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緬甸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內戰,不得不說,緬軍的政治手段是用得相當高明的,同時使用起來也得心應手。分化瓦解、拉一派打一派,這更是緬軍慣用的手段。但緬軍的這種陰謀詭計卻頻頻獲得成功,這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少數民族武裝組織間的不團結。
自2015年10月15日前總統吳登盛政府與部分武裝組織籤署《全國停火協議》後,緬甸的內戰不再只局限於緬軍與少數民族武裝組織之間,同時在部分少數民族武裝組織間也激烈上演。筆者猜測,緬甸未來的戰局或將分為四個陣營,一個是緬軍陣營;一個是為爭取本民族利益而正在與緬軍發生交戰的民族武裝組織,如果敢同盟軍、德昂軍、若開軍和克欽獨立軍等;另一部分是處於中立狀態的武裝組織,如佤邦聯合軍和勐拉軍等;而還有一部分則是已籤署了《全國停火協議》的武裝組織,如南撣邦軍、克倫民族聯盟等。
對於緬軍陣營來說,果敢同盟軍、德昂軍、若開軍和克欽獨立軍對其威脅很大,因為這些民族武裝組織不可能會向其妥協,除非這些民族武裝的政治訴求得到認可。佤邦聯合軍與勐拉軍現目前對其威脅不大,除非是緬軍先向這兩支武裝發動進攻,如若不然雙方暫時是不可能發生軍事衝突的。但像已籤署協議的南撣邦軍、克倫民族聯盟等這些武裝組織卻對其是非常有利的,因為這些武裝組織正在牽制著與其作戰的相關武裝組織。外界普遍認為,已籤署《全國停火協議》的武裝組織對未籤署協議的武裝組織發動武裝進攻是得到了緬軍的支持,已籤署協議的武裝組織或已與緬軍達成了某種不可告人的共識。
為了對緬甸大選表示支持,果敢同盟軍、德昂軍和若開軍在大選前夕發表了宣布單方面停火,但保留自衛權的聯合聲明。至今,緬軍與果敢同盟軍的戰事有所減少,但雙方仍處於對峙狀態。若開軍方面的戰事也有所緩和,但同時也處於對峙狀態。德昂軍則不同,不斷有與緬軍和南撣邦軍交戰的消息傳出,自南撣邦軍籤署協議後便就對德昂軍發動進攻,從此德昂軍面對的不再僅僅是緬軍一個敵人,還有南撣邦軍。克欽獨立軍近期也是與緬軍交火不斷。
本月初,由翁山蘇姬主導的「21世紀彬龍會議」已經召開,原本旨在促進和平的會談到頭來卻不歡而散。近日來,又有消息傳出,克倫民族聯盟因土地爭端與新孟邦黨發生武裝衝突,民主克倫佛教軍與克倫邊防軍及緬軍之間的武裝衝突進一步加劇。而恰巧,克倫民族聯盟與克倫邊防軍又是與緬軍籤署了《全國停火協議》及被緬軍收編的武裝組織,對此,這種軍事衝突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啊。
緬甸民族衝突問題,複雜尖銳,緬軍頭敏昂萊隻手遮天,誓將民地武全數消滅;翁山蘇姬力求改變緬甸,推進和平,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民地武方面此前的敵人緬軍還不能解決,卻又在內部衝突不斷,長期下去,只能等待被緬軍逐個消滅。請諸君聽我一句勸,要想達到自己的政治訴求,就要學會求大同,存小異,不再給緬軍分化瓦解的機會。
果敢青年習汗青寫於2016年中秋夜晚
微信掃一掃
或長按關注該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