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定陵發掘之後,出現了很多詭異之事,其中之一竟跟風水有關

2021-01-13 指點江山

萬曆四十八年三月,朱翊鈞因長期酒色無節,加上遼東慘敗,國事困擾,終於病重不起。七月二十一日,在弘德殿去世,終年五十八歲。二十二日發喪,二十三日頒布遺詔,命皇太子朱常洛嗣位。九月初十日尊諡號神宗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廟號神宗。十月初三日,安葬於定陵。

直到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考古人員對明定陵進行了發掘。

關於這次考古活動,民間流傳著頗多流言:

一是參與發掘的考古人員在後來的幾十年裡相繼離世,均遭遇不測;

二是一些當地村民盜走了萬曆皇帝的棺材板,後七名村民離奇死亡。

由於,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考古人員首次對帝王陵進行的發掘,所以,缺乏文物保護的經驗,再加上,當時正值一段敏感時期,以至於,許多文物遺失,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至於那些子虛烏有的流言,筆者認為完全是有心人憑空杜撰的,類似的駭人聽聞的傳說,在世界各國考古界均有發生,卻從未有人拿出佐證。當然,發掘定陵的過程中,考古人員的確發現了一些反常現象,比如: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遺體的擺放十分詭異。

考古人員開棺後,發現朱翊鈞的遺骨躺在一條緞被上,被子的兩邊向上折起,將遺骨包裹起來。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朱翊鈞的頭骨右偏,右臂則向上彎曲,放在頭骨旁,左臂放在腹部,手骨中攥著一串念珠。朱翊鈞的左腿骨向上彎曲,右腿則下垂。

這一發現堪稱驚世駭俗,從古至今從未出現過這樣離譜的葬式。或許,類似的葬式,只出現在帝王墓中,但在任何史料之中,我們都無法找到有關皇帝入殮的細節。通常來說,皇帝的入殮儀式是秘不示人的,在入殮之時,除了少數皇親國戚之外,其他人是要避諱的。

朱翊鈞葬式的發現,在考古界掀起軒然大波。

那麼,朱翊鈞的葬式能否代表所有古代帝王呢?考古人員所看見的又是不是他入殮時的葬式呢?

有學者猜測,朱翊鈞的葬式極有可能與古代天文學有關。我們知道,北鬥七星在古代天文學中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而其中的紫微垣又代表著人間帝王。從朱翊鈞遺骨的葬式來看,像極了北鬥七星。正所謂「天子之居,謂之紫宸」,古代皇帝都覺得自己是上天派到民間治理天下的主宰,而死亡只是象徵著天子使命結束,返回「天位」罷了。

根據古代風水學說來看,北鬥七星還有闢邪的功效。從形狀上來看,北鬥七星的樣式有點像是「S」形,七顆星星代表了七種「氣場」,也就是風水學說中的「氣」。帝王陵寢不論從選址到建造,都是圍繞著風水學說中「聚氣藏風」的理論來進行的。《水龍經》記載:「水見三彎,福壽安閒,屈曲宋朝,榮華富饒。」一條河流,至少要出現三道「S」形,才能稱得上是吉地。葬著皇帝的陵寢,從金剛牆到地宮,這段隧道也有數道「S」形,正是這個道理。

按照古人事死如事生的慣例,這樣的布置是為了聚集的「氣」,只有讓龍穴之中「聚氣」,才能庇佑江山千秋萬代,為子孫謀福。

由此可見,萬曆皇帝的古怪葬式,正應了古代的風水術。

對此,也有學者提出了不同見解,稱:萬曆皇帝的葬式實際上是源於佛教。根據史料的記載可知,朱翊鈞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因此,他的葬式亦有可能是參考了釋迦牟尼涅槃的動作。根據《大乘起信論》中的記載,釋迦牟尼八十歲那年,意識到自己時日無多,於是,便在弟子的隨從下,來到一座小村莊,在一棵娑羅樹下,以頭北腳南,面相西方,右手支頭,左手放在小腹上,雙足併攏的姿勢涅槃。

