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者之心,濟人利物,濟世渡人

2021-01-09 天行健人自強080

《易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經》,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繫。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

周易古往今來能人輩出,它是一門崇高的學問,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學易如同走路,總是要一步一步走,累計自己經驗,學習別人經驗才是最快的學習方式,易學是一門活到老學到看的學問。無論是易學一代宗師,還是易經愛好者,學易只初衷就是濟人利物,濟世渡人。

《水鏡神相》提到:歷觀相人之法,前賢皆指人迷路,趨吉避兇,乃《易》所謂吉兇同患之意,濟人利物之術也。故有喪陰騭者,點破暗昧,使之修省歸正,以安義命;有煢煢無策計,不欲生者,指其後祿,使之免墮溝壑;有應遭刑戮相者,指之戒性妄為,可免惡難;有松形鶴骨、清氣飄然者,指其出世有成;有氣色現兇災惡禍者,指其守分而避兇厄;有氣色現隱德者,預獎天爵,而倍進其修為;有過於酒色,病人四肢,面無人色,近於死者,指其修本固源,以延年益壽。

意思是說,縱觀古今相人之法,前賢們都是以此來為人指點迷津,以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也就是《周易》所謂的與世人吉兇同患的意思,是濟人利物的技能。

所以,對喪其陰德的人,則點破其暗昧,使之反省回歸正途,以安於正道;

有孤苦伶仃沒有辦法,不想再生存下去的,則指出其未來的福祿,使之免於墮入溝壑輕生;

有應當遭受刑戮的人,則指點他要戒懼縱性妄為,則可免於惡運災難;

有鶴骨松風、清氣飄然的人,則指明其如果能出世則會有所成就;

有氣色顯現將有兇災惡禍的人,則指示其應當謹守本分,從而躲避兇險厄運;有氣色中顯現出有隱藏的美德的人,則預先告訴他將會取得的成就,以激勵他加倍努力修煉自己;

有由於沉溺酒色而病入四肢,面無人色,近於死亡的人,則指示其應當注重修本固源,以期能夠延年益壽。

濟物之心,也包括濟人之心。人們一般都會先想到是物質上的給予,物質上的接濟,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所以濟人之心重在立人達人之心。

所以濟物之心也是濟世之心,如匡濟天下,兼濟天下等等。

萬物一體,其中就包含有濟物之心。張載說,民胞物與。我覺得也就是濟物之心。

濟物之心,與物難堪,不測亡身還害子。與物難堪和濟物之心相反。比如說,有些人,看這世間,什麼都不順眼,連走在路上,都跟垃圾桶過不去,非要狠狠踢上幾腳,那垃圾桶又不礙他的路,也不礙他的事。又比如有些人,什麼也沒有,但總覺得總有人想害朕,跟天下人過不去,以致達到封閉而孤僻的地步。與物難堪的這類人,都沒有濟物之心。

