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鶴上鎮:特色產業蓬勃興旺 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2021-01-12 福州新聞網

德誠黃金項目建成投用。

  福州日報記者 餘少林 文/攝

  新興產業逐步興起,為發展注入活力;特色農業興旺發達,帶動鄉村振興……去年一年,長樂區鶴上鎮經濟發展交出了一份漂亮成績單: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4.69億元,同比增長12.5%。

  大力推進新產業發展

  打造全新業態

  鶴上鎮位於長樂中部,是福州主城區、長樂城區與濱海新城核心區的重要紐帶,203省道、201省道、機場高速、繞城高速、地鐵6號線等交通大動脈穿鎮而過,將福州主城區、長樂城區與濱海新城核心區緊緊相連。立足其自身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鶴上鎮重點依託商貿物流園區及德誠黃金文化創意產業園,全力抓好招商引資,大力推進產業振興,為福州新區、濱海新城建設添磚加瓦。

  商貿物流園區是鶴上鎮產業發展的一大特色。走進園區,只見道路四通八達,大型貨車進進出出,裝貨卸貨,繁忙熱鬧。在這裡,已經有398家商家入駐,喜盈門、紅星美凱龍等知名品牌聚集效應彰顯,不斷輻射和帶動周邊產業和人群,為三大市場聚攏了人氣,前來挑選的客戶絡繹不絕。同時,隨著阿里巴巴天貓(福州)產業電商共享服務中心項目入駐,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新型銷售模式形成,商貿物流園區三大市場走上電商轉型之路,進一步促進商貿繁榮,將為鶴上鎮融入濱海新城建設、打造商貿重鎮奠定良好基礎。

  德誠黃金是鶴上產業發展的另一特色。位於峰陳村的德誠黃金珠寶首飾加工項目現場,一棟棟嶄新大樓早已拔地而起,金黃色的外牆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據了解,該項目將打造中國首個以黃金加工為主題的文化園區,佔地276.57畝,建築面積25萬多平方米,是集創意企劃、設計研發、製造加工、品牌營銷、批發零售為一體的珠寶產業文化創意園區,目前已與21個省、共計1200多名加盟商達成戰略合作。德誠集團連續10年全國黃金珠寶首飾銷量全國第一,連續6年在十大品牌零售商供應鏈體系中供貨量全國第一。今後將引入上下遊產業鏈相關企業,打通珠寶產業鏈,向規模化、集聚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項目建成投運,產值有望達到百億,促進長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

  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發展欣欣向榮,鄉村振興也呈現出勃勃生機。近年來,鶴上鎮全面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在新覽村,一股清新之氣撲面而來。清澈見底的新光溪穿村而過,溪水緩緩流淌,古橋跨臥其上,兩岸大樹繁茂,與不遠處的青山構成一幅水墨丹青。走在村中,乾淨整潔的村道令人舒心,而房前屋後一抹抹翠綠的「微菜園」,以及古色古香的圍牆屋面,更是讓人耳目一新。去年,新覽村借著建設美麗鄉村的契機,開展一系列改變村莊面貌的「大動作」,僅用8個月時間,舊貌換新顏,獲評福州市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

  在大厝村,一面面別具特色的彩繪牆似乎在向人們招手,歡迎每一位來到村裡的客人。村莊的街道乾淨整潔,公園綠意盎然,空氣清新。隨著村莊變美,村民的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大厝村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全面改善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獲評福州市美麗鄉村示範村。

  美麗鄉村,要美得實在、美得持久,關鍵靠產業發展。東平村利用有利的地理優勢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和水產養殖,有力地推動可持續發展和農民就業增收。先後創立和引進「省級農民創業園」「聯豐農業」「逸群農業」「鼎力種苗」「閩興米業」等多家企業,種植瓜果蔬菜和植物育苗近千畝,水產養殖100多畝。以糧食加工為主的「閩興米業」,成為福州市龍頭企業。

  青橋村則充分挖掘自身傳統農業的優勢,邁向鄉村振興之路。一踏進村口,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龍眼樹,蒼翠蔥蘢,枝頭上綴滿沉甸甸的金黃果實。往村中走去,田間地頭,大片綠油油的番薯地望不到邊。大面積種植龍眼樹和番薯是青橋村農業特色,帶動了村民致富。青橋村種植晚熟龍眼,是遠近聞名的龍眼基地村。而提及青橋村的番薯,不得不提「甘薯之父」——明朝中葉的陳振龍。陳振龍就是青橋村人,引種番薯,為促進我國農業發展作出貢獻。

