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晚年夢周公:面對紛亂的現實,知其不可而為之

2021-01-09 學智堂

當孔子的肉體生命還有七天就要結束時,他曾做過一個夢,夢醒之時,他對守在自己身邊的子貢說,「夏人死後,在未葬之前,靈柩要停放東面的臺階上,周人的靈柩要停放在西面的臺階上,殷人的靈柩要停放在中門兩柱之間。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落祭奠在兩柱之間,我的祖先是殷人呀!」他在此時,通過夢境的神秘體驗最後確認了自己內心的精神面貌依舊是一個殷人的後代。

明歲,子路死於衛。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閒。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閒,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卒。

孔子先祖自宋國遷入魯國,宋人也就是殷商的後代。殷人尚鬼,相較於周人,更加崇拜上帝和鬼神,也就是天帝、祖先等等。也許正是因為他內心的文化與思維方式的傾向,孔子才尤其相信那些神秘的怪力亂神。孔子曾說過,「祭如在」,就是在祭拜時要真的像鬼神在眼前一樣敬拜。

殷人精神世界裡的上帝,或者說天帝,是一個喜怒無常、深不可測的形象,帶有很濃鬱的克蘇魯風格,邪惡而又強大。因此殷人常常用極為血腥的犧牲方式來獻祭上帝和祖先,以獲取鬼神的歡心。同時,為了更好地理解鬼神的心意,殷人通過巫師階層來與天帝鬼神進行溝通,巫師階層也逐漸演變成了後來的儒家。

一方面,巫師階層通過佔卜求得的結果來判斷事情的預兆;另一方面,巫師們也通過獨特的舞蹈儀式來尋求與鬼神的心靈溝通。那時的殷人流行著一套「桑林之舞」,在這場集體的舞蹈中,參加者盡皆全身心投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音樂鏗鏘、出神入化,最終在集體的迷亂舞蹈中,產生了群體共有的神秘主義體驗,這被認為是與鬼神溝通的一種方式。

當然,在舞蹈中,酒也是必不可少的,飲酒之後,人在半醒半醉的狀態下,可以更好地達到燻燻然的美妙幻覺,殷商的末代帝王紂王帝辛的所謂酒池肉林,可能也是殷人進行與天帝鬼神相溝通的宗教儀式的場所。

畢竟在孔子看來,夏商周三代各有其特點:夏尚忠,天子就像太陽那樣不容質疑與反對;殷尚鬼,祖先與神明的心意需要獻祭來取悅、卜筮來揣度;周尚文,人所信仰的是效法天意或天理制定起來的禮樂文章。

三者其實都是損益與遞進的關係,未必就有價值上的優劣,周制是鬱郁乎文,商制則可能就是煌煌乎質,夏朝也許是周人的想像,不過也無妨,昊昊乎忠,不也挺好聽的嘛。但在現實中,孔子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他的精神導師早已經為他把路程選定。

這位精神導師,也是他一直在夢裡深入交流的朋友,那就是周公旦。

後來的宋儒們一度因為孔子言說自己的夢境而尷尬,聖人無夢,那孔子作為聖人,究竟為什麼會做夢?孔子卻認為很正常,並且毫不諱言地把這件事說給別人聽。這有什麼問題?他的魂魄與天地相感應,這一身之氣浩然充沛,全無半點邪思雜念,因此而產生的夢境,自然是上天給予他的徵兆與啟示。

周公旦,周王朝八百年歷史的真正奠定者,事實上,他對中華文明的影響也同樣是歷史性的。武王克商,是一個邊陲小國驟然擊敗超級大國殷商的歷史事件,而克商之後,周武王並沒有在東方建立有效的統治,而是轉而回到了鎬京。

由於周人在原來殷商土地上統治力量的薄弱,殷商勢力不久之後就進行了瘋狂反撲,這些都是在周公旦的主持下一一將其撲滅的。隨後,周公旦又進行了新的一輪分封,制定新時代的禮樂制度,才最終確立了新的王朝統治。這其中或許伴隨著血腥的戰爭與徵服,不過這不是孔子所關心的對象,因此沒有必要再說多餘的東西。

