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不得不承認,上天真的不公平。有的人,也許命中注定就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絕代風華傾倒眾生的天之驕子。比如說……柏原崇!
從1996年《惡作劇之吻》的第一次登上電視屏幕到今天,柏原崇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種符號,成為美少年的代名詞。迷茫而略顯冷漠的眼神,高傲又稜角分明的嘴唇,微微捲曲的鬢髮,輕輕挑著的嘴角露出不屑的笑……電視化的時候,製作公司啟用有「世紀末的美少年」之稱的柏原崇擔當男主角「直樹」這個角色,成功的讓劇中高冷帥氣的直樹形象化,並隨即風靡中日韓地區,而直子在拐角撞到直樹戲劇性的一吻,也吻住了眾多中國女觀眾的心。
在把多田薰的漫畫《淘氣小親親》電視化的過程中,製作公司保留了原作的「漫畫感」,誇張的表現風格契合了少男少女的輕鬆跳躍的審美期待,也讓這部《惡作劇之吻》的評價兩級分化,愛的人愛死,罵的人罵死,燒腦劇的死忠估計會一臉不屑的嘲笑這種青春期少女的「低級趣味」。
坦白的說,劇情很簡單,最初高冷超智的男主角直樹看不上蠢笨呆萌的女主角直子,經歷一番波折,女主終於把男主拿下,這種看了開頭就能知道結尾的套路,在少女漫畫和偶像劇卻是百試不爽、永不過時的。王子騎著白馬翩翩而至,深情款款挽起灰姑娘的手,是多少女孩子的夢想……比起《情書》裡深沉內斂的情感,《惡作劇之吻》所要表達的情感更直白簡單,沒有對審美經驗的要求,就也更容易被觀眾理解和接受。
粉嘟嘟的少女心就是這麼簡單直接 !「顏值決定一切」——這種有些任性的審美趣味,讓《惡作劇之吻》位列日劇經典作品之列,也創下了在臺灣地區半年之內六次重播的紀錄。柏原崇的魅力太大,以至於無論之後臺灣翻拍版還是韓國翻拍版,甚至是近年日本的翻拍版,都只有被嘲笑東施效顰的份兒。
二十年過去了,當一代又一代少女變成了辣媽,那個翩翩美少年也變成了有點憨相的大叔。唯一不變的,是深深刻印在觀眾記憶中,高傲學霸略帶嫌棄的擦去留在嘴角的吻痕(呃,其實應該是直子花痴的口水吧)的酷帥表情,還有明媚煦暖的春日午後,微風吹動白色的窗簾,那個有點羞澀的美少年的容顏。希臘神話裡那位最終化身水仙花的美少年納喀索斯,如果來到人間,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吧。
或許是因為一出道就頂著「世紀末最後一位美少年」的頭銜,壓力太大。如同化身水仙花的納喀索斯的悲劇命運一樣,柏原崇在經歷了雪藏、婚變、傷人事件等波折之後,漸漸被日本演藝界冷落遺忘。柏原大叔如今落寞境遇,卻完全不影響他在中國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在最美好的年華遇見最美的「你」,讓那些情竇初開的女孩們驚為天人的「你」,面對19歲的柏原崇的驚世容顏,有第一次看到《惡作劇之吻》的零零後女孩發出「後悔晚生了二十年」的感嘆。
無論是《情書》裡羞澀的春日暖男,還是《惡作劇之吻》中冷酷的名校校草,柏原崇駕馭起來都自然,毫不費力。鎖在多少人青春相冊裡的柏原崇的剪影,不經意間的翻動,萌動的粉色少女心仿佛一下子又回來了,感謝青春裡曾經有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