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所謂「絕日」,就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每年四天,統稱「四絕日」。2019年立春在大年三十,所以前一天也就是年二十九,故稱「絕日」。
四絕日,是民間的一種說法,是古代勞動人民通過對自然和天體運行的研究,那麼四絕日是什麼意思?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對自然和天體運行的研究,把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四離指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前一天,稱為「離日」。
四絕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叫做「絕日」。四離四絕日的說法,主要是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重要日子,還是應該遵循自然規律的時間節點進行。
根據黃曆記載:絕日,忌出軍,忌遠行。所以與貼揮春,一毛關係都沒有。
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的說法,是說臘月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總之各家各戶是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的前奏。
「貼花花」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如想講究貼揮春時間的,應在臘月二十八進行,或立春節氣前,即2月4日的0:00分前,即大年三十前貼好即可。
----------------------------------------------------------------
2019是沒有「立春」等於寡婦年、盲年?
立春等於新的一年開始,剛好今年立春在2月4日除夕夜,當立春撞上除夕,也就是春節的前一天,但農曆仍然屬於2018年。這也就意味著2019年首遇不到農曆當年的立春,年尾也夠不著下一年農曆的立春,因此我們習慣稱其這樣的年份為「無春年」,南方也稱盲年,北方稱寡婦年。很多人說寡婦年不宜結婚,沒有立春,就意味著當年是不能懷春的,所以不宜生育,女人也就不會懷孕,其實這樣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在古代,人們將「無春年」稱為「黑年」、「寡年」,之後口口相傳,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寡婦年」。其實沒有立春的年份就叫做為「寡春」。
一些民間謠言,在這「寡婦年」忌諱結婚,圖的可不是什麼好彩頭,特別是男方家庭,而「雙春」也不好,有春心蕩漾,男的容易花心不顧家的說法,所以女方也不同意,其實寡婦年,「寡」是缺乏的意思,南方所說的盲年,「盲」也只是看不見的意思,後來不知為何演變成寡婦年。
事實上,2019年這種無春年和寡婦沒有什麼聯繫,更不用說什麼和婚喪嫁娶有什麼關聯了。迷信的認為今年不適合嫁娶。事實上這沒有科學理由和證據。
在命理學文化裡面結婚講究的是八字的刑、衝、克、害、年份與五行的相生相克制約。
--------------------------------------------------------------
關於「立春」的禁忌
中國命理學認為,立春這一天,由於磁場和氣場的緣故,
通常會比較亂,無論是家中還是辦公室,容易招惹口舌事非。
因此要進行躲春,否則一年內可能都非常不順利。
立春正值季節相交,磁場和氣場通常會比較亂,特別犯太歲者在這個時候,讓這段時間進入一個「空」的狀態,以此來躲過一切不利的信息和磁場,避過未來一年內的病災、口舌事非,此即為「躲春」。躲春,即減少戶外的活動,儘量呆在室內屋內。
太歲換班首當其衝受影響的必然是犯太歲者。不管是生肖方面還是日柱方面犯太歲,在立春當天都應該躲春來規避。從生肖的角度,2019年犯太歲的名單有本命年值太歲的生肖豬、衝太歲的生肖蛇、害太歲的生肖猴、破太歲的生肖虎等四位。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裡面的第一個節氣。「立」是「開始」的意思,中國人都習慣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天的開始,萬物復甦新的開始。所以,立春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傳統留下來的習俗,每到立春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爭、必須要和和睦睦、心平氣和地迎接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習俗裡面,躲春這一天不宜搬遷、看望病重患者及參加喪事等,以免招惹晦氣,影響一整年的運氣。
無論你是犯太歲,在立春這一天,不要與他人發生爭吵、也不宜都惹事生非,以免招來一整年的晦氣,畢竟和氣才能生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