在孔子的眼裡,同時也是文明史的維度上,周公旦的影響是改變和奠基中國文明的精神氣質。在此之前,殷商的鬼神世界充斥著血腥的獻祭、激情的神秘體驗以及強烈不可知論色彩的佔卜術,在殷人眼中的天,是人格化的,是高高在上且遙不可及的上帝,隨處可見的是那個邪惡、神秘、強大、無情、並且深不可測的超自然力量。

但經過周公的改制,「天」被逐漸去人格化了,原本不可知的天命,逐漸開始有了規律可循,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開始帶有理性的色彩。到了春秋時期,已經成為了一個形而上的意象,一個世間萬物規範的總和。

正因為在周公制禮後,至高無上的「天」的意象改變了,所以人的當務之急就從無限度地取悅、非理性地崇拜那個全能的神,變成了通過效法天的法則,建立起人間的禮樂制度來。

這就是周公為孔子選定的路。

孔子也相信,他所經歷的那些神秘體驗都是上天給他的啟示,讓他知道,他身負著改變這個時代的天命。孔子這一生裡,都持續地感應著天命的啟示,但他從來沒有將「天」說成是一個人格化的「天帝」,而只是將其視為一種規範的意義。這是因為,在孔子的精神世界裡,天從來沒有以一個上帝的形象展示自己,而是化身為周公旦的形象,出現在孔子的夢境裡,時不時地給予他指引。

像是獲得過奧斯卡獎的電影《喬喬的異想世界》裡,喬喬臆想想出的希特勒一般。這數十年來,孔子出將入相,失意奔走,厄於陳蔡,周遊列國,經歷了無數顛沛,周公的精神一直陪伴著他,讓他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即使在最為危難困頓的時候,依舊弦歌不輟。

在他與周公的隱秘交流裡,孔子確立了自己的思想。他作為一個時代的思者,他思考著人之為人的共有問題,以及這個時代所固有的問題,並尋找著最終的答案。除了通過自己的門人流傳下了傳世的思想,他還形成了這個時代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案,並一直尋求途徑來付諸實施。

只可惜,這一天終究沒有來到。在孔子生命的盡頭,他意識到,他已經很久沒有在夢境中見到自己的老朋友了,或許,是上天拋棄他了吧!可是他才七十歲,周文王九十歲依然往生不息,他為何這樣被天所喪?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 (論語·先進)