濟物之心有什麼用。曾國藩說,心存濟物是富貴之相。陳摶說,何以端揆首輔,常懷濟物之心。

一個人,如果有了濟物之心,就能樂人之樂,也能憂人之憂。有了濟物之心,就能容人容物,就有了磊落光明的心,所看到的這個世間,也是磊落光明。

循循善誘,勸人向上,盡忠盡心,努力奮鬥,棄邪歸正,廣積善德與陰功。

「點夜燈以照形人,造河船以濟人渡」,還要「修書百裡崎嶇之路,造千萬人來往之橋」,要把這種助人為樂的思想大力弘揚和實踐。是學易者一生追求。

相關焦點

  • 《都市奇門醫聖》銀針渡人,術法渡鬼,醫道問卜,成就濟世仁心!
    《都市奇門醫聖》銀針渡人,術法渡鬼,醫道問卜,成就濟世仁心!話不多說來欣賞吧!(點擊書籤即可閱讀哦)1·《鄉村小神醫》作 者:赤焰神歌簡介:那年,上河村傻了三年的林傻子忽然醒來,搖身一變成為一名懸壺濟世的神醫;那天,他上山採藥,忽然遇見村裡新來的美女村長…為了擄獲芳心,他不惜帶著全村致富;為了金錢帝國,他不惜與世界大鱷為敵!不一樣的鄉村,不一樣的故事,但絕對精彩!
  • 讀《易經》之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
    讀《易經》之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坤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卦,卦象由六個陰爻(一 一)組成,象徵地、川、順、柔、陰、雌等。與乾卦相對,乾以剛固為貞,坤以柔順而貞。牝即雌性的鳥或獸,牝馬即母馬雌馬。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
  • 利他之心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什麼人會遇到違緣。一般來說,會遇到違緣的有三種人。第一種是欲界眾生。這個世界的人都離不開欲望,尤其是男女的欲望。有人透過少欲知足的方式來修行,當他欲界的業快要消盡,即將要投生到色界的時候,就容易遇到違緣。
  • 年貨湊單好物!這些創意利是封很不錯
    現在實用的湊單好物應該就是利是封了吧,過年還是很需要用到的。現在是各大平臺年貨節,大家都在入手自己需要而且喜歡的年貨產品,可能是衣服、食物或用品,想要買的東西超多的。有沒有跟我一樣選好之後發現差一點點就可以用津貼的,所以又去找湊單的東西了?現在實用的湊單好物,創意利是封應該會上榜。
  • 佛教:李叔同,振興道德,真乃濟世興邦的出家入世一代高僧
    李叔同是長江流域近代佛教文化史上濟世興邦的出家入世傳奇人物,對詩詞、金石、書法、戲劇、油畫、音樂,無一不通;是中國話劇、油畫、現代音樂方面的開山之祖;39歲出家後,持律極嚴,成為中興南山律家的一代高僧。對於弘一法師,人們好評如潮。如國學家說弘一法師是精研儒釋道諸子百家的國學大師,詩詞歌賦、水墨金石造極一時。
  • 「讀心」導師,擅長開導人的三大星座,心思細膩,卻渡人不自渡
    文|木白生活裡,有些人特別會讀心,很懂得如何去開導別人,他們常常眼光毒辣,能一眼看到問題的本質,溫言溫語,一點點為你開解,不急不躁,很能讓人心情平復。但是換到他們自己,反而變得不能自解了,或許人生就是這樣,身在局中,往往參不透,身在局外卻能看得清,渡人不能自渡,多少無奈。十二星座裡,有些星座就具備了這樣的特質,一起看看。
  • 該怎麼去培養慈悲之心
    在四無量(慈悲喜舍)心中又被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前面的大中小是根據境界之不同而劃分,後面的四無量則是因所發的四種廣大的利他心而生成。諸此種種大同小異之處,佛經中在所多有,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但究其實,則大體上不出慈悲的本義。
  • 讓你不爽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善於利用(深度解析)
    人的一生,有兩種人會使我們受益:一種是良師益友,他們以正面的方式,使你受益;另一種是使你不爽的人,他們以負面的方式,使你受益。但是,人的本能會牴觸負面的人事物,因此 人們會抱怨,卻不懂怎麼轉化利用。下面教大家方法:1、使你不爽的人,實際上是來渡你的。使你不爽的人,能夠是任意人。
