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的華語樂壇有多「恐怖」?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

2021-01-08 千晨話娛樂

有人說:90年代的華語樂壇是神仙打架,每年都會湧現出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而現在的華語樂壇是小丑爭鋒,偶爾出一兩首佳作也只是曇花一現。事實也確實如此,特別是1991年的華語樂壇,大家知道「恐怖」到什麼程度嗎?可以說每一首放到現在都是金曲,今天小編就為各位盤點一下。

1、張學友《每天愛你多一些》

都說90年代的「四大天王」的時代,小編就先從「四大天王說起吧」。張學友的《每天愛你多一些》改編自日本樂隊南方之星演唱的歌曲《真夏の果実》,分粵語、普通話兩個版本,收錄在張學友1991年1月23日發行的粵語專輯《情不禁》中,也是張學友和張曼玉出演的電影《飛躍迷情》的插曲,受到歌迷們的一再好評,接連獲獎。

2、劉德華《一起走過的日子》

《一起走過的日子》是劉德華的成名曲之一,也是電影《至尊無上之永霸天下》的主題曲,收錄在劉德華1991年8月30日發行的同名粵語專輯《一起走過的日子》中,這張專輯更是讓劉德華一炮而紅的成名專輯。這首歌至今仍被大眾所傳唱。

3、黎明《今夜你會不會來》

《今夜你會不會來》也分普通話和粵語兩個版本,普通話版收錄在黎明1991年8月23日發行的普通話專輯《今夜你會不會來》中,這張專輯是黎明加盟寶麗金唱片後推出的第一張普通話專輯,黎明更是憑藉此專輯奠定了歌壇地位,一躍成為「四大天王」。

4、郭富城《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

1991年,郭富城趁著第一張專輯的熱潮趕製第二張普通話專輯,但在錄音過程中,哥哥意外離世,所以郭富城帶著悲傷的情緒錄下了這首紅遍大江南北的《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收錄在1991年4月8日發行的專輯《郭富城2(我是不是該安靜的走開)》中,歌曲榮登當年各大音樂排行榜。

5、譚詠麟《一生中最愛》

80年代末,雖然譚詠麟、張國榮先後宣布退出領取任何音樂類獎項,成就了「四大天王」,但譚詠麟依然保持著活躍的發片量。譚詠麟的《一生中最愛》收錄於譚詠麟1991年2月8日發行的專輯《神話1991》中,也是香港電影《雙城故事》的主題曲。歌曲的旋律和歌詞配合得非常出色,再加上校長極具磁性的唱腔,成就了這首,後來被陳奕迅翻唱過。

6、李克勤《護花使者》

在歌迷眼中,本有機會入選「四大天王」的李克勤,在1991年推出了《護花使者》,收錄於專輯《雨中街頭劇》中,受到了大批粉絲的熱捧和喜愛。這首歌是李克勤演繹水準大有突破的標誌,也是他嘗試唱跳的開始。

7、王傑《為了愛夢一生》

王傑是一個充滿悲情的歌手,他成名比「四大天王」早,據說推出「四大天王」,也正是為了抵制在臺灣躥紅後殺回香港的王傑的,但沒想到後來的王傑會經歷那麼多事情。1991年推出第七張國語專輯《為了愛夢一生》,主打歌就是同名歌曲《為了愛夢一生》,出片首周便直奔金曲龍虎榜周冠軍及銷售冠軍,是王傑的經典名曲之一,後來被蔡琴、高勝美等翻唱。

8、周華健《讓我歡喜讓我憂》

有著「天王殺手」之稱的周華健,1991年推出專輯《讓我歡喜讓我憂》,同名歌曲是主打歌之一,翻唱自ASKA的曲,李宗盛填詞並操刀製作,是臺灣歌壇商業作品中的佼佼者之一,內地歌迷也正是從這首歌開始認識周華健的,由此周華健開始步入了演出生涯的事業高峰,奠定了華語樂壇實力派的地位基礎。

