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來了它來了,我的傾角調節器終於到貨啦。為什麼要這麼激動呢,因此這是為新勁炫專門定製的後輪傾角調節器,所以即使外面在下雨,我也毫不遲疑的開著車到改裝店去。
車我都沒有停好就跑到店裡去拿我的傾角調節器了,拿在手裡的份量還是挺重的,單純從手感、外觀和重量上來說,質量應該還是非常過硬的。
這次換的是後輪的傾角調節器,為什麼要換這個呢?就是為了姿態。很多朋友都在問什麼叫傾角調節器,後輪之所以會保持一個姿態和角度不發生變化,是因為有一個彎角的鐵來進行固定的,所以才能讓車輛在有顛簸的情況下,也能保持後輪的輪胎面與地面完全接觸。
這樣的配置也只能在獨立懸架的車型上找到哦,那種扭力梁的車型是沒有的。我換了這個傾角以後,車輪就會呈現出外八字的效果,雖然輪胎會有一定的偏磨,但是最終還是要以效果好看為目的。
好了,再有什麼不明白的就請往下看吧,我會一點點和大家說明。首先就要來拆後輪輪轂,不愧是專業的改裝店啊,千斤頂都是這種扁平的,我都不用把車升高,千斤頂就能進去,厲害了。
拆了包裝以後的傾角調節器就是這樣的,主要功能就是這裡的兩顆螺栓,通過調節螺栓來實現最終車輪角度的變化。
輪轂拆下來後就能拆原車的傾角,這個螺絲就是固定傾角的,再換個角度來看就清楚很多啦。還真別說,原車的傾角厚度還是很不錯的啊,目測上去最少要有1cm往上,不錯不錯。
小哥也是夠拼的啊,直接躺下幹活了,厲害。拆下來了,這就是原車和我定製的傾角對比。明顯看得出來,原車傾角的厚度和寬度都要更好一點,真是沒有偷工減料,良心企業。
來安裝新的傾角吧,這個可調節的位置要安裝在外面,這樣可以方便進行後期的調整。
我設定的角度並不多,只調了-3度,因為如果太多的話,輪胎和輪轂有可能會蹭到輪眉,這樣就有點得不償失了。裝車看一下效果吧,順便也來和我之前拍的來進行一下對比。
這角度就看著非常明顯了吧,外八字的效果一下就出來了,就算我把輪眉放上去,好像也不會蹭到哦,完美的變化,就是我要的效果。
放下來看看,這可能是我角度沒有選好吧,但是效果還是能看出來的,帥氣。
玩氣動改裝的朋友應該都認識這個吧,沒錯,就是法蘭盤,也叫做墊片。這個玩意可以有講究的哦,車輪外八字以後,輪胎就不會突出來了,所以為了想讓輪轂和車身齊平的話,墊片就必須要加到位,這樣效果才能算是完美。
那就繼續來吧,這個角度拍上去就明顯了吧,可以看出來角度已經有了很多變化。
拆了輪轂繼續裝墊片吧,畢竟要先確認傾角角度以後,才能知道墊片是否合適。
小哥幹到一半突然肚子疼,直接開小差了,這可真是醉了啊。那我就來拍點座椅和方向盤吧,真是越看越喜歡啊。第一次看到這個帖子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之前發的,裡面有改裝的詳細記錄哦。
小哥終於回來了,也要繼續幹活啦。我的墊片上面也是有型號的哦,這上面數字以此代表著孔距為5x114.3,中心孔直徑為67.1,厚度為15mm,裝在右側。這些數據是一個都能錯啊,但凡有一點不對,都會導致安裝不了的。
原車的後輪拆下來以後這樣的,現在的車基本都是盤剎了,鼓剎的好像已經很難見到了。
裝上試一下吧,日系車一般的孔距都是5x114.3,德系車多為5x112,也有5x120的,國產車則是有5x108的一些數據,具體的大家還是要看看說明書或者輪轂上面的標註哦。
真是非常合適啊,其實墊片的意思就是非常簡單,就是讓車輪更突出一些,所以這個東西質量一定要非常優秀。就比如我裝的這個就是鍛造的,一對後輪的墊片就要四五百塊錢呢,這也是為了安全嘛。
裝好啦,這就是最終的效果啦,好像還是有點靠裡是吧,不過新勁炫本身有個小輪眉,即便不安裝這個輪眉的情況下,也是要切割後輪眉的,這就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了,所以我還是選擇保險一些吧。
其實這麼看上去也還是很不錯的嘛,畢竟已經是-3度了,咱要的效果還是能出來的。
為了慶祝我的新勁炫第一階段改裝完畢,晚上來給自己吃點好的吧,畢竟這是我難得的一次改裝經歷,也希望各位改裝愛好者多多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我都會虛心接受的,謝謝大家啦。