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補源科技保泉……濟南市重點泉群咋做到連續17年持續噴湧?

2021-01-17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 實習生 魏楚夢

9月10日,2020中國古蹟遺址保護暨濟南泉城文化景觀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大廈舉辦。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獲悉,濟南市趵突泉等重點泉群實現連續17年持續噴湧,僅在節水保泉方面,濟南市每年節約用水量達2000多萬立方米。

節水保泉

濟南每年節約用水2000多萬立方米

多年來,濟南市不斷加大節水保泉力度,出臺了《濟南市節約用水管理辦法》《濟南市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濟南市水資源綜合利用中長期規劃》等,強化節約用水頂層設計,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

堅持「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重點地區節水開源」,濟南市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節水型城市,年節約用水量達2000多萬立方米,有力的促進了泉水持續噴湧。

水源置換

多年來共封停3400餘眼自備井

據了解,濟南市充分利用地表水、黃河水、長江水等客水資源置換工農業生產用地下水,減少地下水開採。

在工業用水置換方面,自2006年起,濟南市建成東聯供水工程,調引黃河水替換東部黃臺電廠、煉油廠等重點取水單位生產用地下水,累計置換地下水2億多立方米。

在農業用水置換方面,濟南市科學調整泉域補給區農業用水結構和農業種植結構,大力推行引黃、引庫、引河等地表水灌溉,減少地下水開採;發展噴灌、滴灌、微灌等現代高效節水灌溉,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同時,濟南市嚴格地下水管理保護,大力開展自備井封停工作,多年來共封停深層自備井400餘眼、淺層自備井3000餘眼,年減少地下水開採1億多立方米。

目前,濟南市正按照《濟南市城區自備井封停工作實施方案》,加快自備井封停工作,計劃3年內封停現有市政公共供水管網覆蓋範圍內自備井,有效減少地下水開採。

生態補源

積極推進東部城區「四庫連通」工程

近年來,濟南市積極推進泉水直接補給區內水系連通工程,通過水庫與重要河湖的互聯互通,實現了多水源聯合調度,多點生態補源,先後建成了玉符河臥虎山水庫調水工程、五庫連通工程等,通過泉域補給區向玉符河、泉瀘-錢家莊、大澗溝、邵而-展村等強滲漏帶實施生態補源。

目前,濟南市正積極推進東部城區「四庫連通」工程、臥虎山水庫和錦繡川水庫連通工程,實現長江水、黃河水、水庫地表水等多水源聯合調度,進一步優化水資源配置,改善生態環境,增加地下水的補給,促進泉水持續噴湧。

涵養泉源

大力推進山體公園建設、河流綜合治理

按照《濟南市名泉保護總體規劃》,劃定「城市山體、河流水系、重點滲漏帶、直接補給區」四條生態紅線,構建「兩區三級」保護體系,對南部山區泉水涵養區實施生態系統綜合治理,涵養泉源的功能進一步發揮。

同時,濟南市結合水生態文明城市、海綿城市建設,大力推進山體公園建設、河流綜合治理,實施植樹造林、攔洪蓄水、直接補給區生態修復等保泉措施,恢復和增強雨水滲漏能力。

同時,濟南市建立健全保泉生態責任機制,強化各級政府生態紅線保護意識,讓保泉工作成為各級各部門的共識和統一行動。

科技保泉

首次將「地球CT」運用於保泉研究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濟南市首次將「廣域電磁法」這一國際領先、被譽為「地球CT」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運用於保泉研究工作,探明重點區域巖溶發育深度、規模及導水性,進一步明確趵突泉泉域邊界和精準補源區域。

目前,濟南市建立了泉水保護地下水監測體系,綜合研究地下水開採與泉水水位的響應關係,實現科學保泉供水;實施泉水區域環境影響評價,指導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協調泉水保護與城市建設發展。

