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很多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不能養成良好的習慣,經常會通宵打遊戲,出門身上都必須帶著手機。雖然可能有些人會有一些小目標,比如先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但是早上沒有課或者周末的時候,很難能夠做到早起。
我相信你想要的大學生活肯定不是這樣子的,因為大學是學生走向社會的最後一個階段,我們需要在大學期間好好鍛鍊自己,盡力做好每一件有益於我們的事情,這樣才能讓我們進入社會後不會感到非常不適應。
那我們應該如何提升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了一些經驗,希望對大家能夠有幫助,同時大家也要知道想更優秀不是一時之事,需要有堅持的決心。
自身
1.讓自己感到害怕的事情,也要盡力去做
在大學中,如演講比賽,做創新項目,面試等,這些通常會讓我們感到害怕和緊張,所以我們要多去參加這類事情,這樣可以消除我們的畏懼心理。
當你能夠有勇氣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就已經是成功的第一步了,然後學著去慢慢嘗試。逐漸的我們對這類事情就有了自信,自身的能力就得到了鍛鍊和提升。
2.遠離讓自己懶惰的事情
比如說打遊戲,看電視劇,刷視頻軟體等,雖然這些事情能夠讓我們或者短暫的快樂,並且當你幹起這些事情來就會像上癮一樣,不會想著去學習,對我們長久的發展是不利的。
所以相比較之下,學習,看書和運動雖然過程很痛苦,但可以使人保持時刻清醒和自律,把這些事情堅持下去,未來一定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3.不要想著事情一直拖著就能夠消失
當我們手上有事情需要處理的時候,事情不會因為我們放著不做而沒有了,不僅如此,這件事情可能還會像一個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等到了我們不能不做的事情,就在一個巨大壓力的情況下,隨意的應付了事。
4.學習,讀書是終身受益的"投資"
當我們在和別人相比較落後情況下,那我們會可以讀書來提升自己,因為閱讀能夠讓你擁有更加廣闊的眼界,而且大學是最好的閱讀時期,當你在工作之後,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別的事情和精力再來閱讀。
讀書也不是讀一本就結束了,讀一本書可能能夠給你帶來一些精神上的愉悅,但如果長期讀下去,那可是可以幫助你提升氣質和眼界的,而且有著顯著的效果。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肯定是一個永遠不會錯的選擇。因為學習能夠提升能力,讓你能夠解決人生中大部分的問題。
5.停止破碎,保持熱情
持久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只會讓你更加自怨自艾,沉浸在負能量的沼澤中,越來越難以振作。
遇到不愉快,不順心的事情,要能夠積極尋找解決方法,如果不能解決,那就安然接受後果。
生活
1.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這讓人聽起來感覺很痛苦,但是堅持下來的話,人生就會像「開掛」一樣。
而且,經過一晚上的調整,大腦就像是一張嶄新的白紙,早上起來背誦和記憶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2.多喝水,多吃水果
那些好吃的高糖高代謝食物例如可樂奶茶等等,如果真的忍不住那就多喝水,多吃水果,讓自己的新陳代謝保持在正常的狀態。
那麼如何讓自己養成多喝水的好習慣呢,首先可以先買一個自己喜歡的杯子。哪怕沒有保持正常的運動,但是這些微不足道的的生活習慣,對我們的健康也會產生很大的幫助。
學習
1.珍惜碎片時間
除了正常的學習時間,我們還有很多其他的碎片時間,比如說排隊吃飯,等公交地鐵,所以如何利用這些碎片化的時間,往往決定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碎片化時間用於學習專業知識,了解行業動向,政策,或者學點跨界技巧,一定會和用玩或者白白浪費的人形成巨大的差距。
2.有執行力最重要
執行力往往比想法更重要,更多的人是只有想法,但他並不會去真正的實施,光說不做假把式,如果你不行動,就算有再多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永遠不能真正的實現。
3. 養成自省復盤的習慣
很多人在完成了一天繁瑣的事情之後,只想著休息。而忽略總結這一重要的環節。
或許每天做的事情都很瑣碎,很平淡,但是如果養成自我總結的習慣,即使在瑣碎的學習中,也能總結出經驗和不足,幫助自己提高。
4.先提升自己的價值,再談「人脈」
如果你沒有令人佩服自己的能力,或者沒有為人所用的價值,那你說的「人脈」並不能算是真正的「人脈」,只能算是「認識」。
想要擁有真正出色的「人脈」,首先要做的就是先提升自己,人脈是靠自己的能力吸引來的!
人際
1.善於鼓勵和讚美
學會讚美身邊的人在對方的心裡,就會使他們對你有良好的印象。比如誇誇最近的學習成果新做的髮型等,這些都是舉手之勞而已。
2.拒絕無意義的人際關係
每天發一些無聊推廣的群聊,以及賣貨的朋友圈,大都可以屏蔽掉,沒必要為了怎加朋友圈而刻意留著;唱歌喝酒的派對聚會也可以選擇推掉。
沒有意義的社交也是自身精力的浪費。
3.不要打斷,輕易否定別人
在別人提出的觀點後就開始否定,反駁,也是過於武斷的。
在交談的過程中,聆聽通常比表達自己的觀點更重要。就算是通過溝通後還存在爭議,但是尊重別人就不會對彼此的關係造成傷害。
4.不要欠人情
遇到問題首先先想著自己解決,能根據流程做好的事情,就不要走後門。人情債易欠但難還。
所謂不過是資源的替代,對方與你關係再好,也會在意自身的利益有沒有收到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