從明神宗入殮的姿勢來看,他的葬式可能借鑑了佛祖的涅槃姿勢。除此之外,在出土的陪葬品中,我們也能看出朱翊鈞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在他所穿的服侍上,繡有佛經及佛教內容的紋樣。此外,明神宗棺中還有一件「紅八寶紋暗花緞緙絲盤龍佛字方補交領夾龍袍」,這件龍袍的龍首紋樣上繡有一個「佛」字。此外,前文我們也提到,明神宗的左手上還握著一串佛珠,顯然這種說法比前一種更具說服力。

除了以上兩種猜測之外,還有另一種可能。

根據《泰昌實錄》的記載,明神宗在下葬時,共有八千六百人為其抬槓,由於路途遙遠,在發喪的路上棺上的繩索斷了幾次。在棺槨運送到鞏華城時,有幾根抬棺的木槓斷裂,以至於棺槨墜地。有可能在棺槨墜地時,棺內的遺體經過磕碰,其姿勢才發生了變化。

當然,這些也都是猜測而已。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後人認為明朝的滅亡萬曆帝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史學家也認為正是由於萬曆帝的怠政才導致明朝滅亡的。當然,明神宗的身體很差是他懶惰原因,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時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而他對大臣的指責他也解釋說自己身體不好。

可見,明神宗的後期,可能根本就走不了路了。

參考資料:

【《明史·卷二十·本紀第二十》、 《明史·卷二十一·本紀第二十一》 、《明實錄·神宗卷》、《定陵挖掘之謎》】

相關焦點

  • 為何很多人不喜歡郭沫若?原因之一是他的情事,另一則與定陵有關
    這些原因除了他在政治上的多次反覆無常外,還與他一生的這兩個汙點有關。第一,郭沫若曾在感情上數次始亂終棄。郭沫若的原配妻子叫張瓊華,這個女子是郭沫若的「包辦妻子」。可因為其長相併不合郭沫若胃口,郭沫若毫不猶豫地拋棄了她。最後,張瓊華一直苦等郭沫若到死。
  • 風水極好,歷經千年無損,已成國家機密
    說起古代最牛的帝王墓,那就得屬武則天女皇的乾陵了,風水極好,歷經千年無損,現已成國家機密。 從修建好到現在的1200年時光中,乾陵經歷了多次被盜,其中有記載的盜竊行動就有17起,而規模最大的一次盜墓行動竟然發動了40萬人參與。但就算人們想盡各種辦法,使出十八般武藝,最終還是沒能挖開乾陵。
  • 明萬曆皇帝「北鬥七星」葬式揭秘(組圖)
    明定陵出土的鳳冠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曆)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北京明十三陵特區辦事處王秀玲女士的一篇論文,首次揭開了萬曆皇帝的葬式之謎,並大膽推斷出明代帝王均為身體側臥,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鬥七星」葬式。
  • 明十三陵為何選在北京?除了風水,有一事竟和朱棣內心秘密有關
    大家好,我是我愛旅行看世界,今天和大家聊一下明十三陵,這是一個皇家的帝陵,規模非常的大,是明朝皇帝的陵墓群,但是明十三陵為什麼會被定在北京呢?朱棣的陵墓為什麼會是規模最大的呢?其實和朱棣內心的秘密有關。
  • 與 風水 有關的那些事
    上一次,我們講了《民間風水奇聞之雙魚穴》這麼一個故事,好多人私信我,說不相信風水玄學如此神奇。我們都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人,經歷過那次文化大浩劫之後,想見識真正的傳統民間奇學,似乎已經不太可能了,但是,我們也可以通過流傳下來的一些故事,穿越層層歷史迷霧,去觸摸那些玄之又玄的神秘。
  • 「明之亡,亡於萬曆」,考古隊打開萬曆龍棺,學者:我們冤枉他了
    考古工作者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明神宗朱翊鈞在歷史上的熱議有很多,圍繞著他一個最大的熱議就是他為何30年不上朝。
  • 千年之謎被中美學者破解,中外信服
    秦始皇享盡人間的尊崇和富貴之後,還想要長生不死,就派徐福四處尋仙問藥。同時,為了防止事有不成,他盡全力地把人世間的繁榮帶到地底下,竭盡所能的打造了舉世聞名的秦始皇陵。 而黑暗的皇陵肯定是不能達到秦始皇的要求的,為了帝陵能保持燈火通明,他令匠人們製作出了一種「長明燈」,而這種燈在史記中就有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 凡跟「風水」有關的都離不開它,那麼,所謂「風水」究竟是什麼?
    而萬安街的羅盤製作業,就是讓世人感慨的其中一個,它在清朝中葉最為鼎盛,距現在也有六百多年的傳奇歷史了。十年前,萬安羅盤製作技藝被收錄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萬安也被稱為「羅盤之鄉」。萬安羅盤廣泛運用於天文、地理、軍事、航海和佔卜,以及建房、墓葬等選址,是指南針的沿續和發展,是中國惟一一個由漢族傳統技藝的手工製作羅盤。因其誕生、生產地為安徽省休寧縣萬安鎮萬安老街而得名。
  • 一本流傳千年的符咒之術,老祖宗說:詭異至極,無人敢學!
    戰國時期是繼春秋之後的大變革時期,此時正是百家爭鳴、大帝國崛起,當時諸子百家各路思想文化在這個時期,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大碰撞,湧現出來不少獨特的思想,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 歷史上中國最詭異的那些千古奇人,幾百上千年才出現一個
    在中國五千年歷史中,牛人出現過不少,他們中總有幾個讓人摸不透,看不明,渾身充滿著詭異色彩。以下精選的幾個中國歷史上最詭異的人,其中徐福為秦始皇尋長山藥時,自己獨吞了鳳凰血,而新朝開國皇帝王莽可能是現代人穿越過去的!一、鬼谷子,千古奇人。
  • 女人毛髮旺盛,到底跟什麼有關?其中的秘密,很多人還不知道
    冬天還好穿的多,夏天穿的少了,如果體毛露在外面,就讓很多女性感到尷尬了。多毛的女性總是會想方設法地去脫毛,但其實,更重要的是找出致病因素,再去針對性的解決。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毛?正常嗎?大部分的女性認為體毛多影響顏值,甚至天氣很熱的時候為了將體毛遮住,穿長袖長褲。實際上,女性體毛旺盛絕大多數是正常的,不過也有一些情況下的毛多,暗示了身體出了問題。
  • 三星堆發掘的7個神秘符號,記載了外星人的秘密,是真是假?
    當時的中國並不懂得這件事的性質,於是將這些玉器賣給了這個洋人。隨後這個傳教士就帶著軍隊前來當地保護,隨後將這些東西移交到了華西大學博物館保管。當時的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與助理林明均意識到這絕不可能是一個簡單的事情。於是在1934年組成了一支考古隊。在燕道誠發現玉石器的附近進行了為期十天的發掘,發掘頗有收穫。
  • 明朝王爺墓:遭水淹花12天才抽乾,沒被盜過卻出現了現代毛巾
    對於古人來說,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身後之事,而正因如此,才會催生盜墓這一行業的出現。曾經,專家們發現過這樣一個特殊的明朝王爺墓,當時,為了成功發掘這座古墓,專家們抽了十二天的水,才將其墓室抽乾。更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雖然說這座墓穴並沒有被盜墓賊成功盜取任何寶物,但是,墓穴當中卻出現了現代毛巾的蹤跡。那麼,這個明朝王爺墓究竟是何來歷?這條毛巾又是如何進入到墓室當中的呢?
  • 地圖出現詭異繞路軌跡...
    地圖出現詭異繞路軌跡...1月5日,周先生向記者反映,2020年12月28日,他在金川開發區打了一輛滴滴快車,中途在楠湖酈舍放下同事之後,又繼續前往玉泉區昱安小區,付款時顯示金額為38元。支付完成後,他打開軟體後臺的地圖軌跡,發現竟在南二環快速路橋下和石羊橋路十字路口附近來回折返多次,最終才向昱安小區方向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