  實幹託起夢想,奮鬥成就輝煌。鶴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鶴上鎮全鎮上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緊緊抓住濱海新城建設契機,加快融入濱海新城建設浪潮,在「大幹100天,當好排頭兵」主題競賽活動中奮力爭先,為努力開創新時代新長樂建設新徵程貢獻力量。

點擊進入本網專題

相關焦點

  • 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加快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大家談·聚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 加快產業扶貧與產業興旺有效銜接 築牢鄉村振興產業根基   今年是「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一年。
  • 產業興旺 鄉村美麗 農民富裕
    「十三五」以來,我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突出發展富硒特色產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質量效益明顯提升,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形成了農業產業興旺、鄉村美麗、農民富裕的江津「三農」發展新格局。
  • 產業興旺增強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近年來,寧國市仙霞鎮把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依託自然資源優勢,以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為主線,積極推進鄉村產業發展,有效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可持續發展。
  • 廣西經濟發展「冉冉升起」的鎮,是經濟文化中心,潛力非常強!
    現在廣西的經濟發展進步很大,以前廣西落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加上國家的支持,廣西也逐漸發展起來。廣西的發展基礎薄弱,無論怎麼發展,都比一些大省顯得落後!但是,縱觀廣西省內,各大城市之間的進步是比較明顯的,就北海而言,這座城市不僅全國文明,國際友人也喜歡來這裡遊玩!我們知道我們認為城市的發展是好的。也離不開當地縣鄉鎮的發展,廣西經濟發展比較好的城鎮是什麼?
  • 【邵陽市】綏寧縣:創新產業扶貧模式 促進全縣產業興旺
    綏寧縣創新產業扶貧新模式,積極推進「三有三分四到村」戰略,促進了全縣產業興旺,實現了村民穩定增收,提高了脫貧攻堅的質量和實效。目前,全縣共開發縣級重點扶貧產業9個,建設鄉鎮重點產業基地29個、村級產業基地215個,全縣扶貧產業呈現出蓬勃的發展態勢。
  • 產業織錦繡 沃野土生金——嘉峪關新城村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2019年新城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50元,是嘉峪關市農業產業發展的典型,也是全市的小康村。2020年,新城村農作物種植面積14061畝,其中特色農業產業種植面積5959畝,主要有日光溫室果蔬產業、蔬菜制種產業、辣椒產業和青儲飼料產業,佔農作物種植面積的42%。
  • 產業到鎮 企業到村 技能到戶!府谷縣產業扶貧讓「造血」功能強起來
    石磨麵粉廠、蔬菜大棚基地、羊肚菌產業園……記者日前走進府谷的鄉村,一個個富有特色的產業,勾勒出農村產業興旺、農民生活富裕的美麗圖景。近年來,該縣走引產業到鎮、企業到村、技能到戶的路子,逐步邁上了多點支撐、多元產業發展的扶貧新路子,貧困戶實現了脫貧致富。
  • 三水樂平鎮:產業強鎮 唱出鄉村振興「聯字訣」
    即日起,佛山日報推出「鄉村振興的樂平實踐」系列報導,聚焦產業強鎮如何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振興之路,敬請垂注。去年11月,隨著三水區樂平鎮禮運路開通,面積達9.6平方公裡、覆蓋20條自然村、超10萬人口的樂平鎮鄉村振興示範區,實現全面連通。如今,禮運路沿線的「一村一品」特色村、文旅項目串珠成鏈,呈現出「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繁榮景象。
  • 平度:農商行「貸」出眼睫毛支柱大產業
    魯網青島6月24日訊(記者 馬超群 通訊員 穆松華)青島農商行平度長樂支行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利用信貸槓桿引導農民調整傳統產業結構,走富民強鎮之路。七年放款1.1億元扶持農民創出「化妝眼睫毛」加工的經濟支柱大產業,是全鎮六成農民脫貧致富的經濟命脈。
  • 臨沂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產業賦能正蓄勢正發
    近年來,臨沂市立足發達的商貿物流,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推進產業數位化,加速數字產業化。2019年年底,市政府印發《臨沂市支持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意見》,進一步為數字經濟發展鋪平道路。如今,我市數字經濟不僅「賦能」傳統產業,而且正蓄勢待發,一鳴驚人。