  • 抖音渡我不渡她原唱是誰 渡我不渡她什麼意思歌曲故事背景
    抖音上面有很多的古風歌曲,很多人應該都比較喜歡這種風格的歌曲吧,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抖音渡我不渡她原唱是誰?抖音渡我不渡她原唱是誰:《渡我不渡她》原唱是孤獨詩人,作品於2019年01月18日發行,並收錄於專輯《渡我不渡她》中。
  • 焦作丹河峽谷,博愛的三渡讓人興盡而返樂不思蜀,沁陽九渡又如何
    去三渡之前是不知道三渡的名字的。沁陽人往往要去九渡遊玩,九渡現在旅遊開發有了個新名字叫做丹河風景區。作為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九渡在沁陽是久負盛名的,家裡人也一直想去,所以就排上了日程。可笑的是我們去了三四回都是在三渡興盡而返並沒有到九渡一觀。
  • 佛教:佛渡有緣之人,這3種人佛也渡不了,看看有你嗎?
    佛教有四大禁忌,即無緣不能渡、因果不能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有些人很好奇,不是說佛菩薩慈悲,眾生平等嗎?怎麼還「無緣不渡」,區別對待呢?這並不是區別對待。雖然所有眾生都有佛性,都是未來的佛,但因為每個人的業力和根本機制不同,不是每個人在今生都會有福報和善緣與佛陀結緣的。
  • 人生,沒有渡不完的劫!(深度好文)
    人為什麼哇哇大哭著來到世界,醫生說是因為擴大我們的肺活量,哭會更加保護我們的肺部,讓我們的肺部一生下來,就得到鍛鍊,有利於肺的健康。其實,這又何嘗不是一次生死度劫,人生之苦,需要先哭一場,做好準備,再來世間受苦受難。媽媽說,人來到世上就是受苦的,先不要想著怎樣的去享福,當你吃盡了人生的苦,福氣就來到了。於是,我從來不怕吃苦。再苦,我都會苦中作樂。
  • 佛教:「佛渡有緣人」,這四種人,與佛有緣,是你嗎?
    佛門中有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雖然佛陀曾說,一切眾生皆具有佛性,皆是未來佛。然而,眾生根性業力有別,與佛結緣的因緣時機也是不一樣的,這一生福報大、善根厚的人往往有緣遇到善知識而得到渡化、離苦得樂。而福報淺薄、善根不足的人今生往往很難與佛結緣。
  • 有4種人佛在世也沒法渡,不是佛不渡,有兩個故事結果截然相反
    有4種人佛在世也沒法渡,不是佛不渡,有兩個故事結果截然相反。有兩句話,「佛渡有緣人」和「佛不渡無緣之人」。怎麼會出現這兩種情況呢,不是佛的問題,而是眾生的問題。按佛說的去做去修行,就是依教奉行,這就是佛渡有緣人。而對佛說的佛法不相信,就是與佛無緣。
  • 情劫難自渡,難道就不渡了,看看這裡能否挽救你失魂落魄的心?
    情劫難自渡,但經過了情劫的洗禮後,才能懂得情字的真正含義,即所謂的渡完情劫才能遇到真愛。但主要還是這個「渡」字,萬一渡不過,一切都成灰灰。要如何渡時,我們步步解析,助你登上人生新境界:一、改變自我一改之前舊形象,讓自己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形象的提升能瞬時提升你的自信心。只有你變得不同了,才更容易從心理上劃分過去,有助於你重新振作起來。
  • 這四種人與佛無緣,佛也不渡,希望沒有你!
    相信許多人應該聽過這句話: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門廣大,不渡無緣之人。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雖然佛菩薩慈悲平等,善待、救度一切眾生,但是並不是每一個眾生今生都有善根福德與佛結緣的,不是佛不渡,而是有眾生因緣未到、佛緣尚淺,暫時與佛無緣,這樣的人,你就是再用力度他、點撥他,也是徒勞。
  • 蓑衣渡之戰:江忠源一戰成名,馮雲山中炮身亡
    欽差大臣賽尚阿在之前已經感覺到太平軍會前往湖南境內,提前請求鹹豐皇帝派湖南官員在邊境阻擊,而他這邊則是派人追趕,以期能夠將太平軍殲滅在兩省邊界。那些從桂林趕到全州的清軍全部停在了距離城池十裡之遙的魯班橋、太平堡,坐視太平軍猛攻全州而不救。 太平軍撤退前兩日,和春抵達全州,與他同一時間抵達的還有楚軍老大江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