這不意味著孔子的失敗,這一點,孔子當然、毫無疑問地清楚明白。當他某一天立於川上,望著迅疾奔流的河水,心裡感嘆的是,他的志向會像這奔流不息的河水那樣,不舍晝夜地一直流淌而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再如,朱熹在《論語精義》中評價:「夫可不可在天,而為不為在己。聖人畏天命,故修其在己者,以聽之天,未嘗遺天下。聖人亦不敢忘天下。雖知其不可,得不為哉?」「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一句既悲且壯的話,可以說是孔子一生的真實寫照。
  • 「周公之禮」「周公解夢」,孔子到死都在念叨他,周公究竟是誰?
    周公之禮何謂「周公之禮」?通俗講就是夫妻倆在一起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是對羞羞的一種委婉說法,有點戲謔,逗趣的意味。為什麼叫做「周公之禮」?周公解夢《周公解夢》是靠人的夢來卜吉兇的一本於民間流傳的解夢書籍,《周禮·春官》中明確提出六大夢:正夢、噩夢、思夢、寢夢、喜夢、懼夢。例如,正夢:沒有內外因素刺激的情下,心無雜念、無憂無慮的自然之夢;喜夢:因喜好或歡愉而引起的夢;寢夢:其一是指因覺醒時所說、所見、所為而引起的夢;其二是指晝夢(白日夢)。
  • 原來你是這樣可愛和真性情的孔子
    很多時候人們很喜歡用「你以為」這種眼光去看待事物,但現實許多時候往往是「沒想到」。《武林外傳》看多了,你以為孔子像呂秀才一樣是一個搖頭晃腦,成天之乎者也的酸儒,但現實讓你沒想到的是,他卻是一個可愛而又有真性情的孔老夫子呢。假如你不喜歡孔子,他不會和你爭辯,也不會討好你,只會感慨一番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孔子到死都在念叨周公,周公解夢也提到周公,周公到底是誰?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現代人看來這是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但古人可不這麼認為。古人認為夢是一種預示,是在示警,千方百計想要解讀,一定要弄個吉兇禍福出來,周公解夢就出現了。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可見周公對孔子的影響非常大,至死不渝,拿現代話說,周公就是孔子的偶像。
  • 周公為什麼變成解夢的?夢禍實福是真諦?
    首先,周公這個名字人所皆知,但是他是什麼人呢?周公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的大臣,也是他們的家人,名叫「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的成就主要是政治成就,輔佐了周朝三代皇帝,對周朝的奠基、創立、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位三朝元老。周公為什麼會與夢有關?從歷史上考究《周公解夢》主要是與孔子有關。
  • 《中國》五千年:從喪家犬到孔聖人,孔子的堅持到底有多難?
    不僅如此,周公還頻繁的出現在孔子的夢中,每次夢見周公,孔子總是要激動很久。也因為仰慕周公,所以他經常到處考察學習。這也是我們所說的「周公之夢」的由來。在儒教長期主導文化的中國,周公也就這樣不可避免的和夢聯繫在了一起,想來周公自己都沒有想到,許多年之後,他竟還成了解夢達人,《周公解夢》也是後人借他之名而作。
  • 孔子在漯河盤桓七年,思想是如何迷茫糾結,又是如何涅磐重生的?
    孔子的夢想,可以說是周公夢,是像周文王父子一樣教化天下、德曜四方;像周公旦一樣輔佐明君,成就王業;像召公奭一樣,號令諸侯,輔佐天子;是想要克已復禮,把禮崩樂壞近乎散架坍塌的周天子駕車,再次牽引進入有序的禮制軌跡,從而自己也成就一番人生偉業。我們經常說的周公夢,就是源於此。 然而,他的夢在哪裡,哪裡才是他圓夢的聖土?
  • 夢到一身蛆,《周公解夢》說會發財,可周公他未必懂我們的夢
    周公是個了不起的人物,自春秋以來,周公就被歷代統治者和學者視為古聖人。他是孔子最崇敬的古聖之一,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他的政治成就和學問,可以說是在孔子之上的。因此,在歷代文人學士的眼中,周公是一直和孔子齊名的。
  • 你知道嗎,《周公解夢》的作者並不是周公,這個周公也不是周天子
    每個人都會做夢,就是大多數的夢在我們醒來後都會忘掉,但也會有一些夢,我們在醒過來後會清晰地記得。在一些現實中,當我們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時,偶爾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感覺這裡在我們的夢中出現過。在中國古代,有許多與夢相關的故事。
  • 孔子眼中的卜筮
    以此言取之,賜□行之為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子貢的提問,主要針對孔子晚年時,投入大量的精神時間在「神靈之趨,卜筮之蔡」方面。子貢把德行、知謀與神靈、卜筮對立起來,對《易》學充滿歧視。舉凡「參伍以變,錯綜其數」,以「成天地之文」、「定天下之象」(上十),「極數知來」(上五)、「數往者順,知來者逆」(《說卦傳》),都由數而得象,因象而說義,據義以定吉兇。
