身送別:我們夢中見
    【解說】6月27日晚21時07分,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於藍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7月5日上午,於藍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大禮堂舉行,田華、葛優等前往悼念。  【解說】10時許,告別儀式正式開始,人們依次走進告別大廳,向於藍鞠躬、獻花。著名導演,曾執導電影《瞧這一家子》的王好為表示,於藍為後人留下很多精神財富,希望她走好。   【同期】著名導演 王好為  80多歲還學電腦,她的發言稿永遠都是自己來寫,在電腦上打出來。
  • 海寧大伯胸部長了一顆「痣」 一查是乳腺癌
    上面的對話發生在3月23日,當天王劍飛接診了74歲來自海寧黃灣鎮(尖山新區)的徐大伯,大伯右側乳房有一腫塊,經過CT、磁共振檢查化驗,竟然是乳腺癌中期!人群中1/1000000的概率雖然徐大伯萬萬沒想到自己會得這個病。 但確認病症後,他即刻辦理了住院手續。康華醫院的腫瘤科醫護團隊馬上為他制定了治療方案。
  • 六旬大伯耳朵後面長了個小疙瘩 不痛不癢竟是癌
    &nbsp&nbsp&nbsp&nbsp不痛不癢竟是癌&nbsp&nbsp&nbsp&nbsp杭州大伯在不起眼的小疙瘩上「栽了跟頭」&nbsp&nbsp&nbsp&nbsp年過六旬的王大伯一直以來都覺得身體倍棒
  • 深交所發布新年致辭:做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各項準備
    2020年12月31日晚,深圳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深交所」)發布2021新年致辭。深交所表示,將在鞏固創業板改革成果的同時,做好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各項準備。深交所表示,回顧2020年,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製成功落地、平穩運行,註冊制從增量改革深化到存量改革,邁出了承上啟下的關鍵一步,有力促進了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