相關焦點

  • 洗漱汙水衝廁所 「土辦法」每月節水過萬方
    在過去的5年,濟南市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近一倍,同期取水量僅增加6%,節水效果明顯。5年後,省城處理後的汙水和雨水總量的三成將再次利用。節水不僅是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事,居民也可採用一些小妙招進行節水。 學生洗漱後的汙水,儲存起來衝洗廁所 位於解放東路的山東政法學院是濟南市的節水大戶。
  • 深讀兩會丨代表委員獻言創建國家節水典範城市:讓節水像泉水一樣...
    在她家,這項節水措施已延續了16年。  濟南作為全國首批節水型城市,為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提出聚力創建國家節水典範城市,目標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國家節水典範城市。引發共鳴的不止王富華一家,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熱議創建國家節水典範城市。
  • 山東多地持續乾旱難緩解 部分水庫庫底能「跑馬」
    原標題:山東多地持續乾旱難緩解 部分水庫庫底能「跑馬」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山東省今年遲遲未能進入雨季,各大水庫餘量不多,很多丘陵地區頻頻喊渴。由於長期乾旱少雨,目前山東省多個地市旱情較重,有的水庫庫底甚至能「跑馬」,一些農作物因為無水灌溉而枯萎了,而泉城的泉群們也再度面臨停噴危機。
  • 濟南325座山體列入重點保護名錄 涵蓋泉水補給區和泉域範圍
    5月1日起,以人大立法形式頒布的《濟南市山體保護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為全市642座山體撐起法律「保護傘」。為保障辦法的順利實施,濟南市國土資源局編制完成了《濟南市山體保護規劃》,建立山體資料庫,對全市所有山體進行了統一登記管理,初步將325座山體列入重點保護名錄,讓綠色成為泉城的永恆底色。
  • 趵突泉,泉趵突,三個泉眼,咕嘟嘟
    其文如題,朗朗上口:趵突泉,泉趵突,三個泉眼,咕嘟嘟。看一遍,就記住了這個位於濟南市中心的」天下第一泉「。趵突泉趵突泉趵突泉是國家5A級旅遊風景名勝區,泉池呈長方形,長30米,寬18米,深2.2米;泉水有三個出水口,水從地下石灰巖溶洞中湧出,每天湧出7萬多立方米泉水。
  • 倉滿廩實 邯鄲市糧食連續9年獲豐收
    市農業農村局統計信息顯示:2012年至2020年,邯鄲市連續9年躋身全國百億斤糧食生產大市行列,多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稱號,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了「邯鄲力量」。豐收是奮鬥出來的今年我市小麥種植面積522.8萬畝。2月20日,小麥進入返青期,返青以來邯鄲市的氣溫持續偏高,比常年偏早7天至10天。
  • 2020泉跑濟野「收官之戰」開跑,康寶萊賦能運動新時尚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7日訊 (稿源 山東電視體育頻道)12月27日上午,2020泉跑濟野「收官之戰」在齊魯碑刻文化苑鳴槍開跑,數千位跑友衝出起點,以奔跑的姿態,告別2020,擁抱2021。本次賽事由濟南市體育局、濟南市體育總會、山東省戶外教育協會指導,濟南日報報業集團、濟南市田徑協會主辦,濟南時報·新時報承辦。濟南路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運營。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農業水土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評估
    2020年12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數理科學領域和地球科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建設的旱區農業水土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
  • 尋泉之旅-百脈眾泉齊撒歡(一)
    魯網訊 說到泉,大家自然會想到「泉城」濟南,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讓濟南泉水聞名天下,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濟南市的血脈,賦予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而對於「小泉城」章丘大家可能就知之甚少了,為了讓大家更多的了解章丘泉水,魯網記者特跟隨濟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的尋泉小分隊來到章丘,帶大家感受泉水賦予小城章丘的靈與美。