  • 周公解夢vs弗洛伊德 一夢雙解·新僑報
    夢是什麼?人為什麼會做夢?夢與現實有什麼關係,預示著什麼?自古以來,人類就開始關注和研究夢,但至今仍是一大謎團。不過,有了「解夢」一說,不管最終算得準不準,也是給做夢者提供了一個較好的精神安慰和心理參考。中西文化解夢人物,最具代表性的,中國有「周公」,西方有弗洛伊德,且看他們的解夢——  夢境1:一個女子,夢見來月經。
  • 元武宗加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孔子德惟藏往,道實生知,以大聖之才,屬千古之運,載弘儒業,式敘彝倫。至如幽贊天人之理,裁成禮樂之務,故以作範百王,垂風萬葉。朕欽承寶曆,服膺教義,眷言洙、泗,懷道滋深。且褒成啟號,雖彰故實,旌崇聖績,猶有闕如。可追封為鄒國公,邑數準舊。 四、581年,隋文帝開皇元年,稱「先師尼父」 1.
  • 西周歷史故事周公解夢
    周公是何許人也?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 。周公姓姬,名旦,因為被封為「公」爵封地在周,所以稱「周公」,也叫周公旦。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天下大治。周武王死後,周朝的實際政權就掌握在周公手中。
  • 夢有兩種,託夢與佔夢,解讀夢迷與覺悟!
    未至,公夢疾為二豎子曰:「彼良醫也,懼傷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公曰:「良醫也。」厚為之禮而歸之。 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 而卒。
  • 知更塔羅:處女座九月下旬感情運勢,喜新厭舊,紛亂複雜
    知更塔羅:處女座九月下旬感情運勢,喜新厭舊,紛亂複雜Hello,很高興大家來到知更塔羅,本期咱們的主題是處女座九月下旬感情運勢,各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以分析,參考自己的上升月亮星座等交叉比對,如果你對我的預測解析感興趣或者有任何疑問,都可以說出來哦,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具體情況吧
  • 周公解夢大全查詢自己夢見:夢到不吉利的夢有什麼預兆
    那麼很多人在做了不吉利的夢以後,很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事業運勢會受到影響,接下去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這其中蘊含的意思吧。  夢到不吉利的夢的夢境解析  夢到不吉利的夢,預示著夢者現實中內心有很多疑慮和困惑尚未解開,鬱結於心,發之於夢,沉重的壓力讓夢者想逃避現實以得到解脫。
  • 夢見明星有什麼預兆,周公真能為你解答?|毒辣香蕉|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周公這號人物便頻頻出現在孔子的夢中。他的思想,也潛移默化影響了孔子。>  到了孔子的老年,他的思想受周公影響越來越重,孔子多次在公開場合說自己在夢中向周公「取經」,此事一傳十、十傳百,久而久之,大家的印象就把周公和夢境聯繫了起來。
  • 文廟主祀曾易主,孔子逆襲夢中人!
    哪麼周公怎麼從文廟裡消失了?孔子又是怎麼上位的呢?今天大多數是從周公解夢中知道周公的,豈不知周公解夢只是附會之說,周公入夢才是正解!孔子晚年時曾說: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的意思是說我老了,很沒有夢見周公了,其實是在哀嘆世道變化了,很難恢復周朝哪樣的社會制度了。
  • 周公解夢周公做夢嗎?周公到底是誰!
    我們對夢裡的發生的一切總想要找到一個解釋。中國古人很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進行了很多分析。像《黃帝佔夢》《周公解夢》《夢林玄解》等都是關於夢的介紹。周公解夢在民間流傳的最廣泛!我們可以在書裡把夢到的事物進行參考。那麼周公做夢嘛?答案是肯定的。但書卻不是他寫的,後人只是覺得他名氣大盜用了他的名字而已。(事實證明這個普及效果還真不錯)我們現在常常提到和周公下棋嘛!
  • 夢中故事真的可以啟迪現實生活嗎?
    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翻譯為:過去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栩栩如生的蝴蝶,感到十分愜意和愉悅。這時全然忘記自己是莊周。一會兒突然醒來,驚奇疑惑地發現自己原來是莊周。不知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莊周和蝴蝶一定是有區別的。這就是所說的物我之間的交合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