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胤觀玄
文 | 潤胤
很多人都怕遇上本命年,因為民間稱之為坎兒年,意思是人遇上本年年就要跨過一道門檻,或者一處低位,吉兇未料,可見本命年普遍被人認為不吉。什麼是本命年呢?根據中國的曆法,每一年有天幹地支代表,六十年一個循環。每個人到虛齡六十一歲時,那年的天幹地支就會與自己的出生年的天幹地支相同,玄學上稱之為犯本命年。
不過,現在民間都說遇到一年的生肖與自己所屬生肖相同,例如生肖屬龍的人遇到龍年,一般人都說犯本命年。十二生肖的所屬,在漢朝定下來。那時還未有正式的推命術,生肖用作紀歲而已。
起源:
關於本命年的吉兇說法,唐朝才開始流行。「本命年」三字,在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七年日元對酒詩五首》便有「夢得君知否,俱過本命年」二句。
唐朝佛教盛行,有被稱為「開元三大士」的善無畏、金剛智、和金剛智的弟子不空三藏(他不是大家熟悉的唐三藏。佛教的三藏法師是對精通佛教聖典中之經藏、律藏、論藏三藏者的尊稱,又稱之為三藏比丘、三藏聖師,或略稱三藏。)把佛教傳入中國,而不空三藏翻譯的《文殊師刊菩薩及諸仙所說的吉兇時日善惡宿曜經》簡稱為《宿曜經》,詳細介紹了如白羊宮、金牛宮、巨蟹宮等十二宮,配以人的出生十二個月稱為本命,其他也有本命星、本命曜、本命宿的說法,比如人在子年出生,他的本命星為貪狼星,在亥或丑年出生的人,其本命星是巨蟹星等。
《宿曜經》是說人的妻財子祿、禍福吉兇與日月、十二宮、二十八星宿等如何息息相關,而十二命宮之說正好與中國的十二生肖之說配合,加上不空三藏在唐朝深受器重,可以說是禮遇三朝、位列三公,佛經中本命之說深入朝廷和民間,使以唐朝的生肖俑、生肖銅鏡和生肖圖案特別多,生肖的藝術的應用也達到巔峰。
為什麼說本命年的人多有不順之事呢?這又和犯太歲有關,因為犯本命年即遇上自己生年的太歲。太歲,一般民間都是指木星的代號,因木星繞太陽一周的公轉約需十二年的時間,古人配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方便紀歲。漢朝以後每年太歲的方位便有了自己的生肖名稱。
太歲為什麼變成了兇神了呢?
我相信這可能與《開元佔經》曾引《甘石星經》和《荊州佔》之說有關,其內容說:歲星是人君的象徵,主仁、主義、主德、主大司農,歲星的居次順常,說在的國家不可被討伐,可以討伐別的無道國家,討伐必定是克敵制勝。
加上唐朝出了李中虛的祿命術,以年月日的天幹地支有無刑衝破害,算出人的一生妻財子祿,於是更加深了一般人認識自己本命年與每一年(所謂流年)天幹地支的玄妙聯繫,也特別留意自己的出生年生肖和流年生肖相同時的運程,形成日後大家所認識的『犯太歲』。
再者,唐人筆記《酉陽雜俎續集》記載了一個因犯太歲而出事的故事。更加使「本命年」之說深入民心。
該記載是這麼說的,有一個叫王豐的人,偏偏不信太歲方位的忌諱,在太歲方位動土挖坑,結果發現一團鬥大的怪獸在蠕動。他非常害怕,趕緊把怪肉放回坑中,但怪肉越長越大。王豐逃入家中後,那團怪肉居然可以闖入他家中並擠滿整個庭院,王豐的兄弟和奴婢在短短兩三日內死去。
這篇唐人筆記的一些情節可能太過荒唐,但是大家不要以為太歲怪肉是虛構的。因為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就有太歲這一條:所謂太歲,其實是石,木,草,菌和肉五種靈芝中的一種,叫做肉靈芝,可以入藥,可以醫治疑難雜症,而且久食有宜。
總之,上述王犯太歲的故事助長了人對犯太歲的忌諱。犯太歲之說在民間更為流行。
直至金朝皇帝金章宗提倡漢人文化,重視儒術思想,他因為母親重病,祭拜母親的本命元辰星主(道教稱之為拜鬥),以祈禱母親的大病速愈,結果其母親真的痊癒了,以為太歲可以經祭拜後,變成守護神,可以保佑百姓,不會變成兇神。
但是如何拜祭呢?自然要問廟觀的廟祝,有生意頭腦的廟祝立即把祭拜本命變成一盤生意,每年將盡時都特別提醒善信祭拜本命求平安,逐漸演變為安太歲,當時民間甚至有安奉太歲在家中以求闔家安康。當時的一些廟堂教人在本命年犯太歲時,就要穿紅,紅色的腰帶、紅色內衣、紅色手繩等只要是紅就行,來化煞闢邪。
從玄學的角度有紅色解煞這一回事嗎?