  • 一枝一葉總關情——雙峰縣井字鎮黨建引領發展素描
    一枝一葉總關情——雙峰縣井字鎮黨建引領發展素描湖南日報·華聲在線 周俊 劉芾 譚軍平 鎮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事業穩步上升,精準脫貧如火如荼,特色農業、鄉村旅遊成為一道道靚麗風景,幸福的笑容在村民臉上綻放……這一系列景象的出現,是雙峰縣井字鎮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建引領作用,以黨建保穩定、促發展、惠民生結出的累累碩果。
  • 忽米網、渝新匯、行採家等平臺企業蓬勃興旺 九龍坡 電商產業為...
    、實物網售額等電商指標多年位居重慶市第一位,有力助推了全市電子商務產業的創新發展。協會服務 貼身企業做市場近年來,九龍坡區電商產業管理服務走在了全市前列,在產業發展中讓市場做市場自己的事情,政府主要做政府「政務」,協會主要做市場「市務」。
  • 農村的興旺和發展靠什麼?
    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都是靠人進行和完成的。農村的興旺和發展也是這樣,怎麼興旺怎麼發展都離不開人。我的家鄉在地廣人稀的大西北荒漠邊緣,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當地農村開始蓬勃發展,為了耕種的方便,有些大隊小隊把部分農戶遷住在較遠的耕地上。
  • 千方百計發展生豬產業 ——黔江實現穩產保供背後
    當翻開黔江區農業農村經濟這一篇章,生豬產業稱得上當之無愧的「骨幹」力量。這一產業在經歷了13年的大發展上一騎絕塵,連續12年獲得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即使在非洲豬瘟肆虐的大環境下,這一產業繼續迎難而上,以堅定不移決心和信心向著國家現代生豬產業園目標前進。
  • 武漢市科技局大力支持洪湖水產特色經濟發展紀實
    武漢市科技局大力支持洪湖水產特色經濟發展紀實2014-03-27 08:1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一年來,武漢市科技局多次邀請省內一批知名水產專家,到我市開展科技調研,選聘了一大批科技特派員為我市水產業發展「把脈問診」,並出臺了多項具體措施:讓我市享受武漢城市圈成員城市待遇;搭建我市水產企業與我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合作的平臺,依靠我省雄厚的科技力量促進我市水產特色經濟發展;為我市推行標準化、規模化生態高效養殖技術提供資金支持;為我市水產品養殖、加工、銷售和品牌創建提供智力支持,推動我市水產品的產業化進程
  • 廣西經濟「冉冉升起」的三個鎮,發展不錯,有望「松茂竹苞」
    我們國家廣西這個自治區的夥伴們也非常了解,最近,這一年已經成為旅遊大省,這個自治區簡稱桂,在我們國家的華南地區,隔壁的鄰居是廣東湖南人,最近,廣西這個自治區的發展雖然不是很理想,但是這裡的進步依然不小,在經濟上的成績不是特別突出,但是在旅遊方面卻非常強勁,特別是首府南寧,還有遠近聞名的旅遊城市桂林,在世界上都很有名,而且這兩個地方的發展也相當不錯。
  • 遼寧岫巖清涼山鎮 「開窗敞門」脫貧攻堅
    清涼山鎮黨委書記石鈺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開窗敞門」就是要多聽、多看、多走訪、多了解鎮裡百姓的生活變化,及時發現返貧跡象,馬上想辦法給予解決。同時,還要廣開門路積極尋找各方資源,爭取各種資金共同做好脫貧攻堅工作。    同樣受益的還有居住在清涼山鎮清涼山村侯卜組的侯巖。
  • 【實踐新論】實現「四個轉換」,促進扶貧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產業興旺在20字總要求中居於首位,人們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因此,不論是脫貧攻堅的「產業扶貧」,還是鄉村振興的「產業興旺」,產業發展都具有基礎性作用。
  • 「我的扶貧故事」做扶貧連心人|黎平縣龍額鎮德過村駐村幹部唐紹文
    我叫唐紹文,2017年6月被組織安排到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龍額鎮德過村駐村。德過村是龍額鎮2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位於龍額鎮駐地東北19公裡,地處坡旁山谷,海撥430米,東抵雷洞鄉戲勞村銀南寨,西接龍額鎮亞罕村,南與廣西高培村交界,北同水口鎮滾正村毗鄰。
  • 我省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眾卉爭榮
    「全民健身、健康安徽」主旋律在江淮大地愈唱愈響;競技體育實力不斷增強;體育設施建設明顯改善……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省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1984年,我省運動員許海峰在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男子自選手槍慢射比賽中勇奪冠軍,實現了我國在奧運會歷史上金牌零的突破。這也是我省歷史上第一個奧運會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