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什麼人會遇到違緣。
一般來說,會遇到違緣的有三種人。
第一種是欲界眾生。
這個世界的人都離不開欲望,尤其是男女的欲望。有人透過少欲知足的方式來修行,當他欲界的業快要消盡,即將要投生到色界的時候,就容易遇到違緣。這就好比一個人要移民到美國去了,這裡的債主肯定要來找他,不然等他去了美國,就找不到他了。
這時候要認真修持自他交換。遇到違緣是好徵兆,不要認為自己怎麼這麼倒黴。很多人喜歡順緣,出現一點點逆緣就不高興,但實際上有些逆緣是好事,是重報輕受。
一個欲界眾生,在業報將盡,快要投生色界之前,會有特別的磨難和障礙出現,如果不接受違緣,就永遠無法投生到色界。這個時候要有一定的忍辱力,通過自他交換的修持,才能順利到達色界。
第二種是「忍」位的修行人。
修行的階段分為五道,小乘、大乘都是如此。
所謂「五道」,就是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資糧道和加行道屬於世間凡夫位,還是凡夫的境界,但是已經在修行的道路上了。見道以上是聖人境界,所謂「見」,就是指見到了輪迴裡從未見過的、超凡入聖的境界。無學道則是已經超越了聖人和凡夫,完全是佛的境界。
加行道裡又分四個階段:暖位、頂位、忍位和世間第一法,到世間第一法,就接近證悟了。在忍位的時候,雖然還是凡夫,但已經不會再墮落三惡道了,這時候也容易遇到違緣。因為他再也不會墮落三惡道了,那麼他墮三惡道的業障、違緣就會全部在這個階段出現,他要受這個報。
第三種是阿羅漢,以及快要成佛的菩薩。
佛陀在成佛的前一個剎那,遇到了三大阿僧祇劫裡最大的違緣,出現很多魔軍的恐嚇,還有很多漂亮魔女的誘惑,佛陀都是如如不動。後來魔眾就憤怒地向佛陀射出毒箭,以及做出各種恐怖的舉動,佛陀還是如如不動,一直安住在大慈大悲的禪定之中,因此摧毀了所有的魔障,之後就證悟了。
我們現在還不屬於這三種人,但也會有違緣出現。遇到違緣是好事。佛經中說,即便是發生在夢裡的微微頭痛,也能消除很多惡業。我們所遭受的任何痛苦,遇到任何不開心、不快樂的事,都不是平白無故的,都是過去世因為煩惱而造業的結果。所以,我們不開心、不快樂、生病、工作不順利、家庭不和等等,都來自於過去世的業。越是出現違緣,我們越應該對因果生起信心。
遇到違緣的時候,我們主要修持的就是自他交換。佛陀在證悟之前戰勝了一切魔軍,他用的不是任何武器,而是內在的慈悲,也就是自他交換的菩提心。建立在利他心、菩提心之上的自他交換,是戰勝所有魔障、所有障礙、所有違緣的唯一方法。很多人為了保護自己,要去求一個護身符,卻不知道,利他之心就是最好的護身符。
有一次,阿底峽尊者的一個弟子請求尊者給他一個護身符,阿底峽尊者就在紙上寫了一些字,然後包起來給了弟子。那個弟子覺得這個護身符很有加持力,對自己很有幫助。有一天,弟子很想看看這個殊勝的護身符上到底寫了什麼,是不是什麼特別的咒語,於是就打開了那張紙,卻見紙上寫著:願你生起利他之心。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這就是利他之心的加持力。
文自太橋旦曾堪布開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