  • 澤泉科技應邀參加江蘇遺傳學會研討會
    2016年10月29--31日,上海澤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邀赴江蘇省無錫參加了 「江蘇省遺傳學會2016年學術研討會」,會期2天。本次會議主辦單位為江蘇省遺傳學會,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以及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大會主題為「大數據時代的遺傳學」,旨在推動江蘇省遺傳學的發展,交流遺傳學的新成果,新進展。
  • 18米節水宣傳畫掛上青島公交車 作者居然是小學生
    沒過多久,白色的畫卷上就畫滿了不同的節水圖案,他們用奇思妙想表達出「惜水、節水、愛水,從我做起」的心聲。   別樣「節水」宣傳進公交 吸引市民點讚   下午3點,一幅精緻的18米畫卷被工作人員掛在車上,引來眾多路人和乘客的圍觀。「小朋友們想像力都很豐富,畫得也好,雖然簡單但卻很有意思,讓人感受到水資源的緊張,我們應該時刻注意節約用水。」
  • 省地礦局八〇一隊發揮水文地質專業特長 助力全省農業節水工程建設
    為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我省將全面推進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建設。八〇一隊發揮專業技術優勢,主動對接、積極服務,順利承擔了濟南市引黃灌區農業節水工程(商河縣部分)機(民)井信息採集及新(改)建水井施工圖設計和不易成井區專項水文地質調查與勘察技術服務項目。
  • 文化觀察|黑虎泉的「是是非非」
    略成長方形的泉池由石塊砌成,三個石雕獸頭並列於泉池南壁上。泉水流過暗溝,經三個石獸口噴湧而出。關於黑虎泉名字的由來,有著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泉水之上曾建有黑虎廟,黑虎泉由此而得名。但有關專家考證,黑虎廟建於明代嘉靖年間,也叫做玄壇廟,在如今虎泉閣的位置。在道教傳說中,武財神趙公明被尊為「正一玄元帥」,他的坐騎就是一頭黑虎,因此又被稱為「黑虎玄壇」。
  • 潤農節水真粗心:董事任職生效日和年限均出紕漏 正接受中信建投...
    原標題:潤農節水真粗心:董事任職生效日和年限均出紕漏 正接受中信建投精選層輔導   一份公告一個錯誤一個失誤,正在接受中信建投精選層輔導的潤農節水
  • 濟南市衛健委呼籲:提倡市民節日期間留在本市
    他也呼籲,提倡市民節日期間留在本市,密切關注國內疫情重點地區變化情況,非必須不前往。同時,加強對疫情重點地區入濟返濟人員的排查檢測工作,會同公安部門,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嚴格執行「2+1+7」(2次核酸檢測、1次血清檢測、7天健康監測)政策,對疫情重點地區低風險區入濟返濟人員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 2020年重點用水企業水效「領跑者」經驗分享之六:氮肥行業水效...
    據有關行業協會測算,2019年全國氮肥產量(折含氮100%)約3577萬噸,其中尿素產量(實物量)約5174萬噸,合成氨產量約4693萬噸,較2015年分別減少28%、27%、19%;單位尿素取水量(指新水,下同)約2.6立方米/噸,單位合成氨取水量約15立方米/噸,分別較2015年下降8%、11%。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新景觀 泉城新名片 「山、河、湖、泉、城」新...
    如今,這裡已經形成了「山、河、湖、泉、城」的景象新格局。2017年起正式開挖的華山湖,湖面面積3700畝,最深處達5米,華山重現「單椒秀澤」美景。泉華山有泉,名「華泉」,也叫「華水」,為濟南市七十二名泉之一。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稱之為「齊頃公取水處,方圓百步」。清乾隆《四庫全書山東志》中載:「華泉,在城北十裡華不注下,深莫測,泉甘而冽」。華泉歷經數次噴湧、淤塞,2001年華泉清淤,砌築泉池,並由著名書法家武中奇題寫了泉名。
  • 安徽持續加大自然災害防治重點工程資金投入:2018年10月10日-2020...
    安徽省應急管理廳官網7月21日消息,2018年10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第三次會議上明確提出要推動建設九項重點工程以來,安徽省高度重視自然災害防治工作,針對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加大投入力度,持續不斷推動各項工程有序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