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中華文化歷久彌新,得到了更多人的喜愛和追崇。尤其是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對我們國家古老的文學興趣盎然,而且刨根問底,頗具匠心精神。中華文化不僅僅有詩詞歌賦的優雅綺麗,梨園戲曲的婉轉悠揚,還有一種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俗語文化。
俗語文化,來自於我國民間,是古人通過切身生活經驗總結和歸納的一種文學形式。俗語看似粗糙簡陋,但是仔細品讀,裡面所蘊含的道理卻引人深思,足以指明我們人生的方向。可以說讀懂俗語文化,一方面可以增長自己的學識,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有這樣一則俗語很有意思,那就是「四大緊,四大松,四大嫩,四大蔫」,那麼這句俗語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究竟是哪「四大」呢?我們不妨一起來看一下。
四大緊
這四大緊分別是新鞋、新鎖、溼麻繩、剛擰上的螺絲帽。眾所周知,我們剛買回的鞋子穿在腳上會很不舒服,甚至會感覺到非常的擠腳,如果我們經常穿著到處走動,時間一長鞋子就慢慢變松,這樣也會舒服很多。新鎖也是同樣的道理,剛買回來用鑰匙是很難打開的,這個時候我們會在鎖芯上塗一層油,這樣鎖就很容易打開了。
再說溼麻繩,有生活經驗的人都知道,麻繩越是乾燥越承受不住力量,所以古代人們開挖深井的時候,往往都會把麻繩在水中浸泡一會兒,然後再綁在自己的身上,這樣十分的牢靠而且安全。而新的螺絲帽也是剛用的時候非常緊,但是經過風吹日曬,久而久之就變得鬆弛了。
四大松
四大松分別是棉花包、姑娘腰、熟透的柿子還有楊柳梢。首先說棉花包,古人多用棉花來填充被褥,而且棉花質地柔軟,而且有一種蓬鬆感,摸起來十分的輕柔。而姑娘腰更有意思,我們經常形容一個女子楚腰纖細、盈盈一握,說明姑娘的腰是纖纖細腰,很柔軟。
熟透的柿子和青澀的柿子在口感上是天差地別,熟柿子很香甜,而且咬上一口也很鬆軟,而青柿子很硬,吃起來還有一種澀澀的感覺。最後來說楊柳梢,看到楊柳梢肯定是春天柳枝發芽的季節,這個時節柳枝長出新芽,有時候我們不需要多用力,就能輕而易舉的折下柳梢,這正說明柳梢的柔軟。
四大嫩
四大嫩分別是嫩豆角、小茄包、剛出的韭菜和小麥苗。剛剛成熟的豆角採摘下來,是十分鮮嫩可口的,而小茄包就是剛剛長出來的茄子,同樣是十分的鮮嫩。韭菜我們大家都知道,當然是越嫩的越好吃,老韭菜不僅僅味道不鮮美,而且還十分的塞牙,不容易下咽。最後的小麥苗也是剛抽芽的時候很嫩,時間越長就越老。
四大蔫
四大蔫分別是霜打的草、籠中的鳥、輸光的賭徒和鹹豆角。《易經》中曾言「履霜,堅冰至」,一旦看到了霜,萬物就開始準備進入了冬天。而被霜打過的小草,就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和色澤,一個個蔫巴巴的,了無生機。小鳥是需要自由自在飛翔的,一旦進入籠中,開始還上下翻飛,到最後就無精打採,整日愁眉苦臉的。
輸錢自然是每個人都不想看到的,但是就有一些賭徒,明知道十有十輸,依然一擲千金,最後輸光了全部,整個人灰頭土臉,生活也看不到了希望,精氣神都萎靡不振了。豆角剛摘下來,有著很充足的水分,但是如果把豆角用鹽水浸泡,做成了鹹菜,豆角的水分被全部抽乾,這個時候也就失去了光澤,攤成了一條。
以上這句俗語,都是老祖宗生活經驗的寶貴總結,雖然時代變遷,但是道理卻未曾改變,這句俗語放在當下同樣的適用,短短幾個字卻高度概括了事物的特點。想要學好俗語文化,我們不妨讀幾本好書,久而久之,我們也會擁有生活的小知識和人生的大智慧,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從我們做起。
今日話題:你對以上這句俗語,還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交流。
文 | 國學大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