9、李宗盛《凡人歌》

製作了周華健《讓我歡喜讓我憂》的李宗盛,在1991年推出了自己作詞作曲的原創歌曲《凡人歌》,這是李宗盛對於人生最生動也最大氣的描述。李宗盛真的是音樂天才,這首歌的歌詞對仗極其工整,幾多調侃,幾多無奈,躍然紙上,不由令人深思。

10、林子祥《男兒當自強》

林子祥的《男兒當自強》改編自古曲《將軍令》,由香港大才子黃霑填詞,歌詞熱血沸騰,飽含的昂揚氣勢與俠義精神,加上林子祥高亢有力的嗓音,充滿了豪氣與激情,讓人聽了熱血沸騰,此曲也是電影《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的主題曲,是經典中的經典。錄製歌曲時,黃沾讓林子祥盡情去唱,林子祥唱得十分投入,甚至在尾段主動加唱了八度的高音,後來很多歌手翻唱過這首歌,都唱不出林子祥的氣質和豪邁。

11、葉倩文《瀟灑走一回》

說完男歌手,說說女歌手,就接著林子祥的老婆葉倩文說吧(91年的時候兩人還沒在一起,92年才開始的)。1991年當時紅得發紫的葉倩文推出專輯《瀟灑走一回》,同名歌曲是主打歌,半文半白的歌詞呈現出一種樸素的人生哲理,通俗流暢的旋律,加上葉倩文瀟灑大氣、剛柔並濟的聲線,讓其成為當年金曲,至今仍被傳唱。這首歌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葉倩文的另一個代名詞。

12、梅豔芳《親密愛人》

「歌壇大姐大」梅豔芳在1991年推出了專輯《親密愛人》,同名歌曲是主打歌,這是寫給梅豔芳和她的一個名叫保羅的男朋友的,可以說是他們的愛情戀曲,是製作人小蟲看見梅豔芳蹲在角落裡和保羅甜蜜地講電話後,靈感迸發創作出來的,於是才有了這首傳唱大街小巷的經典情歌。只是遺憾的是最後梅豔芳到去世,也沒有找到自己的歸宿。

13、娃娃《漂洋過海來看你》

《漂洋過海來看你》是1991年李宗盛根據娃娃異地戀的切身戀愛經歷創作的,據說是在一家牛肉麵店裡用餐墊紙寫出來的,不得不說李宗盛真的是天才。這首作品憂傷得無以復加,畫面感極強,再配上娃娃時而飄忽時而沙啞且並不完美的感性聲音,成就了這首經典典範。

14、陳明真《我用自己的方式愛你》

陳明真雖然不是大紅大紫過的歌手,她的這首《我用自己的方式愛你》傳唱度也不是特別高,但這首歌真的很好聽。當年陳明真高挑搶眼的外型備受廣告界關注,一連幾支廣告片積累了不少粉絲,所以進軍歌壇的前幾年專輯還是取得了不錯的銷量,而《我用自己的方式愛你》可以說是陳明真的代表作了。

15、張智霖、許秋怡《現代愛情故事》

接下來就是合唱歌曲了,1991年張智霖和搭檔許秋怡推出了專輯《現代愛情故事》,驚豔了歌壇。當年年僅20歲的張智霖讓樂壇看到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不管是低音還是高音都遊刃有餘,不僅注意到了唱腔技巧,感情抒發上也十分用心。同名歌曲和《片片楓葉情》紅遍了大江南北,那時候大家都覺得張智霖和許秋怡是好配的CP,只可惜最後沒有在一起。

16、成龍、蘇慧倫《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

《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是由李宗盛作詞、作曲,成龍、蘇慧倫演唱的歌曲,收錄於蘇慧倫1991年7月29日發行的專輯《甜蜜心事》中,也收錄于成龍1991年發行的音樂專輯《第一次》中。成龍的這張專輯裡還有一首和陳淑樺合唱的《明明白白我的心》,也是非常經典。