術數的發展平臺是太極,陰陽和五行,在一個太極內出現陰陽或者五行失衡時,這個太極內的東西便會出現問題。
一個人,可以說是一個太極,他的陰陽,可以從行為、性別反映出來,而他的五行所屬或強弱可以透過他的生辰八字的五行反映出來。
紅色,所屬的五行為火,的確可以用作平衡一下五行失調。比如八字喜用為火的情況下。並不是說單看犯太歲之年就得用紅色,就太過於片面了,甚至是誤導,也有八字忌火的情況不是嗎。
這種說法就好比現在所謂的大師,用生肖來斷流年吉兇一樣,相當粗糙。一個八字五行的強弱,不能單憑年支去判斷的啊。因此,紅色不一定可以幫助犯太歲的人。
《三命通會》雲:「夫太歲者,乃一歲之主宰,諸神之領袖。其說有二:如四柱中生年曰當太歲,如逐年輪轉曰遊行太歲。當生太歲乃終身之主,其理已論於前,其逐年太歲遊行十二宮,定一年之禍福,為四時之吉兇。蓋太歲如君也,大運如臣也。如君臣和悅,其年則吉,若值刑戰,起年則兇。。。若五行有救,四柱有情。。。兇為吉兆。」
又《協紀辯方》說:「《廣盛歷》曰:歲破者,太歲所衝之辰也,其地不可興造、移徒、嫁娶,遠行,犯者主損財物及害家長。惟戰伐向之吉。歲破為最兇之神,戰伐向之吉者,蓋向歲破、即坐太歲而敵人乃居歲破之位也,然則乃是用太歲,非用歲破也。」
如果自己犯太歲的話,可以選太歲方位而坐,背對太歲,那麼想犯自己的人就會面太歲,陷於「歲破」的大兇位。例如今年是亥年,那麼你應該坐亥位面向巳位。打麻將的朋友不妨一試。
「背太歲者吉,面太歲者兇」,不言可喻。
《三命通會》雲:「真太歲,又名轉趾煞,要大運日主與太歲(流年)相和相順,其年則吉,若值刑衝破害,與太歲相戰克則兇」
是「大運」和「日主」,與「流年」發生刑衝破害等情況下才有不利的情況發生。
真正的犯太歲只有衝太歲的生肖和犯太歲的生肖。不能單一而論。
流年的吉兇最後是要配合八字自身喜忌的,即是說,八字五行在流年能夠欠有所補、少有所扶、多有所抑或洩時,即使犯太歲都可以為吉的。不過經驗告訴我,當一個人犯太歲時,就算在吉運,成事過程中必有反覆,令人疲憊,但不一定走衰運。
1
大運流年與原局的關係
首先,命局本身屬於靜態分析,包含了潛在的特徵,性格,六親,財官等多方面的個體信息。然而這些個體特徵的展現以及隨著時間的演變而出現的窮通禍福情況,則需要大運流年的幹支轉換以及相互作用下,吉兇禍福方能體現出來。
命局特徵是內因,大運、流年等是外因,外因要通過內因發生作用。
在分析大運流年的時候,往往是簡單地根據命局的五行需要,它的用神,喜忌的判斷,對五形做出取捨,成為評判大運、流年的準則。
但是,必須配合大運流年回到原局結構分析,回到原局的每一個可能發生聯繫的「字」上,作出細緻、完整的判斷。
《子平真詮》雲:「命中喜忌,歲幹支俱有,而天幹主天,動而有為,支主地,靜以待用,而幹主一而支藏多,多福為禍,安不得殊?」
按照《子平真詮》的認識「天幹主動,地支主靜」。對於大運流年而言,命局是先天的,它們所具備的動態變化信息是潛在的,這時就需要大運、流年來引發。
