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劇、武俠劇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八拜之交、生死之交等等,這些最到底出自什麼地方,又代表什麼意思,你真的懂嗎?
除了這些常見的,還有哪些形容交情的詞語,今天小編就來告訴你。
八拜之交
《邵氏聞見錄》中記載,李稷的父親曾是文彥博的門人,文彥博聽聞李稷待人傲慢,想找個機會教訓他。
文彥博任北京守備,李稷前去拜謁。文彥博故意讓李稷在客廳等了許久,他出來後對李稷說:「你的父親是我的朋友,你就對我拜八拜吧。」李稷只能得向他拜了八拜。
人們用「八拜之交」來指世交子弟謁見長輩時的禮節,也有用來指結拜的異姓兄弟姐妹。
後來也有用知音之交、刎頸之交、雞黍之交、捨命之交、管鮑之交、膠漆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等稱八拜之交。
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出自《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意指賢者之間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虛華。
唐代薛仁貴未得志之前,生活貧苦,常常得王茂生夫婦接濟。後來薛仁貴立下軍功,被封「平遼王」。一時間來王府祝賀送禮的人絡繹不絕,薛仁貴一一謝絕,只收下了王茂生送來的兩壇「美酒」。
啟封的執事官發現這根本不是酒,而是兩壇清水,不料薛仁貴非但沒有生氣,還當眾喝了三大碗王茂生清水。薛仁貴說:「當初我落難時,幸得王茂生相助。如今我謝絕一切賀禮,只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我我知道王兄弟家境也是貧寒,送清水也是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也流傳了下來。
貧賤之交
貧賤之交意指貧困潦倒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出自《後漢書·宋弘傳》:「(光武帝)謂弘曰:『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光武帝劉秀有個守寡的姐姐,看上了宋弘,劉秀對宋弘也挺滿意,於是想幫姐姐試試宋弘。
劉秀問宋弘對「貴易交,富易妻」的看法,宋弘回答說:「臣聞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劉秀一聽知道宋弘婉謝的意思,這事只能作罷。
總角之交
古代人們稱童年時代為「總角」。總角之交指孩童時代結交相識並一直陪伴長大的朋友。
總角之交出自《三國志·吳志·周瑜傳》策令曰:「周公瑾英俊異才,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講的便是孫策與周瑜從小相識,一起長大。
竹馬之交
竹馬之交也是指童年時期就很要好的朋友,不過通常指的是異性好朋友。
出自唐代詩人李白《長幹行》:「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市道之交
市道之交與小人之交意思相近,比喻人與人之間以利害關係為轉移的交情。
戰國時期,趙孝成王中秦國反間計罷免廉頗,改用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為將。廉頗被罷回到邯鄲,此時廉頗家中也沒有人來拜訪了。
後來,趙括戰敗,趙國死傷無數。燕國趁機進攻,趙孝成王又啟用廉頗,廉頗不愧為名將,很快將燕兵潰不成軍,還乘勝圍攻燕國都城,燕國以割讓五座城池給趙國為條件求和,趙國才退兵。
這場戰役後,廉頗的聲望又高了起來,許多人又來拜訪奉承廉頗。廉頗很看不慣這些勢力小人,於是便下了逐客令。
這時有客人說:「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勢,我則從君,君無勢則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意思是天下人以利害關係往來,你得勢時我們來追隨你,你失勢了我們就離開,這是很自然的事情,這有什麼可生氣的呢。廉頗嘆了口氣,沒有說什麼。
莫逆之交
莫逆之交指指彼此心意相通、情投意合、非常要好的朋友,簡單來說就是志同道合。
出自《莊子·大宗師》: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為友。
子祀、子興、子梨、子來四人一起聊天:「誰能夠把無當作頭, 把生當作脊柱,把死當作屁股,誰能夠通曉生死存亡渾然一體的思想,我們就和他交朋友。」四人會心相視而笑,心有靈犀,於是相互交往成了朋友。
忘形之交
忘形之交指不拘泥於身份形跡的,以心相許的朋友。
出自歐陽修等人編撰的《新唐書》:「孟郊者,字東野,湖州武康人。少隱嵩山,性介,少諧合。愈一見,為忘形交。」
金蘭之交
金蘭之交喻指朋友間情誼契合、親如兄弟。
最早出自《周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嗅如蘭」。形容朋友交情深厚。
而金蘭的說法來自《世說新語·賢媛》「山公與嵇、阮一面,契若金蘭」。朋友間情投意合,結為異性兄弟或者姐妹,稱結金蘭。
以前義結金蘭後,要交換譜貼。因此兩人拜把子結金蘭還有一種說法叫「換貼」。
萍水之交:指素不相識、偶然相遇,如萍隨水漂泊,聚散無定的朋友
杵臼之交:指不計較身份而結交的朋友
車笠之交:指不因貴賤的變化而改變深厚友情的朋友
再世之交:指與人父子兩代都結為朋友
布衣之交:指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指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忘年之交:指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知音之交:指非常了解、能賞識自己的知心朋友
刎頸之交:指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雞黍之交:指朋友間守信之交
生死之交:指可以共生死的朋友
管鮑之交: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彼此信任的關係
膠漆之交:形容朋友之間深厚不移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