17、Beyond《不再猶豫》

最後說說組合,《不再猶豫》是由梁美薇作詞,黃家駒作曲,Beyond編曲並演唱的一首粵語歌曲,收錄在1991年9月6日發行的粵語專輯《猶豫》中。歌詞裡那句「自信打不死的心態活到老」被時間證明是Beyond真誠的肺腑之言,「打不死」也成為了對Beyond精神的最佳形容詞。

18、小虎隊《愛》

《愛》是小虎隊發行的第五張公益專輯中的主打曲,是為了配合關心聾啞人公益活動而創作的,是小虎隊集大成的作品,有一展大將之風的味道。小虎隊對「愛」的定義表達更加純熟,也升華到了新的層次。他們打著關懷著聾啞兒童的手語演唱,感動了一代人。後來在2010年的虎年春晚舞臺上,小虎隊合體再次唱響了這首歌。

19、草蜢《忘情森巴舞》

草蜢也是那個年代香港比較有代表性的樂隊之一了,人氣不在Beyond之下,1991年他們推出《忘情森巴舞》,收錄於專輯《You Are Everything》中。這首歌應該是他們作品中除了《寶貝對不起》《失戀陣線聯盟》之外,傳唱度最高的作品了。

20、黑豹樂隊《無地自容》

《無地自容》是中國標誌性搖滾樂隊黑豹樂隊演唱的歌曲,由李彤作曲,竇唯作詞,收錄於專輯《黑豹 同名專輯》中。這首作品「黑豹」特徵極強,是內地樂壇不可多得的優秀搖滾作品,後來被很多歌手在多個舞臺不斷翻唱。