例如當大運的天幹地支與原局的天幹相同時,我們稱之為「伏吟」。這時,我們就不能簡單地以大運五行來論斷吉兇了,而是以它進入原局,激活了原局的「象」、或者以原有的潛在的關係來判斷,再配合柱限,宮位,做出具體的分析。
1.1
舉例說明
大運與原局日柱相同:
乾造: 戊子 癸亥 己巳 乙亥
大運: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可以清楚的看到,己巳大運與原局日柱己巳一樣。入局激活了本來潛在的刑衝關係。由於年月柱幹支,戊癸合,減緩了月日兩柱的衝擊,但日時兩柱「天克地衝」(反吟)更兇,屬於「克入」:乙木克己土,亥水衝巳火。而他入己巳運的時候,聯繫柱限來看,時柱的運限是晚年即49歲大運的時候。
事實上在這一步大運內,晚年時光十分悽慘,支持他的內閣首輔張居正去世後,第二年被調職,第四年被誣陷奪職罷官,接著妻子離棄,最後在貧病交加中鬱鬱而終,享年60。
大運地支與原局地支相同:
例如:乾造 乙未 乙酉 癸巳 辛酉
大運:辛巳 流年:丁丑
命局內妻宮是日支,大運辛巳,巳與日支相同,即是說這一步大運激活了日命主妻宮,說明此五年大運六親的信息關注點在妻宮。巳中有丙火正財妻星,所以焦點在妻子身上。
日主癸水生酉月,局內偏印甚旺,而財星弱。唯一的丙火藏於妻宮地支巳火中,被左右兩個酉金相合。
流年丁丑出現,地支醜合原局中的巳酉,構成了巳酉丑三合金局。時幹上有辛金引化,故而此三合得到合化,巳中主氣丙火正財因合局而「隱去」,財為妻,所以丁丑年其妻亡故。
所以,當大運入了命局的某個點,它使原局相應的信息成了這個時間的關注點。接著流年的出現,通過進一步激活了潛在關係,使得此年成了這個特殊信息的應期。
幹支互通:
天幹在地支上的延伸,即天幹在地支上的祿位(臨官)如甲祿在寅,乙祿在卯,丙祿在巳,丁祿在午,戊祿在巳,己祿在午,庚祿在申,辛祿在酉,壬祿在亥,癸祿在子。
反過來,對應的地支的天幹是祿的原身,是地支在天幹上的之延伸。地支寅,在天幹的延伸為甲木。
例:甲午 癸酉 戊子 丁巳
原注:行戊寅運,戊為日主到了,寅為甲祿,等於自己坐著七殺,所以此運當了副市長。而且此殺有化,寅午合了印局,等於權利到了。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戊寅大運,寅為甲祿,它「引動」了原局的甲木七殺。在原局中,日主戊土在地支上有兩個強根,同時得到丁火的幫助,日主不弱。局中傷官生財,再由財生殺,殺為官位。現在大運引動了局中的七殺,七殺為喜神,所以此大運為升官。
例如 梁國愷 臺灣黑幫槍擊犯
23歲己丑運,醜為傷官庫。乙丑流年,乙木正官引動局內月支卯木,即卯木延伸到天幹,正好被傷官所克,於是應了「傷官見官,為禍百端」。他在警察圍捕中飲毒自殺。醜運與流年地支醜,局內支醜伏吟,引動了它所載天幹相剋與流年相剋,也是構成這場兇災的應期條件。
大運流年的判斷邏輯大概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