1991年還有很多優秀的華語歌曲發布,小編就不一一盤點了,大家看了是不是覺得那年的華語歌壇很「恐怖」?每一首放到現在是不是都能成為金曲?再對比現在的歌曲,也不知道在唱個啥!大家對此有什麼要說的,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1994年的華語樂壇是什麼樣子?每一首都聽不厭,這才叫神仙打架
    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現在不論是電影還是歌曲都比不上以前了嗎?在如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什麼都講究消費至上,就連歌曲都少了很多靈魂,一年能有兩首好歌就不錯了。什麼《忘情牛肉麵》《忘情麻辣燙》這都是些什麼鬼?再看看華語樂壇最巔峰的94年,好歌一首接一首,簡直是大神輩出神仙打架。
  • 《最愛金曲榜》20首金曲出爐,重現華語流行樂壇黃金年代
    《最愛金曲榜》20首金曲出爐,重現華語流行樂壇黃金年代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程千千 2017-09-26 09:45 來源:澎湃新聞
  • 劃時代的1979年:華語樂壇最大轉折,揭開黃金時代序幕
    分享經典音樂,筆耕原創評論喜歡音樂的你,加個關注吧縱觀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華語樂壇,真可謂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兩岸三地的歌壇,都呈現出空前的繁榮盛世。曾經的華語歌壇香港前有四大天皇(譚張梅陳)稱霸歌壇,後有四大天王(張劉黎郭)風頭無倆。
  • 1991年臺灣金曲龍虎榜
    臺灣金曲龍虎榜自1989年開榜,1991年開始有年度總排行。由於金曲龍虎榜榜單採計方式是銷售與明信片票選各佔一半的比重,可視之為90年代賣座與人氣的最佳指標。縱觀全榜,90年代前期香港藝人成績斐然,張學友、林憶蓮、郭富城、鄭秀文都名列前茅,劉德華更成為龍虎榜上一直紅到最後的歌手。90年代後期,臺灣逐漸成為華語地區流行音樂中心,出現了一批影響力至今常盛不衰的歌手。
  • 2006年神仙打架的華語樂壇,20首榜單歌曲,看看你還記得幾首?
    不知是因為現在音樂流行渠道變了還是大家對音樂的欣賞類型變了,總感覺最近幾年華語樂壇不是那麼熱鬧了。音樂app中就那麼幾首老歌來回循環播放,偶爾遇到新歌或者有意思的單曲,也會加入歌單,但這種感覺絕對比不上2006年那一年。那一年,上中學的我們人手一臺MP3,裡面的歌單也大同小異,歌手一定有林俊傑、周杰倫、陳奕迅,歌曲也絕對都是那年的榜單歌曲。
  • 1991年第9屆香港十大勁歌金曲(附視頻)
    《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自1984年度起開始設立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其得獎結果往往會成全場最注視的焦點,被視為誰是香港樂壇的天王和天后。而同年亦頒發勁歌金曲金獎,勁歌金曲金獎是壓軸大獎,代表著單項歌曲的最高榮譽,是綜合各種因素後頒發的全年最高獎項。勁歌金曲金獎除了要求歌曲本身在全年的受歡迎程度外,還要求歌曲本身的質量,作曲作詞以及歌手的唱功,因此它更能見證出一個歌手的實力和演唱造詣。
  • 華語樂壇30年,盤點最經典的10首歌!
    不知不覺間,華語樂壇早已經經歷了而立之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的,越來越多的港澳臺流行元素和音樂人的加入,讓華語樂壇更加的光彩奪目。今天,文體網精選了三十年來華語經典歌曲。給大家呈現一道精彩絕倫的視聽盛宴!
  • 馮提莫登榜華語金曲獎,《謝謝愛過》引發回憶殺,用歌聲致青春
    第十二屆華語金曲獎於2021年1月6日揭曉,這一次的主題定為「找尋心中的天籟」,在疫情的環境之下,每個人都渴望回歸心靈的淨土,然後用最誠摯的方式,尋找最美妙的天籟之聲。借鑑格萊美國際化模式,設立的華語金曲獎,並根據華語樂壇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分類。
  • 華語樂壇「獎盃舉鐵大賽」,五月天、林俊傑、周深都來了?
    他的一曲《鬥牛》點燃無數少年的籃球夢,《三年二班》前奏的桌球落地的聲音,一下又一下的將桌球魂敲入我們的腦海,更不用說《紅塵客棧》、《霍元甲》、《雙節棍》等一首首充滿江湖氣息的經典金曲依舊被無數次的重新演繹,他的作品像是刻在我們腦海中的記憶,陪伴著我們的成長。如今,他已經成為華語樂壇乃至世界音樂的文化符號,影響範圍也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 別再說日語歌「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他們翻唱的華語歌也不少
    眾所周知,以前那些讓我們著迷的港臺歌手的金曲不少都是翻唱自日語歌,《紅日》、《千千闕歌》、《容易受傷的女人》等太多歌曲的原唱都是日本歌手。至今據不完全統計,華語歌僅僅只是翻唱中島美雪的歌曲就有百首歌之後,因此也有人說中島美雪「一人就養活了大半個華語樂壇」。
  • 第14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1991年)
    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年,同時也是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誕生之年,也是我出生的年份。本人希望通過整理這些年來的香港十大金曲,紀念改革開放,同時也讓自己重拾這些年來的成長記憶。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的由來:1978年,伴隨著香港流行音樂的產生及發展,由香港電臺主辦,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國際唱片協會(香港會)、香港唱片商會協辦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誕生了。
  • 華語樂壇觀察|談丁太升評VAVA,重視歌詞,是華語樂壇的悲劇
    然而我看到核心內容卻是「歌詞虛妄姿態、太空洞、毫無詩意」,丁太升作為樂評人,而且在樂壇有一定地位的人。他的話至少代表當今華語樂壇的主流。即重視歌詞,而非作曲。對於聽眾來說,喜歡一首音樂先決條件是好聽,然後才去看其中的歌詞。所以作曲應該是音樂的重要內容,如果一首歌不好聽,即使用最美的文字,樂迷們依然無法喜歡。所以今天包括以前的華語樂壇,好聽的音樂實在是太少了。
  • 張學友百聽不厭的十首粵語金曲
    生於1961年的張學友,今年已經57歲了,不得不承認,他老了。雖然演唱會一場接一場的舉辦著,但嗓音已經不如從前了。現在黑張學友的人很多,嘲笑他蘭花指、豆沙音。但不管怎麼詆毀張學友,也無法改變張學友華語樂壇「歌神」的地位。
  • 華語粵語首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你聽過幾首?
    十大中文金曲評選具有真正的領導樂壇的地位。——顧嘉輝七十年代後期至八十年代是香港本土流行音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時期,香港流行音樂及其所形成的商業運作體系,包裝制度在整個粵語流行音樂和華語流行音樂中都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 整個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半壁江山的歌曲都是由同一個日本女歌手創作的
    》翻唱成《容易受傷的女人》,這一舉動使得專輯《COMING HOME》的銷量衝破白金,更是為她贏得1992年香港無線電視臺勁歌金曲十大金曲獎等獎項。1991年,李克勤發行專輯《破曉時分》翻唱中島美雪的《あした》,傷感中充滿了內斂。
  • 講不出再見的1994年,華語歌壇無法超越的巔峰時代,經典無數
    Kong叱吒樂壇填詞人CASH大獎:周禮茂叱吒樂壇唱片監製:梁榮駿叱吒樂壇大碟IFPI大獎:《餓狼傳說》(張學友)叱吒樂壇至尊創作/歌曲大獎:《那有一天不想你》(黎明)四大天王是1992年正式推出的,但張學友、劉德華和黎明1991年已經在香港歌壇幾大頒獎禮上崛起。
  • 三首歌曲悉數喚醒 《金曲撈》點燃觀眾激情
    年華易逝唱功不老  搜狐娛樂訊 每一首歌的背後,都有一段打動人心的故事。作為一檔試圖「鉤沉」華語金曲,讓蒙塵的好歌聲重見天日的音樂綜藝,江蘇衛視《金曲撈》不僅已成功打撈出21首華語經典,更讓潛藏在歌聲裡的如梭往事,在音樂裡華麗綻放。  26日,第七期《金曲撈》播出後,葉倩文與林子祥神仙眷侶般的樂壇美談,巫啟賢在評委與歌手間無縫切換的灑脫態度,陳曉東帶病堅持唱歌的人生韌性,都打動了無數人。
  • 這才是華語樂壇!來看看華語樂壇20年前30位歌星「神仙打架」
    作為一名80後的小編,還是最懷念小編年輕時候的華語樂壇。記得2000年時,華語樂壇開始了不平凡的一年。周杰倫、孫燕姿、梁靜茹等新晉歌手紛紛出道,除了這些新出道的歌手還有、劉若英等實力派紛紛發布巔峰作品。華語樂壇開始了最輝煌的時刻,可惜時間太過短暫,不到10年華語樂壇已經沒落了。
  • 《端午金曲撈》要來一場音樂的魔法
    每一首沉睡的金曲  都曾讓音樂人「特別心疼」   這是一個不乏經典的時代。無論是徵戰樂壇多年的沙寶亮,還是久居幕後的金志文,面對媒體採訪時,都曾直言「真的好多好聽的歌」都被埋沒了。沙寶亮感慨:「做歌手做了這麼多年,每一張唱片都浪費了很多的歌曲,我們在唱片公司也好,總是想拿朗朗上口的歌曲作為主打,其他都是沉睡的狀態,大家對一張唱片有印象的可能只有一首,這是一個特別大的浪費。」
  • "蒙塵"金曲借綜藝再度綻放 滿滿"情懷殺"賺人熱淚
    「歌單上又多了值得單曲循環的歌」「每一首遺失的金曲背後,都藏著一個柔軟的故事」 「好音樂也許暫時會沉睡,但永遠不會過時」……儘管節目中「叨叨團」「喚醒師」等創新設置難免引起爭議,節目的核心———一首首好歌,意外叫醒不少觀眾的耳朵,令人感慨的,還有藏在歌裡歲月流淌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